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诸天我为帝 >

第359章

诸天我为帝-第359章

小说: 诸天我为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就在微子启以为朝野上下只剩自己一个选择时,之前一直与他同舟共济的微子衍突然拉拢群臣,露出争龙之意。
  大家都是庶出,他为何不能争一争呢?
  微子启惊怒交集,最关键的帝乙心思莫测,太子之位悬而未决。
  不过自从年初来,帝乙卧病在塌,身体每况愈下,感觉大限将至,已经有了立储之意,微子启正狂喜之际,没想到又听到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
  寿王醒了!
  按理来说,一位皇子昏睡七年,不涉朝政,应该没了争夺太子的权力,但礼法正统的威力是常人想象不到的。
  就在昨日,首相商容、上大夫梅伯、上大夫赵启等十数名官员,已经上本请立东宫。
  微子启气得彻夜难眠。
  这种给予希望,再狠狠掐灭的感觉,实在太糟糕了。
  “报!二王子到!”
  正在没滋没味地吃着火锅,门外传来通报,微子衍到了。
  微子启怒哼一声,却也没有失礼,站起身来,就见一位瘦削男子从外走来:“王兄!”
  微子启冷笑道:“你眼中还有我这王兄?”
  微子衍躬身拜下,行了大礼:“弟弟受小人挑唆,一时糊涂,与王兄争位,实在是不自量力,望王兄恕罪!”
  微子启吃软不吃硬,眼见这弟弟如此卑躬屈膝,脸色稍缓,却又冷笑道:“怕不是老三醒了,你才醒悟吧?”
  微子衍软语相就,好不容才起身,在席位上坐下,看着微子启桌前的六个鼎:“王室之中,也只有比干王叔得父王亲许,能享七鼎,而王兄原本距离九鼎仅一步之遥,只可惜啊……”
  鼎食是有很严格的划分的,帝王享用九鼎,诸侯和王族次之,最多享用七鼎,官员再次之,最多五鼎,若有违规,便是谋逆,而各种鼎中的食物也有考究。
  微子启对于吃食很是讲究,闻言眼中闪过阴霾,又听微子衍道:“老三向来跋扈,对你我毫无敬意,一旦他登上皇位,还不找块贫瘠的封地,就给打发了,到时候王兄恐怕连六鼎都享用不到了!”
  微子启胸膛起伏,怒声道:“你不用再挑拨了,有什么招孤听着!”
  微子衍道:“王兄可曾听说,黄氏正在为其女择婿?”
  “黄氏?”微子启一怔,语气十分郑重:“黄飞虎的妹妹?”
  黄氏家族七代忠良,在商朝世居高位,黄飞虎的父亲黄滚就是赫赫有名的镇边元帅,一力抵挡东夷的入侵,黄飞虎更是文武双全,统帅无双,受封镇国武成王,相比起来,闻仲精通道法,在统兵谋略上,还要逊色黄飞虎不少。
  这样的家族,如果能够争取到,那简直是最大的助臂,微子启之前一直与黄氏往来,然而这类世家显族大多不会参与夺嫡之争,黄氏也不例外。
  但此刻得微子衍提醒,他还哪里反应不过来,黄氏嫁女,正是最好的机会!
  他一拍手掌,斗志瞬间高昂起来:“相比起八百诸侯,父王还是更信任黄氏家族,老三不是娶了东伯侯的女儿么?那孤就娶武成王的妹妹!”
  ……
  ……
  与此同时,寿王府中。
  姜氏又送走了一位前来拜访的臣子后,回到庭院里,看到顾承正在落笔。
  她知道,这些天自己这位夫君一直在著书,一部兵家的书。
  这个年代是罕有专门著作的,基本记录下来的都是国家大事,其中与占卜有关的信息最多,由于甲骨文和钟鼎文的书写方式掌握在高层中,民间即便有故事,也是口口相传,不会以书面的形式流传下来。
  若说于后世影响最大的,就是后来诗经中收录的一些篇章了,而且还存疑,顾承所为,姜氏实在难以理解,只是看着顾承的动作,一笔一划,有千钧之重,仿佛冥冥中有一股力量,在阻止他的落笔。
  顾承全神贯注,姜氏也不敢打扰,就这么默默陪伴着他。
  好不容易一份竹简写好了,见顾承舒了一口气,姜氏才奉上茶水,低声道:“夫君,我们真的什么都不做吗?”
