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二州本来就时有叛乱,以至于不太稳定,而?那个高大的蒙面?将军竟能想到与当地叛军联合的策略,将大批当地人都劝入了义军。
再?加上这群义军手上有众多前所未见的恐怖武器,将辛军引以为傲的骑兵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攻城速度简直快得惊人。
目前或许是由于谢知?秋出使辛国,义军的攻势有所缓和?。
但?要是能不与义军正面?交战的话,这个时机,上官濂也?不太想去触义军的霉头。
他说?:“吓住义军,只?怕不易。”
“我有一个方法。”
李贞儿沉下?眼神?,道。
“这谢知?秋敢来辛国和?谈,我猜她仰仗的是自己背后义军的军力,而?义军那近乎夸张的军力,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他们那些奇特的武器。”
“我本不想在时机不成熟时就拿出底牌,但?是……若是动用此法,不但?能动摇那个谢知?秋,令我们有机会从她身上找到破绽,伺机下?手,还能威吓义军,令其无法轻举妄动。”
“……什么?”
“你还记不记得,几年?前,曾有商队从方国回来后,给我们看过一件有趣的东西?”
*
“谢大人!大人!不好了!”
未到上京,谢知?秋尚在赴辛国皇宫的路上,忽有义军战士隐姓埋名、冒着巨大的风险越过辛国界线,急急追上他们的出使队伍,送来急报——
“三天?前,有一支辛军偷袭萧将军他们的驻扎地,意图夺回萧将军新得的丽州,幸亏萧将军反应及时,击退了辛军,但?是俘虏那支辛军以后,萧将军从他们的武器里,截获了一件非比寻常的东西!”
言罢,那战士将自己一直抱在怀里的、一件用粗布包裹的细长?之物,交给谢知?秋。
义军战士口中的“萧将军”,指的是萧寻光,萧寻光如今驻扎在十二州北面?,离辛国国境不远,这才能让战士在短短三天?之内,就将消息递到谢知?秋这里。
谢知?秋将粗布打开,看到里面?的武器,不由怔住。
那是一杆突火。枪。
然而?,说?是突火。枪,却不是义军常用的、出自萧寻初之手的那种。
而?是另外一种,经过明显改良、造型略有差异、极有可能是辛军中有能人自行研发的……新式突火。枪。
第二百零六章
【辛方二国; 素为兄弟之邦,纵偶有龃龉,终重归旧好?。】
【然今有一诡军; 诞于相接之地; 谋逆不忠,欲挑天下之乱事。】
【我国愿与友邦共议其策; 先抑同有之敌; 后论彼此之利。】
马车之中; 谢知秋将车帘紧闭,只借缝隙中透入的微光,阅读手中之信。
这?是先前; 萧寻光从辛军那里截获的那封; 辛国本要送至方国朝廷的密信。
辛军这?封信的意图,再明?显不过。
在义军助朝廷守住擎天关后,辛国意识到?再这?样下去; 他们会陷入在义军和朝廷军中双线作战的窘境,于是决定利用朝廷对国内民兵组织的猜忌,借刀杀人; 怂恿朝廷优先对付义军。
义军是为了抵抗外敌入侵而组成?的军队,若是自己国家的朝廷不去对付外敌,转而来对付自己; 必定会让义军大吃一惊、措手不及。
义军对待自己人,必定会比对付辛军犹豫; 这?足以拖慢义军的进程。
而朝廷被煽动后; 也会激发义军对朝廷的仇恨; 诱使两方鹬蚌相争,让方国陷入内部动荡之中; 让辛国从中脱困。
辛国这?一计,可谓既解决了自己两边作战的难处,又可以将腹背受敌的一方变成?义军,百利而无一害。
谢知秋想过,辛国可能会意图联合方国朝廷,也对此做了防范,她从未小看辛国的君臣。
