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长生志异 >

第307章

长生志异-第307章

小说: 长生志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诞佛法会,尚有三日才开,我等倒也不必着急,去早了只怕也被使唤,不若先往钱塘省其余地界游历一二。”
  “说起来不痴虽是钱塘省之人,倒也不曾出过几次远门。”
  “倒是吾慈恩妹妹,听闻常在外游历,正好今次可来做个向导。”
  “似无头苍蝇似的乱逛也不成,不若由我来指明些好去处。”
  “我在寺中时,听那些个凶丑魔僧常言:钱塘省化作地上佛国后,除却过往盛景外,还又多出了【五怪相】的说法。”
  “所谓五怪相,分指阴隐山、恶人国、解脱城、快活林、骸泥岭这五个地界内出现的怪奇景象。”
  “那些魔僧说起来个个眉飞色舞,令我也是颇为好奇。”
  “如今正好,慈恩你来领路,我等先寻一处怪相地来瞧瞧,究竟是个什么模样?”
  在陶潜、云容听来,甄不痴这几句话,并无什么特殊之地。
  可他一说完,场中甄慈恩,以及那一众红颜知己,莺莺燕燕,俱都面色大变,陷入沉默。
  甄慈恩,更是满脸为难与抗拒。
  咬了咬牙,叹了口气,旋即传音自家师尊与师父道:
  “师尊,大师。”
  “吾兄长说是不痴,实则太痴。”
  “也不知为何有缘法拜入空蝉罗汉门下,那位罗汉又为何只教神通法术,还是情僧之道,却不教吾兄长知世事,晓善恶,其中只怕有些关窍,毕竟那位空蝉罗汉也是一尊魔佛高僧。”
  “吾兄长所说五怪相,实则乃是佛国孽地,皆不是什么好去处。”
  “吾兄长虽有洞玄境界,心性却弱不禁风,骤见魔佛丑恶,只怕要吓疯了去。”


第四百二十七章 无垢僧欲灭恶人国,珈蓝神大开方便门
  陶潜在瞧见甄慈恩、一众红颜那骤变难看的面色时,心底已有猜测。
  结合那一个个古怪的名字,便晓得那五处怪相生发之地,必不是什么好的。
  不过甄不痴却不觉,见自家妹妹不听话,便转头催自己身边那位女尼来说。
  央不住情郎缠磨,这女尼只得开口道:
  “甄郎有所不知,这五怪相之地,实不是什么好去处。”
  “纵是刚生发出来尚不足一年,还未孕出强横魔佛孽物,也非是我们能去沾染招惹的。”
  “我所知也不多,只晓得那恶人国。”
  “此地界内,云集四方大恶之人。”
  “不论犯下何种罪孽,心中藏着多磅礴之恶念,只消前往那处,狂奔百里,口中大喊【我愿放下屠刀】此句,便可入得那秘境恶国,只是从此便再也不出来。”
  “传言那国中以恶念之强弱来决定等阶,不过能入那国,哪怕只是底层一民,也必是毫无人性的存在。”
  “我等心底纵有恶念,也不过是些嫉妒怨憎之小恶,不曾举起屠刀,哪怕喊了那句,也根本入不得恶人国。”
  “何苦白跑一趟?”
  女尼带了头,其余红颜纷纷开口跟上。
  为打消甄不痴的想法,都往大恐怖说。
  也在同时,陶潜脑海中响起袁公传音道:
  “这些女娃娃所说大差不差,魔佛寺窃诸佛秘法,逆修乱修,是以那魔佛地界,渐生怪相孽地,每一地,皆有其源。”
  “如那阴隐山,对应大昭寺的光明山。”
  “那恶人国,则对应转轮寺的善人国。”
  “这些孽地伴魔佛而生,如今这钱塘地界既成了地上佛国,渐渐催发出来也属正常。”
  “确都不是好去处,若是旁人,我会劝其绕开。”
  “但你小子,我劝也无用,想来只一听,必会去了。”
  袁公说完,再不言语。
  果然,几乎是立刻的,陶潜体内生出变化。
  自陶潜与郑隐一问一答,定计要做成那大事后,体内人道气运始终处于活跃之中。
  此刻,更瞬息变作鼎沸。
  诸多景象,传递过来。
  体内“禹鼎”、“谷神簋”蠢动起来,欲炼诸魔邪灵。
  只一瞬,陶潜明悟这五怪相究竟为何,也知晓这五怪相诞生的缘由,以及会造成的祸患。
  眸中登时冷淡,杀意凝聚。
  衡量了一下局势,以及自身战力,陶潜立刻有了决断。
  对着众人,以及甄不痴便道:
  “倒是缘法来了。”
  “贫僧先前还疑,为何我夫妻二人会被绊在钱塘?”
