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 >

第179章

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第179章

小说: 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对朝廷的不信任,她不是?完全不能理解。
  谢知秋想了?想,说:“宋师兄嘴上虽如此说,可是?眼?神和行为?看起来都?并非真的如此无情,而且师兄制作的攻城器和守城器,都?没有完全以杀戮为?目的。”
  “……”
  宋问之?本有意回避她的目光,可是?听到此言,眼?神又晃了?一下。
  “我只是?不喜欢杀气过重的武器。”
  他一边这么说,一边想了?一下,又看向谢知秋。
  他说:“你们在沙盘对局上用的那些武器,未免过于残暴了?。
  “你们可能觉得当下赢了?就好,但这样?武器的出现在战场上,一定会让敌方大为?戒备,然后随之?开展军备竞争。
  “你们这边的手?段极端,对方为?了?赢,就会拿出更极端的武器。
  “这样?一层一层堆叠下去,迟早有一日,一场战争就会让百万、千万人丧生,令全天下人都?陷入危险之?中,乃至生灵涂炭。
  “统治者只发号施令,战场上再怎么激烈,他们也可高枕无忧,自?不会考虑这么多,只会觉得武器越强越好,但对百姓来说,却是?灭顶之?灾。”
  他顿了?一瞬,又言:“其实我放你们走,也不单只是?因?为?不希望你们死。
  “你们活着?,承天皇太后会对你们的军队有所顾忌,不敢冒然开战。
  “但是?你们一死,天下就只有辛国有能力制造火器了?。
  “见识过你们那些器械后,李太后必定会觉得我的手?法过于绵软,命令我按照你们那边的思路动手?。
  “辛国以草原民族掌权,对攻占掠夺的渴望远胜于农耕民族,若真是?如此,接下来四?方都?会不得安宁。
  “若是?变成那样?,也并非我所愿。
  “反而是?你们,虽然有能力攻打,却宁愿选择和谈,或许有谈一谈的余地。
  “倒不如保住你们的命,维持目前这个僵局。
  “我知道大势不可挡,冷兵器迟早会过渡到火器,而一旦开始使用火器,大规模热战也必然不可避免。自?己弱,就会被人侵略,事?实如此,也无法停滞不前。当下这样?做,不过是?螳臂当车,不知道能维持几?年,但只守当下,能多得一天安宁也比立即陷入混乱好。”
  谢知秋认真听着?宋问之?的话,没有打断。
  “兼国覆军,贼虐万民,竭天下百姓之?财用,不可胜数也,则此下不中人之?力矣。”
  待他说完,谢知秋垂眸,忽而开口。
  宋问之?听到她说出这句话,十分惊讶地看过去:“你竟看过《墨经》?”
  谢知秋颔首。
  她原先?并没有说太多话,直到此时?,才出言道:“听起来,你的不满主要是?对朝廷,而不是?对方国。既然师兄你当年离开,是?因?为?朝廷无药可救,那如果效忠的对象……换作是?我们呢?”
  “……什么?”
  谢知秋道:“不知宋师兄在辛国,有没有听说过方国义?军的传闻。
  “我们义?军起初是?民间自?发组织起来的军队,这几?年以云城为?据点,逐渐有了?一些掌控能力。”
  在谢知秋看来,宋问之?虽与他们阵营不同,但在观点上,并没有本质分歧。
  他们本该是?同路人。
  谢知秋指了?指守在外面的小弟子,邀约说:“正如宋师兄所见,我等善用器械,深研技术。
  “在义?军之?地,墨家学说是?一门受到重视的公开学问,不少孩童都?主动学习,如今在北方之?地,弟子已有上百人。
  “我们为?自?己效命,而不是?听命于皇帝。
  “宋师兄或许对旧地民智未开仍有顾虑,但将来,我们会极力推广新?的教育方式、启迪民智。
  “师兄当年与同门共同经历的愚昧之?事?,不敢说马上消失,但只要普及新?的观念,今后一定会减少,新?的江山……终会来临。”
  宋问之?默了?片刻。
  要是?十二年前听到这番话,他或许不会选择远赴辛国,而是?果断应下谢知秋之?邀。
  即使是?现在,这番话听起来仍然很诱人。
  但他思索片刻,摇了?摇头,道:“口说无凭,我们才是?第一次见面,我不会轻易信你。”
  他深深看了?谢知秋一眼?,说:“更何况,现在比起招揽我,你们还是?先?考虑自?己怎么活下来吧。要不是?凑巧有我这条密道,你们恐怕都?不能活着?走出上京,怎么还有闲心想别的?”
