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那年那蝉那把剑 >

第326章

那年那蝉那把剑-第326章

小说: 那年那蝉那把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好的就只能随着剑宗这艘大船一起沉到水底。
  张氏和公孙氏就是那两个不幸之人。
  剩余的三家也不复当年的同气连枝,只剩下貌合神离,于是许多当年谋划就成了废纸堆里的尘埃,没人再愿意提起,随着上官金虹、上官青虹、公孙伯符、公孙仲谋等人的陆续逝去,甚至知晓此事之人也越来越少。
  在屈指可数的极少数知情人中,肯定包括了秋叶和慕容萱夫妇,至于上官秋水又是如何知道的,想来又是一番秘辛了。
  小院内,春风吹拂,两人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之中。
  徐北游从沉思中回过神来,平静问道:“卫国五家曾经想要谋求什么?是天下?”
  上官秋水略微惊讶道:“看来你也不笨嘛,不过还是差了一点。”
  徐北游沉声道:“我这次来魏国的行程仓促,没有时间跟你兜圈子。”
  上官秋水瞥了眼徐北游身后,挑了下眉头,“听说徐公子有一方剑匣,其中藏剑无数,怎么没见到啊?”
  徐北游抬起手,一方剑匣从先前的厅堂中飞掠而至,轰然落于他的身后不远处。
  徐北游冷然道:“好了伤疤忘了疼,想要再见识下我的诛仙?”
  上官秋水故作惊恐道:“我可是听闻诛仙出世之后会有天地色变的异象,先前徐公子御使诛仙怎么没有这般异象?是传说不对,还是徐公子御剑的本事不到家?”
  不过就在下一刻,她的话音戛然而止。
  只见剑匣不知何时已经开启,诛仙的玄黑色剑锋此时正距离她的鼻尖不足三寸,同时还有一紫一青两道剑气蜿蜒绕过她的脖子,刚好结成一个圈,只要徐北游轻轻一动,便可取下她的头颅。
  徐北游没有解释什么,只是冷冷地望着这名有恃无恐的女子。
  诛仙就像一匹野马,没有熟悉驯服之前,自然暴躁如雷,出匣便是剑气冲霄,可只要心意相通之后,便会将剑气悉数内敛,含而不放。
  徐北游如今可以自如驾驭诛仙,自然不会主动引起什么天地异象来引起别人的注意,自找麻烦。
  只是这名女子实在太过不识好歹,知道她有徐北游想要知道的东西之后,就笃定徐北游不敢杀她,一再挑衅,这让徐北游的耐心所剩无几,他再一挥手,诛仙上前,锋锐的剑气在她的脸上切割出一道细细的“红线”,同时两道紫青色的剑气也骤然收拢,切下她的一缕长发。
  这可真是生死一念,这位上官氏女子是生是死,就在徐北游的一念之间。
  上官秋水没来由想起父亲上官金虹在世时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剑宗那些人,都是些动辄就拔剑杀人的疯子,跟他们是没道理可讲的。
  就在她以为徐北游哪怕让那个废纸堆里的秘密彻底湮灭也要杀掉她的时候,徐北游忽然收回诛仙,剑匣重新闭合。
  她伸手抹去鼻尖上的鲜红血珠,心有余悸。
  对于她这位从小就养尊处优的上官氏大小姐来说,这种生死一线的经历实在是太过陌生,同时也太过骇人了。
  徐北游轻声道:“御使诛仙是件耗费气力的事情,我不想让诛仙第二次出匣。”
  上官秋水脸色变幻不定,最终还是没敢再去针锋相对,服软道:“具体内幕我也是特别清楚,我只知道各家当年在中原都曾经提前埋有棋子,因为我的一位姑祖母嫁入了公孙氏,所以我知道公孙氏选择的棋子正是羊伯符,事实上羊伯符也的确出人意料,竟然能官至江都大都督,只是不幸被牵扯进了大郑的太子谋反案中,功亏一篑。”
  徐北游点头道:“照你所说,真正的羊伯符已经死在了那桩太子谋反案中,而后来出现的羊伯符则是另外一人,只是那时候大郑神宗皇帝已经作古,早已无人知道羊伯符到底是死是活,加上当时世间有许多羊伯符未死的传言,于是这个假的羊伯符便顺理成章地李代桃僵。”
  上官秋水轻声道:“我们五大世家从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当年公孙氏的两兄弟,公孙伯符和公孙仲谋,既然公孙仲谋被上官仙尘看中,拜入了剑宗,那么公孙伯符就要走另外一条路,这样不管是哪边赢了,公孙氏都不至于输得一败涂地,再没有半分翻身的余地。”
  徐北游皱起眉头,根据他现在所知的线索,公孙伯符应该就是羊伯符无疑,两人的名字重复并不是巧合,而是公孙氏有意为之,在真正的羊伯符死后,公孙氏又放出了羊伯符未死的传言,为日后羊伯符“死而复生”埋下伏笔,二十年之后,萧皇率领大军入主东都,眼看其大势已成,于是公孙伯符秘密离开卫国前往东都,以羊伯符的身份投效于萧皇麾下,而且此事极有可能连师父公孙仲谋都不曾知晓!