  “此时方知,除却与慈恩、郑隐的缘分外,亦有这五怪相的缘故。”
  “贫僧欲印证所学,须往这五处地界走一趟。”
  “累诸位陪同了,有此浮屠庇护,当无事。”
  陶潜既然这般说,其余人哪里会反驳,只得纷纷应是。
  倒是甄不痴,心情更佳。
  他最擅洞悉女儿家的心思,自然瞧得出一众红颜知己是在故意恫吓他,是以也不将那些怪相放在心上。
  尤其陶潜开口后,更觉如此。
  是以他心底面上全无忧色,只一边瞧着浮屠外云卷云舒、高山过目的景象,一边心中慨叹道:
  “这才是修行,与一众红颜知己,三两亲朋好友,翱翔天地,放浪江湖,东方丹丘西太华,朝游北海暮苍梧……真真是快活也。”
  可惜,甄不痴这风月之念很快丧尽。
  不止如此,仅半个时辰后,这位不痴佛子因眼前的一幕幕,径直陷入呆滞。
  整个人,似都崩坏了去。
  ……
  通天浮屠已飞至钱塘省,灵庭城。
  此城临山靠湖,尚算繁华,城内有凡民三十余万。
  尽管被引诱入钱塘的那些军阀乱兵,多数是魔佛寺眼中资粮宝材,但偶也有漏网之鱼。
  数个时辰前,一支名为“血瓦军”的乱军来到这省内腹地。
  此军首领唤作法照,乃是一邪僧,魔佛双修,麾下养了数千禽兽不如的僧兵,俱都身穿血袍,头顶红瓦,残暴嗜血,贪婪无度……在外省与人争权战败,逃窜至钱塘。因与魔佛寺一地位较高的魔僧有旧,被其放入省内。
  谁料法照伤势太重,异化堕落,击杀旧友,其麾下一众禽兽僧顿时失控,顺势开始袭杀附近城池。
  灵庭城,正巧倒霉被选中。
  此时此刻,映入陶潜等诸人眸中景象:
  满城废墟,遍地妖火,路边沟渠,堆满骨骸,残尸断臂,肝脑涂地……。
  数千红袍妖僧在城中肆虐,这边沉浸杀戮,挨家挨户搜刮财货,那边劫掠美貌妇人或清秀男子锁了脖颈,牵成一串,竟当做是战利品。
  最引人注目的,是城中正在横冲直撞,将所有禁法毁干净的“庞然大物”。
  此物,作人形,着芒鞋,手持禅杖,肌肉虬结,已渐渐腐烂的身躯高达三丈,身上半是甲胄,半是袈裟,头颅硕大,面目狰狞,满口腥臭不堪的黄黑獠牙,额间更多出一颗充斥着疯狂意味的猩红血眼。
  胸前,则挂着一串人头骷髅项链。
  此人虽凶,但已异化堕落,且身上有多处疮口涌动着魔焰,更见得佛掌印、念珠印,深入血肉脏腑。
  显然,他与人厮杀后遭了重创。
  这或许就是为何,此刻他身躯佝偻着,在其背上赫然多出一副巨大马鞍,端坐着三位蜕凡妖僧。
  一个颂念某种佛经,字字生光,化作法印钻入怪物体内。
  一个用秘法钢钎刺穿其后脑,不断搅动着内里的脑浆,使得他发出哀嚎,同时控制他前进的方向。
  一个则挥舞闪烁着雷霆的钢鞭,进行惩戒。
  这些景象,任是谁都能看出正在发生什么。
  陶潜扫掠一眼,杀意涌动,却并未立刻下死手将这些妖僧斩了。
  那样,也太便宜他们了。
  而是蓦地开口道:“阿弥陀佛!”
