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前夫每天来求娶-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无奈的叹了一口气,眉梢眼角却溢出笑来,“好,小祖宗,我现在就去给你做。”
*
曲筝在后院优哉游哉的吃完花妈妈做的紫薯菱粉糕,前院的男人们也结束了午宴,移到茶室喝茶。
谢衍坐在主客位,上首是主人曲老爷,对面是三叔公和沈泽。
茶过三巡,曲老爷叫人抱上来一坛子新酿的木樨青梅酒。
曲家人有一高兴就小酌几杯的习惯。
沈泽要给谢衍倒酒,却被他伸手一拦,“抱歉,我不饮酒。”
沈泽端起的酒壶顿在空中,面色尴尬的望了曲老爷一眼。
曲老爷摆手让沈泽坐下,面上不以为意,他对这个女婿本就不报任何要求,今日能陪阿筝一起回门已属意外之喜。
他这一生,见过大风大浪,享遍荣华富贵,知天命的年纪,一无所求,只希望他的阿筝恣意过这一生。
对于婚姻,她想嫁谁嫁谁,反正不管最后是什么样的后果,都由他这个父亲拖着底。
可是当她说想嫁给镇国公府的小公爷时,他心里却突然没一点底。
谢衍这个人,绝对不是一个好的嫁人对象,他外表看着清贵淡漠,内心的图谋却深不可测,婚姻情感对他来说都是羁绊,最不值得费心思经营。
可是阿筝那傻丫头却陷进去了,根本听不进一句劝,扬言不嫁给他,就要去庙里做姑子。
他只能同意,还要主动替她上门求亲。
如今婚事已成,了了女儿的心愿,他不奢求谢衍跟着回门,已然做好被族人茶余饭后调笑两句的心里准备。
没想到谢衍今日竟来了曲府。
他心里很是欣慰,倒不是为自己的面子,而是因为他听说是女儿要求姑爷回门的,这件事说明,筝儿并没有被情爱冲昏头,至少还知道在丈夫面前争取自己的尊崇。
如此,女儿在谢家,他就放心多了。
而谢衍陪不陪他喝酒,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罢了。
这边沈泽立刻明白了姑父的态度,忙收回酒壶,温温一笑,“那么小公爷,请喝茶。”
谢衍颇给面子的点了点头。
四人正喝酒的喝酒,品茶的品茶,曲筝突然走进茶室,下人忙搬来一个厚厚的锦垫,放在谢衍身边。
同长辈打完招呼,曲筝屈膝坐下,织金的裙摆像花朵一样垂在垫子上,整个茶室都柔和起来。
沈泽给她倒了一杯茶,三叔公则笑盈盈的开口,“怎么不和母亲多说会话,急着赶来,是怕我们吃了你的夫君不成?”
曲筝眉头一拧,佯装恼道,“叔公又打趣我。”
她只是见天色不早,还有话没问父亲,故而提前过来,看有没有机会和父亲单独说会话。
轻轻抿了一口茶,余光看到谢衍上身坐的挺直,一手放在膝头,一手搁在茶桌,手指百无聊赖的轻敲杯沿,颇有一番世家公子的风流。
许是感受到她的目光,他微掀起眼皮,漫不经心的睃过来,见她只是垂头看着手中的杯盏,又若无其事的移开目光。
小小的一场眉眼官司落在其他人眼里就是新婚夫妻的眉目传情。
曲老爷转头闷了一口酒,三叔公笑而不语,沈泽面无表情。
曲筝倒没注意到三人的怪异,此刻她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桌子当中的那个乌银细颈酒壶上,一股清清淡淡的香味直往鼻孔里钻。
“木樨青梅酒!”半晌她才惊喜道。
曲老爷捋捋胡须,“果然没能瞒过你的鼻子。”
沈泽笑着看她,问,“想不想尝尝?”
