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来此世开大道-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炼假为真,修成道法,便是要完全掌控,开发这些精神。
但这一步,看似简单,实际上非常之难,难于上青天,将子虚乌有的东西,化作实际的仙术,法术,这便是炼假为真,所以修行又有修真之称。
“入道虽难,但以你二人的根骨,资质,这只是早晚而已,莫要灰心…”
见二徒面色凝重,钟七宽慰几句,随后捋须道:“贫道有两门法术,一者叫拘神役鬼符,能施以法食,操纵鬼怪精灵,一者叫辟邪金光符,能辟邪,斩妖,驱散污秽。
你们虽未入道,但只要依法存思,开法坛,祭炼二十七日,或四十九日,就能画出符咒,施展这两门法术…”
二人自是心喜期待,钟七便将五鬼坛法,太乙真言,和自家法相的尺寸,形长,服色,光气,包括都阳公真名,等秘讳一一相传。
“贫道在法界的真名,真言,秘讳,等等,出得吾口,入得你们耳,且勿与人知晓,否则定生不良…”
见师父如此严肃,祝张二人不敢怠慢,忙郑重点头道:“谨遵师言,不敢泄露半分…”
钟七这才颔首一笑摆手道:“观中晨钟响彻,想来是早课了,你等也快去,莫耽搁了时间,受经师(观中高功,负责讲经,早晚授课)责罚…”
神仙秘祝,如同人的身份证号一样,记载了大量神人根脚,要是叫人知道,咒杀此圣,就轻而易举了。
所以大多数请神,请仙咒语,书写到此,一般都会以叫人看不懂的真箓,钟七自己写的法策中就有很多如:“靐?靐芔龘”等等秘咒。
这种关乎法脉存亡,祖师元神生死的东西,必须得口而相传,不能记录于纸张,要是被敌对门派知道,祖师爷就死定了,毕竟法教诸派,那家不会些厌胜,诅咒,钉头法。
但也正因如此,前世许多法脉流传久了,又夹杂了当地师父的方言俚语,听起来音调怪异,秘讳失真,请神不至,法术也会渐渐失去灵验,导致法脉渐渐消亡。
张笃,祝玉遐二人闻言,见窗外明亮,薄雾朦胧,不觉已有个把时辰过去,抱着画卷,朝钟七唱个诺,径自退走。
钟七收拾好床榻,起身洗了把脸,出了院落,在观内闲逛,清晨的伏魔宫,深山古刹,林荫参天,薄雾濛濛,
思虑左右无事,也准备去早课,颂念经文,忽见贾清风领着几个童儿走出,迎面撞上钟七,忙道:“师弟何处去,我正要寻你哩…”
“怎么,找到那妖精的线索了?”钟七问道。
却是二人昨夜商议,今天早课之后,领全观道人搜山刮草,刨地三尺也要寻个根底。
“不是,是山下来人了,有朝廷御吏,还有凤翔节镇衙门长吏梅先生…”
“哦…人在何处?”钟七波澜不惊道。
贾清风却是一脸激动,牵着钟七袖子道:“都还在山下,朝廷大吏来访,我等速速召集全观道人,一齐下山迎接吧?”