  徐北游突然问道:“萧瑾知不知道羊伯符的真正身份?”
  上官秋水迟疑道:“按道理而言,魏王应该不知道此事,不过……”
  徐北游冷笑道:“不过以魏王的手段,想来应该早就知道了,不然他何必在杀死羊伯符之后又要将公孙氏彻底灭去,说到底还是杀人灭口以绝后患的手段。”
  上官秋水对此不置可否,“至于当年五家之间的大谋划,因为当时我年纪还小的缘故,只知道只言片语,似乎此事是以慕容氏为主。”
  慕容氏。
  徐北游第一时间想起了那位掌教夫人。


第八十四章 老儒生结伴而行
  徐北游再次陷入沉思。
  上官秋水为了保命,一定会说很多真话,但同样是为了保命,她也会九真一假,在众多真话中插上那么一句假话,既让自己无从分辨,也会有属于她自己的图谋。
  其实这些都不算什么,真正重要的只有两点。
  第一点,羊伯符就是公孙伯符。
  第二点,慕容家有所图谋。
  徐北游恍惚间感觉到,魏国也并非他想象中的铁板一块,如今同样是暗流涌动,波涛汹涌。
  上官秋水缓缓说道:“徐公子,我知道的东西都已经告知,你能否兑现自己的诺言了?”
  徐北游忽然问道:“我杀了上官乱,难道你不想报仇?”
  上官秋水眼波如秋波,其中泛起点点涟漪,透出一股冷然,她咬了咬嘴唇,缓缓说道:“徐公子应该明白的,都说天家无亲,我们这些世家也差不到哪里去,我离家多年,休说一个上官乱,就是他们几个全都死绝了又如何?”
  徐北游啧啧出声,感慨人心竟可以凉薄到如此程度,真是路再长,长不过双脚,天再寒,寒不过人心。
  上官秋水见他没有要动手杀人的意思,伸手轻轻一撩鬓角处的散乱发丝,轻轻说道:“我也不奢望你能痛快地把我放了,能保住性命比什么都强,毕竟天大地大性命最大,老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徐北游平静道:“跟我走一趟碧游岛,我就放了你。”
  上官秋水顿时如释重负,眼神中重新焕发光彩,她知道自己这次是真的不用死了。
  两人之间再度陷入沉默,上官秋水凝视着徐北游的侧脸,忽然问道:“你让黄晓逃了,那你的行踪就已经暴露,别忘了这里可是魏国,难道你不怕?”
  徐北游微蹙眉头,仍是沉默不语。
  她又问道:“你知不知道孟随龙是谁的儿子?”
  徐北游道:“知道,孟东翡的儿子。”
  上官秋水笑眯眯道:“那你知道他爹是谁吗?”
  徐北游哪里知道这个小王八蛋是谁的种,随口答道:“总不会是萧瑾的私生子吧。”
  上官秋水好似被狠狠噎了一下,脸色古怪。
  徐北游惊讶道:“孟随龙真是萧瑾的儿子?”
