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第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皓觉得她承受不了,但谢知秋清楚,她比秦皓想得更加坚强。
她没有?丝毫后悔。
不过……
谢知秋眼神微沉。
她的手指抚过古籍书封。
这三年来,她的意志从未有?过变化,但是秦皓看起来,好像变了不少。
谢知秋望着这些估计,心情复杂地道:“这几本书,只一本就可以?卖到上百两。
“秦家虽然不错,但其实也?不是大富之家。
“秦皓以?前?可以?锦衣玉食,但他本人只是读书,靠家里给钱,大多?数时候还是需要量入为出……没想到如今,连这样昂贵难得的古书,他也?想拿就能拿得到手,甚至能从容地送给别人了。”
第九十三章
不久; 秦皓屋子的门被敲响。
秦皓今晚情绪有?些波动,故而?深夜还在读书,听到外面的响动; 便道:“进?来。”
小厮推门而?入; 手里捧着那个眼?熟的盒子,语气古怪地道:“大人; 将军府的人; 将这几本?书直接送回我们府上了。”
秦皓一顿; 说不清内心深处是?意外还是?不意外。
他放下?书卷,问:“将军府的人,可有?带什?么话??”
小厮回答:“没有?。”
“这样啊……”
难言的失落涌上来; 几乎令秦皓握不住手里的书。
不过; 即使没有?任何留话?,光从将军府送书这件事上,秦皓也能推断出许多。
……谢妹妹果然很聪明。
哪怕他让王泉当他的代送人; 谢妹妹光是?看到那几本?书,就猜到背后的人一定是?他。
不过……
秦皓苦笑?了一下?。
谢妹妹直接让将军府的人将礼物?送回秦府,又是?什?么意思呢?
谢妹妹是?想告诉他; 她现在和萧寻初感情甚笃,哪怕萧家知道他秦皓给她送东西,也丝毫不会影响她在萧家的地位和与萧寻初的夫妻感情吗?
若真是?如此; 那……
这么多年,谢妹妹还真是?一点没变。
在拒绝他这件事上; 仍然如此不留情面。
秦皓将小厮手上的盒子接过; 摸了摸里面的书面。
说实话?; 连秦皓都看不清自己内心的想法。
谢妹妹已然嫁作人妇,但他仍然在收集她以前说过想看的书; 目光仍然在追随她的所?在之处,甚至哪怕是?微弱的机会,他也试图继续在她生活里找一点存在感。
或许,哪怕只有?一瞬间也好,他是?希望谢妹妹会觉得……当初若是?嫁给他,会比嫁给萧寻初更好吧。
*
是?夜。
同一时刻,谢知秋与萧寻初正要安睡。
谢知秋让萧寻初以她的名义,直接将礼物?退回秦府后,看上去?仍然和过去?一样。
她安静、沉着,招待完忽然上门的客人,又代表萧寻初去?见萧家父母。
谢知秋如今已经习惯作为“萧寻初”和萧家父母相处,尽管她不苟言笑?又少言,但有?时候,萧寻初甚至会觉得,说不定他爹娘比起他,更欣赏谢知秋这样利落能干的“儿子”。
然而?,饶是?谢知秋表面上看不出丝毫异样,萧寻初与她同处一室生活两?年,其实仍能觉察她情绪上有?些起伏。
终于,在快要熄灯前,萧寻初一掀被子,坐了起来,问她:“你想要谈谈吗?”
“……什?么?”
谢知秋本?已在床上躺下?,听到萧寻初的话?,她一双雾蒙蒙的乌眸在幽暗中睁开?,看向萧寻初。
萧寻初答了两?个字,道:“秦皓。”
“……”
萧寻初犹豫了一下?,继续说:“你其实……很在意秦皓的变化吧?”
