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反派的逆袭-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段正淳以及大理文武百官,绝不会放任这世上,存在一个可能会破坏大理稳定的人物。
莫说让段正明禅位,但凡他现在被人认出来,唯一的结果就是引来无休止的追杀。
所以李慕不会天真的就这么去见段正明,但也可以先收取一些利息,比如六脉神剑。
这门武功,哪怕只练成一脉,也会让自身伤害输出暴涨,等于在武侠世界揣着一把手枪。
虽说十分吃内力,射程远近全看功力深浅,可六脉神剑也不是真正的手枪。
没有后坐力,无须扣扳机,更不用换弹匣,手指一伸就来,指哪打哪。
七步以外必然是六脉神剑快,七步以内则是又准又快,距离越近越难躲避。
练成全部六脉那更不用说。
六脉神剑本身并非简简单单的真气外放,实际是一门剑法。
六脉剑气的特性各有不同,或刚或柔,或灵巧或古拙,或大开大阖,或飘忽不定。
一旦施展开来,往往便能形成一片,让人难以抵挡闪避的剑气之网。
与其说是剑法,不如说是剑阵。
若说单脉剑气,是用手枪精确射击目标。
那六脉全出,便类似于高射机枪打飞机。
无须追求每一颗子弹都命中,只需要制造出一片弹幕,封锁所有闪避方位,让飞机自己撞上子弹即可。
而处于被人围攻的情况下时,六脉神剑便等同枪斗术。
所以这六脉神剑,李慕是必须要弄到手的。
有了这门武功,在寻常武侠世界,只要不是面对大规模军队,他足以横行无忌。
……
随便找个地方填饱肚子,李慕便即下了点苍山。
天龙寺距大理城只有十数里地,但李慕并未打算去大理,反而往西而行,远离大理。
九阳真气回气极快,他不计损耗的全力施展轻功赶路。
虽因双腿不能动而拖慢了速度,却也比寻常人全速疾奔要快得多。
只见他两根拐杖在地上一顿,整个人便往前窜出三四丈,再一顿,又是三四丈。
如此赶了两个时辰,李慕跨越百里距离,到得永昌府盛乡郡。
他没有在此多作停留,只盘桓一晚,趁夜到一富户家中,盗取一些金银珠宝傍身,又取了套干净的衣物给自己换上。
裤子暂时没法换,绑着夹棍呢!
次日一早,饱餐一顿后,李慕向南而行,一日之间连行二百余里,赶到方圆百里内最大的一座城镇,蒙舍镇。
之所以来这里,是因为这里有一个名医,可以协助自己疗伤。
到得蒙舍镇后,他将自己盗来的珠宝变卖,换得千余两银子。
他自然不可能扛着七十多斤白银乱跑,是以他收的是“交子”,即宋朝时的银票。
身上有了钱,李慕这才往那名医开的医馆而去。
……
这是一座占地面积不小的天井院,前部是一栋两层建筑,乃是名医开的医馆所在,一楼为药铺,二楼为诊治之所。
医馆之后是宽敞的庭院,左右各有三间厢房,正对医馆后门的主房,占地面积足有半亩,主房两侧还有耳房。
左侧耳房中,李慕架着真正的拐杖,腿上之前绑的简易木棍,已经换成专业夹板。
他正指挥一名相貌清癯,须发尽皆花白的老者,将一个小药鼎中黑乎乎的药膏,刮出来用瓷罐装好。
老者脸上带着欢喜之色,装好药膏后,起身对李慕道:“李公子,这黑玉断续膏成了。”
在大理境内他自然不能用段延庆的名字,便以自己的本名作化名。
李慕微笑着点点头,双手轻轻用力,整个人便向着身后两丈外,靠墙摆放的榻上飞去。