  谢知秋却只是?淡淡地瞥了?那密道一眼?:“我们用不上这个。”
  “什么?”
  “宋师兄当真以为?,我这个正经的出使官员只是?跟出来吃白饭的吗?我们在节骨眼?上出使辛国,并且出言威胁承天皇太后,自?然想过承天皇太后会动杀心。”
  宋问之?直到这时?才发现,这个谢姑娘从头到尾都?没有慌张过,如同夜晚无风的深潭,平静淡然,又深不见底,令人看不出心思,冷静得不似凡人。
  仔细想想,在方国那种环境里,这个谢姑娘一度以女?子之?身官至国子监祭酒,现在甚至当上了?同平章事?,义?军里的人也对她言听计从,这绝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她但凡哪里棋差过一招,早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只见谢知秋眯起眼?,缓缓道:“我们既然敢赢,手?上就还有可以全身而退的策略。”
  宋问之?被她的气势逼得呆了?一息,然后才问:“你要怎么做?”
  出乎意料的,谢知秋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说:“宋师兄似乎还没有忘记墨学经典,既然如此,应当不难想到。”
  “……?”
  不等宋问之?反应,谢知秋已垂下眼?睫,将沙盘上的武器收拾起来,道:“宋师兄若是?不安,可以先?带其他人躲到暗道里,剩下的事?,我一个人足以。”


第二百一十五章 
  金殿内; 承天?皇太后得知谢知秋一个人从宋问之?的小楼出来了?,并且提出要见她时,颇有些意外。
  不?过; 皇太后还是整顿衣冠; 出来听第三局比试的结果。
  没?有朝臣的大殿无比空旷,宫娥内侍多静默不?语; 天?色已晚; 点了?灯仍旧光线不?足; 但?这?样静谧的昏暗,反而给大殿更添一重庄严。
  皇太后问:“怎么只有你一个人来见我?”
  谢知秋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只是将萧寻初他们?在沙盘上新?演示出的技术一样一样展示出来; 并且按照制作者不?同; 分别放在两手边。
  谢知秋道:“左边,是我们?这?边先生的作品;右边,是贵国先生所作。”
  皇太后像猫似的眯阖起双眸; 遥遥打量两边之?物。
  李太后对武器虽有一定了?解,但?她日理万机,要管的事情甚多; 若是两边差距不?大,她还没?有火眼金睛到一眼就能看出的地步。
  她懒洋洋地靠向一边,问:“那么; 谢大人以为如何?”