“……”
萧寻初用手摁了摁太阳穴。
说实话?,对和谢知秋谈秦皓这件事,他内心是?有?一点抵触的。
主要是?谢知秋虽然明确说过她对秦皓没有?男女之情,但两?人一同长大、一起读书,谢知秋对秦皓,好像也不是?完全没有?感情。
萧寻初怕从她口中听到他不愿意知道的内容。
不过,比起他自己的这点抵触,谢知秋闷闷不乐的模样,更令他感到难过。
萧寻初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说开?为好,或许谢知秋也需要有?人陪她聊聊,整理一下?思路。
萧寻初知道谢知秋不善对人倾吐自己的内心,耐心地对她道:“你如果不想说的话?,不说也没有?关系。但是?,如果你其实愿意与人讨论,而?且……你也足够信任我的话?,可以与我谈谈。你知道,你我之间的秘密,我绝不会外传。”
谢知秋默然不语。
她微微垂下?睫毛,未熄的烛火倒映在她漆黑的眸中,火光无规则地缓缓跳动,令人看不懂谢知秋的情绪。
正当萧寻初认为,谢知秋今晚恐怕不会开?口的时候,她却慢慢地发?出了声音:“秦皓的升官速度、送过来的书的价值,都不太正常。而?且,他甚至拜了齐慕先为师。这不像是?……以前的他会做的事。”
尽管谢知秋不愿意与秦皓结为夫妻,但她并不否认秦皓身上的正直,实际上,她对秦皓的这些方面,是?存着一些欣赏的。
所?以,得知秦皓做出的选择,她才?分外惊讶。
谢知秋神情复杂地道:“我在想,秦皓会做出如今的抉择,会不会其中也有?我的责任。”
她与萧寻初假成亲的那天晚上,她就感觉到了。
秦皓对“萧寻初”怀抱的竞争意识非同一般,甚至足以让秦皓做出一些与过去?的他截然不同的事。
一切,都是?从她以“萧寻初”的身份、与秦皓争夺“谢知秋”开?始的。
而?且,为了让“萧寻初”这个身份能够成功娶到“谢知秋”,谢知秋不否认她用了一些特殊的手段。
谢知秋不后悔自己迄今为止的做法,但是?,秦皓身上发?生的转变,的确有?些在她的意料之外。
萧寻初听完谢知秋的话?,微微一笑?,几乎产生了一种想要摸她头发?的冲动。
不过,考虑到他与谢知秋之间多年保持的“朋友”、“盟友”水平的距离感,萧寻初并未真的这样做。
谢知秋会这样想,说明她真的是?个有?感情的人,她会在乎那些在乎她的人的感受,而?不是?仅仅冷酷无情地将他们都当作棋盘上的棋子把控。
萧寻初问:“如果不是?你,秦皓这辈子就不会遇到任何对手、碰上任何挫折了吗?”
谢知秋一顿,道:“不,应该难免会有?的。”
萧寻初又问:“如果当初我们没有?交换,你就会老老实实与秦皓成婚……或者说,即使你最后真的与秦皓成婚了,你就会当真事事如他所?愿,当一个完美的妻子吗?”