轻飘飘的躺靠在榻上,李慕放开拐杖,对老者抱了抱拳。
老者欣然上前,轻手轻脚的帮李慕解开夹板,拉起裤腿,给他涂抹膏药。
所谓的黑玉断续膏,自然只是李慕借个名头用用而已,这名字听着比较高端大气上档次。
但他这膏药的配方,跟黑玉断续膏所用药材或许会有重合,但绝不可能一模一样,只是功效相同而已。
老者名叫杜清风,正是那位远近闻名的名医。
李慕之所以会得他如此尊敬,是因为李慕以医术将之折服。
而且他还承诺,只要杜清风协助自己疗伤,便传他几份神效无比的独门药方。
这黑玉断续膏便是其中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一份“去腐生肌膏”,此药与“止血定痛生肌散”类似,但药效有所区别。
去腐生肌膏可以助李慕消除伤疤,恢复原本容貌。
只不过这治疗过程极为吓人,要先将旧疤生生割去,再敷上此药。
李慕不想神经受损,故不愿使用麻沸散之类的麻药。
最多以点穴的法门,稍稍阻滞局部痛觉神经,以阻止疼痛信号向大脑传递。
在人完全清醒的情况下动刀子,对动手术的大夫心理素质要求极高。
这也是为何,李慕非要找名医协助疗伤的原因,这活不是随便来个人就能干的。
除双腿骨伤和外伤,还有一内服、一外敷两份治疗声带损伤的药方,也是李慕答应传给杜清风的。
此药不仅可治疗因声带损伤造成的后天哑巴,某些因声带缺陷形成的先天性哑巴,此药方同样有治愈的可能性。
不说别的,光是这几份药方,对一名大夫来说便已是无价之宝。
更别提在这过程中,还涉及到一些炼药法门。
杜清风协助李慕疗伤,可说是大赚,是以他根本不收李慕诊金,药材也只拿成本价。
等于说李慕只是借他的地方和工具疗伤,他稍作协助,并未付出什么代价,就能得到几份可以让他发大财的药方。
第六十四章 正大光明的拜访天龙寺
医馆后院西厢房内,李慕靠坐在一张榻上,手里正捧着一本《易经》细细研读。
此时他从脖子到整张脸,全都被纱布缠住,只露出眼睛、鼻孔和嘴。
腿上也是一样,只是不再用夹板。
这会儿他与木乃伊的区别,也就是双臂和躯干没被包裹。
脸上被割去的伤疤,敷上药痊愈后虽不会再有疤,肤色却会与其他位置颜色不同,那样看起来就是个花脸猫。
是以他干脆将整张脸都敷上药,这样到时候他的肤色便能一致。
从他来到这医馆,已经过去一个月,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可是有黑玉断续膏,这个时间至少得缩短一半。
最多不到两个月,骨伤便能彻底痊愈,再打通腿上经脉窍穴,他就能恢复全盛状态。
声带损伤的恢复速度相对较慢,如今他虽然已经能说出话来,但声音极为嘶哑难听,犹如夜枭一般,还得坚持治疗。
如今的他自然不会再去练那什么腹语术,有那点时间,还不如好好研究一下易经六十四卦,为修习“凌波微步”打好基础。
李慕做事向来谋定而后动,六脉神剑和凌波微步的主角标配,他必然要配齐。
北冥神功他倒是没什么想法,更不可能自废武功去改学北冥。
这门功法哪怕有炼化异种真气的法门,可那终究不是自己一点一滴修炼得来,多少会存在隐患。
就冲无崖子一身七十年精纯的北冥真气,都是靠自己修炼出来的,没有去吸别人的真气,便能看出些问题。
话说回来,九阳神功又哪里比北冥差了?