  谢知秋回答:“依谢某看,自是我方?更胜一筹。”
  李太后漫不?经心地“嗯”了?一声。
  殿内似有寒风簌簌掠过; 带得人身后微冷。
  李太后如此不?以为意; 仿佛胜负早已无关紧要。
  谢知秋定了?定神; 道:“其实我今晚来见皇太后,是代表我方?; 还有一件礼物想要赠给李太后。”
  李太后抬了?一下?眼皮。
  是时,谢知秋已经从袖中取出一个卷轴,恭敬地递上。
  谢知秋说:“这?是我方?在北地所使用教材中的一卷,截取自《墨经》中的《公输》一章,皇太后若是感兴趣,不?妨一观。”
  李太后狐疑地盯着她,没?有说话,也没?有立刻去?看卷轴。
  不?过,谢知秋似乎也不?在意她的反应,只是自顾自往下?说:“春秋时期,楚国欲攻宋国,聘请鲁国著名的工匠公输班制作了?攻城的器械,墨子听说以后,自齐国出发,走了?十天?十夜来到楚国,劝说楚国国君停战。
  “但?楚国自认国力强悍,又已经造好?了?云梯之?械,不?愿意放弃攻打宋国的计划。
  “于?是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与公输班较量数回。无论公输班拿出怎样精巧的攻城器,墨子都能以守城之?器拒绝,最后公输班进攻之?器用尽,墨子的守城器仍绰绰有余。
  “墨子以此证明?,无论楚国怎样进攻宋国,只要他出面阻止,楚国都没?有办法取胜。”
  《墨经》在方?国境内已经失传,更不?在儒家经典的四书五经之?内,李太后是辛国皇室,而宋问之?看上去?也没?有将《墨经》的内容告知辛国官员——亦或是即使他说出来,也不?会有人真正在乎——总之?,李太后看上去?并不?知道这?个典故。
  她听了?也没?有太放在心上,只是扬了?下?眉,道:“所以你是认为,凭着与春秋时一样的方?法,就能够说服我,这?才出使前来?”
  谢知秋摇头。
  她说:“我想对皇太后讲的,是这?个故事的后半段。”
  “——?”
  “公输班输了?以后,又不?太服气地道:‘我知道怎么样可以击败你,但?我不?说出来。’”
  “墨子听了?,回答道:‘我知道你要用什?么办法来击败我,但?我也不?说出来。’”
  “楚王听了?很?奇怪,便问其故。”
  “墨子说:‘公输班的意思,不?过就是要杀了?我。他认为,只要杀了?我,宋国就没?有办法守住,只能任由楚国践踏。但?是实际上,我的三百余个弟子,已经拿着我的守城器,守在宋国的城墙外,等着楚国入侵了?。大王就算杀了?我,也杀不?尽防御的弟子。’”
  “——!”
  李太后起先不?以为意,直到听到这?里,才脸色大变,一拍椅子,几乎要从座位上站起来!
  谢知秋却淡然依旧,只说:“历史是不?是很?有意思?前人说要以史为鉴,诚不?欺我。”
  谢知秋顿了?顿,又往下?说:“皇太后是不?是一开始就有点奇怪,为何我们?只有这?么几个人进上京来?
  “实则在看到皇太后送给义军的‘礼物’时,我们?便觉得此行不?会这?么容易,于?是让一部分人当即折返回去?,另一部分人陆续留在了?沿途的驿站中。
  “这?几日,驿站内的人一直在往回递平安信。不?过,若是我们?超过十日还没?有平安出城与他们?会合,亦或者是驿站的哪一环断开了?,平安信就会立即停止。
  “一旦平安信停止,守在北地边境的义军大军马上就会直上北地,直取上京。
  “义军会使用的武器,皇太后已经亲眼见识过,想来不?难猜测结果。
  “我等出使上京,原是希望能以损失较少的方?式结束战争,但?若是辛国没?有此意,剩下?的唯有一条路可走。
  “要和还是要战,还请皇太后仔细掂量。”
  李太后几乎要拍案而起:“你在威胁我?!”
  谢知秋道:“不?过是陈述事实。”
  在此之?前,李太后的确是认为,只要杀了?谢知秋和前来辛国的工匠,便可解除这?么一个大威胁,但?她万万没?有想到,谢知秋的深谋远虑远超她的想象。
  她在算计对方?,对方?也步步为营,在算计自己。
  李太后起先怒火攻心,觉得落入了?对方?的天?罗地网,但?是盘算了?半天?,还真没?有想到破解之?法,反而冷静下?来,重新?用一种审视的眼光来看谢知秋。
  她说:“我原本听说,方?国的女子柔弱无能,连骑马射箭这?种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到,一味柔顺,指望依附于?男子,今日见你,倒以为不?然。”
  “多谢皇太后抬爱。”
  谢知秋抬眸。
  “皇太后此言,是愿意换个方?式谈了?吗?”
