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首辅大人有妖气 >

第53章

首辅大人有妖气-第53章

小说: 首辅大人有妖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日确实比较忙。”魏行贞在主座前坐了下来,“五郎今日来找我,有什么事?”
  冯易殊放下了手中的杯盏,慢条斯理地站起来,“哦,我没事……就不能来看看魏大人,看看我这身居高位的姐夫了?”
  魏行贞觉得自己额边的青筋轻轻跳了一下。
  他静静望着冯五郎,一时无言。
  冯易殊双眉轻扬,“诶,还真是哈——要不是受我姐姐所托,鬼才要到你这地方来看你啊!”
  魏行贞伸手轻轻揉了揉太阳穴,“阿嫣托你送的信呢?”
  冯易殊从怀中取出信封,放在了手边的桌案上,魏行贞站起身,伸手去取——五郎的食指却紧紧压在了信上,没有半点松手的意思。
  “怎么?”
  “魏大人就这么把信取走了,我回去之后怎么和我姐姐交待?”冯五郎冷声道,“你不得给我写个回执什么的,把你是从我手上亲手取的信、取信时信封封口完好之类的事,都给说一下么?”
  魏行贞哼笑一声,“信封的封口是否完好,我总得看看才知道?”
  冯五郎这才收回了手。
  魏行贞取了信,两指轻轻掠过信口——确实完好。
  他转身去近旁的桌案上取了纸笔,飞快地在纸上写下「阿嫣来信已由五郎亲自送达,封口完好,勿念」几个字。
  而后又从怀中取出印信,在纸张的右下角敲了个章。
  “这还差不多。”
  冯易殊收了回执,头也不回地往外跑了,好像在这里和魏行贞多待一刻都觉得膈应。
  魏行贞目送冯易殊踏出了院门,而后立刻转头走到房间的窗边,独自将信封拆开。
  冯嫣熟悉的字迹印入眼帘:
  「行贞,自岱宗山一别后,许久不见。」
  「其间诸多变故,大概也很难用三言两语讲清,连日来,我亦忧思重重,茫然怅惘,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几行字已经看得魏行贞皱起了眉头,恨不得立刻就飞到冯家的小院里去问问阿嫣究竟是怎么了。
  为什么忧思重重?
  为什么茫然怅惘?
  「思前想后,我想再见你一面。听五郎说,九月初三,洛水边有灯会,不知行贞可否拨冗同往。」
  「一切琐事,见面再叙。」
  灯会?
  魏行贞觉得有些摸不着头脑,再往下看只剩冯嫣的落款:
  「顺颂时祺」
  「冯嫣敬启」
  这封短短的书信,魏行贞反反复复看了六七遍,直到书吏又出现在门口,“大人,那些材料,您一会儿还看么?要不要下官先收起来,等您得空了再——”
  书吏的声音戛然而止,他望见魏行贞带着一种他从来没有见过的怅然神情独自站在窗前,显然没有听他在讲什么。
  “大人?”
  魏行贞回过神来,“嗯。”
  “那些材料——”
  “我一会儿去,你先退下吧。”魏行贞低声道。
  待书吏走后,他缓缓在近旁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再看阿嫣的来信,他的目光落在了信的开篇处。
  这次,她没有写“魏大人”呢。
  ……
  入夜,冯嫣与小七两人在家中的长廊里散步消食,灯会将近,冯家的院子里也挂起了几盏花花绿绿的彩灯,每一盏等下都挂着一个封着口的字条——上面是花灯的谜面。
  相传多年以前,大周的开国皇帝盛元君在攻入长安之前,与前楚对峙月余,围而不剿,连月劝降。
  前楚的亡国之君自知时日无多,决心以身殉国,并留给大周一座死城,在存粮见底的前日,命内廷近卫趁夜在全城水井中投毒。
  近卫之中有间者得知此事,觉得攻城的机会已到,便趁夜悄悄攀上城东,朝天上放了一只纸灯。
  那纸灯落去盛元帝的军营之中,士兵们发现上头写着两句话。
  一句是,烟消日出不见人,一句是,人间参与商;
  大家都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便带着这古怪的纸灯去找盛元帝,皇帝看过之后,便立即下令,率一众火属修士打头阵,夜袭城南,一夜摧枯拉朽,几乎没有废一兵一卒,就攻破了长安。
  大家事后问为什么,盛元帝道,这是两句谜语,上一句“烟”消了日,又不见人,便只剩“火”;下一句的参与商都是天上的星辰,人将参、商二星间隔开来,也是一个“火”字。
  五行之中,南方属火,所以那只灯上字谜的意思,就是“火攻城南”之意。
  “骗人的吧!打仗真的会这么儿戏吗?”