  上官秋水心情大坏,不愿再多说什么。
  徐北游自顾自说道:“孟东翡是鬼王宫中人,鬼王宫又是被萧瑾一手扶持起来的,我先前一直奇怪孟东翡此人为何能位列四大冥君,原来是这个原因,都说母以子贵,难怪难怪……”
  上官秋水冷冷哼了一声。
  ……
  离着魏国“东都”还有百余里路程的一条官道上,有三个临时结伴而行的旅人,他们都是要去往魏国“东都”,其中有一名三缕长髯的中年男子,无视“废剑令”而公然佩剑,他还领着个半大少年,同样是背着一柄很长很长的剑,只是两人看上去都有些狼狈,另外则还有一个看上去年纪不小的老儒生,满头白发,一袭半新不旧的儒衫,背后则还背着一个有些年头的书箱,竟是效仿年轻士子们负笈游学的做派。
  背剑的半大少年就很不待见这个老家伙,读书没读出个浩然正气,倒是读出了一身穷酸气,又穷又酸,尤其喜欢掉书袋,满口的圣人云和之乎者也,让自小就不喜欢读书的他感到不胜其烦,可偏偏这个老头还有个好为人师的毛病,没事就想凑过来给他讲上几句圣人的大道理,更是让本就心口窝了一团火气的少年恨不得一剑砍死这个老家伙,只是在九原城遭遇了那个煞星之后,师父的脸色不太好看,少年自然晓得拿捏轻重,不敢轻易造次。
  不过他有点想不明白,师父干嘛不直接回‘东都’,而是中途跟这个老家伙结伴而行,难不成这个老家伙还是什么世外高人?可是怎么瞧都不像啊。
  正当老人又开始念叨那些圣贤经典的时候,一路上没怎么说话的黄晓忽然开口问道:“请问老先生,你这次去‘东都’是所为何事?”
  老人下意识地捋了捋胡须,回答道:“实不相瞒,老朽这次千里迢迢远赴魏国,除了游历之外,还有一个未了心愿,那就是见一见魏王殿下,若是魏王殿下愿意见我这个老朽,那么我想与他说说我的道理,也不算是白来一趟。”
  孟随龙撇了撇嘴,嗤笑道:“堂堂魏王日理万机,会有空见你?”
  老人不以为意,笑道:“小家伙,要不咱俩打个赌如何?我赌魏王一定会见我。”
  孟随龙正要说话,忽然余光瞥见师父的脸色异常凝重,心底一惊,将已经到了嘴边的话语又强行咽了下去,黄晓缓缓说道:“老先生仅仅是讲道理而已?”
  老儒生呵呵一笑,“我的意思就是如此,只是不知道魏王殿下是什么意思。”
  心思深沉的黄晓皱了皱眉头,若有所思。
  老人手搭凉棚,朝着“东都”方向远远眺望,只是样子有些滑稽,像是戏文里的齐天大圣,一直刻意板着脸的孟随龙被他这个动作逗笑,问道:“老头,你要跟魏王讲什么道理?”
  老儒生正了正神色,缓缓说道:“与其说是讲道理,倒不如说是老朽想要不自量力地劝一劝魏王,劝他不要妄动刀兵,劝他不要为了一己私欲而让这偌大天下生灵涂炭。”
  孟随龙咧嘴一笑,笑却无声。
  黄晓忽然按住孟随龙的肩膀,转头对老人微笑道:“老先生,我们师徒二人还有事,要先行一步,日后再会。”
  老儒生摆了摆手,洒然道:“去吧,希望日后再度相逢时,咱们三人不要刀兵相向。”
  黄晓默不作声,抓住孟随龙身形一闪而逝。
  只剩下老儒生独自一人之后,他环顾四周,气态萧索。
  然后他开始沿着驿路朝‘东都’缓缓而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这一路上,他倒真见识了不少有趣的人。
  先是那个年少却白头的年轻人,有锐气,却又将锐气含而不放,就像一把藏于鞘中的剑,不知有朝一日拔剑出鞘时,该是怎样的光彩。
  然后是那个复姓慕容的女子,仍像几十年前那般风华绝代,不过却没了曾经的温纯,已经被万丈红尘浸染了本心,徒有一具躯壳。
  再有就是刚刚分手的一对师徒了,师父还好,中规中矩,没什么好说的,倒是那个半大少年有点意思,不对,不是有点意思,是大有意思,这样一条翻江孽蛟,若是不中途夭折,日后不知会在世间翻起多少惊涛骇浪。
  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轮不到他这个黄土埋半截的老家伙来管,也不该他管。
  他啊,做好眼前之事就够了。


第八十五章 微澜之后风波起
  关于老卒们的是去是留,徐北游没有过多指手划脚,毕竟他们不是小孩子,自然知道权衡利弊,在与张三告别之后,徐北游带着上官秋水离开九原城,往魏国腹地走去。
  两人没走驿路,而是专挑荒无人烟的偏僻之地而行,走了快百余里而不见半点人烟,在一处小溪旁边稍作停顿歇息时,上官秋水好奇问道:“你真的只有地仙九重楼境界?其实你早就踏足地仙十二楼了吧?”
