神医她千娇百媚-第1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有人受到了怀疑,估计也要洗清,这对保护其他密探,大有好处。此事,还会增添梁人的傲慢。
咱们可以趁机再派一部分密探进白崖镇,这是个很好时机。”
将领们听着他的话,有五成的人相信了;还有五成的人觉得他凭空臆想,并不靠谱。
说到底,剩下五成人并不相信这个外族人。
廖真冷冷瞧着他们,也不着急,任由他们激烈争论。
而后,有一部分人被说服了。
剩下还有三成的人,觉得现在派细作,肯定要落入萧靖承的圈套。
“时机难得。”廖真在旁淡淡说,“将来诸位莫要后悔才好。”
他这句话,坚定了不少人的心。
的确,时机岂是能算准的?这个时候若不放手一搏,将来后悔都寻不到坟头去哭。
派细作这等事,彼此驾轻就熟,他们又不是胡乱塞人进去。
最终,匈奴人同意再派一批密探,进入白崖镇。
接下来几日,白崖镇果然又开始了一轮的排查。
薛湄问他收获如何。
“……就像你从前说过的,谁家米仓里不养几只老鼠?匈奴人七成的细作,都在我们眼皮底下。”萧靖承道。
薛湄:“七成?”
“白崖镇的人数太多了,不可能全部摸清楚的。这次府里的细作,他一直蛰伏不动,又是土生土长的梁人,从瑞王府来的,谁能想到他另有身份?”萧靖承说。
薛湄笑了起来:“你误会了我。我的意思,七成已经很多了。”
萧靖承:“……”
她不是觉得七成太少了,而是怀疑他们是否真的找到了七成的细作。
这可就挑战了瑞王爷的自尊心。
他俯身就要亲吻薛湄。
薛湄的感冒已经快好了,还有点尾声,怕传染给他,她避开了。
“……王爷,我去匈奴那边,给你做密探如何?”薛湄问,“咱们设计一下……”
“不行!”她还没说完,萧靖承已经变了脸,并且用力将她箍在了怀里,恨不能将她圈住,“不许胡闹,你可听明白了?”
她不能有任何闪失。
鬼戎什么性格,萧靖承至今也没摸透,对这个敌人心存几分敬畏。
若是了解,他就会像杀弘吉提那样,直接拎刀去单于大帐剁了他。
每次提到弘吉提,匈奴人都要恼羞成怒,那也是萧靖承的威望之一。
“别急,我们好好合计一下。”薛湄说。
“不行!”萧靖承脸沉如铁,“你若是胡作非为,我现在就要送你回京。”
薛湄:“好好好,我错了。我舍不得你,让我多留几天嘛。”
萧靖承:“……”
这种话她张口就来。
只是对他如此,还是……
萧靖承也不顾她还在病尾,低头封住了她的唇。
他甚至还用力咬了咬她,差点把薛湄咬出血。
薛湄吸气。
感觉自己跟只狼狗谈恋爱。
她把这个念头藏在心底,并没有打消,而是不准备和萧靖承商量了。
眼瞧着到了十月中旬,白崖镇更冷了,雪下起了没完没了。
薛湄让丫鬟们收集雪水,可以痛痛快快洗澡。只是汲取了上次教训,每次洗完澡就躲在温暖屋子里,待头发干了再出门。
住了半个月院的成家少爷成兰韬,终于住院了。
他又是活蹦乱跳一个人。
“住院”期间,他赢了不少好东西。为了感谢薛湄,他给薛湄送了份礼。
他送的礼物,让薛湄哭笑不得,很想问问他脑子里是不是有水。
第451章 郡主的待遇比公主好
成兰韬为了感谢薛湄的救命之恩,给她送了一把剑。
拿一把剑做酬谢大夫的礼品,薛湄还是头一回见,真是大开眼界。
跟成兰韬一起来的,还有成湛与四少爷成兰啸。
薛湄就问成湛:“你们成家也出这种二愣子吗?”