  小七一声惊呼。
  “别的就不说了,退一万步,万一那只纸灯根本不是盛元帝的人放的,而是前楚的人设的陷阱呢……他也带着火属的修士跑去城南?”
  冯嫣一笑,“真不真不知道,总之这就是九月初三花灯会的来历。当年盛元帝围城数月,终是在九月初三的黎明攻入长安,所谓灯会,就是为了纪念这兵不血刃的一仗。”
  “噫,”小七做了个嫌弃的表情,“这也太玄乎了……怪不得要看花灯猜灯谜,我还以为有什么好听的神话故事呢。”
  “灯上画的这些,全是神话故事呀,你到时让五郎给你讲讲不就好了?”
  “阿姐和我们一道去么?”
  冯嫣笑着摇了摇头。
  姐妹正说着话,前面走来两人。
  冯嫣抬头,见其中一人是父亲身边的长随,另一人则是许久不见的熟人。
  “去甚?”冯嫣有些意外地望着来人,目光不由得随即看向他身后——她还没准备好呢!
  去甚一见冯嫣便笑,“太太别担心!我家大人今晚没有来,就是我一个人来的。”
  冯嫣松了口气。
  “你来做什么呢?”她轻声问道。
  “太太可否借一步说话?”
  冯嫣与去甚走到一旁,去甚背对着小七与冯远道的长随,从怀中取出一个硬纸壳作封面的折子,递了过来。
  “我来给太太送戏帖!”
  “戏帖?”
  “大人说,初三那日暖熏阁正好有新戏,神都的花灯要过了戌时才好看,在那之前,不如先一道去清堂听戏——太太之前不是就想去暖熏阁瞧瞧吗?”


第八章 睡呀睡不着
  小七远远望着冯嫣在不远处的等下与去甚对话。
  姐姐似乎收下了什么东西,又问了一些什么话,然后去甚便向她鞠躬道别,快步回来,与父亲的长随一道离开了。
  “阿姐!”小七跑了过去,“是什么事啊?”
  冯嫣整了整自己的袖子,“没什么……就是早上我让五郎去凤阁给魏行贞送了封信,他给了我一个答复。”
  小七意味深长地嗯了一声——姐姐这话答得模棱两可,好像回答了,却又什么都没有透露,冯嫣望着别处,脸上似乎带着些微红晕和笑意,但又还是一如既往地波澜不兴。
  小七打量着灯光下姐姐的侧脸,只觉得此时的阿姐看起来好像透着某种欣喜和青涩。
  ……
  这一晚,冯嫣一个人坐在灯下雕刻。
  冯易殊深夜跑来敲门,把魏行贞中午给他的回执拍在了冯嫣的桌上,一脸“我做了如此大的牺牲,阿姐你是不是得好好夸夸我?”的表情。
  “辛苦了。”冯嫣收起回执望了一眼,笑道,“傍晚的时候魏府的人来过了,五郎的差事办得很好。”
  “那是自然,”冯易殊两手抱怀,“本来约好了和几个朋友一起去玉烛楼喝酒呢,结果为这事儿一直枯等了一上午!呵,他好大的官威啊,让我白白等了那么久。”
  “也许是朝廷的事情比较多吧……”冯嫣忽然想到了什么,笑道,“那你今天……是不是又当面怼人家了?”
  冯易殊当场睁大了眼睛,“哪有!我今天可是从头到尾客客气气——天地良心,我还喊他‘姐夫’了!”