  佛号响彻,浮屠降临。
  恐怖威压落下,瞬间将城中除凡民百姓外,所有红袍妖僧都镇压在地,膝盖碎裂,趴伏于烂泥之中。
  即便是那头已异化的妖僧,也照样如此。
  “妖僧邪鬼,造孽如斯,皆该死。”
  “只殒命之前,贫僧要你们先受一番业火焚魂之刑。”
  话音未落,那通天浮屠上飘落朵朵红莲业火。
  各寻了一妖僧,开始烧灼起来。
  下一刻,无比凄惨的哀嚎响彻城中。
  相比刀斧加身,或是旁的酷刑。
  业火焚魂,更要痛苦何止百倍,万倍。
  不久前还残暴嗜血,禽兽一般的血瓦妖僧们,此刻俱都是面目扭曲,疯狂哀嚎求饶起来:
  “饶命,饶命啊。”
  “杀了我,求求大师杀了我。”
  “快,动手杀了我们,我们是畜牲,是禽兽,现在是最好报仇的时刻,杀啊。”
  “杀了我,只要杀了我,什么都给你们。”
  尽管妖僧们疯狂呼喊,却无一人愿意出手令他们解脱。
  此省化作地上佛国,百姓们都有了些见识,知道佛门业火之威。
  杀了这些妖僧,反倒是大便宜。
  虽有了这些景象,但城中却并无多少真诚谢意,一众凡民百姓都不敢抬头去看那通天浮屠。
  偶有胆大的,眸中也多是惊惧之色。
  见此一幕,众人皆是不解。
  能借人道气运洞悉人心的陶潜,自是能看出来。
  但也不解释,只是默默下了浮屠。
  也不施任何轻身之法,任由自己那一双不沾染任何尘埃的洁净双足,落入血污烂泥之中。
  陶潜这举动,倒是让原本正在呆滞、崩坏中的甄不痴醒转过来。
  这妄人,下意识便喊道:
  “不可!”
  喊完后,他也觉不对。
  但却无有收回之念,只满面悲痛之色,连连哀叹道:
  “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大师你若要救苦救难,施为些妙法神通便是,何必让自己那无垢佛体,沾染着凡尘污血腥浊。”
  陶潜自是不理甄不痴,落入城中后。
  看着眼前疮痍,深吸了口气,也不言语,只是径直挽起僧袍,也将自己当做是个凡人,开始帮助城中百姓救人、埋尸、清理污浊、修缮房屋。
  初始时,尽管凡民们也都被这如同神仙真佛般的佛子降临凡尘的举动所惊。
  但眸中恐惧,乃至于憎恨之色,丝毫不减。
  陶潜所到之处,百姓们如避蛇蝎。
  直至半炷香过去,见他毫无作伪,且那浮屠佛宝上一众神仙妃子女菩萨也都跟着下来一起救灾,无有任何诡迹,这才纷纷靠近过来。
  又过一炷香,因陶潜没有使用任何神通法术,甚至于主动蒙了灵宝妙体自带的离尘净体之效。
  陶潜也渐渐遍身泥血,汗尘覆发,一身狼狈,更添了不少割伤挫伤,瞧来哪里还有一丝一毫无垢佛子的风范,倒像是污浊血沼中打滚一番出来的脏僧。
  这些改变,让仍旧坚守浮屠不下来的甄不痴愈加悲叹,口中不断喊着“暴殄天物”、“洁物蒙尘”云云。
  而城中百姓,却都放下心防。
  他们中为首的一人此时走出,是位苍老不堪的僧官。
  身躯老迈,满脸悲苦之色,一双白眉似永远都皱着一般。
  其对着陶潜颤颤巍巍施礼,道了一声佛号。
  旋即,又问道:
  “佛子打哪里来?欲往何处?意欲何为?”
  陶潜好似一开始就是在等这位老僧现身,前来发问。
  如今闻言,立刻郑重回了一礼。
  而后一开口,答问同时,也顺势揭了这老僧根脚。
  “贫僧无垢,打南海来。”
  “入世历练,自度度人。”
  “来此宝地不为旁的,惟愿只手覆灭此间孽地【恶人国】,欲让诸恶先偿业债,再尝恶果。”
  “还望珈蓝护法行个方便,开了门户,允贫僧入内。”
  “此国覆灭后,若珈蓝护法没个好去处,贫僧可为你引荐一二,不拘是自在寺还是观音寺,贫僧都有些颜面。”
  这几句吐出,顿时令甄慈恩,以及那一众来历复杂的莺莺燕燕露出惊骇之色来。


第四百二十八章 恶人国中,孽镜台前
  陶潜这几句,惊了众女。
  面前这老僧官,老迈孱弱,昏昏欲睡,瞧来无有法力在身,竟是一位伽蓝护法神?须知此等护法神灵,非佛门妙地养不出,佛门三千八百寺,明确有“伽蓝神”存在的,也是大自在寺、转轮寺、金刚寺等等。
  钱塘一寻常城池,竟也有?