不过……
谢知秋视线微移,落到?那一把截获的突火。枪上。
她绝没想到?,辛国竟然拿得出同样的武器。
任谁都料不到?,辛国在与他们断断续续对峙了几?年之后,手中竟仍藏着?这?样的底牌。
谢知秋重新看向密信,目光下移,落在信尾那个?方方正正的红色印章上——
只见那印章之上,端正地刻着?十?一个?汉字——
承天圣命皇太后御笔之宝。
谢知秋坐在封闭的车内,却感?到?一阵寒风扑面而来,将她整个?人置于凛冽的杀气之中。
在她面前,似乎正摆放着?一个?无形的大棋盘。
而在棋盘对面,正有一个?相当厉害的棋手,正幽幽执子,与她对弈。
*
在整个?车队偏后方的位置,有一辆形状奇异的马车。
这?马车车厢方方长长,比寻常之车大上两三倍,后轮更大于前轮,后轮几?乎有整个?马车的三分之二高——
这?样不但整个?车更为稳当,而且转方向时灵活,能承载更大的车内重量,爬坡也相当稳定。
而马车车顶则有两层,一层可以从内部打开、如窗户一般的木制隔板,另一层则是用硬质布料与竹条机关制成?的可拉伸遮挡布面——根据需要,车内可以选择敞开亦或封闭、照射阳光亦或遮挡光线。
此车四?周挂满奇异的工具,能让人看出是工匠之物?,可又极为罕见,不知是什么用途。
这?本就?是一辆外形离奇的马车,有时还会从车顶上冒出浓烟或者蒸气,愈发引得人侧目。
几?乎每每经过有人之处,路人都会停下来,指着?这?辆特殊的马车小声交谈。
这?辆马车,实则是萧寻初的移动工作室。
以前义军尚未安定,他与谢知秋不得不东奔西跑时,为了方便,他特意造了此车,以最大程度提高工作效率。
这?回出使辛国路途遥远,谢知秋希望凭借墨家弟子的技术说服辛国,让辛国认为战胜义军是不可能之事,故而专门请了一批墨家弟子同行?。
萧寻初想在路上顺便设计、改进一些新武器,不要荒废工作,才专门将此车修整打理了一番,又弄了出来。
……没想到?,这?竟成?了一个?非同一般正确的决定。
此刻,萧寻初闷在车中,一盏车内的小火炉维持着?温度,他长发垂在肩头,手中握着?那杆特殊的突火。枪,面色凝重地端详。
谢知秋拿到?这?杆与义军军用装备不同的突火。枪后,就?送到?了他这?里,让他分析。
而萧寻初看到?这?杆不同于自己设计的枪,同样大吃一惊。
“师叔。”
逆川陪在萧寻初身边,陪他一同研究。
逆川作为叶青的嫡传大弟子,在下一代墨家弟子中无论技术还是经验都颇为出众,地位可与知满相当,他只看了一会儿,果然便瞧出不少门道,惊讶道:“这?个?突火。枪的改进非常厉害。虽然没有师叔你做的那个?机关板扣,但是将枪口改为了五眼?,火力会很大,而且火点密集。
“通过枪身和火绳的变化,尽管发射效率不如我们高,但是射程和稳定性都不逊于我们的突火。枪,射程和火力甚至还是他们更有优势。
“若是两军都持枪对上,恐怕胜负难料,他们的突火。枪没有我们快,也没有我们设计成?熟,但光凭这?个?射击距离和火力,应对起来都很麻烦。”
萧寻初的手指抚过枪身,拨弄了几?个?精巧的机关,不发一语,可也没有否认。
逆川一凝,有些古怪地问:“可是做出这?杆枪的,会是何人?这?设计思?路,几?乎与我们墨家弟子一脉相承,但放眼?师门上下,除了师父和师叔你,没有人能有如此精妙的构思?。”
“……有的。”
忽然萧寻初开了口。
逆川一时没反应过来:“什么?”
“师门之中,除了我和大师兄,还有别人,能做得出来。”
萧寻初道。
“而且……这?个?人的天赋、技术,大概还在我与叶师兄之上。”
“——!”
