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 >

第60章

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第60章

小说: 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现在不同了?,省试三年?一考,能中的终归是少数,林世仁一朝成了?进士,忽然就成了?众人值得结交的对象,人人都愿意与他打个招呼。
  谢知秋名中亚元,家中又有将军府这个后盾,受到的热捧自然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谢知秋性格冷淡,表情又颇有些难以接近之感,大多数人只敢与她打个招呼,就被她的眼神逼退了?,乍一看倒不如林世仁那里热闹。
  谢知秋端详林世仁,道:“林兄这两日好像过得不错。”
  “当?然!”
  林世仁道。
  其?实他给人的印象与以前相比,多少有点过于飘飘然了?,但好在对谢知秋,他还保持着原先的谦逊。
  林世仁对她解释道:“萧兄,你不知道。我?父亲早年?受人蒙骗,欠了?不少钱,家里一贫如洗,锅里一年?到头没有几粒米,倒是门口隔三差五要有催债的人来。
  “他们拿钱不说,动不动还要拿我?父亲发泄,对他拳打脚踢,我?父亲日夜操劳,没有一日不是鼻青脸肿的。
  “我?幼时?想要读书,但是不要说纸笔,家里连裤子都买不起,我?要与兄长轮流穿一条裤子,才能偶尔出门。小时?候,是我?兄长去书院偷听先生?讲课,回来再拿树枝在泥土上写字,一个字一个字教给我?。
  “在萧兄看来,我?可能只能算天赋平庸之辈,但实际上,在我?家乡那里,我?已经算难得的天资聪颖。
  “后来,族中一位发迹的长辈,偶然发现我?年?纪不大,没有上过学,居然能认出不少字,还讲得出成句的诗词,便决定帮助我?读书。我?这才能来到梁城,还考进白原书院,与萧兄相识。”
  林世仁说到动情之处,有些感慨地道:“其?实这些年?,我?压力一直很?大。族中长辈拿钱接济我?,自是希望我?能拿得出成绩,若是白白消耗银两,却?屡考不中,便不知该如何还这人情债。
  “还有我?家中状况,其?实也难以支撑我?常年?在外?读书,若是哪天族中长辈停了?资助,或是这几年?一直考不中,我?恐怕就没法再留在梁城了?。当?普通书生?其?实没什么赚钱的本事,若是实在不行,我?说不定只能卖身为奴,去尝我?父亲的债务。”
  谢知秋闻言,不免微怔。
  她看得出林世仁家中贫困,但从没想到竟还有这样的内情。从林世仁的语气来看,他大概也从没对真正的“萧寻初”说过这些。
  “好在,我?前些年?中了?举人,情况就好得多了?。因为家里有了?‘举人老爷’,要债的也开始对我?父亲客客气气,不敢太?过放肆。现在我?又得了?进士,他们便更不敢作威作福,族中长辈对我?多年?的支持,也不算没有回报。”
  林世仁眼眶微红,但他神情坚毅,只是擦了?擦眼角。
  他说:“萧兄,你是将军之子,出身高?贵,只怕不懂。对我?们寒门之人来说,科举便是唯一的翻身之路。贱民是没有尊严可言的,唯有努力读书、步上仕途,成为人上人,才能改变与身俱来的命运。
  “待我?今后有了?余财,我?也会腾出一笔钱来,去资助那些像我?一样的贫穷孩子,盼望他们能有一个微小的机会……对了?,萧兄,这事说来还得感谢你,若非你这段日子一直与严先生?走?得近,还不时?提点我?策论方面的事,这回题制一变,恐怕我?也两眼一抹黑。
  “我?傍身的银两,前阵子都打赏报录人打赏完了?,没什么余财买东西送你,你恐怕也不缺钱,不过……这个东西,还望萧兄收下。”
  说着,林世仁双手?递出一个护身符模样的东西,上面刺绣“高?中”二字,形状是三角形的,倒颇为奇异。
  谢知秋接过,道:“……这是?”