  “是吗。”冯嫣有些意外。
  冯易殊摊手,“是啊,反正他之后要是和阿姐你告状,说我对他如何如何不敬,那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我对他是仁至义尽了。”
  冯嫣垂眸而笑,低声道,“若是抛开他首辅大臣的身份,其实五郎说不定和他很投缘——”
  “什么跟什么啊,”冯易殊抬手制止道,“阿姐越说越离谱了,我怎么可能和这种人投缘——我本来以为你搬回来是不喜欢他了呢,没想到现在还在给魏行贞说好话?那阿姐当初是为什么要搬回来?”
  冯嫣微笑,没有回答。
  冯易殊又问,“九月初三的灯会,阿姐真的不和我们一起去吗?”
  “不了。”冯嫣答道,“我有自己的安排。”
  冯易殊叹了一声,“好吧……”
  “这段时间,五郎都在家休假是不是?”
  “嗯,是啊。”
  “那你留心看着些小七吧。”
  冯易殊表情突然认真起来,“阿姐是要我看着她做什么?”
  “也没什么,”冯嫣轻声道,“如果她要干什么坏事……你在旁边帮着点儿吧。”
  ……
  同一个夜晚,魏府的小楼此刻灯火还亮着,去甚和不恃远远望着小楼的光亮。
  去甚骑在不恃的肩上,颇有几分不解,他低下头望着不恃,“诶你说,咱们爷这一天天早出晚归的,夜里又不睡觉,都在干什么呢?”
  “不知道。”不恃闷闷道,“明天问问?”
  去甚敲了下不恃的脑壳,“去,这是能直接问的吗!”
  不恃仰起头,“太太怎么一直不回来啊。”
  “……我也不知道,不过感觉应该快了吧,”去甚轻声道,“我今晚还给太太送了戏帖子,我看太太不气不恼,好像还挺高兴的……估计这会儿气已经消了?反正等初三夜里他们听完戏,看完了灯会,就该一起回来了吧?”
  “喔。”不恃点了点头。
  去甚望着小楼,又忍不住叹了口气。
  小楼之内,魏行贞独自躺在平时冯嫣休息的床榻上。
  软枕温衾,这屋舍中依旧留着些微冯嫣的气味。
  也不知道阿嫣现在,在做什么……
  他突然想立刻去冯嫣的院子里看看,但又忍住了。
  等下次见面,一定要向阿嫣把这整件事都问个清楚。
  魏行贞轻轻叹了口气,辗转反侧之后,还是坐了起来。
  他披上外衣,大步走出小楼,行至假山附近“碰巧”遇上去甚和不恃。
  他看了两人一眼,“你们这么晚还不睡,又在干什么?”
  “我……在陪不恃浇花,”去甚指了指近旁的水壶,“大人这么晚是要去哪里啊?”
  “我去洛水西畔附近看看。”魏行贞答道。
  “洛水……”去甚有些不解,“那儿现在应该还在搭灯架吧?没啥可看的啊。”
  “嗯。”魏行贞应了一声,“就是先看看他们都在哪儿搭了东西。”
  去甚终于明白了过来——大人这是提前踩点儿去了!
  “那我和大人一块儿去吧!”
  魏行贞看了看去甚,沉吟片刻之后还是点了点头,“也好……反正之后的琐事也要你去亲自跑几趟。”
  去甚拍了拍胸脯,“明白!”