  这个年代感情都是在婚后培养的,自从见到这位夫君,就开始照顾昏睡沉眠的他,若说姜氏没有丝毫幽怨是不可能的。
  可这些天的相处,又让她有种前所未有的满足,一切都补回来了。
  唯独可惜的,是明明在他身边,有时又感到距离比起天和地还要遥远,完全猜不到他心中在想些什么。
  朝中十数位大臣在向帝乙进言,要立寿王为太子,此时应该出面呼应群臣,坚定信心。
  结果顾承什么都不做,就待在府邸里著作,难道他真的对帝王的宝座不感兴趣?
  只是这世间之争,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姜氏倒不是野心勃勃,硬要夫君称帝,自己坐上皇后之位,而是深知嫡庶争龙凶险至极,一旦微子启或者微子衍登基继位,又岂会放过嫡子寿王?
  到时候,怕是一块贫瘠的封地,都不愿意给吧!
  就在这时,顾承拍了拍她略显冰凉的柔荑,笑道:“夫人莫急,该是谁的就是谁的,有些事强求不得,我们且在府邸偷得浮生,过上几个月,你且再看!”


第四章 帝乙心思
  “朕的病,还能好吗?”
  宫城深处,帝乙卧于榻上,饱满的脸颊干瘪下去,眉宇间灰气笼罩,低沉地问道。
  “陛下尚有千秋之寿,请珍重龙体,不可再出此言!”
  王叔比干、首相商容、太师闻仲、武成王黄飞虎,四位文武要臣跪在榻前,齐声道。
  刚刚祭司前来,这个年代祭司身兼御医之责,从他的反应来看,帝乙恐怕时日无多。
  若是病痛倒也罢了,帝乙如今正当壮年,却是早年与犬戎交战,受了暗伤,近年来又与东夷开战,身体终于被拖垮。
  “你们不用再安慰朕了。”
  帝乙已是心中有数,长长叹了口气,奋力起身,对着四位臣子招了招手。
  四臣上前,就听帝乙道:“东夷犬戎,虽连年进逼,但终究不成气候,无法威逼我大商根本,倒是那八百诸侯,野心勃勃,恐成大患!”
  “陛下!”
  四臣闻言,纷纷变了脸色。
  “不用怕,此话出得我口,入得你们耳,再无别人知道!”
  帝乙到了人生的最后关头,说话再无顾忌:“你们认为,八百诸侯中哪些最有威胁?”
  四臣面面相觑,最终还是闻仲开口道:“八百诸侯,强弱有别,若说能对大商形成威胁的,自然莫过于四大诸侯……”
  “四大诸侯!四大诸侯!”
  帝乙喃喃念叨着,眼中满是毫不掩饰的杀意。
  昔日成汤取夏朝代之,在三千诸侯的推举下称帝,看似是众望所归,其实不过是利益交换。
  大商历代帝皇都受诸侯掣肘,彼此明争暗斗,表面上是以仁治四方,德服天下,实则暗中挑动分化,让诸侯不断交战兼并,借此扩大影响力。
  至今商传世三十代,诸侯也由三千降为八百,却也诞生出了四大诸侯。
  东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
  这四大诸侯不仅是自己的诸侯国实力强劲,更有一批盟友簇拥,权势极大,帝乙甚至清楚,东夷和犬戎之所以能对大商形成威逼之势,四大诸侯“功不可没”。
  眼见帝乙杀意毕露,闻仲也赶忙低下头去,不吭声了。
  并非惧怕,而是一筹莫展。
  这是根本制度的弊端,除非真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否则解决不了。
  帝乙也很清楚,重重咳嗽了一声道:“四大诸侯非一代之力能够除去,朕去后,四位爱卿一定要辅佐新君,提防好西伯侯姬昌!”
  此言一出,黄飞虎一怔,感到十分奇怪。
  西伯侯姬昌勤政爱才,善施仁德,演化周易,有圣人之誉,西岐对于朝歌向来恭敬,每每攻打犬戎,要兵要粮,绝无二话。
  相比起来,最为跋扈的是北伯侯崇侯虎,在封地内横行一方,鱼肉乡里,朝歌令其调兵时,又三番五次拖延。
  结果帝乙反倒最忌惮西岐,这是为何?