钟七摇摇头道:“弄这么大阵仗,迎他们作甚,教他们自己上山,莫管莫管…”
“他们一行有好几百人,锣鼓开道,挑着担子,红绸遮盖,敲敲打打,好生热闹哩…”一个报信的道童儿抿着手指兴奋道。
钟七心下知晓,估计是朝廷对午山的赐封道了,见贾清风他们都是激动振奋,摆手笑道:“你们想去迎就去吧,我就在山上等着…”
贾清风也知晓,这些人是因钟七而来,而师弟身份尊崇,他们在山上等着也是应该。
只是生身以来,头一回见如此“大官”的他,还是奈不住心喜,忙指挥众道人停了早课,都聚拢安排。
一行十余道人,下山数里迎接,而他自己则几个童儿,在山门前等候。
………………………………
九十八【了却君王天下事】
观外阵阵锣鼓声乐,渐渐接近,百余甲士沿路拱卫,持旄拥铣,旌旗招展。
两位绯袍官员,一者白面无须,一个是苍髯老叟,皆腰束鱼袋,顶戴玉璞头,骑着枣红马,由僮仆牵鞍辔,一路先行,径自往山上去。
身后是数百精瘦汉子,赤裸上身,担挑红木箱,因山路狭窄,只得单人一列,一行队伍形成数里长龙。
一路上自有道人,童儿,下山拜礼,接引官府众人。
不多时,径过数里山道,至山门前,贾清风即领众大小道人,童儿,火工,上前拜二官道:“小道清风,添为伏魔宫主持,见过二位大人…”
“不敢当高道大礼…”
二官见此,都不敢托大,忙也翻身下马,郑重还了一礼道。
“下官风翔节度长吏,道长之名,早有耳闻,仰慕已久,如今一见,道骨仙风,果然是有道全真…”各自见礼之后,那白面无须,手抚羽扇的绯衣官员温和笑道。
言罢,又指着一旁花白头发的短须官员道:“这位是朝廷御吏王大人,从金陵千里而来…”
王仲君朝贾清风颔首点头,笑道:“下官王仲君,这厢有礼了…”
“外间暑热,二位大人一路劳顿,还请到观中纳凉,饮些茶水…”贾清风一甩拂尘道。
那王仲君却摆摆手,肃然抱拳道:“还请主持召集诸位道人,童儿摆上香案,朝廷有圣旨到…”
“圣旨…”
“有圣旨到?”
底下众小道闻言一惊,都窃窃私语道,贾清风也是讶然,急忙招呼众人抬出案几,铺上黄绸牌牍。
“圣旨到…”
见香案摆好,王仲君才珍重的从一方木匣中取出一卷黄绸,并长生呼喝道。
《仙木奇缘》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梅文化毫不迟疑,当先跪地高喊,众甲士,挑夫见此,亦是密密麻麻跪地高呼。
随后众大小道人,火工,童儿,亦跪伏在地。
只有贾清风面带几许犹豫,稍稍思虑片刻,却未跪拜,只是捧着拂尘,躬身退到一边。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汉中有都阳仙公,久居仙山,道妙清高,风研骨秀。
朕闻仙公者,能施符水,阐三天之正教,善修妙道,无量渡人,泓上圣之大法…
敕封大阐护国法师,荡魔扶道先生,都阳上圣仙翁…敕封仙人府邸,为:子午清微福地,妙化升真洞天。
即日着风翔节镇,赏拨千金,修缮太乙仙府,着地方官府,速谴造做大匠,早玉枢琅嬛福境…
不得有误,尔其顷哉…”王仲君苍迈的声音,却响彻云霄,震得深山古刹,鸟兽飞散。
“接旨…”
念完圣旨,王仲君见贾清风脸上似喜,似嗔,又带着三两分解脱,并不答话,只是呆呆望着庙门,不由摇摇头,再次唤道:“清风道长接旨啊…”
“额…哦…好,谢圣上隆恩,谢圣上隆恩…”贾清风颤颤巍巍接过圣旨,语无伦次的回道。
大众这才起身,梅文化与王仲君等,皆抱拳恭贺道:“恭喜了,午山门楣自此光大兴盛,将记述于史册,流传千万代矣…”
贾清风眼角含泪,想到师父与历代祖辈的遗愿,今日完成,不由得浑身轻松,一切压力随之而解,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惆怅几许,见众人都看向自己,忙整理思绪,邀请梅,王二官,入观中奉茶。
众随行官员,甲士,挑夫,只一部分入观中歇息,余下的,就在观外树荫下歇息,安排火工道人搬来几口大锅,熬上绿豆汤,与众军士,挑夫解渴镇暑。
观中大小道人,亦是喜不自禁,互相奔走,毕竟得了正统王朝册封,日后只要不犯重罪,按照不成文的规矩。
不管天下谁当皇帝,或者那一代王朝开辟,都会再次册封十方丛林,修缮前朝庙宇道观,而世外门派在王朝的支持下,也会愈加壮大兴盛,龙虎山如此,终南,茅山,皆是如此。
贾清风领着王仲君一行人走到观中迎客殿,钟七早坐在殿中等候,见众人来了,一番礼节过后,各自落座饮茶攀谈。
“下官在南方,久仰仙师威名,今日一见,果真是道貌非凡,超拔出尘…”王仲君一见钟七,又用出了之前夸赞贾清风那套说辞。
钟七闻言,只是朝他淡淡颔首示意,也不搭他话茬,反而朝梅文化拱手笑道:“梅先生,梁州一别,许久未见,先生风采更盛往昔呀!”