成湛:“……”
成兰啸在旁笑得打跌,也是个没心没肺的。
成兰韬有点尴尬,他解释说:“这是周将军家的宝剑,铸剑师柳牧先生铸的,价值千金。
我从他哪里赢了过来。这宝剑还没有开过刃,郡主你开了就是你的,从此可以给你护身。”
薛湄:“……你有没有想过,我可能不会使剑?”
成兰韬:“……”
薛湄又问他:“你何时跟周将军打赌的?听说他武器高强,你们比的是什么?”
“我让他看了看我的伤口。他很服气,说我厉害,就同意把家传宝剑输给了我。”成兰韬说。
这等宝剑,成兰韬觊觎已久。若不是真感激薛湄,他是不会送给薛湄的。
偏偏薛湄还不识货。
薛湄:“那你还是留着吧,免得将来他找你算账。等他要回宝剑的时候你没有,就要挨打了。”
成兰韬:“不会。”
“会的。一旦他们知晓你是用了麻药,并非英勇,他们就要锤爆你的狗头。”薛湄说。
成兰韬:“……”
成湛接过了宝剑,数落成兰韬。
然后,他又跟薛湄道歉,“郡主,他性格这般不着调,你莫要往心里去。”
薛湄笑了笑。
成家兄弟把宝剑和成兰韬一起带走了。
后来,成湛买了些点心,好像是去挺远的地方买的,送给了薛湄。
味道不怎么样,但礼轻情意重,薛湄还是挺高兴的。
她在屋子里待久了,就问锦屏:“这附近可有什么地方赏雪?”
锦屏:“西街有个酒肆,三楼位置比较高。听说那边的酒和烧鹅味道都不错,大小姐可要去尝尝?”
薛湄对鹅可能有点敌意。
她说:“鹅怎么做都不好吃,它还凶,再讨厌不过的一种家禽了。”
锦屏:“……”
所以,大小姐你小时候是被鹅啄过吗?
实在有点无聊,而白崖镇寂寞得除了喝酒、吃点烧鹅,几乎没有任何娱乐。
薛湄没办法了,带着彩鸢和锦屏去了。
从大将军府步行过去,约莫要走一刻钟,薛湄带着彩鸢和锦屏缓步而行,就当打发时间。
日子不像京都那么好过。
薛湄也像是没什么目的,就这么成天慢悠悠过着。
天上还在下雪,只是落地不化,薛湄主仆都有大毛衣裳,兜帽直接罩住了头。故而任由雪落了满身。
彩鸢问薛湄:“大小姐,咱们回京过年吗?”
“不。”
“那明年开春回去?”彩鸢又问。
薛湄还是摇摇头。
她似乎从来没提过什么时候回去。
“大小姐,您可是打算做白崖镇的家眷?”彩鸢笑道。
薛湄:“有何不可?除了洗澡不太方便,这里有什么不好的吗?”
彩鸢:“……”
“我素来是粗茶淡饭能过一天,山珍海味也是一天。只要我心里痛快,在哪里我都能生活。”薛湄道。
锦屏插话:“大小姐在京里过得不痛快?”
“是啊,没有比皇帝更让我讨厌的人。”薛湄说。
锦屏:“……”
彩鸢紧张看了眼四周。
四下无人,街道上白皑皑的,彩鸢轻轻拍了拍自己胸口。
她说薛湄:“大小姐,您这样口无遮掩的,是要掉脑袋的。”
薛湄哈哈笑起来。
她跟彩鸢说起了“天高皇帝远”这个词,心情很不错。
主仆三人到了酒楼时,正好三楼有个临窗的雅座。
白崖镇几乎很少有两层的房子,三层更加罕见了。
饶是如此,生意也挺清淡。
薛湄更加怀疑,这家鹅肉不怎么样。
然而,她尝到了鹅肉的时候,恨不能把人家厨子挖走。
鹅肉酥烂入味,鲜香可口,在这样寒冬里吃一碗,的确是一种享受。
薛湄这个时候就不太懂了:“怎么生意一般?”