当逆川震惊之时,萧寻初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手上这?柄火器。
同样是工匠,同样学习过墨家学说,到?了真正动手之时,每个?人还是会做出不同的东西,从中能体?现?出不同的风格。
义军目前用的突火。枪,主要仰赖于萧寻初的设计。
其实叶师兄以前也有自己的改动方向,但他看过萧寻初的机关扳扣以后,认为方案极好?。
而且义军最开始使用的也是萧寻初的突火。枪,似乎已经有了主观印象,所以叶青主动放弃了自己过去的想法,改为在萧寻初的基础上帮助他改进和维护。
而眼?前之枪,设计方向与萧寻初完全不同,可做出这?种设计的思?维方式,却让萧寻初感?到?无比熟悉。
萧寻初的手,停在那罕见的五眼?枪口上。
久远的回忆,随之在眼?前浮现?出来——
……
“师兄!宋师兄!”
多年前的临月山,尚未经过赵泽为毁灭所有黑石下令焚起的大火,山间草木葳蕤,在树荫林影之中,时可听?见山鸟无虑的歌鸣。
山腰,一座草庐悠然伫立。
萧寻初抓着?头发举目四?望,寻觅师父让他来找的身影。
不久,在离草庐不远之处,萧寻初果然在树影之后,看到?一个?晃动的青衣背影——
萧寻初于是出声叫道:“宋师兄,师父让你快——”
“嘘。”
林间青年转过身来,友好?地示意萧寻初说话不要那么大声。
他比萧寻初略微年长,似已有弱冠之龄,身段颀长,神态温和。
尽管与萧寻初同样长久避世生活在山上,但青年不像萧寻初那样满头乱发、不修边幅。
他在没有外人时依旧维持着?整洁的仪表,头发束扎加冠,衣着?朴素单调,但干净得体?。
他在临月山上四?个?墨家弟子中排行?第二,姓宋,名问之,字不疑。
青年转过身来,萧寻初才看到?宋师兄怀里揣着?一窝嗷嗷待哺的麻雀。
这?一窝雏鸟在巢中瑟瑟发抖。
幼鸟大抵是没遇到?过这?种情况,被吓得够呛。
而宋师兄的神情,则颇有耐心。
“这?个?麻雀巢从树上掉下来了,我在这?里等了许久,都没见有成?鸟飞来。”
宋问之眼?底有些同情之意,道:“成?鸟饲育雏鸟之时,通常不会这?么久不回巢,说不定是遇到?什么情况,回不来了。
“这?样的幼鸟放任不管,未免可怜。我在想,要不将它们带回去,自己养试试,要是能养大,也算是件好?事。”
第二百零七章
当年在临月山上; 除了师父邵怀藏之?外,总共是师兄弟四人。
大师兄,叶青。
二师兄; 宋问之?。
三弟子; 萧寻初。
小师弟,邱小安。
他们上午学习墨家经典; 到了下午及夜晚; 则动手实践; 除了师父布置的功课之?外,四人也时常会做做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哦?寻初你这个给我看看。”
邵怀藏拿起萧寻初画了一半的设计图,那上面?绘的是一种大型弓。
按照萧寻初的尺度标注; 此弓长三尺二寸; 弦长二尺五寸,以木台架在地上,弓臂双排; 数十支箭横着排列于弓弦前方,可以同时发射。
邵怀藏看了眼前一亮,手不释卷; 惊喜道:“此弓是以神臂弓为原型改进?的吧?”