  林世仁道:“此?物名为齐氏符,相传当?年?齐慕先大人进梁城参加春闱,他母亲亲手?为他绣制此?符,让他戴在身上。后来齐大人不但得了?二甲进士,多年?后还成了?宰相,此?符就在梁城中流行起来,寒门子大多身上都会佩戴,算是求个步步青云的好彩头。
  “我?看萧兄好像不太?爱求神拜佛,便猜萧兄还没有这个。虽然会试已经出了?成绩,但接下来还有殿试!还请萧兄收下此?物,算是我?的心意,愿萧兄殿试得个好名次,日后步步高?升,不没萧将军之子之名!”
  林世仁说得诚恳。
  谢知秋心里却?“咯噔”一声?。
  她之前听说过齐氏符,但由于以前长居闺中,与萧寻初交换后也少与人来往,这还是第一次亲眼见到。
  老实说,在猜测齐慕先有帮其?子作弊之嫌后,谢知秋对这个人有了?些微妙的排斥,连对与他有关的东西,也变得不怎么喜欢了?。
  不过,林世仁像是一番好意……
  谢知秋还是收下了?齐氏符,道:“多谢。说起来……”
  谢知秋停顿了?一下,问:“该不会……你也十分崇敬齐慕先?”
  谢知秋本意是确认一下,谁料林世仁完全会错了?她的意思,眼前一亮,道:“难道萧兄也是?”
  谢知秋:“……”
  不等谢知秋回话,林世仁已开开心心地说了?起来:“只要是寒门子,没有不崇拜齐慕先的!说实话,尽管科举多年?发展下来,已不限制寒门子弟参加考试,但是那些世家子弟,与我?们寒生?的条件差异还是太?大了?。
  “我?们寒生?必须要为生?计发愁,动不动就会交不出给先生?的束脩。而那些贵门子弟,却?能请到名士教导,自幼便有父母出谋划策,既不必担心食物朝不保夕,也不必忧心借不到想看的书,与我?等可谓云泥之别。
  “但在这等情况下,齐慕先大人仍能逆境而行,闯出一片天来!实在是吾辈楷模。
  “以前我?冬天盖得被子太?薄睡不着,饭又吃不饱,肚子一直空着,觉得熬不下去了?,我?便在床上写齐大人的名字。心想齐大人能出头,有朝一日,或许我?也能有拨云见月的一天!
  “萧兄,你看,这一日,不就这么来了??”
  谢知秋不太?喜欢齐慕先,但听林世仁这么一说,倒也能理解他的激动。
  林世仁这么开心,谢知秋也不便说不好听地泼他冷水。
  虽说谢知秋本来也没准备将“钟厚不厚”的事说给萧寻初以外?的人听,但看林世仁这个架势,至少对林世仁,是绝对半个字都不能透露了?。
  *
  二人今日回太?学,是想向太?学的先生?们讨要一些殿试的建议。
  二人讨论了?一番齐慕先,进度已算慢了?。
  待请教完一位姓李的太?学官员,谢知秋正要离开,对方却?出言拦住了?她——
  “寻初。”
  尽管没见过几次,但对方却?对她莫名亲热。
  “明日我?的朋友在酒楼设席,准备举办一场诗会,不少学者和高?中的学生?都会到访,你可愿意来?”
  这位李姓官员是当?初谢知秋秋闱时?的监考官,许是因为有这么一层缘故,他一向对谢知秋十分热情。自从谢知秋进了?太?学,他就多次相邀。
  与严仲那时?出乎意料的看重?不同,这位李姓官员,打从一开始,就没有掩饰自己对谢知秋的拉拢之意。
  然而谢知秋也打定主意不与太?学的老师建立过于亲密的师徒关系,最?怕的就是这种拉拢,已多次拒绝。
  倒是对方好像果真是很?看好她,碰了?钉子也不介意,反而热情依旧。
  这回,谢知秋也打算出言拒绝。
  谁知,李姓官员看出她的婉拒之意,提前打断道:“寻初,这回的诗会可与先前不同,除了?不少名流学者,就就连齐慕先大人之子齐宣正都会到场!
  “莫要闲为师多事,但你如今已是进士,结交结交人脉对你绝没有坏处,你想想萧将军当?年?,若是朝中多几个朋友,又何尝会有那么一场风波?
