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门将女-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荣门将女》
第一章 固宁侯荣姜
大邺自太祖皇帝开国以来,便有“非勋功不过顺安”的说法,说的是由天子亲卫亲自把守的邺城北门顺安门。
不论是当朝宰辅,还是六部阁臣,若无皇帝赏赐的勋爵加身,这道门便过不得。
而之所以交由天子亲卫把守,无非是方便皇帝密旨召见又不欲与人知晓。
就好比眼下这个情况
来人胯下一匹照夜玉狮子,手中一柄紫薇花枪,身上铠甲已褪,不过寻常的锦缎制衣,立于顺安门前,眉目间自一片淡然。
今日当值的队长因早前便已经得旨,再看来人手提紫薇枪,当即亲自下城楼去迎。
未待他开口,那人便已翻身下马,将长枪安置于得胜钩上,开口吩咐:“大白识得路,你只消派人跟着他,别叫他贪玩晚归便是。”
王队长嘴角抽了抽,却不见半分不敬,只赔笑一一应下,又问是否当即备轿准备入宫。岂料那人好笑似的看了他一眼,嗤笑一声:“大约你是第一次迎我罢你的长官没有同你交代清楚吗”
“您这是”王队长点点头,跟着又摇了摇头,疑惑的问了句。
“我先去如意楼,你叫人把轿子备在那里,我的官服如意楼备的有,自不用你们操心。只是以后若再派人迎我,”那人略顿一下,上下打量王队长一番,摇着头自顾自的说,“还是叫你长官亲自来罢。”
说罢也不再与他多说,只与大白耳边低语了几句,便大摇大摆的自顺安门入城去了。
身后是不明情况的卫队新人低声文旁边:“这人谁啊好大的派头。姓王的平日里大爷惯了,目下吃瘪的那样,还孙子似的伏小呢”
旁边的人赶忙做了个噤声状,待见那人走远了才敢回他:“这是固宁侯,荣国公府上的外孙女,陛下钦点的江北提督。别说王队长,”说着朝头顶上指了指,“便是朝中的阁老们,也不肯在她面前拿乔。”又啧一回,“他敢不跟孙子似的伺候着。”
如意楼在邺城最是繁华长平街上,与顺安门不过隔着三条街。荣姜甫一进去,孙掌柜便迎了上来,她眼看楼内无客,几不可见拧了一把眉,问道:“大爷呢”
孙掌柜因见她面色不大好看,躬着身把她往内间引,自个儿留在了外头不敢入内。
却说荣姜入了内,见里头坐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郎,一身月白直裰坐的很是端正,见她入内眉眼俱笑,招招手好似叫她过去坐,嘴里只管喊了一声“姐”。
她提步上前坐了,却不肯接那少年递过来的茶,只盯着他看了好一会儿,才冷着一把嗓子质问:“你几时胆子这样大,敢与内宫有往来”见少年端着茶盏的手抖了抖,她语气才稍软和了些,“我不知你是哪里学来的,又或是谁撺掇着你这么干的。你敢与宫里的宦官有牵搭,一旦陛下追究,你这条命要是不要了”
那少年叫她的话一时唬住,好一会儿没回过神来,大约是对自己这位姐姐也有些惧怕,将茶盏往她面前摆好,才开口回话:“你才入京大抵不知晓,京都流言四起,偏你在外领兵,我一点消息也没有”他顿一顿,见荣姜要开口,忙赶在她前头说,“家里外祖父与两位舅舅我不是没问过,他们不欲让我知道,我只能自己找门路。原本也是担心你。”
荣姜听她这么说,哪里还有气。这是她一母同胞的亲弟,母亲去得早,她未领兵上阵时,这个弟弟几乎是她亲自照顾着长大的。