如今他同样是先天境界,不散功活个一百几十岁小意思,七八十岁时看着照样是个中年帅大叔。
……
这一日,在杜清风的辅助下,缠住李慕头脸的纱布一层层解开。
待纱布完全解开,便可以看到,李慕脸上坑坑洼洼,乌漆嘛黑,简直比之前破相时还要可怖。
当然不是脸被治毁了,那是敷在脸上的药膏而已。
杜清风端过一盆特殊药水,李慕以手帕沾药水,一点点将脸上药膏洗尽。
一张上宽下窄,容仪如玉,俊秀非凡的瓜子脸逐渐浮现。
一个男人长一张瓜子脸,十有八九相貌不会差。
连李慕都没想到,原剧情中那个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四大恶人之首,受伤前竟是如此俊秀,乃至于堪称俊美。
如今段延庆也是三十多岁的人,已步入壮年,可这张脸使他看上去,至少要比实际年龄年轻十岁。
当然,也有敷药的原因,那去腐生肌膏还有美白效果。
杜清风抚须笑道:“想不到李公子仪容如此不凡,也幸亏公子有一身肉白骨的好医术,否则就太可惜了。”
李慕展颜一笑,对杜清风抱拳一揖,道:“还要多谢杜先生鼎力相助,否则在下想要恢复过来,怕是没那么容易。”
可惜,声带恢复速度,比外伤和骨伤恢复得慢了许多,这嘶哑难听的嗓音,实在配不上这张脸。
此时李慕已能正常行走,腿部经脉窍穴也尽数打通。
只是走动间断骨处还有些隐隐作痛,相信再有半个月功夫,便能彻底痊愈。
杜清风叮嘱道:“公子腿伤尚未完全恢复,这些时日还需小心在意,每日可稍稍走动,却不可长时间行走。”
李慕深以为然的点头道:“多谢先生提醒,在下会注意的。”
……
十八天后,李慕断骨彻底愈合,身体恢复到全盛状态。
嗓音虽还有些低沉,却不再嘶哑,只要坚持用药,辅以一阳指治疗,也能在旬日间恢复正常。
是时候离开了。
千两银子到如今已花出去八百多两,都是进购药材花去的,李慕身上只剩两百来两。
在他准备离开蒙舍镇时,杜清风给他调配炼制好了十日份的外敷药膏,汤药就只能李慕自己熬。
李慕买了一架马车,辞别杜清风,带着一应器材药物,架起马车往北而去。
该去天龙寺取六脉神剑了。
这两个月他在养伤时也没闲着,一阳指被他一口气修炼到二品。
只待过几年,功力再有进益,便能稳稳臻入一品,达到先祖段思平的境界。
不得不说,这九阳真气跟一阳指,还真是绝配,两者无比契合。
修炼六脉神剑的根基,最低要求一阳指得达到四品,而且四品也只是勉强能练而已。
原剧情中天龙寺本字辈高僧,个个都是四品,却也只能各自修炼一脉。
以李慕二品一阳指的根基,练成全部六脉应该没问题。
因为一阳指的境界高低,本就代表着功力的深浅。
而且以九阳神功的回气速度,他的续航能力也不会差。
身体恢复全盛,李慕也不再着急,任由拉车的马匹缓步而行。
此地距离天龙寺两百余里,这次李慕走了三天才到。
他在山下村镇又盘桓一个星期,直到嗓音恢复到清朗磁性的状态,这才寄存了马车,孤身一人上山而去。
如今的李慕,一身磊落青衫,长身玉立,头顶以束发冠束起一个发髻,插一支黑木发簪,长发披在背后,面颊两旁垂下两缕龙须发。
如此打扮的李慕,说不出的潇洒俊雅,与两个多月前相比,用脱胎换骨来形容也不为过。
便是他此刻站在刀白凤面前,她也绝对认不出,自己就是那个邋遢化子。
可惜他不够骚包,此刻要是腰间再悬一柄剑,或手中持一把折扇,那效果就彻底拉满。
李慕这次来取《六脉神剑经》,没打算偷偷摸摸。
一来他艺高人胆大,以他如今一身武功,天龙寺中怕是无人可制。
二来天龙寺这么大,他又不知道《六脉神剑经》藏在哪,靠自己找到的几率实在太小。
所以他直接来到门前,敲开大门,光明正大的拜访。
开门的依旧是那个知客僧,见到李慕,他合什道:“阿弥陀佛,施主有何贵干?”
