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反派的逆袭-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中一间大屋门头上,挂着一块上书“牟尼堂”三个字的牌匾。
牟尼者,寂静沉默之意也,显然这里就是本因几个师兄弟平日静修之所。
本因来到堂外,合什道:“阿弥陀佛,寺中有大事发生,特来与三位师兄弟相商。”
屋内传出声音:“方丈请进。”
本因这才推门进屋,堂中并排放着三个蒲团。
一名高大魁梧,犹如佛门护法金刚的僧人,与两名枯黄精瘦的僧人,面朝大门并列而坐。
两名精瘦僧人法号分别为本观、本相,是本因的师兄。
魁梧僧人叫本参,是本因的师弟。
无论是寺庙的住持方丈,还是门派的掌门人,未必都是同辈中最大的那个,也不一定是武功最高的,但多半是最具管理才能的。
本因进屋时,三僧便已经起身,本观开口问道:“师弟,寺中发生了什么大事?”
本因神色凝重的道:“延庆太子回来了。”
“什么?”
三僧闻言皆是脸色一变,体形魁梧,性子也相对较急的本参追问道:“可能确定来者身份?”
本因颔首道:“应当不假,来者相貌与先皇先后皆有六七分相似,且他是来找枯荣师叔为他做主的。”
“若身份有假,他焉敢直面枯荣师叔?”
三僧尽皆沉默,片刻之后,本观开口询问道:“师弟有何打算?”
本因叹了口气,道:“此事十分棘手,延庆太子来找枯荣师叔做主,显然是想请师叔为他证明身份,助他拿回属于他的皇位。”
本参断然道:“决不可能,如今正明根基已固,便是枯荣师叔,也不可能动摇得了。”
本相附和道:“况且正明宽仁爱民,颇得人心,通国文武百官、士卒百姓,人人拥戴。”
“枯荣师叔乃是有道高僧,向来深明大义,不可能会同意此事,最多为他争取个亲王之位。”
本观摇头道:“亲王之位也不可能,他毕竟是前太子,这个身份大有文章可做,若他留在大理,势必让大理陷入动荡之中。”
“想来延庆太子也很清楚,如今的大理已经容不下他。”
“不如先去探探他的口风,看他究竟意欲何为,再决定是否惊动枯荣师叔。”
其他三僧皆合什道:“善哉善哉。”
……
李慕在禅房等候了顿饭功夫,便见一行四僧鱼贯而入,进入禅房。
本因对起身的李慕道:“施主,这三位是贫僧的师兄弟,本观、本相、本参。”
李慕礼节周到的对三僧抱拳一揖,道:“见过三位大师。”
三僧合什还礼,“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见礼过后,本观开口道:“不知施主此来有何诉求,你尽可直言,若能帮到施主,我等定不推辞。”
李慕看向本因,道:“在下的诉求,方才已告知方丈大师,无他,求见枯荣大师而已。”
“还请诸位大师,勿要以枯荣大师闭关参禅为由推脱,在下相信,事关大理皇朝兴替,枯荣大师绝不会坐视不理。”
四僧面面相觑,本观蹙眉道:“施主,若你早些年回来,或许还事有可为。”
“你自己应该也很清楚,如今根本不可能成事,又何必苦苦相逼?”
这话倒也没毛病,两年前杨义贞造反成功,顺利坐上皇位。
段延庆见大局已定,只当自己再无机会,便远走东海,苦练武功,想着他日武功大成,再回来刺杀杨义贞,夺回皇位。
结果这一去两年,一门心思闭关苦修,对外界信息一无所知。
谁能想到,杨义贞只当了几个月皇帝,就会被鄯阐侯高家父子给干掉?
等他武功有成归来时,都已经是保定二年,段正明早已坐稳皇位,他还在湖广道惹上强敌,被人围攻至残。
要说这事还得怪段延庆自己,他要是能耐心观望一些时日,在鄯阐侯起兵讨逆时主动现身,哪还有段正明什么事?
都是命啊!
第六十六章 拿走我的江山 便还我一片江湖
本观话音落下后,本因也叹道:“是啊,此事说起来也是天意弄人,若施主有其他诉求,想要什么补偿,我等大可商议。”
“当今陛下宽厚仁德,如今大理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若再闹一出皇位之争,实非百姓之福。”
李慕淡淡道:“几位大师又如何肯定,在下不能比段正明做得更好?”
“况且在下又不是要发动兵变,点燃战火,只需段正明退位让贤,归还皇位,与百姓又有何干?”
本观摇头道:“或许施主胸有丘壑,会是一个好皇帝,可如今已不是谁能做得更好的问题。”
“当今陛下根基稳固,举国拥护,即便是枯荣师叔,也不可能动摇,还是那句话,施主回来得太晚了啊!”
李慕沉默下来,在屋中缓缓踱着步子,一副暗自沉吟思忖的模样。
四僧也不打搅他的思绪,只是静静看着他。
片刻之后,李慕止住脚步,重新看向四僧,道:“你们当真可以补偿我?”