略叹口气,稍稍敛了神色:“你太莽撞了,”说着自怀里掏出快玉佩样的东西往荣敏面前丢过去,“京城内再起流言,朝中御史若不上谏,便不必当真。难道我就这么不顶用几句流言便能让我见罪于陛下吗”说着又有些哭笑不得似的,“你要打听消息,几位交好的世伯世兄那里自可去问,可你偏拿着这样的东西与宦官行贿,不是白送把柄吗”
荣敏虽已成人,可因未曾入仕,这期间的厉害他也不过一知半解。当日得知京内流言直指荣姜,一时没了主意,家中又不愿告诉他,他只想着内官最能揣测皇帝的心意,哪里顾得了这许多。眼下荣姜如是说了,他才后怕起来,若皇帝要认真,扣一条“谋逆”的罪名在他头上,便是荣家也保不住他。可又见当日送出去的玉佩由荣姜拿了回来,便也知皇帝没有要较真的意思,拿着玉佩看了好一会儿,问了句:“那如今是”
荣姜见他悟过来,才放心的吃了口茶,宽慰几句:“如今你不必担心,只是日后万不可再与内宫有牵搭,不然将来”至于将来如何,她没再说下去,顿了一回又吩咐荣敏,“有一宗事情你要打听出来,”她眯着眼思忖了半天似的,喃喃地重复着几句话,好笑似的问荣敏,“女娇娘,提银枪,马上英姿真飒爽。三军上下齐听令,不识邺城紫宸光。是不是”
“你怎么”荣敏原要问“你怎么知道的”,话才说了一半就住了口。他知道荣姜自十三岁领兵出征,一路受封,更承袭了母亲的侯爵,若在朝中无人,只怕这军功她早就压不住了。
“我带了四年的兵,大小战役无数,说来好笑了,偏今次我斩西戎三皇子于阵前,京城之中就起了这样的流言”荣姜一贯心思灵巧,从她得知这件事,便察觉出异样,既然皇帝密召她回京,只怕这件事与皇帝,脱不开干系。“这件事我心中大约有计较,我只吩咐你去查,可别往深了查。你只查出来这样的话,是从哪里散播出来的,我自在陛下面前有计较。”
荣敏点头应下,又与她说了些家中的琐事,诸如外祖父前些日子病了一场,二弟弟已入了翰林院一类的。荣姜才跟着吩咐他一句:“我叫你去查流言的事,别叫外祖父知道。”
“这些我有分寸,你且先入宫去吧,外祖父他”他说着声音都低了好些,“他知道你奉了密旨回京,军中事务都交给了程邑,眼下只怕还在家里等你回去问话呢。”
荣姜:“”
这姐弟二人叙完旧,荣姜才要起身去换官服准备入宫,外头一阵喧闹,引的二人对视一回,荣姜分明看见荣敏眼底闪过一丝厌恶与不耐。gg3307111
第二章 国舅爷
荣姜没来得及问什么,荣敏已经起身出去,只让她自去更衣不必管。荣姜心下疑虑,动作却没耽误,出门往隔壁屋内去换了官服,也没打算出去。毕竟她今次是奉密旨回京的,敢在如意楼里喧闹,大约都是场面上的人,若是她回京的事情传出去,只怕不大好。
再说荣敏自内间出来,便瞧见曹宾领了十来个打手样的人站在他如意楼的大堂之中,满脸嚣张。
荣敏神色也冷了下去,老着嗓子问了句“国舅爷好”,便拉了把椅子坐下,前前后后把这干人都打量了一回,问道:“国舅爷领着这么多人来闹如意楼,我倒有些看不大明白了。”一旁孙掌柜奉茶上来,他接下吃一口,“如意楼虽是开门做生意的地方,可你也应该知道,这是谁家的地方。”
他语气端的很平,曹宾听的一愣,旋即回过神来,也拉了把椅子就在荣敏对面坐下:“我来了不是一回两回了,荣从善,你如意楼的规矩往别人面前摆,在我面前”他比着一根手指头,对着荣敏晃了晃,“不管用。我上回便与你说了,我要在你如意楼入干股,吃红利,每年你至少要分我三成,赔了算你自己的,赚了就是大家的。”
曹宾其人仗着亲姐做了皇后,镇日里横行霸道。原本天子脚下,这些世家子弟都是个顶个的好出身,且轮不到曹宾耀武扬威。只因曹皇后生了儿子,三年前被册为太子,曹宾便越发没了王法,而众人又不愿冲撞太子与皇后,素日里也便不计较,能躲便躲开。
