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那年那蝉那把剑 >

第207章

那年那蝉那把剑-第207章

小说: 那年那蝉那把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徐北游周身有白色光华流转,剑气缭绕,他深吸一口气,以剑十二起手,剑势瞬间有春雨轻盈之感,如一汪春水绵绵不绝,剑气似烟雨茫茫,夹杂在潇潇秋雨中,泼洒落下。
  凌云周围三丈范围内不断有剑气炸开,将他所有躲闪退路全部封死,他不得不停下弹剑,重新撑开太乙混元伞,将这“一蓑烟雨”全部挡下。
  徐北游重新退回到剑匣处,一手握有天岚,一手按在剑匣上,其余三剑围绕着他缓缓转动。
  他在犹豫是否要五剑齐出。
  凌云同样是有些进退两难,在师父和师母所赠两大法宝尽出的情形下,他仍是被这位剑宗首徒压着打,若是继续打下去,是否会败尚不好说,可一定很难取胜。
  徐北游思量一二之后,一挥手将其余三剑全部收回剑匣,只留下手中的天岚一剑,问道:“可要不死不休?”
  凌云终于是低头看了眼小腹处已经悄然止血的伤口,皱起很是俊秀的眉头。
  他不是迂腐之人,绝不会无谓送死,若是杀不掉徐北游,那么这个道理还有继续讲下去的必要吗?
  就在凌云已经将大德雷音收起准备就此收手的时候,一道身影凭空出现,手中持有一把长剑,眨眼间来到徐北游的身后,对着后心就是一剑刺出。
  这一剑刺是刺中了,却没能将徐北游刺一个透心凉,因为徐北游早有防备,反手负天岚,于千钧一发之际挡下了这绝命一剑。
  徐北游不用回头就已经知道来人是谁,冷声道:“楚江王,你先后刺杀我三次,真当我徐某人是个没有火气的泥菩萨不成?”
  话音未落,徐北游气势猛然暴涨,手中天岚更是有肉眼可见的剑芒吞吐不定。
  楚江王向后急退。
  徐北游身形凭空侧转,手中天岚横掠,同时又有其他三剑从各个方向飞掠而至,瞬间已是将这位镇魔殿大执事逼入避无可避绝境之中,只能面对徐北游手中的天岚一剑。
  就在楚江王想要舍命一搏时,一方小印凭空出现在楚江王的面前,挡住了气势如虹的天岚一剑,两者相交之处,有无数细微电芒疯狂涌动。
  与此同时,楚江王的耳畔也响起一道温和嗓音,“走!”
  楚江王先是一愣,继而毫不犹豫地向前冲去。
  这道声音的主人正是原本已经打算就此退去的凌云,若是他不出手,那么楚江王就要毫无悬念地惨死于徐北游的剑下。
  徐北游不理会已经出手的凌云,又是一剑如雷炸向正要逃走的楚江王。
  凌云怒喝道:“安敢如此!?”
  小印之上蓝光大盛,满天秋雨瞬间变为雷雨。
  一道蓝色的雷霆蛟龙从厚厚黑云中钻出,狠狠扑向徐北游!
  徐北游不得不放弃楚江王,转剑回守。
  只见雷霆接天连地,就像一道雷电牢笼将徐北游封在其中。
  此印名为雷霆都司符玺,手执此印,可引雷霆,这才是凌云敢于在徐北游面前破境的真正依仗所在。
  片刻之后,雷电消失不见,雷霆都司符玺倒飞而回,楚江王则趁机再次遁入虚无消失不见。
  徐北游面无表情,手持天岚单剑,毫不掩饰自己的剑气外泄流溢。
  凌云的脸色愈发凝重,伸手托住雷霆都司符玺,以这方符印为主,在自己身前构建出一方小型雷池。
  雨幕下,雷池笼罩十面八方,其中如浩瀚星空,星星点点,又有电龙涌动,令人望之便觉森然生寒。
  徐北游将手中天岚一抖,默念道:“剑十七。”
  剑势再起,一剑入雷池。
  雷池如如东海大潮,在大潮之中,一道圆月剑光升起,如沧海明月。
  雷池剧烈震荡,摇晃不安。
  凌云摊开五指,掌心的雷霆都司符玺旋转不休。
  徐北游继续递出半剑,剑二十三。
  雷池在刹那间凝滞。
  徐北游一剑越过整个雷池,来到凌云面前,又是一剑递出。
  凌云早有防备,撑起太乙混元伞,硬挡下这一剑。
  天岚的剑尖抵在太乙混元伞的伞面上。
  徐北游没有任何犹豫,双手握剑,不进反退,一往无前。
  剑一!
  两人保持着这个姿势一路横撞,不知撞碎了多少墙壁房屋,最后一起撞入城楼之中。
  偌大一座城楼不堪一击,瞬间轰然坍塌,无数烟尘腾空升起。