“……不。”
这个问题,谢知秋考虑得久了一点。
她目色幽幽,道:“我还是?会不断尝试其他方法入仕,直到筋疲力尽。”
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好事。
即使将她和秦皓两?个人硬扭在一起,大概还是?会各种各样的问题。
谢知秋有?了几分豁然开?朗的感觉。
萧寻初笑?道:“这就是?了。你有?你自己选择的权利,而?他会做出什?么样的判断,是?他的选择。你觉得他走的路有?问题,可以后面有?机会再慢慢表达自己的看法,但是?在当下?,你无需为他过去?的选择负责。”
在夜色中,萧寻初一双桃花眼?笑?盈盈的,好像不会为什?么事而?烦恼。
谢知秋望着他这般面容,微微一怔。
“……你说得对。”
半晌,她若有?所?思地道。
不可否认,也许她更擅长读书和玩弄权术,可是?在对待真正的情谊上,萧寻初比她更擅长处理各种关系。
或许即使没有?萧寻初,她自己也能想明白,但不知怎么的,听到他这样说,仍然增加了谢知秋的底气。
她舒了口气,道:“现在没有?纠结其他事情的功夫,我还有?很多自己的事情要做。”
“对。”
萧寻初笑?着道。
“既然决定是?改变不了的,别人的想法你也无法左右,那么只能继续往前走。”
谢知秋十?分安静。
不久,两?人熄灯。
房间顿时陷入黑暗中。
许久,夜色中忽然传来谢知秋的声音道:“……谢谢。”
萧寻初本?已闭上眼?,骤然听到谢知秋的说话?声,他又不觉弯了下?嘴角。
“……不用。”
他说。
第九十四章
次日; 卯时。
天色不过蒙蒙亮,谢知?秋已经?自然睁眼,然后?起床洗漱、换上官服。
方朝的京官一般卯时不到就要上朝; 辰时左右散会; 然后?各部门各自开工。
谢知?秋如今不过一个从六品官,以她的品级; 还没有上朝的机会。
但是; 一般在各部寺长官早朝结束之?前; 下?属官员们就要及时上岗,这样才能第?一时间让领导看到自己的勤奋,充分展现为?朝廷献身?的精神面貌。
谢知?秋披上一件大氅保暖; 在早春黎明的寒风中离开将军府; 踏着鸡鸣之?声,骑马来到梁城西大街,步入大理寺。
哪怕是个大清早; 大理寺已然有官员在活动了。
“哦?李兄,今天来得?这么早?”
“哎,别提; 早上被家?里的小孩哭醒了,那哭声真大啊,干脆出来躲躲。”
“说起来; 你?家?孩子也快五岁了?”
“是啊,天天闹腾得?不行……”
这些人都是谢知?秋日后?的同僚; 他?们彼此?之?间看起来十分熟稔; 一见面就寒暄聊天起来。
也不是没有人注意到谢知?秋这个生面孔; 不过即使与她对上视线,他?们也顶多是与她疏远地颔首致意; 并未交谈。
谢知?秋十分清楚自己的情况。
她从外表上并不是个好相处的人,而且初来乍到,想要融入环境,不能急于一时。
梁城不比外地。
在月县,她一个正八品官就是青天大老爷。只要把控住衙门的衙役,在月县她就真能说了算。
但是在梁城,一砖头下?去说不定就能拍死八个做官的,高官公卿数不胜数,谢知?秋如今一个从六品小官,实在算不上什么,还不如表面上将军府的背景来得?醒目。
谢知?秋刚回梁城,尽管她事先多少从萧将军那里打听?了一些朝堂上的情况,但萧将军本?人多年游离在官场主流圈子外,知?道得?有限。于是,谢知?秋决定,在彻底摸清如今的形势前,还是先小心行事。
约莫辰时刚过,一个身?着朱色公服的官员踏进大理寺。
方朝官员,三品以上着紫色公服,五品以上着朱色公服,其余官员一律是青色公服。
因此?哪怕彼此?是初次见面,但互相之?间一看官服,顿识地位高低。
紫服官员乃是凤毛麟角,多半得?接近齐慕先那个水平才可。
谢知?秋和她先前在大理寺见到的一众官员,基本?都是青服,因此?此?时一见朱服官员,谢知?秋便知?道此?人必是大理寺里讲得?上话的人物。
果不其然,那人很快就注意到谢知?秋这个新来者。
或许是由于谢知?秋的外貌气质实在出众,他?明显得?在谢知?秋身?上多扫荡了几?眼,方才走过来,问:“你?就是萧寻初?”