  ……
  往后的几日,五郎和小七常常到冯嫣的院子里来。
  因着小七白天还要去国子监,她每日可用在追踪先前平妖署闹事之人的时辰可谓屈指可数。然而这毕竟是小七第一次做这样抽丝剥茧、巡查探访的事,其中的种种麻烦、坎坷,在她眼中都显得新奇有趣,以至于她向冯易殊三令五申,禁止五哥在她不在场的情况下独自追查线索。
  冯易殊固然无奈,也乐得手头少一事,反正这段日子里,只要跟在小七后头护她无虞就好了。
  不过,两人都发现这段日子里的姐姐似乎有些心不在焉,她还像从前一样容易突然出神,只是眼中的神情却不像从前那样单一。
  冯易殊看得纳闷,私下问小七知不知道阿姐到底是怎么了,小七支吾不言,一句“女孩子的心思你别问了,说了你也不懂啊”就打发过去了。
  冯易殊只能默默在心里为殷大人捏一把汗——自从上次陛下在夏日宴上赐婚以后,殷时韫便像销声匿迹似的没有了消息。
  如今看起来,连之前和自己站在同一战线的小七,好像也有倒戈向魏行贞的风险。
  这真的有点糟糕。
  ……
  ……
  洛水灯会这一天,到底还是如期而至。
  小七和五郎本打算在家和父母一道吃了晚饭再出门,未曾想冯远道和李氏两人,早就先启程去洛水边赏玩了,也没和他们先打招呼。
  两人感叹之余,让厨房做了些清淡的小食端去冯嫣的小院,三人坐在槐树下谈笑风声。
  “那我和小七一会儿就出门了。”吃完饭,冯易殊收拾起食盒,“阿姐有没有什么想要的小玩意,要我们给你带?”
  冯嫣摇了摇头。
  小七接道,“那我们就路上自己看着买啦,要是有什么好看的莲灯、珠串,我们再给阿姐带些回来。”
  “好啊。”
  她站在树下,目送五郎和小七消失在夜色之中。
  而后,冯嫣关上了院门门,抬头望向槐树的枝桠,“出来吧。”
  槐青从枝叶中探出头来,确信院子里只有冯嫣一人以后,他径直跳落,手中捧着一套男衣。
  “嫣姐姐试试吧,”槐青将衣服递至冯嫣跟前,“这都来来回回改这么多趟了,这次衣服肯定合身!”


第九章 「行贞」
  离冯府南门两条街巷的某处茶摊,魏行贞带着去甚和不恃等在临街的木桌旁。
  去甚几次看向魏行贞——他从刚才开始,就一声不吭地望着某个方向出神。
  去甚只得把话噎回喉咙,因为每次魏行贞露出这个表情,那多半是在想自己的事且不想被打扰,如果这个时候贸然跑上去搭话,多半要惹得他不开心。
  这种事情发生也不止一次了,每次都搞得去甚很挫败。
  想来想去,去甚只得靠向不恃那头。
  “……哎,你有没有感觉,太太好像就在这附近啊?”
  不恃的鼻子动了动,然后认真地点了点头。
  两人再一次扫视街上的行人——虽然风中隐隐有冯嫣的气味,但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把这条街看了八百回了,还是没见着冯嫣半个人影。
  时间一点点过去,去甚终于熬不住了。
  “大人,要不咱们去冯府再问问?您看,要是再不启程,暖熏阁那边我们怕是就赶不上趟了……”
  魏行贞回过神来,他看了看天色,忽然起身,“去牵马车,在这儿等我回来。”
  说罢,他便朝街巷的对侧走去。
  去甚一怔,“哎哎——大人您去哪儿——”
  魏行贞没有理会身后的去甚,他穿过街巷,穿过人群,沿着道路两边的花灯缓缓向前,最后停在了一处糖人铺子前头。
  还未等魏行贞开口,冯嫣已经回过了头来——每当魏行贞靠近,她总是能第一个觉察出来。
  淡黄色的烛灯下,从锅炉中升起的烟雾氤氲在二人之间。
  两人望着彼此。
  “……阿嫣。”魏行贞先开口道。
  冯嫣微微张口,半个“魏”字含在口中,又忽然想起来——“魏大人”这个称呼,眼前人大概是不太爱听的。
  然而“行贞”两个字,纸面上写写还好,当着面……又好像有些说不出口。
  冯嫣轻轻吸了口气,将目光收回,莞尔一笑,“……你来了。”
  “嗯。”魏行贞走到冯嫣的身旁。
  “我看这边有些小玩意,就先跑来看看,没耽误吧。”
  魏行贞摇了摇头,“没有。”
  他望着冯嫣。
  冯嫣此刻正望着糖人匠手里的铁勺和白瓷画板,看着老人用糖浆作画。
  她左手拿着一只皮影戏一般的深金色糖画人偶,右手拿着一个拳头大小的锦盒,手腕上多了好几条花绳编织的珠串。
  这大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