  另外三位老臣却是心中有数。
  黄飞虎还是年轻了,不知道一桩旧案。
  姬昌的父亲,也就是上一代西伯侯姬历,是被上一代商帝文丁囚禁杀死。
  原因正是忌惮西歧势大。
  其实双方还有亲戚关系。
  姬昌的母亲太任,是帝乙之妹,文丁之女,那时姬昌刚刚出生,文丁以想看外孙的说法,让姬历带着尚在襁褓中的姬昌进京,然后直接以莫须有的谋逆罪名将姬历入狱,不久后杀之。
  毫无疑问,这种做法是极为愚蠢的,不仅无法解除威胁,还让大商陷入不义的被动境界,其子姬昌长大后更是励精图治,西岐不弱反强。
  可若想斩草除根,又谈何容易?
  诸侯之间互相姻亲乃是常事,别说庶出,连嫡系子弟都是众多,西伯侯姬昌现在更有七十几子,一把年纪了还勤耕不辍,恐怕再过十年,能凑够一百个儿子都说不定。
  相比起来,帝乙才区区三个儿子,简直拿不出手。
  言归正传,姬历之死,让双方结了深仇,姬昌贤名越盛,越是顺服,帝乙越是害怕,此刻喘了口气,看向黄飞虎:“听说黄老有意将女儿许配给启儿?”
  黄飞虎面色一变:“请陛下恕罪!”
  这段时间,微子启曲意逢迎,黄氏原本不想涉入夺嫡之争,可现在微子启都找上门去,再拒绝就是成仇了,再加上他们虽然七代荣宠,却还没有出过皇后,终究是有了意动。
  只是这个时候帝乙问出来,就显得颇有深意了。
  “何罪之有?”
  帝乙微微摆了摆手:“你去见启儿,将朕这番话说与他听,看看他对于西岐,有何良策。”
  “是!”
  黄飞虎领命。
  “太师!”
  帝乙又看向闻仲:“你去见寿王,问问他对于东伯侯有何看法。”
  “是!”
  闻仲领命,心中苦笑。
  果然七年的时间不是那么容易抹平的,帝乙的偏向已经很明显了。
  让黄飞虎带话给微子启,就是认可了黄氏与王室结为亲家,巩固君臣关系,至于西岐之论,只要中规中矩,就能过关。
  而对寿王的考校可就难了,寿王的夫人是东伯侯的女儿,如果夫妻恩爱,那将来不免有外戚坐大之势,如果舍弃原配,又显得薄情寡性。
  这段时间微子启一直服侍帝乙左右,嘘寒问暖,寿王却一次进宫都没有,一开始帝乙对于闻仲的说法倒是认可的,可渐渐的心中也起了疙瘩,如果再扣上一个薄情寡性的帽子,太子之位是更别想了。
  闻仲出了宫,心中正自思索,身后马车接近,商容唤道:“太师慢走!”
  闻仲知道这位是礼法的绝对支持者,想来是找自己商量寿王之事,叹了口气,刚要说话,突然一道流光从天边飞来,化作一头顾盼生威的灵鹰,停在车前。
  闻仲将灵鹰爪下的木牍取下,展开一看,瞳孔猛然收缩:“东夷大祭司失踪,疑往我大商腹地而来?”
  商容驱车来到跟前,见他脸色剧变:“太师,发生了何事?”
  闻仲心念急转,一道灵光闪过,猛然拔出雌雄鞭:“不好!寿王殿下恐怕有危险!”