谢知?秋对其作揖:“是,见过大人。”
朱衣官员大约五十多岁,身?材中等,以后?多半是谢知?秋的上司,他?对谢知?秋谈不上热情,但也不算太冷淡,只是例行公事的随意之?态。
不过,这时谢知?秋才注意到,朱衣官员身?后?还站了一人——
与大理寺一众官员相比,那人显得?过于年轻,比她或者萧寻初大几?岁,但多半还不到三十。
他?没穿官服,只是一身?随意的文人打扮。不过,一个人的实际情况往往会从细节中暴露出来。在谢知?秋看来,此?人看似低调,实则华贵之?感已从方方面面泄露出来——
他?的衣服没有太多稀奇之?处,可手里的折扇一展开,扇面之?画明明并无落款,却像是出自名家?之?手。
而且折扇下?的扇坠,乍一看只是常见的观音像,但凭借谢知?秋这个文玩商人之?女的眼光,那恐怕是千金难得?的上等和田玉。
这么贵的玉石,他?居然这般堂而皇之?地挂在扇子下?面晃来晃去,一副砸到也不心疼的样子。
更不要提此?人年纪轻轻,跟在朱衣官员身?后?,竟一点都没有紧张惶恐,全然理所当然之?貌。
反而是朱衣官员不时瞥向身?后?,瞧着有点紧张。
那常服青年对朱衣官员的暗中照料浑然不觉,一边把玩着手中折扇,一边饶有兴致地左顾右盼,对大理寺很稀奇的模样。
谢知?秋眼神一定,想到自己从月县一夜被召回梁城的异常升迁,再看此?人,心中隐约有了判断。
谢知?秋先没管那个年轻人,只问朱衣官员道:“下?官初来,敢问大人如何?称呼,卑职日后?负责哪些事务?”
一旁有资历较浅的官员要替朱衣官员说话。
但朱衣官员抬手一比,示意他?人不必开口,自己介绍道:“老夫姓祝,名维平,任大理寺少卿之?务。”
谢知?秋有礼道:“原来是大理寺少卿大人。”
大理寺少卿为?从四品官,当属大理寺的二把手。
这祝少卿看上去还算宽和,他?对谢知?秋一颔首,就开始给她安排工作——
“你?来得?正好,全国的疑难杂案都往这里送,我们这里正缺人手。尤其大理寺丞一职,是查下?禀上的中间要职,需要聪慧实干的人才,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人选。”
“你?来之?前,我已经?看过你?的履历,你?在地方上颇有实绩,亦有断案之?能,来我们这里应当十分合适。我对你?颇怀期待。”
“好了,你?且随我来。”
说着,谢知?秋就安静地跟上祝少卿。
祝维平将她带到一间书库似的屋子前,朝里面一指,道:“这里是全国各地这两年送到大理寺来的疑难重案,或因当事人不服判决上诉,或因尚存疑点,皆悬而未决。
“由于你?来之?前,大理寺丞这个位置空了几?个月,案宗攒下?相当的数量,任务比以往更为?繁重。
“接下?来,这间屋子就由你?接手。你?觉得?无问题的案宗,直接复审发回,若是要案,交由大理寺正复核。案卷一旦签上你?的名,再有冤诉,你?就要担责,因此?务必谨慎。”
谢知?秋往屋内望去,只见这屋子的案宗堆得?一重一重,书架从外到里望不到尽头,甚至有卷宗放不下?被堆到地上,光是看一眼这数量,就足以让普通人头皮发麻,认为?根本?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工作量。
更别提,这还都是地方官判断不了的难案、疑案,恐怕远比普通案件难断。
然而谢知?秋天生淡定,纵然看到这样的场面,仍然面不改色。
她只左右扫扫,便道:“卑职明白?。”
祝少卿诧异地看了她一眼。
大理寺任务繁重,大理寺丞更是一个没法偷懒的要职,过往新来者,看到这么多案宗,表情多少会有点变化,但这个“萧寻初”,竟然如此?波澜不惊。
这是因为?从月县那样的生死之?地出来,沉着程度不同于常人,还是为?了不在长官面前露怯,所以逞强硬撑?
祝少卿的目光迟疑地在谢知?秋身?上一扫而过,但并未显出异样,只是拍拍她的肩膀——
“那就交给你?了。”
*
却说祝少卿与那书生打扮的年轻人离开案宗库,待到无人之?处,祝少卿一改先前的神态,对那年轻人表现出强烈的恭敬来,道:“皇——”
“诶,在外面,就不要讲这些虚礼了。”
年轻人用扇子拍拍掌心,一副好脾气的样子。
他?往案宗馆的方向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