荣敏耐着性子与他周旋,这样的话他听了不是一次两次,自打如意楼生意越发好起来,曹宾没事儿就上门来提这样的话,总让他打发了回去。他不是做官的,若一日性子发作起来,是个很不肯卖人面子的,只不过平日开门做生意,便不愿与人为难,大家便只当他是好说话的。今次荣姜回京还等着要入宫去,曹宾这样拦在外面,他实不愿再与之纠缠,面色便很难看:“上次我便与你说过,你这是痴心妄想。”
“荣从善”曹宾叫他说的很没脸,便有些恼羞成怒,当下横眉怒指荣敏,“你别给脸不要脸。你姐姐常年在外,你外祖父不管事,你两位舅舅也不过唬唬别人,你真当你如意楼仗得起荣家的势吗我看得上你,是你的福气”
“国舅爷好大的口气呐。”曹宾这头话音才落,荣姜的声音便从内间传了出来。
曹宾一时有些怔住,往那头看去,只见荣姜一身深紫官服,头束金冠,面上虽然带着笑,眼底却有寒意,直逼着他而来。他虽纨绔,却不是没脑子的人,荣敏纵是荣家人,却始终不过一介白衣,由得他唬上一唬原没什么。可荣姜呢荣姜身上领的是二等侯爵,目下又有皇帝钦点的江北提督,况这个女人,军功在身,无衔参政,连一向号称“抓谁咬谁”的御史们都鲜少敢上本参她,是他得罪不起的。
他愣怔的功夫,荣姜已经踱步出来,就站在荣敏旁边,看着曹宾,不解似的问:“我们荣府的事情,国舅似乎很是清楚我倒想请问国舅,什么叫我外祖父不管事什么叫我两位舅父不过唬唬外人”孙掌柜很有眼色,抬了椅子来给她坐,荣姜仍旧笑着,却字字诛心,“我外祖父一生戎马,是先帝亲封的一等镇国公,我大舅舅于泰安四年入阁,二舅舅供职兵部。敢问国舅爷,身在何职,职领几品,叫你端的这样的架势,来欺我荣家子弟。”
“误会误会”曹宾神色有些恹恹,一时叫荣姜的话镇住,只满口误会,还来不及解释什么。
荣姜见惯了他这样欺软怕硬的人,冷笑一声,扫视他身后的十来个人:“国舅这架势,看起来倒像是要砸了这如意楼”
曹宾正要说一句“不是”,荣姜已蓦地起身,朝着东面恭恭敬敬一礼,才回过身对上他:“好教国舅爷知道,如意楼是先帝赐与我母亲的私产。只怕国舅爷带着这样的人进来,不大尊重罢。”
这一层他哪里知道曹宾有些呆,他带了人来正是想着,今日荣敏不答应,便砸了如意楼,即便闹的荣家长辈知道,他也是不怕的,左不过一顿训斥,难道荣国公还为此出面弹劾他这个国舅吗可谁知道这地方是先帝赐给荣臻的,亏得他想着“先礼后兵”,没一上来就动手,砸了先帝钦赐的地方,他有十个脑袋也承担不起这样的罪名
荣姜见他这个草包模样,心下生厌,叫了声“孙掌柜”,便吩咐:“请顺天府尹来。”
其实她是秘密入京,哪里敢真的惊动顺天府,也不过是为了唬一唬曹宾。
曹宾却慌了,赶紧打发手下人从如意楼退了出去,自己才赔笑与荣姜:“侯爷不必请顺天府的大人来,今次是我造次了。”
“今次”荣敏盯着他好笑似的反问了句。
“以后都不会了,以前,以前都是我造次。这便告辞了”笑话,他手下有人能壮胆,如今把人都遣了出去,他留在这里叫荣家姐弟活打脸吗
他前脚才迈出如意楼,肩膀上便叫人拍了一下,吓得他僵在原地回头去看,只见荣姜笑着站在他身后,盈盈开口:“国舅可别往外说呐。我是奉了陛下密旨回京的,若不是怕国舅闯祸,也不好露面。若是叫人知道我今日在如意楼出现,只怕陛下面前,国舅不大好交代,啊”
曹宾抹了一把鬓角的汗,只笑着应下,心里却突然明白过来。好一个固宁侯,感情是耍着他玩的既是密旨回京,还敢请顺天府尹他便再草包,也知道今次叫荣家姐弟耍了,面色铁青的看了荣姜一回,方离了如意楼后话不提,只在心里记下了这笔帐。