而后结账时才知道,是因为贵。
薛湄三人都没吃什么,花了十五两。别说在白崖镇了,哪怕是繁华京都,十五两都够置办一桌鸡鸭鱼肉的宴席了。
将军们军饷不丰,士兵们也没什么钱财,谁没事过来吃这样死贵死贵的一顿饭?
不过,能在白崖镇这等地方,修建如此结实的高楼,又请到这样厉害的厨子,十五两是很值得的。
薛湄还让彩鸢给了五两的赏钱。
主仆三吃饱喝足,又慢腾腾往回赶。
到了大将军府时,却见宝庆公主带着婢女,正在闹腾。
“……一天只给三斤炭,要冻死本宫吗?”宝庆公主声色俱厉,“这该死的地方如此冷,三斤炭管什么用?”
和她说话的,仍是鲁副将。
鲁副将说:“公主,我们三品将军,也才一天五斤炭。兵营里还没有,您去瞧瞧他们的被褥、棉衣,每年都要冻死不少人。给您三斤炭,已然很多了。”
宝庆公主恨不能扇死他。
余光突然瞥见了薛湄,她立马指了薛湄:“那她呢?她一天用几斤炭?”
“郡主用的,是大帅的炭。”鲁副将道。
宝庆:“本宫也要。”
“公主,此事您就需要去问过大帅了。”鲁副将说。
薛湄在旁,围观了片刻。
回到正院的时候,瞧见了暖得发烫的炕,薛湄想起了门口的争吵,问锦屏:“咱们一天用多少炭?”
锦屏有点为难:“不曾问过。反正也没人短了咱们的炭。”
不止薛湄这里,卢的药坊里,几乎是成天不断火的。
他那边要用多少炭?
薛湄沉默坐了,对锦屏道:“别再添火了。”
锦屏:“大小姐,王爷回来过问,下面人恐怕要受责罚。”
“不妨事,我会同王爷说。”薛湄道。
她又让锦屏带着她,两个人去堆放炭火的柴房看了看。
炭火很充足。
薛湄这时候突然很想问:既然都在西北了,怎么不烧煤?
别说煤矿了,白崖镇这个地方,露天煤恐怕都有的吧?
他们用的,全部都是木炭。
木炭是需要用木材烧的,而白崖镇到处光秃秃的,怪不得炭不足了。
薛湄心中有了计较,对锦屏道:“你帮我办件事。”
“是。”锦屏恭敬应道,“大小姐要办什么事?”
第452章 寻找煤矿
薛湄让锦屏去找找,这附近哪里有露天煤。
“往回找大约五百里。”薛湄说,“如果没有就算了。你可认得什么是煤?”
锦屏一头雾水。
“就是石炭,你认得石炭吗?”薛湄问。
锦屏沉吟了下:“是否就是黑石呢?可以烧的石头。”
薛湄:“对对。”
“婢子见过。”
彩鸢在旁听得一头雾水。她是既不知道石炭,也不知道黑石。
见薛湄和锦屏说得热闹,彩鸢就往卢的药坊去了。
“……那你找,自己当心点。”薛湄说,没在意彩鸢的离开,只顾和锦屏说话,“有些直接露在外面的,可以跟当地人询问。这是三吊钱,你拿着打点。”
当地兑换银票很麻烦。
薛湄出发的时候,换了二万两现银在自己的空间里。
她的现银大部分是五两一个的银锭子。在西北,这样的银锭子就是大钱,拿出来很惹眼,不太好兑换。
薛湄又额外换了五百吊钱。
一吊钱是一千个铜板,穿在一起的。平时大家买东西,都是用铜板。
让锦屏去打探消息,拿出几个铜板赏人,会显得更可靠。
若锦屏随手拿出一个五两银锭子,足够西北的农户赚一年的,他们先得吓死,怀疑锦屏用心不良,什么也打探不到。
给人家赏钱,也要恰到好处。
幸亏薛湄有空间,否则两千多斤的“货币”,能直接累死她。
银票的存在,局限性又特别大。
“三吊钱太沉了,也用不了这么多。”锦屏道,“我拿一吊吧。我身上还有好些碎银子,我住店就用它。”
薛湄不会让她花自己的月钱。
她又寻摸了一番,找到了七个碎银子,都是二两一个的,给了锦屏。
锦屏只拿了两个,带上了一吊钱,回屋去装扮了。
她出来时候,又是个猥琐中年男,换一身半旧不新的棉衣棉裤。
薛湄对她的装扮叹为观止。
她突然心中一动。
要是能让萧靖承不接触她,然后让锦屏冒充她,能否逃过萧靖承的眼睛,她跑到匈奴那边去宰了鬼戎?