没想到在京城还能喝到木樨青梅酒,曲筝狠狠点头,嘴角忍不住上翘,“想。”
青梅四月结果,木樨十月开花,半年前摘下来的青梅放在冰窖里保鲜到木樨花开,十月酿造,十一月开坛,这个时候喝正好,她在江南每到这个季节,就盼着这一口。
没想到今年在京城也能喝到,心里的小馋虫一下子被勾了出来。
小姑娘迫切的心情太过明显,谢衍忍不住微微侧目,只见她满面笑意,眼睛弯成月牙,亮晶晶的,像汪了两池春水,薄薄的皮肤晕出两团红,胭脂般艳丽,唇瓣上还留着一点茶渍,润润的,泛着光。
在谢家她脸上总是平淡,冷静的像不会动表情的美人画,从没出现过这么鲜活的笑容。
曲筝可完全没注意到谢衍的目光,见酒壶离自己最近,不等沈泽起身,伸手就要去拿乌银酒壶。
突然一只修长的大手挡住了她触碰酒壶的指尖,曲筝抬睫,见谢衍抬臂横在她面前,男人掌心很热,温度沿着指尖渡过来,她下意识五指轻蜷。
谢衍垂目扫了她一眼,而后云淡风轻道,“凉酒伤胃。”
曲筝眨眨眼,怀疑自己听错了,谢衍这个人,好的坏的,从不劝人,谢家人这些年不顾府中亏空,骄奢淫逸,依然是贵主子的做派,他不是不知道,倘若他劝诫着些,也不至于亏成个大窟窿,可他从没劝过一句。
他连最亲的谢家人都不管,还能管她饮酒?
她懵怔的片刻,谢衍手背轻轻一推,那只乌银酒壶离她又远了几寸。
一股恼意骤然横生,且不说她多馋木樨青梅酒,他凭什么管她?
上一辈子在一起五年,她照着他的喜好吃的清汤寡水,亏了多少口腹之欲,这一世她只想和他桥归桥,路归路,谁也别管谁。
可当着父亲和三叔公不好表现出不满,她忿忿的将五指蜷成小小的拳头,乖乖收回了手。
谢衍也收回了胳膊。
另外三人不知不觉又围观了一场新婚小夫妻的“浓情蜜意”,都各自别开了眼。
这其中属曲老爷震撼最大,他那目下无尘的姑爷,不但跟女儿回门,还在关心筝她?
*
莫名其妙被剥夺了喝木樨青梅酒的机会,曲筝情绪一直不高,直到谢衍提出告辞,她才找了个借口把父亲叫到旁边的厢房,道,“女儿有事要问。”
曲老爷心情舒畅,笑眯眯问,“什么事?”。
略一思忖,曲筝决定开门见山,“成亲前,你是不是把一个叫陆秋云的女子送去了边关?”
曲父蹙眉,“陆秋云是谁?”
曲筝纳罕,父亲不知道陆秋云是谁,“就是谢衍的青梅竹马。”
说到这里,曲老爷有点印象,“好像有这么一个人,听说自小养在镇国公府,和你一样,非谢衍不嫁。”
曲筝装作没听见父亲的揶揄,问,“然后呢?”
曲老爷努力回忆,“然后谢老二说他能劝走那姑娘。”
曲筝惊的心里一沉,送走陆秋云的不是父亲提出的,而是谢二爷!
她忍住惊讶继续问,“你是不是给了谢二爷银子?”
曲老爷一晒,“那不是自然而然的事么。”
那姑娘走了,曲筝嫁过去后院清净,他感谢谢老二,理所应当。
曲筝怔然,很多能用钱解决的小事,父亲从不多费心神,也不吝啬给钱,只是没想到正是这笔钱,日后成了他送走陆秋云的证据。
父亲先走后,曲筝坐在原地想了很久,原来上一世那些仇恨,父亲不是主谋,是有人故意把脏水泼到他身上。
她一定要想办法还父亲清白。
和父亲聊完,又去后院和母亲告别一番,曲筝出来的有些晚了。
马车旁已看不到谢衍来时骑的那匹马。
应该是先回了。
这倒不奇怪,他惜时如金,从不在吃饭喝茶上浪费时间,方才在茶室看到他,心里还微微一惊,以为他用完午宴就会提前走。
现在走了也好,免得一看到他那张脸,就想起没喝到口的木樨青梅酒。
走到马车前,曲筝扶着绣杏的手上车,见文童在一旁打轿帘,有一点惊讶,“你怎么没和公爷一起走?”