“哈哈哈…泓师才是风采更盛,愈加缥缈出尘,下官提前祝泓师道果大成…”梅文化也熟络吹捧道。
那厢王仲君见钟七并不接茬儿,也不再自讨没趣,转而拉着贾清风聊些道门琐事。
梅文化见那厢王仲君与师兄聊的正欢,便起身朝钟七笑道:“素闻午山仙境,却未曾有缘见过,今日托泓师之福,能到此仙山,下官斗胆,想请泓师领下官看看山景,如何?”
想看山景,随意哪个道人不能领他去看,偏要钟七带他去逛,明显是有事儿要说。
钟七心思灵通,知他意思,便起身朝王,贾二人告个罪,随即朝梅文化道:“梅先生,请…”
梅文化微微一笑,也不推辞,大步走出殿外,由钟七指路,一路朝后山逛去。
不多时,到了凤栖亭外,二人在亭中对坐,望着崖下云雾缥缈,梅文化抚掌感叹道:“真真好福地,好仙境也,若能携三五好友居此,闲来看经,对坐弈棋,不理俗尘烦恼,何其妙哉…”
钟七笑笑不语,观云许久之后,才问道:“山下情况如何,胡虏可曾退去,邓公可还安好否?”
梅文化摇了摇头道:“围城的胡虏虽被打退,然如今居势愈加混乱,汉公军一万五千,大部陈兵阳县。
氐人胜兵三万七千余,大部驻佛坪,两军正面相隔数十里,铺开战线长达数百里对峙。”
“氐人胜兵数万,又是精于骑射的胡人,来去如风,汉公有胜算么?”钟七有些忧心道。
梅文化笑道:“汉公麾下猛将如云,朱贵,辛成棕,还有泓师举荐的毕宗元等将,皆有万夫不当之勇,怎么会输,现在反倒是氐人想要求和,汉公则想入关中争王霸之基…”
钟七疑惑道:“此话怎讲?”
“汉公有三胜,一胜在兵精将勇,诸将奋力,打得氐人节节败退。
二胜在于五胡内部,羯人先入洛阳,虏宣宗,全据河北,中原等富裕之地,羯赵皇帝其志不小,有一统之心,怎可让氐人据关中形胜之地。
据线报,五月初,羯赵整军十万,破陕州三县,在华州与氐秦主力连战数场皆胜,至月底,氐人缩入关内,已经没有与赵军野战之力,赵军亦被阻与天下形胜潼关城下,愈今已有数月了。”
梅文化侃侃而谈道:“如果氐人一直南征汉中,与汉公相持,就会陷入两线作战,不须多久,氐人必为汉,或赵所灭亡,所以此为二胜也…”
“原来如此,还有一胜,不须多言,便是梅先生了吧?”钟七拱手赞道。
梅文化自信颔首道:“某家虽不才,但幸逢明主,汉公若依贫道之言,不敢说全取关中,但拿下风,成,梁,阶,金,等数州,能稳坐关南还是无虑的…”
钟七闻言也是颔首,随着交往日久,梅文化的能力,谋略,文采他还是明白的,不说能比诸葛,但也是刘伯温,张良之流。
这话看似自信,又不自信,只是因为中原五胡,人虽少,但骑射天下无双,而且已经渐渐坐稳中原,北地。
胡虏入中原,便与一般王朝末世,诸候争霸截然不同,取天下争龙的难度,节节升高。
胡人获得中原财力,工匠,文化,等等,军势就愈加厉害,若想取天下,可能已经非一代之功,得积三代,五代之功,天下才能再次统一。
………………………………
九十九【分期付款 怪异香火】
闲聊了一阵山下形势,梅文化开门见山道:“实不相瞒,此番单独会见真人,还有一事相求。”
“梅先生尽管直言…”钟七显然是早有预料,闻言颔首点头,即不答应,也不拒绝的回道。
“天下诸候并起,群雄逐鹿中原,百姓民不聊生,路有枯骨,还请真人慈悲,再次下山相助。