这个念头一起,薛湄看向了锦屏。
锦屏还不知道自家主子打这种主意,否则她就要浑身发寒了。
她被薛湄看得很不自在:“怎么了大小姐?”
“没事。”薛湄笑道,“恐怕你出去了,站岗兵士不认得你,我送送你。”
锦屏道好。
果然,她们俩才走出内院,立马遇到了一波巡逻士兵,他们正好换岗到了正院门口。
瞧见了锦屏,领头的副将立马呵斥:“这是何人?”
薛湄:“是我的丫鬟锦屏,她做此易容,要出去替我办事。”
锦屏也道:“鲁副将,您还记得我吧?”
鲁副将:“……”
这个太厉害了吧?
他看了几眼锦屏,又因为她的确是女声,还挺熟悉,又是成阳郡主作保,副将没有为难她。
薛湄将锦屏送出了门。
回来之后,她没有在屋子里坐,因为没有烧炕,屋子里逐渐有点冷了。
薛湄去了卢那边。
卢的药坊炭火是不可能停的,这边的药都是救命的。
一场大战下来,一半的人员损失不是战死,而是战后伤情恶化而死。
若是能有了青霉素,他们伤口不发炎、化脓,他们就能保住一条命,能减轻五成的伤亡率。
这是大事。
人口尚未大爆炸,士兵是很珍贵的。
“……大小姐,锦屏出去了?”彩鸢正在帮卢培养青霉菌,特意洗了手过来陪薛湄。
梢间里没有烧炕,但一面墙壁是温暖的,故而也很暖和。
薛湄在临窗炕上坐了,点点头:“对。”
“她什么时候回来?”彩鸢又问,给薛湄斟了一杯热茶。
薛湄想了下,发现她也不知道。
“可能要些日子。”薛湄说。
彩鸢哦了声。
她又问薛湄:“锦屏去找黑石,那黑石是什么东西啊?”
“就是炭。”
“炭?”彩鸢眼睛一亮,“就是能取暖的吗?”
“对啊。”
“有这种东西,那怎么没人用?”彩鸢又问。
“有人用的,只是你不太知道罢了。”薛湄笑道。
煤的确有人在用,比如说锦屏就知道“黑石”,它是存在的。
在薛湄了解的古代历史中,汉代就有人用煤。
只是,在封建社会前期,人口不多,自然资源足够取用。
比如说取暖,大家用木炭即可,哪怕是很偏僻寒冷的地方,也可以砍树烧炭。
白崖镇情况特殊,因为此地聚集了将士二十万人,人口密度远远超过了自然条件下的人口密度。
这才会造成炭不足。
也只是不足而已,并没有到严重缺失的地步。
副将对宝庆公主说的话,有夸张之意。不肯给宝庆公主木炭,是萧靖承故意折腾她。至于三品将军,他们跟朝臣们一样,除了俸禄、份例,还有其他补贴,不会真的只给他们五斤炭。
当然,也不能像薛湄这样充足取暖就是了。
白崖镇的军营里,除了木炭之外,也烧牛粪、马粪来取暖。
故而,煤算是不能入流的取暖选择。
大家不用煤,不是它难得,而是它不好用。
煤矿里有矸石、煤、灰尘和硫。
不会处理煤矿,直接把原煤拿过去烧,味道特别难闻,而且会呛人。
把人呛得眼泪、鼻涕直流。
而在工业完全没有发展的此刻,大家对燃料的需求,大部分都跟生活有关:烧饭烧水、取暖。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