还没等到文童回答,曲筝就有了答案。
她半个身子刚进车厢,就见谢衍正坐在马车正中,目光澹澹的看着她。
第7章
◎没有生气◎车帘落下,车厢内昏暗静谧,像一个独立的小世界。
正面的位置被占,曲筝撩起裙角在侧边软垫上坐下,双膝微微朝厢门倾斜,下意识和男人拉开距离。
谢衍目光调过来,见小娘子蹙着眉,上身虽端的笔直,不盈一握的软腰却朝外弯出浅浅的弧度,显然把他当成了不速之客。
谢衍放缓声音问,“还在为喝酒的事生气?”
他挡下酒后,她虽刻意掩饰,瞬间冷下来的眉眼还是暴露不满的情绪,之后也没笑过,明显是生气了。
曲筝愣了一下,而后轻轻摇了摇头,“没有生气。”
没吃上木樨青梅酒固然郁闷,但此刻和谢二爷坑害父亲的消息比根本不值一提。
她不是生气,只是一直在思索,如何才能让谢二爷的狐狸尾巴露出来。
“这么大度?”谢衍目光沉沉看了她一眼,声音猝不及防一转,“是不是那日我误会你,也已经不生气了?”
他们之间的误会太多,不知他指的是哪一件,曲筝疑惑,“哪日?”
谢衍一怔,她竟忘了?
得知误会她打赏宫里内监一匣金裸子是想攀高枝,他特意抽了时间陪她归宁,等着这会略表一下歉意,没想到她倒忘了。
他无奈,“昨日。”
曲筝这才明白他口中的误会指什么,她摇摇头,敷衍的丢了句“已经不生气了”就不欲多说,半闭了眼睛想自己的事。
谢衍突然有种一拳打到棉花上的感觉,声音不觉就带了点负气的成分,“不管你是否还在生气,既然是我误会了你,总该表达歉意。”
曲筝轻轻掀开眼皮,好整以暇的看着他,“公爷这是想弥补么?”
谢衍愣了一下,然后点头,“好,你说怎么补偿。”
曲筝略一思忖,道;“那就请公爷带我去中公账房,看一看成亲时宾客送的礼单。”
谢衍显然没有料到她提这样的要求,顿了顿才道,“我以为曲家的千金大小姐不会把那点贺礼放在眼里。”
曲筝轻轻的笑了,“公爷误会了,我不是觊觎这些东西,而是我初到京城,不懂这边的人情礼节,想看看宾客们都送了什么,以便人家有喜事的时候知道如何回礼。”
她说的有理有据,谢衍无法拒绝,道,“好,我答应你,只是明日要上值,我手中尚有几份文书未整理完,可否等到下次休沐再去。”
今日回门已经耽搁他大半天的时间,曲筝表示理解,大大方方道,“可以,公爷只管先去忙。”
闻言,谢衍在车厢没多逗留,换回骑马,先行而去。
曲筝听着马蹄声越来越远,头靠在车厢上,长长的吁了一口气。
在谢衍面前说谎并不容易,其实她要去中公查账并不是真的关心宾客送了什么,她是终究要离开国公府的人,谢家怎么回礼不关她的事。
她这么做不过是想揭开谢老二的真面目。
这么多年,中公的账面亏空大多是谢老二在捣鬼,她想借着查账揭开他的真面目,让他把这些年捞的不义之财都交代出来,如此随藤摸瓜,他送走陆秋云的事也许就能真相大白了。
她正愁用什么理由去账房,她是新媳,又有国公夫人的头衔,刚成亲就去中公查账,会让人怀疑心急中馈之权,有谢衍陪着就光明正大的多。
默默思索间,马车停下,外面响起一道熟悉的声音,“国公府到了,姑娘下车吧。”
曲筝拉开车帘,抬眼就看到花妈妈站在车厢旁,笑盈盈道,“姑娘不是爱吃我做的紫薯菱粉糕么;夫人命我来谢府天天给你做。”
曲筝心里一跳,母亲的意思她心知肚明。
花妈妈一进听雪堂就在寝屋内来来回回睃视,完了狠狠拧了一把绣杏,指着碧纱橱内曲筝常用的枕头和毯子问,“你们就是这么伺候小姐洞房的?”