  “这么好的机会,你当?真不来?”
  谢知秋到嘴边的话,在听到“齐宣正”三个字时?停住了?。
  认真地说,她有了?些兴趣。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她想要战胜对方,与对方接触一番,或许会是个好主意?
  不过,她看着李学士热切的表情,又犹豫不决。
  只要她答应这一次,这位锲而不舍的李先生?说不定就会认为有突破口,于是变本加厉。
  从他说的诗会有齐宣正这一点来看,他极有可能也是齐宰相那一派的人,若是沾上,会有麻烦。
  于是谢知秋冷静地婉拒道:“我?明日有事,有负先生?厚爱,实在抱歉。”
  李学士不禁面露失望之色。
  而这时?,在两人旁边,林世仁却?看起来对此?十分向往。
  他刚成为贡士,正有大展一番鸿途之意,作为寒门生?,他对人脉关系有非同一般的渴望,正是热衷此?类活动的时?候,更何况还有齐慕先之子会去,他一下子就来了?兴趣。
  李学士也注意到林世仁的表情。
  他愣了?愣,问:“莫非,你有时?间?”
  林世仁迫不及待地道:“先生?,晚辈很?有时?间!”
  李学士心念一转。
  尽管这人不是萧寻初,有点美中不足,但这小子这回也中了?进士,又是萧寻初的朋友,看他俩总是形影不离的……若是先拉拢到他,会不会也能借此?拉近与萧寻初的关系?
  想到这里,李学士便觉得举手?之劳,何必不试试?
  他笑着捋捋胡子,便笑道:“也好,那明日酉时?,你便到观月楼上,与我?们一聚吧。”
  林世仁大喜,连连向老师道谢。
  *
  这日,谢知秋与林世仁分别时?,林世仁看起来兴高?采烈的,连连说没中进士之前,太?学里从没先生?这样看重?他,他定要好好表现、没想到还能见到齐相之子云云,话里行间都是对明日诗会的期待。
  谢知秋没多发表意见,回到将军府后,还是自管自温书。
  只是,诗会次日又去太?学,她竟没见到林世仁。
  一日不见,只当?是睡过了?,谢知秋并未放在心上。
  然而,再等一日,还是没见到。
  想来想去,最?后见到林世仁的,应当?就是那日去诗会的学子了?。
  谢知秋略有担忧之情,便去向他们打听,可知林世仁的情况。
  谁知,前些日子还与中了?贡士的林世仁称兄道弟的学子们,这会儿却?一改原先的亲密,变得支支吾吾起来,神情古怪,一问三不知。
  谢知秋一看就觉得里面有问题。
  思来想去,她跑去堵了?秦皓。
  那日受邀去诗会的人里,秦皓亦是其?中一员。
  太?学庭院深深,春日正是吐翠时?,树木苍绿,风中隐有读书声?。
  秦皓来太?学,与谢知秋的目的是一样,都是来请教先生?殿试的技巧。
  另外?,他与极力规避人际关系的谢知秋不同,他在太?学待了?三年?,与不少太?学先生?都建立了?深厚的师生?关系,这或许也会是他日后仕途的助力。
  如今他过了?会试,名次还很?不错,于情于理,都该来向昔日指点过他的老师们报喜。
  秦皓才刚一踏出书阁,就被“萧寻初”迎面拦住。
  谢知秋面无表情,对他拱手?作揖。
  秦皓见状,表情一愣。
  只听谢知秋道:“秦兄,当?初与你我?同在白原书院读书的林兄,这两日一直不见踪影。前两天的诗会上,莫不是发生?了?什么事?其?他人一见我?就跑,我?想你可能知道。”
  秦皓这回会试,是得了?第三名。他见到比他高?了?一名的“萧寻初”,感情略显复杂,得知对方竟然是来问他林世仁的情况的,反应更为怪异。
  秦皓眼神微凝,半晌,他道:“借一步说话。”
  二人于是从人来人往的书库前,移到僻静的后山小树林中。
  待只剩下他们两个人,秦皓深深看了?谢知秋一眼,问:“你明知你我?不是什么好友关系,为什么还决定来问我??”