本因精神一振,颔首道:“只要我们做得到。”
李慕道:“好,既然如今江山已事不可为,那你们就还我一片江湖。”
李慕这话说得很有技巧,“如今”二字才是这句话的核心重点。
他只说“如今事不可为”,却并未承诺永远都不会再夺回皇位。
只是他这句话说得云山雾罩,四僧皆是一愣,便没有注意到这言语中的小小漏洞。
本因不明所以的问道:“施主此话何意?”
李慕凝视着他道:“把六脉神剑传给我,拿不回江山,去江湖中做个绝顶高手也好。”
四僧苦笑不已,本观汗颜道:“施主说笑了,六脉神剑连我等都没学过,又如何传给施主?”
“况且段氏祖训,六脉神剑不传俗家子弟,便是我等懂得,也不能传授与你。”
李慕道:“祖训只是说不‘传’俗家子弟,想来并未说禁止俗家子弟无师自学。”
“你们把剑经拿出来,我自观自学,便不违祖训。”
“这……”
四僧有些无言以对,虽说李慕这话,有点诡辩的意思,可祖训中的确未说禁止俗家子弟无师自学。
真要是能在没有师父指点的情况下自学成功,便证明此人乃是武学奇才,对大理段氏来说,也是大大的好事。
沉默片刻后,本观开口道:“要学六脉神剑,需将一阳指练到四品境界,若无这份功力,便是给你看剑经也是枉然。”
“剑经一向由枯荣师叔保管,若无必要,我等还是莫要去打扰为好。”
李慕微微一笑,抬起食指,对着丈许外的板壁一指。
“嗤”
一道无形指力自指尖劲射而出,在板壁上打出一个通透的小孔,一束阳光自小孔透射而入。
四僧大吃一惊,纷纷聚到板壁旁查看,个个悚然动容。
面面相觑一阵后,看向李慕的目光充满惊异。
这一阳指乃是一门点穴手法,本就不以杀伤力著称。
四品以下,只能将指力凝于指尖,近身点人穴道,不懂一阳指者,很难解穴,却并无强大物理杀伤。
只有达到四品,才能使指力离体,隔空打穴,并具备一定物理杀伤力。
六脉神剑便是以一阳指的隔空指力为根基,进一步强化心法诀窍,使杀伤力不足的指力,变成锋锐无匹的无形剑气。
本因他们四个如今,一阳指皆在四品之下,根本做不到指力离体,更别说将板壁戳穿。
四人中功力最深的本观惊问道:“施主的一阳指……”
李慕双手负到背后,傲然道:“已是二品境界,若非这些年我一心闭关苦修,不知外界之事,又怎会直至如今方才返回?”
“阿弥陀佛。”四僧合什宣了声佛号。
本因叹服道:“在这般年纪便将一阳指练到二品境界,施主实乃我段氏百年不遇的武学奇才,当今之世无出其右者。”
“也罢,看来我等还是得惊动枯荣师叔,施主跟我们来吧!”
……
天龙寺西北角。
这里有一座院落,院落中立着一栋大屋,而在庭院之中,左右各有一棵大树。
左侧大树枝繁叶茂,树干粗如廊柱,一片欣欣向荣。
右侧大树却是光秃秃的,树叶早已掉光,树干上有空洞,整棵树已然枯死。
这里正是枯荣大师闭关参禅的双树院。
一行人来到院中大屋门前,本因恭敬合什道:“阿弥陀佛,弟子等有一事疑难不决,不得不前来打扰师叔修行,罪过罪过。”
数息之后,屋中才响起一道询问声:“何事?”
本因将事情一五一十的说明,最后道:“还请师叔定夺。”
见本因说完,李慕才上前一步,抱拳躬身道:“小侄段延庆,拜见枯荣大师。”
枯荣大师长长一叹,道:“进来吧!”
本因推开房门,与李慕一起踏入房中。
这间房内空无一物,只枯荣大师一人,他背对大门,面向板壁,盘坐在一个蒲团上。
而在左右两侧板壁上,分别挂着三幅卷轴,正是《六脉神剑经》。
即便五人进屋,枯荣大师也没有回过身来,只是开口道:“你学了这六脉神剑,还望你多行侠义之事,切莫以段氏武学逞凶作恶。”
李慕恭敬的道:“小侄谨记大师教诲,绝不令段氏绝学蒙羞。”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话说到这,已无须多言,四僧各自到墙角取了个蒲团,并排放在枯荣大师背后,背对着他盘膝坐下。
李慕见状也不客气,走到左侧第一幅卷轴旁观看起来,这是拇指少商剑的法门。
卷轴上画着一幅类似人体经络穴位图的人体,不过这画上的人体,只标出了这一路剑法的真气运行路线,以红线相连。
六脉神剑的内力搬运法门,乃是以一阳指为根基,李慕已将一阳指修到二品,自是一看即明。
六脉神剑的运转心法算不上多复杂,否则哪怕段誉资质再高,也不可能在片刻之间就全部练成。
这门绝学最大的难点,便是十分吃内力。
若修为不足,对心法再是记得滚瓜烂熟,也无济于事。
你真气运转到位了,可达不到能射出去的程度,又有什么用?