萧寻初见师父一眼认出,颇有些不好意思?,应道:“是。”
“神臂弓本来就是数一数二的战场良弓; 只是原本有过于笨重,搬动困难的缺点; 而且使用需要非常大的力量; 非神臂不可开弓; 才有神臂弓之?名。”
邵怀藏看得津津有味,并点评道——
“不过; 你从受力方式出发,改动了它的结构,不但更为轻便灵活,而且需要的力气大大减少,我粗略估计一下,应该也至少减少了三分?之?一,如?此一来,不需要神臂,普通士兵也能?拉动了。”
“……是因为出身?军事世家吗?总觉得你在武器防具方面?的想法,总是很巧妙,又不至于脱离实际。”
萧寻初被夸得难为情,抓了抓头发,遂言:“神臂弓射程虽远,但实际在战场上,为了精准度,通常会等敌军离得近些再开弓。
“所以我想,或许可以将它设计得更灵巧一些,尽管射程上会作出一些牺牲,不过在百步以内,仍旧可以穿透敌军铁甲,应该会更可用。”
邵怀藏闻言,不禁赞许地连连颔首:“这样?很好,将来能?出世而用的,必是这般足够出彩,又有充分?实用性的作品。”
萧寻初赧然而笑。
邵怀藏看弟子们设计出来的东西,总是笑容满面?,并且十分?宽容豁达,好像很期待看到他们脑袋里?的种种奇思?妙想一般。
萧寻初上山以后,沉浸在这种氛围之?中,相当投入,对?自己过去?总被评价为“玩物丧志”的兴趣,也多了更多自信。
正因如?此,哪怕生活不如?过去?作为“将军之?子”那般优渥,萧寻初仍旧乐而忘返,非但没有感到太多艰苦,还觉得这才是他真正想要的生活。
……
某一日。
萧寻初将自己重型弓弩的设想作成模型,想拿去?给师父评价。
但他走到师父居住的草屋外,却见师父手中正拿着另一份设计图纸,看得手不释卷,那样?惊艳的表情,萧寻初之?前从未在他脸上见过。
他不由站住了脚步,只这一瞬间的迟疑,大师兄叶青已经走到他身?后。
“啊,忘忧。”
叶青笑着叫住他。
“师父正在看宋师弟的图纸,他这种时候很难分?心干别的事,你不如?过会儿?再来吧。”
“宋师兄?”
“对?。”
叶青笑言。
“你刚上山不久,可能?还没发现,师父每日看了我们的功课之?后,还会单独再看一遍宋师弟的图纸或者模型。”
叶青又说:“宋师弟的天赋非常惊人,以前的事情,你来得晚不知道。
“几年前,有一回?,我与师父一同在集市上售卖一些日常做的小东西,补贴日用。
“宋师弟他正好路过,竟看着师父放在桌上的图纸,随手拼好了一个复杂的机巧木鸢。
“当时是我在守摊子,本还没觉得有什么,只是惊异于宋师弟头脑清晰。而师父逛了一圈回?来,看到那个木鸢,却大为震惊,连声问我是谁拼好的,说不是奇才,绝无可能?在毫无基础的情况下做好那个木鸢。
“后来师父一路追过去?,到宋师弟家里?,求着宋师弟的父母一定要让他学墨家术。
“宋师弟以前家境还算殷实,他父亲本欲让他接手家业经商,还早早就给他定了一门娃娃亲,若是不上山来,大抵也能?过好几年小富之?家公子哥的生活。
“而师父过去?对?弟子之?事较为随缘,却对?宋师弟格外坚持,他不但三顾茅庐,还暗地里?偷偷教宋师弟各种墨家学说。
“有些事情可能?就是命中注定的,宋师弟竟也对?这方面?很感兴趣,听师父讲了一些理?论后,立即就被墨家学说吸引。
“后来他主动与家中言明,希望上山来学习墨家之?术。但为了说服家中,他也承诺其他事情会听家里?安排,包括娶妻生子,以及将来还是会接手家业,他还费了好一番口舌向父母保证,自己所学必能?运用于商业,令家中更为富裕。
“……虽不如?萧师弟你当时闹得那么大,但一意孤行这一点,倒与师弟你有几分?相似呢。”
萧寻初以往只和?师兄们一块读书,倒的确是第一次听说这些往事。
他听得十分?入神,意外道:“宋师兄原来原本的家境还算不错吗?”
他稍微一顿,又说:“可是我看……”
其实自从跟随邵怀藏以后,萧寻初便发现自己的两个师兄日子都过得很拮据。
他自己是和?家里?决裂,断了家中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