第五章 变假为真
  都城沬邑(mèi yì),也就是后世所熟知的朝歌城外。
  数匹骏马飞驰而过。
  自从奚仲造车,相土乘马,马车就成为上层专用,不过与其他大家族的车队不同,这群人中莺莺燕燕,竟是以女子为主,为首者更是个垂鬟浅黛,眸如点漆,眉目宛然如画的少女。
  她穿着一袭窄袖紧身的深衣,衣上绣着典雅的花纹,袍子几经转折,绕至臀后束下,宛若喇叭花似的张开,体态合度,后面跟着一众身姿矫健的侍女,一看就知极受父辈宠爱。
  现在虽是奴隶制,但想要从女奴中挑选身体强健者加以训练,也是件不简单的事情。
  因为这个时代没有系统的练兵之法,后世那些习以为常的操作,此刻仅仅是萌芽。
  在这种情况下,能将一队侍女训练得令行禁止,就显得难能可贵,放眼整个沬邑,恐怕唯有武将世家的黄氏,能办到这一点。
  这少女名黄飞燕,正是黄滚最小的女儿。
  她从小就受三个哥哥黄飞虎、黄飞彪、黄飞豹疼爱,虽然没有养成无法无天的性子,却也是巾帼不让须眉,绝不是体娇柔弱的小姐,带着亲自训练的侍女,策马奔腾,打猎游玩,好不自在。
  这些日子由于婚配之事,黄飞燕心情烦躁,更是一马当先,很快超过大部队,不顾后面侍女的呼喊,一路向西,来到一处开阔地带。
  当黄飞燕勒住缰绳,骏马发出唏律律的叫声,前蹄向上扬起时,眼前已是辽阔的平原。
  这里正是殷商王室所用的狩猎场,黄氏由于深受恩宠,每年也都来此与王族子弟一同狩猎,只是此刻即将入冬,野兽都藏入林中,自然冷清许多。
  黄飞燕看着空荡荡的狩猎场,撇了撇嘴,有些无趣,又策马继续向西。
  不多时来到桑河,她翻身下马,取出一口雕纹精美的水瓮,往河眼一抛。
  那水瓮自行汲水,吸纳的却是整条河灵气所在,片刻后聚了小半壶,黄飞燕品了一口,美美闭上了眼睛,突然大喊道:“我不要嫁给微子启!”
  这话在家在城中都是不敢说的,到了荒郊野外,却是放心大胆地喊了出来。
  “微子启?”
  然而发泄之后,本该空无一人的后方,却突然响起一道苍老的声音。
  “谁?”
  黄飞燕旋风般转身,就见一个老者沿着河岸,缓缓而来。
  这里人迹罕至,河岸不曾被践踏过,河边长满芦苇,没有坐骑,向前行走本是非常吃力的,不但要拨开蒿草芦苇,蟋蟀蚂蚱一类的小昆虫更是四处乱蹦,但这老者淡然走过,所有昆虫都没了生息,一缕缕生命气息全部被吸入他脖子上挂着的惨白珠链中。
  “止步!”
  黄飞燕察觉出危险,抽出腰间软鞭,啪的一下抽在前方,高声问道:“你是谁?”
  “你是商国王子的女人?”
  老者不答反问,浑浊的目光落在黄飞燕身上:“带我入城!”
  “小姐!”
  此刻那群侍女终于追了上来,将她保护在中央。
  倒不是骑术差距,而是坐骑有高下。
  黄飞虎的坐骑是五色神牛,力大无尽,托云走路,黄飞燕胯下的骏马亦非凡品,风驰电掣,日行万里,可此时发出呜咽之声,四蹄颤颤,畏惧到了极点。
  “此人绝非我大商子民,恐是异族强者,不可力敌!”
  黄飞燕灵动的眸子飞速闪动,想到父兄教的应敌战术,准备使拖延之计。
  可惜她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那老者身形一动,如闪电般瞬间来到面前,枯瘦的五指遥遥扣住她的肩膀,那些平日里训练有素的侍女目眦欲裂,刚要出手,却在老者挥手下,直接倒下。
  噗通噗通!
  眼见自己的手下倒了一地,黄飞燕疯狂挣扎起来,小丫头性子犯了,再也顾不上其他:“你杀了我的人,我要跟你拼命!”
  “她们没死。”
  老者微微摇头:“死者的血气会引来麻烦,我这一次来,不是为了杀几个奴隶!”
  话音落下,那些侍女竟然真的站起身来,只是双目茫然,对于主人的遭遇视而不见,仿佛沦为了没有灵魂的木偶。
  黄飞燕看得目瞪口呆:“这是什么妖法?”
  老者道:“魂命销解,离灵断络,这是最正统的巫族之法,不是你们商人口中的妖法!”
  黄飞燕脸色剧变,终于明白了:“巫族禁术!你是东夷的大祭司!”
  她满嘴发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