李慕温言道:“在下有要事求见本因方丈,烦请师傅通传。”
见李慕气度不凡,知客僧不敢怠慢,道:“还请施主留下名号。”
李慕略一沉吟,正色道:“在下名号不便相告,却又不想说个假名欺骗师傅,师傅只需告知方丈大师,是族中晚辈求见即可。”
天龙寺住持方丈本因大师,按俗家辈分排列,是他们这一辈的叔父。
只不过本因大师出家极早,并未见过段延庆。
枯荣大师因为是段延庆父皇的亲弟弟,他的亲叔父,在他及冠行冠礼时,曾去宫中观礼,是以认得他。
知客僧恍然,原来是皇族之人,对方身份有没有问题,自有众位大师去判断,他只需通传一声即可。
“如此,请施主稍候片刻。”
第六十五章 都是命啊
过不多时,知客僧归来,对李慕道:“施主,方丈大师有请。”
李慕抱拳道:“有劳师傅。”
知客僧在前引路,李慕随他穿廊过殿,来到一间禅房外。
知客僧合什道:“方丈大师,客人到了。”
“请进。”禅房内传出一声中气十足的声音,如今的本字辈高僧,都只是中年,正值春秋鼎盛之时。
知客僧推开房门,便即侧身站到一旁,对李慕道:“施主请。”
“多谢。”
李慕迈步走进禅房,知客僧径直离去。
房中布置简单,中间放着一张松木桌,上有茶杯茶壶,桌旁几张松木椅。
房间右侧是一张榻,榻后墙上一个大大的“禅”字。
因有客到访,本因方丈已从榻上起身,站在屋中桌旁。
当他看清走进禅房的李慕相貌,脸色当即就是一变。
虽然他很快就恢复正常,却依旧被李慕捕捉到那一瞬间的惊异。
李慕凝视着本因,率先开口道:“大师是不是觉得,在下的相貌似曾相识?是像先皇多一点,还是像先后多一些?”
他没有丝毫拐弯抹角,直接便把话挑明。
本因却不动声色的道:“施主何出此言?”
李慕也不与他打什么机锋,不给他任何装糊涂的机会,当即抱拳深深一揖,道:“段延庆拜见堂叔。”
本因心下暗叹,知道自己在这件事上无法打马虎眼,只能正面应对。
他长叹一声,合什道:“阿弥陀佛,出家之人了却尘缘,不拘长幼之礼,不叙家人辈行,施主唤贫僧本因即可。”
李慕起身,询问道:“敢问大师,枯荣大师可曾出关?”
本因摇摇头,道:“枯荣师叔于双树院独参枯禅,若无事关生死存亡的大事,怕是不会轻易出关。”
论俗家辈份,枯荣大师与本因本是同辈。
但本因当初拜的师父,是枯荣大师的师兄,所以在天龙寺的僧人辈份中,枯荣大师要比本因高一辈。
李慕道:“既如此,方丈大师可能为在下做主?”
他自然没指望本因会为他做主,因为本因是段正明的叔父,跟段延庆的父皇则是堂兄弟,本就隔了一层。
出家人再是了却尘缘,却终究有个亲疏远近,他又怎么可能支持堂侄,去与亲侄子为难?
李慕说这话,根本目的只是要将本因逼到墙角。
如果到最后,天龙寺这些人直接跟自己翻脸,那是最好不过。
这样他动起手来,便站在了道德制高点,可以无所顾忌。
“这……”本因略一迟疑,便道:“施主还请给贫僧一些时间,贫僧需要跟几位师兄弟商议一番。”
李慕颔首道:“没问题,在下可以等。”
“失陪。”
本因合什一礼,便出了禅房,快步离去。
李慕也不急,安安心心在禅房静静等候。
……
在天龙寺西面有几间大屋,与寺中其他金碧辉煌的殿堂不同,这间大屋全以松木搭成,板门木柱,木料均不去皮,天然质朴。
当中一间大屋门头上,挂着一块上书“牟尼堂”三个字的牌匾。
牟尼者,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