  徐北游没有作声,她又问道:“你去碧游岛做什么?那里可是长年驻扎有一位道门的大真人,虽说这位大真人未必是你的对手,但如果打草惊蛇,让道门知道了你的行踪,你未必还能活着回到江都。”
  徐北游仍是不曾答话,上官秋水也不气馁,继续问道:“碧游岛上到底有什么?竟是让你甘愿冒这么大的风险。”
  一直修闭口禅的徐北游终于是开口道:“没有什么甘愿与否,只是不得已而为之。”
  接着他又补充了一句,“如果你不想死在碧游岛,不该问的就不要问。”
  上官秋水虽说已是年纪不小,但不知是百岁大关提前到来的缘故,还是本身性格使然,总有些年轻女子的气态,习惯性地赌气撅嘴道:“要不是我得跟你一起去碧游岛,我才懒得问这些。”
  徐北游平淡道:“我去碧游岛不是去送死的。”
  上官秋水习惯性地用纤细手指抹过耳边鬓角,微讽道:“魏王萧瑾派人去明陵也不是送死的,可到头来呢?还不是死了个干净,就连青尘大真人也折在那儿,你这位徐公子恐怕还比不了青尘大真人吧?”
  徐北游笑道:“我比不上青尘大真人不假,不过碧游岛也不是明陵,那里可没有一个已经铸就不朽金身的萧皇,只有一个道门的大真人而已。”
  上官秋水重重地哼来一声。
  徐北游一笑置之,不再多言。
  上官秋水瞥了一眼他古井无波的脸庞,放弃了继续试探。
  两人继续踏上路途,一路上两人没有再多说什么,直到入夜时分,两人在一处山间破庙再次短暂驻留时,上官秋水才开口道:“当年的五大世家共分卫国,其中叶氏距离碧游岛最近,若是我们要从陆上去碧游岛,势必要经过叶氏的地盘。”
  徐北游好奇问道:“叶氏如今的当家人是谁?叶道奇?还是传闻中的那位叶家老太君?”
  上官秋水说道:“明面上的家主是叶道奇,不过真正说话管用的还是叶夏,叶夏与公孙仲谋、张雪瑶等人是同辈之人,也是道门掌教真人秋叶的亲生妹妹,同时又与佛门方丈秋月交好,在魏国这地界,就是魏王萧瑾也要让她三分。”
  徐北游哦了一声,接着问道:“那她与慕容萱的关系如何?”
  上官秋水笑道:“这你就问对人了,慕容萱与秋叶结为道侣,就算是叶夏的嫂子,她想要以叶家女主人的身份插手叶家事务,不过却被叶夏阻挠,妯娌两人这些年来的关系仅剩下面上的和气,暗地里早已是势如水火。”
  徐北游望着临时生起的火堆,若有所思,脸色在火光的照耀下显得明暗不定。
  ……
  前几日,叶家来了一位贵客,身份很不简单,乃是江陵李家的家主李清羽。
  这位新任儒门大先生是来拜访自家老爷叶道奇的,这几天经常可以看到两位家主在府上散步,有时还会秉烛夜游,谈玄论道,怎么看都是满满的名士风流。
  据说这位李先生还特意去拜会了平日里深居简出的老太君,被老太君留了一个时辰说话,不得不说李先生不愧是名满江南士林的真名士,竟然让素来眼高于顶的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