绣杏叫屈,“是公爷对小姐有误会,冷待小姐,她才和我挤碧纱橱。”
花妈妈恨铁不成钢,“没听过床头吵架床尾和,夫妻之间就算有天大的怨念,被子一蒙,都不叫事了,就是这样分床睡,嫌隙才会越来越大。”
绣杏将信将疑。
花妈妈瞪眼,“还不快把小姐的东西都送到大床上去。”
天入黑后,花妈妈又命人把皇帝赐的石榴红百子床帐挂上,鸳鸯戏水寝衣放在床头,如此一折腾,当真是比洞房当日还要喜庆。
曲筝劝不过花妈妈,只好坐在炕榻上慢悠悠吃紫薯菱粉糕,心道她老人家的心血可能要白费了。
果不其然,又晚些时候,文童过来回话,公爷今晚太忙,宿在书斋。
花妈妈急的只能叹气。
*
第二日谢衍直接从书斋去了官署。
曲筝早膳吃了花妈妈亲手做的莲藕鲜虾糜肉粥和蟹黄烧麦,又喝了一杯浓浓的果仁茶,日子仿佛又回到了曲府。
舒舒服服的在炕上歪了一会,她才叫来绣杏,问,“昨晚让小厨房买的烧鹅都准备好了么?”
绣杏点头说准备好了,又问,“姑娘要那么多烧鹅做什么?”
整整一百只呢,怕是整个国公府都吃不完。
“我有用处。”低头思忖一番,曲筝吩咐,“把这一百只烧鹅送到大厨房,就说给府里的下人加餐,怎么分让他们自己定,但护府侍卫最辛苦,每人半只烧鹅。”
绣杏带着烧鹅去了。
曲府一向待下人很好,赏钱赏物并不稀奇,只是绣杏没想到,这件事搁到大名鼎鼎的镇国公府竟能引起这么大的震荡。
回听雪堂后,她一点都不夸张的描述,“有的人都哭了,拿着烧鹅不舍得吃,还有的人要来给姑娘磕头,被我拦住了。”
织桃稀奇道,“真的呀,怎么说的好像他们这辈子都没吃过烧鹅一样。”
曲筝倒不觉得奇怪,镇国公府外人听着威风,其实就是一个花架子,大长公主和谢将军死后,皇帝收回所有的殷封,连公主府都没放过,偌大的镇国公府仅靠城郊的几处庄子和沈老太太一品诰命的俸禄维持日常用度,很是拮据。
其实若是精打细算,几处田庄的收成和沈老太太的俸禄也够阖府吃喝了,可惜谢家并没有这样的人才,都只顾着寄生吸血,最后抹不平账单,只能借债度日,而债务越滚越大,一辈子都难还清。
这样的国公府,主子自己尚不能随意吃喝,哪里顾得上仆人,不过是给口饭管饱罢了。
这忽然能吃上肉,心中自然感动。
曲筝吩咐,“明日再送一百只。”
*
谢衍上职后一直没有回府,花妈妈坐不住了,曲筝笑着告诉他谢衍休沐才回来。
他不回来,曲筝的日子还自在些,有时间慢慢盘算自己的事。
连着给大厨房送了三日的烧鹅,她终于等来了想要的人。
吴常在外求见。
曲筝请他进来。
一进门吴常就径直跪下,双手握拳洪声道,“请少夫人高抬贵手,搭救我和兄弟们。”
他原本是长公主的侍卫长,长公主去世后和兄弟们仍留在谢家讨口饭吃,平日吃糠咽菜俸禄几近于无也就算了,最近不知道谢二爷是不是穷疯了,嫌他们吃的多,竟带了人牙子来,准备把他们当苦力卖掉。
可恨他们空有一身本事却无力反抗,因为身籍都在谢二爷手上。
据这几天送烧鹅来看,少夫人不仅有银子,还出手大方,又待他们这帮侍卫同别人不同,这里也许是他们最后的机会。
为了和兄弟们生存下去,不管成不成,他都要来听雪堂搏一搏。
曲筝看了一眼跪在下面的吴常,惊讶自己现在竟然一点都不恨他。
上一世当她看到自己供养了五年的侍卫成为谢衍的爪牙,去保护陆秋云的时候,她心里是绝望的,即便后来吴常亲自为她放行也无法抚平她的心寒。
因而虽然早知他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