辅佐圣主,开千古盛世,驱除鞑虏,使天下百姓,黎民黔首,皆能安居乐业…”梅文化起身拱手道。
话未说完,便被钟七挥手打断道:“梅先生,论兵法谋略,你胜我十倍,论定国安邦,我亦差汉公远矣,行军征战,诸将也皆再我之上。
我不过山野一闲人,只会打坐念经,修真炼气,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天下如何,贫道不愿多管,亦不敢多管…”
道统法门未梳理好,观中还有闹鬼之事没解决,钟七那有时间耽搁在“天下大事”里面。
就是要下山辅圣主,争龙脉,也不是现在,而且辅佐的,也不一定就是邓奎。
谁是真龙,谁是草蟒,都还需要后续观察,毕竟乾坤未定,都是黑马。
争天下不是过家家,要是押错了人,哪怕钟七已经算小乘仙(佛门将辟支佛,鬼仙,尸解等等称小乘),也难免粉身碎骨,甚至将弟子门人全部搭上。
但是辅佐真龙圣主,好处也是不言而喻,不说金银资财,灵宫贝阙的赏赐。
只要有正统王朝一直封赏,供奉,气运绵绵不绝,人道加持,修行绝对一日万里,这也是钟七虽云“出世”却一直对世俗,天下形势,都密切关注的原因之一。
“真人过谦了,真人乃仙家之辈,我等凡俗如何能与你比之,你能施符水,救渡生民,且有大法,千里取人性命…”
梅文化夸赞一通,抿了抿嘴又违心的夸道:“且我等谋算,皆是凡人计,属于小聪明,更不及真人你,仙家落子天下,握乾坤之局势,才是大智慧…”
“梅先生,你这读书人就是不一样,说出来的话,也真中人听…”
这读书人的嘴,就是与众不同,说出来的话,即能无形夸赞,还没有拍马溜须的感觉,钟七也是听得心下舒畅。
梅文化见此笑道:“真人这是答应下官了?”
“唉…贫道受汉公供奉,又托先生盛情邀请,如此恩情,怎能不应。”钟七无奈一笑道。
还不待梅文化心喜,便又摆手道:“只是事物太多,却是不能即刻跟先生下山了,还请梅先生与汉公见谅。”
“无妨,无妨,汉公早有言示下,真人有甚麻烦事,或是需要甚资财丹砂,尽管开口,即差人采购与真人送来。”梅文化诚恳道。
钟七也点点头,拱手道:“汉公这边只要有用得上贫道的地方,也尽管修书一封,贫道或谴门人,或亲自下山,只要力所能及,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善…”梅文化此行目的达成,代表邓奎与钟七达成共识,亦是满意称善道。
……
至午时末,梅文化与朝廷御史等官员,领众军士,民夫,回了梁州,只留下了一封圣旨,一千金(一千贯铜钱),并些丹砂,珠玉,宝石之类,各有百十箱。
此外梁州将拨款三千两,征发民夫数千,修建太乙宫,都阳宫,雷祖殿,灵官殿等大型建筑数座,并屋舍,楼台,馆阁数十间。
由于梁州初定,还属于民不聊生的阶段,这个工程,将分三期进行修建。
每期拨款一千两,征诸县黔首青壮三千人,由朝廷工部与贾清风商议绘出图纸,地方藩镇工曹官员配合修建宫观。
因此时值夏季,天气炎热,且又是农时,遂首期将在秋收之后进行。
朝廷诸官吏下山之后,伏魔宫又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