  正惊疑时,陶潜又道:
  “恶人国乃佛门孽地,自然可孕出伽蓝护法神来。”
  “恶人要入,喊一声【我愿放下屠刀】便可。”
  “善人要入,却需护法神开一扇方便之门。”
  “贫僧知晓些秘辛,也明白这灵庭城毗邻恶人国,必时常遭受佛孽侵扰,钱塘他处见佛便拜,唯独此城之民,见佛便生怨憎惊惧。”
  “是以贫僧才显了人族本来面目,以示贫僧非是佛孽邪魔。”
  说话间,陶潜指了指那仍在被业火焚魂的血瓦军。
  众女也听明白,眼前这老僧,原来是恶人国的守门伽蓝。
  只是不知为何?竟无法力在身。
  陶潜自是知晓缘由:老僧乃是“神灵”,修的是气运愿力,若无人供养香火,自然也就孱弱不堪,还能现出身形来,已算是怪相了。
  当然,若这位伽蓝护法愿意弄些玄虚,恐吓周遭凡民替自己建一座【伽蓝寺】,短时间就可拥有不俗法力。
  但他却是位善神,未做这些,这才虚弱至此。
  正因如此,陶潜才没有动用驱神神通。
  他原是可以随意跺跺脚,将老僧官直接唤来的。
  按说,话已至此,这老伽蓝该为陶潜开一扇方便门了。
  可谁料老伽蓝听完后,老番薯似的脑袋摇得更勤,面上悲苦更甚,拒道:
  “佛子莫怪,非是老朽不识抬举,实是不愿佛子这般良善人,平白送了性命。”
  “老朽双眼虽浑,却也瞧得出佛子修为应当在洞玄左右,这恶人国虽年岁不足,还算不得多凶,但也不是区区一尊洞玄便可覆灭的,纵加上这位菩萨,入了那国中,也敌不过那一众无人性的凶魔。”
  “好叫佛子知晓,你来之前,已有三位洞玄佛修,殒命其中。”
  “每一次,都是老朽开的门户。”
  “这一遭,再不忍了。”
  老僧这几句,听来也合理。
  可陶潜闻言后,却蓦地一笑,旋即自夸道:
  “老伽蓝久不曾吃善香,法眼遭蒙蔽,这才瞧不出贫僧根脚,怪不得你。”
  “也好叫老伽蓝你知,贫僧乃南海隐修清净禅师之徒,修的是佛门妙法,炼得是降魔手段。曾压过自在佛子神秀僧,也令诸魔在前不敢言。吾有神通,可唤甘霖涌金银,吾有一宝,可收神魔百万军。”
  话未说完,也渐学起装蒜活的陶大真人,忽而抬手施法。
  先唤来甘霖将遭灾的灵庭城洗练干净,又随手搬来金山银山放在城中。
  继而解下腰间布袋,倏忽将整座灵庭城连带着城中百姓与伽蓝护法神一道,都装了进去。
  半息后,便都放出。
  城中百姓皆是一脸不敢置信,好似遇了什么天大的神迹。
  此时,众人才又听那无垢佛子问那老僧道:
  “老伽蓝你再瞧,那恶人国,贫僧去得去不得?”
  “去得去得!”
  原本还满是悲悯愁苦的老僧官,此刻终是露出笑容,连连应道。
  老伽蓝无法力,但好歹是位神灵。
  眼力尚在,陶潜这么一自夸,一显圣,顿时他便晓得这佛子来头巨大。
  “这佛子身具神妙法体,内外如一,神通无双,那布袋宝贝更是玄妙,令我有种跪拜之心。”
  “若由他来,许真能灭了那恶人国去。”
  “若能成,老朽我纵灰飞烟灭也甘愿。”
  念头一定,这老伽蓝却并未立刻开那方便之门。
  而是又施一礼,传音问陶潜道:
  “佛子可知这钱塘省,乃是魔佛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