待他人一走,荣姜便冷着脸瞪着荣敏质问他:“闹的这个样子,是你没有与家里说,还是怎么着”
“我没说。”荣敏耷拉着脸回了一句。叫外人看来,他是荣家最得意的外孙。当年他父亲入赘荣家,成就一段佳话,之后虽然母亲早就丢下他与姐姐撒手人寰,可荣国公把这一对姐弟当心肝宝贝似的疼爱。可荣姜心里清楚,荣敏是个事事只愿自己扛的人,他不愿仗着荣家的势做什么,所以才连入仕都不肯。
荣姜不愿苛责弟弟,只轻声告诉他:“曹宾其人虽外强中干,可最是个记仇的。今次我镇住了他,可他心里一定会记上一笔,这件事你最好告诉外祖父与大舅,请他们拿个主意。”gg3307111
第三章 君臣密谈
因曹国舅闹了这一场,荣姜在如意楼便多耽误了些功夫,她入宫时卫津已经等了她快两柱香,甫一见了她便先端了礼,才引着她入了清风殿。
赵珩是先帝唯一的儿子,先帝子嗣艰难,一生也只得了一儿一女,长女在五岁上便夭折,唯有这个儿子长大成人,却并未因此养的十分娇纵,反倒手把手的历练,文治武功样样拿得出手。只是性情有些不大好,为人也虚伪了些,这都是后来老太傅周尤深劝谏赵倧时的话,便暂且不提。
“你来的晚了些。”赵珩在荣姜行礼前便先开了口,“这里没有外人,你坐吧。”
荣姜自然没敢抬头与他对视,垂首应了个“是”,便落了座。
她才坐下,赵珩便笑着问:“西戎三皇子的事情,你做的很好。荣姜呀,”似是有什么为难的事情,他叫了一声荣姜,又许久没说话。
其实荣姜是很不愿意与这位天子单独见面的,她深知伴君如伴虎,况且赵珩与荣家的一段往事她自幼便听外祖父说过,更不会以为这位皇帝对荣家有什么好感。眼下听他叫了自己一声便没了后话,心里大约有些明白,对上拱手礼一回,很平静地回话:“这都是臣应当应份的,并不是为了讨陛下什么赏赐。”
她是聪明人,赵珩一向很欣赏聪明人,若她不是荣家的子孙赵珩笑了笑,又叫了她一声,见荣姜看上来,便对着她招了招手。待到荣姜近前,他抽了份奏表递过去:“你看看。”
荣姜没敢接,赵珩又催了她一次,她惴惴的接了奏表,打开来看时脸色却愈发的白,看到最后“啪”的合上奏表,当即跪在赵珩脚边:“陛下明鉴。章大人弹劾臣掌控三军不知陛下,臣不敢生受。”
赵珩只是“嗯”了一声,没有扶她,也没有叫起,可是也没有开口。
荣姜虽拿不准他是怎么想,可这个时候不为自己说话,任凭人家上表给她泼脏水,那她不成了傻子吗她朝着赵珩磕了个头:“臣十三岁领兵,到如今四年有余。臣这一身荣耀,一身军功,无不是陛下所赐,若无陛下,自然没有今日的荣姜。章大人身为御史,却这样给臣泼脏水,臣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
她弓着身子跪拜在地上,端的谨慎小心,大抵是这幅姿态触动的赵珩,方开口:“朕自然知道。你身为三军主帅,若是握不住军心,还谈什么打胜仗呢。”
赵珩却也只说了这么一句,就没有了后话。荣姜见状便没接话,她自然不会傻傻的以为天子这样一句话,就是释怀了。自古以来天子最忌讳的就是军功太过,功高盖主。或者赵珩早就忌惮她,忌惮荣家,或许章大人的上表荣姜没敢再往下想,她才十七岁,这样的政斗,是她所不愿参与其中的。
赵珩看着她跪在自己脚下,心下说不出是什么样的滋味,他想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