  “……我还有的选吗。”
  李太后语气颇有些无奈。
  但?她又奇怪地道:“不?过,军火这?等重要的技术,你们?真的放任其外传,让它掌握在其他人手中?”
  谢知秋回答:“这?也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我与他人有过约定,要令这?门学说发扬光大。
  “除此之?外,我也认为普及此术,优势更大于?弊端。
  “李太后既然先前特意送了?‘突火。枪’到义军那里,想来已经知道我们?的来历。
  “在北地,这?些知识人人得以学习,无论男女老幼,即便是五岁孩童,也能做出几个技巧机关,至于?足以延续军火研制的墨家弟子,更不?下?百人。
  “以谢某浅见,原石多,方?能得翡翠,唯有给予此学说足够高的地位,形成大势,方?能激励世人普遍学习,方?能始终快速发展,且不?至于?因为一人、一门而中断。
  “封锁此学,固能得一时优势,却失之?长远。”
  “……人人得以学习,无论男女老幼。”
  李太后重复她的话,眼神锐利。
  “敢在我一个太后面前说这?样的话,你好?大的胆。不?过,大多数人都会遵循旧制,在约定俗成的范围内向上攀援,欲争人上人,像你这?样思维迥异、意图彻底倾覆的人,倒是少见。”
  谢知秋垂眸道:“对一些人而言,纵然世道给人分高低贵贱,但?只要努力,仍有一线希望,才会试着向上攀援、当人上人。
  “但?对另一部分人而言,无论如何努力,都希望渺茫,甚至会成为那些‘人上人’攀援后的奖品,只有这?样的人,才会渴望公正。
  “既然别无他法,那么唯有另寻出路,彻底背离旧制。”
  “有点意思。”
  李太后不?由侧目。
  “可惜在我看来,就算我这?次放你回去?,你命也不?长了?。”
  谢知秋静静地望过去?,静等下?文。
  李太后笑了?笑,抬手命人取来东西,然后交给谢知秋。
  谢知秋打开一看,发现是方?国朝廷给辛国的信函。
  李太后说:“你在梁城放了?方?国皇帝一马,没?有攻城,可方?国皇帝却想要你死,甚至特意将你的身份递给我,希望借我之?手除掉你。
  “你围了?梁城,却没?有让义军取朝廷而代之?,想必也是有什?么顾虑。而方?国朝廷,更没?有想象中那么信任你。
  “一旦我同意停战,辛国对方?国的威胁就解除了?,你就是方?国皇帝最大的眼中钉、肉中刺。
  “方?国军力或许不?如你,但?在这?种不?搏一搏就会被人取而代之?的关头,方?国皇帝无论如何也会死命一战。
  “我不?知道你先前是用了?手法,让方?国朝廷没?有接受我们?这?边合作的提议,但?到了?那种境地,他们?又会怎么选呢?”
  谢知秋看了?信,没?什?么太大反应,看不?出心里在想什?么。
  须臾,她道:“我不?认为朝廷对我的威胁很?大,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
  “我之?前的确说服了?赵泽,但?他未尝没?有后面想明?白了?改变主?意的可能,你们?要是真的联手,对我来说也很?麻烦。”
  谢知秋顿了?顿,说:“所以,我只能先下?手为强。”
  李太后饶有兴致:“你要对朝廷下?手?”
  谢知秋摇头:“我们?这?边有问题,但?你们?也不?是全无破绽。据我所知,皇太后您与辛国宗室不?合,若是皇太后您最终还是决定拉拢赵泽,那我只能去?接触辛国的宗室,让辛国也动荡不?堪,缓解我方?的压力。”
  李太后面色一变,没?想到谢知秋一下?子就把问题甩回了?她头上。
  但?是,谢知秋又继续往下?说:“不?过,我方?这?回出使辛国,为的是长久安宁。好?的谈判应当是彼此双赢,若只有我方?得利,也难怪皇太后您会心有不?满,这?样结下?仇,只怕日后还会有后患,也非我方?所愿。
  “因此,不?如我们?再作一个交易。
  “据我所知,当初频繁骚扰方?国边境的其实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