  谢知秋直视对方,回答:“我?们的确是对手?。但纵然如此?,我?仍信你为人正直、心念清白,别人不愿,你一定会说。”
  “……!”
  这话一出,倒换秦皓惊讶了?。
  “萧寻初”这个“情敌”,居然会对他的人品给出这么高?的评价。尤其?是在他的记忆里,两人接触其?实并不多。
  秦皓深深看了?谢知秋一眼。
  然后,他叹了?口气。
  “萧寻初”还真没有猜错,他对林世仁,的确心怀不忍。
  秦皓定了?定神,吐露内情道:“……林世仁在诗会上不小心说了?不该说的话。然后,他当?晚回太?学生?舍的路上,遇上劫匪,被打断了?右手?。”


第五十八章 
  据秦皓所?说; 前天?晚上在观月楼的诗会,人才汇聚,气氛大好。
  此诗会的主办人是礼部的一员高官; 明?面?上说是给年轻有为的士人一展才华的机会、进行一次学识交流; 实则是网罗人才、拉拢关系的宴席。
  今年的新进士,不少都在受邀之列。
  当然?; 其中最受瞩目的; 无疑还?是同平章事齐慕先?之子——
  齐宣正。
  既然?齐宣正出席了此诗会; 不难推测主办诗会的人背后,应当与?齐相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便?齐相本人未必会插手这种小活动,但至少在主办人邀请他的儿子时; 他愿意给这个面?子。
  齐宣正是齐相之子; 又得了本届的会元,再者?会参加这场诗会的,不是被齐相一派看好; 就是欲搭上这条船的人。
  种种前提叠加,齐宣正在诗会上的待遇,可谓被众星拱月; 人人都对?他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将他说成是文星下凡、神笔转世。
  齐宣正大约从小听?惯了这些夸奖,倒是表现得十分谦逊; 连连说过奖过奖,在场的诸君都不错。一派主宾尽欢的姿态。
  林世仁是齐相的崇拜者?之一; 能有幸参加此诗会; 当然?对?齐宣正很感兴趣。
  他也试图上前搭话; 向齐宣正表达对?他父亲的崇敬之情。不过,齐宣正听?惯了这种话; 也见惯了对?他父亲或崇拜、或想搭关系的人,见林世仁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寒生,对?他有点爱答不理,只敷衍了几句,就懒得理他了。
  林世仁见齐宣正本人不爱搭理他,也没有太?生气,便?去看酒楼里参会者?写出来的诗文。
  这毕竟是个诗会,除了聊天?吃席攀关系,当然?还?是要写诗写文章的。
  士人讲究风雅,学者?们在诗会上作的诗文,都会写在长联上,挂在酒楼四面?墙上,供众人品评观赏。
  这场诗会上,写得最好的诗文,无疑是齐宣正的。
  这诗先?前已被在场所?有人毫无异议地评为第一,用?最大的联布写上,挂在酒楼最高的地方。
  却说这林世仁,平时和“萧寻初”待在一起还?没多大感觉,一到这诗会上才发现,他过会试的年纪,绝对?算年轻的。
  这回春闱,其实只有“萧寻初”、秦皓和他三个人是二十啷当岁,剩下的大多都是中年人,即便?是可归在“年轻有为”一类的齐相之子齐宣正,实则也三十出头了,比他们年长不少。
  林世仁家境贫寒,结果年纪轻轻就过了会试,说实话其中绝对?有相当大的运气成分,但他多少有点飘飘然?了。
  林世仁一朝杏榜提名,现在又能参加这种名流齐聚的宴席,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在诗会上,他贪杯喝了点小酒,便?意识微醺,恍惚起来。
  他跑去看齐宣正的诗文,手里拿着酒盏,身体摇摇晃晃的,盯着看了很久。
  旁边有人笑?着问他:“小伙子,你看齐公子这诗,写得好不好啊?”
  “好诗!好诗!”
  林世仁连连道。
  “不过……”
  谁知,林世仁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