李慕内力自是足够,且全身经脉窍穴俱通,任何功法只要拿到他手中,了解了真气运行路线,便能直接施展出来。
这就是所谓的天下武学俯拾皆可用。
所以他只需记下六脉神剑的真气运行路线,便能自如施展出来,根本就用不着怎么练。
第六十七章 可惜 可惜
原本想要旁观李慕修炼过程的本因几人,有些愕然的发现,李慕只是一幅图一幅图的看过去,并未着手修炼。
许是他想全部记下之后,再开始修炼吧!
四人如此想到。
所以他们耐着性子,等着李慕看完六幅图。
李慕在每一幅图前,都停留了盏茶功夫,确定自己完全记熟后,才走向下一幅图。
六幅图全部记下,只用了不到一个时辰。
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内功心法,就是告诉你怎么做能练出内力。
招式口诀,则是告诉你要如何发出这一招,如何运劲使力,如何变化等等。
师父若真想教会徒弟,完全可以用最直白浅显的语言,告诉徒弟具体要怎么做。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是境界,而非具体的内功修习法门和武功招式。
那些故作高深,云里雾里,让徒弟自己去领悟,悟不透就说徒弟悟性不行的,实际就是不想让徒弟轻易学会。
像《六脉神剑经》这种,直接以人体图画,将真气运行路线明明白白的标注出来,则是比口诀更加直白。
口诀还需要自己去领会,图画则是一看就明白。
只不过许多武学宗师,没有那么高明的画技,搞不出图文并茂的秘笈,就只好以口诀记录功法,让后人自己去领会。
当然了,武学理论跟修炼法门不是一回事,不能混为一谈。
光是学会修炼法门,掌握具体做法,你只能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
武学理论就是告诉你所以然。
内功心法是教你怎么做能练出内力,武学理论则是告诉你,为什么这样做能练出内力。
一个人的武学见识和底蕴,就是靠这些武学理论支撑起来的。
光学法门不学理论,你最多只能成为高手,却永远无法成为宗师。
六脉神剑只有法门,没有理论,是因为其武学理论,跟一阳指是一脉相承。
这方面李慕已经从段延庆的记忆中得到。
“诸位大师,剑经我已记熟,这便告辞,在下即刻离开大理,绝不会去大理城闹事,你们尽可放心。”
四僧合什宣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宣完佛号,本因开口道:“我等自是信得过施主人品的,不如施主就在此地修习六脉神剑,我等也可为施主护法。”
李慕微微一笑,道:“多谢大师好意,只是对在下来说,记下即等于学会,倒是无须刻意修炼。”
“至于实战经验,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靠自己独自习练是无法获得的,只能在日后与人交手时慢慢摸索。”
四僧尽皆愕然,面面相觑。
记下就等于学会?这世上当真有如此奇才?
本观道:“说来惭愧,《六脉神剑经》存于天龙寺百年,我等却从未有机会见识,不知施主可否让我等,见识见识这段氏至高绝学?”
李慕颔首道:“没问题,请几位大师移步屋外。”
四僧纷纷起身,也不收蒲团,颇有些急切的跟着李慕走出门外。
这次连枯荣大师都没忍住,在五人出门后,起身步至门口。
李慕在屋外院子中央站定,四僧并肩站在他侧面。
闭上眼睛再过了一遍《六脉神剑经》的内容,李慕睁眼的同时,双手已捏起指诀。
九阳真气按照六脉神剑的真气运行路线,顷刻间涌至右手大拇指。
李慕抬起右手,大拇指斜斜对着两丈外的地面按去。
“嗤……嘭”
一道雄浑强劲的剑气划破空气,瞬间击在地面,竟发出一声爆响。
泥土飞溅中,在地面炸出一个方圆尺余,深半尺的坑。
“少商剑,剑路雄劲,石破天惊。”
李慕使出这一剑后,口中解说了一句,随后指诀一变,大拇指曲起,食指伸直,对着地面一点。
结果他指向之处没有出现任何痕迹。
四僧满头雾水,不解的看向李慕。
却见李慕食指斜在身前,微笑道:“商阳剑,可长可短,可伸可缩,巧妙灵活,难以捉摸。”
四僧恍然,原来这道剑气并没有射出去,难怪没出现痕迹。
李慕指诀再变,食指曲回,伸出中指,从左至右一划,又从上到下一劈。
“嗤嗤”两声,地上凭空出现一个十字剑痕,横竖皆有五尺余长。
“中冲剑,大开大阖,气势雄迈。”
李慕一路路剑法施展下去,看得四僧激动不已,心绪难平,急忙在心里默诵心经。
中指换作无名指,朝着地面一指。
一声闷响,地上出现一个凹痕,深度只三寸,范围却达到方圆三尺。
“关冲剑,拙滞古朴,以力压人。”
只剩下右手小指。
“嗤嗤嗤……”
这一指之下,剑气却是连绵不绝的射出,威力比之前几剑大有不如,但顷刻间地面就出现密密麻麻的小孔。
若说少商剑是重狙,那这一记少冲剑便是微冲。
“少冲剑,轻灵迅速,连绵不绝。”
右手五脉全部施展完毕,最后一脉是左手小指。
只见李慕左手小指指向左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