第十一章 凌云的入世之道
  烟尘散去,徐北游和凌云身形重新出现在一片废墟之上。
  徐北游还好,凌云却是略显狼狈之态,原本一丝不苟的发髻已经被打散,如同徐北游的白发一般披散下来,青色道袍上更是破损处处。
  两人皆是没有继续动手的意思,凌云缓缓说道:“剑宗首徒徐北游,我今日不敌,仅仅是我凌云败给了你徐北游,而非道门败给剑宗。”
  徐北游没有否认,坦然道:“早就听闻掌教真人有十二位弟子,其中以天云、乌云叟、白云子为首,想来道门的首徒人选最终也会在这三人之间产生,徐某若能将此三人败退,方可说剑宗胜过了道门一次。”
  徐北游挥手御过剑匣,问道:“既然已经分出胜负,可要继续分出生死?”
  凌云摇头道:“若我要走,你留不住我,若我不走,死战不退,死的人一定会是我,送死的事情,我从来不做。”
  徐北游扯了扯嘴角,一笑置之。
  经过两人这么一闹,城中的官府和暗卫巡察使早已被惊动,只是摄于两位地仙交手的骇人威势,不敢贸然上前,直到两人不再有动手的意图之后,本地知府才在暗卫巡察使的陪同下冒雨来到已经倾塌的城门前。
  这位知府大人看上去大概不惑年纪,气态儒雅,是位美髯公,这样的男子就如老酒,年岁越大就越发醇香,他看了眼重新背上剑匣的白发男子,又看了眼略显狼狈的年轻道人,最后看了眼已经变为废墟的城楼,先冲两人拱手一礼,然后叹息道:“两位可是打完了?”
  徐北游笑道:“打完了。”
  凌云没有说话,而是望向那位身着黑色锦袍、头戴乌纱冠、腰佩绣春刀的暗卫巡察使。
  在这位暗卫巡察使身后还有十余人,皆是身着黑衣,披蓑戴笠,手中持弩,一线依次排开,气度森严。
  暗卫府除了侦办当朝天子亲自交付的大案要案之外,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负责监察各地修士,毕竟修士到达一定境界之后,寻常的世俗军伍就很难真正对他们造成威胁,若是遇到那种不按规矩的邪道修士,一触即走,来去如风,更是难以针对。
  正是因为种种原因,暗卫府应运而生,除了培养属于朝廷的修士之外,也从军中选拔优秀武修以及吸纳许多口碑较好的散修,同时又装备天机阁出产的各种利器,用以镇压各地修士。
  按照暗卫府律例,一府之地设巡察使一人,下辖都尉一人,校尉三人,卫士十五人,配备天机弩十架,第九等灭神箭二十支。
  如今看来,义阳府的暗卫府巡察使已经将自己的大半家当都搬了出来。
  不过徐北游和凌云都是神色平静,毕竟两人都是实打实的地仙境界,而且身负剑宗和道门两大宗门的诸多宝物,有足够的底气不将一府之地的暗卫放在眼中,严格来说,只有六大分府级别的暗卫府才有资格去击杀一位地仙境界的大修士。
  知府大人望向两人,“虽说两位都是超脱凡俗世间的地仙高人,但这般放肆行事终归是与朝廷的法理不合,所以本官还是斗胆请两位给个交代才是。”
  凌云沉声道:“此战因贫道而起,一切后果皆由贫道承担。”
  徐北游瞥了眼凌云,没有说话。
  平心而论,这话说的没错,若不是凌云拦路,徐北游吃饱了撑的才会在这儿大打出手,也就不会闹出现在这般局面。
  知府听到有人愿意担责,不由轻轻松了一口气,拱手问道:“敢问这位大真人可是道门中人?”
  凌云坦然承认道:“贫道道门凌云。”
  知府与身侧的暗卫巡察使对视一眼,皆是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
  两人都不是傻子,叶字辈的地仙高人不算稀奇,云字辈的地仙大真人可就不一般了,必然是道门中的年轻俊秀,注定将来前途无量。
  一番隐蔽的眼神交汇之后,仍是由知府开口道:“冒昧问一句,大真人可是要用银钱补偿?”
  凌云眉头皱起。
  万丈红尘,千般好处,百般是非,都离不开一个钱字,道门富可敌国不假,可凌云此时却是没有太多银钱,毕竟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他高居玄都,万般不缺,又何时用过银钱,所以此次下山根本没带什么银钱。
  身上携带了许多银钱的徐北游又看了眼这位不食人间烟花的道门骄子,仍是没有作声。
  先不说徐北游绝对不会把钱借给一名道门中人,就算他真的愿意借,以凌云的高傲而言,也未必肯要。
  凌云果然不曾对徐北游多言半句,直接问道:“修缮这些毁坏之物,大概需要多少银钱?”
  知府略微沉吟,没有耍什么算计猫腻,估摸了一个差不太多的数字道:“被毁的街道、房屋、城楼,算上人力和物力,大概需要五十万两银子。”
  五十万两,对于徐北游而言,不算个大数字,以凌云的身份而言,想要从道门中拿出这么一笔钱,也不是什么难事,关键是当下,凌云没有这么多钱。
  当然,凌云也可以选择一走了之,但此事若是传扬出去,那么算是名声尽毁,尤其是大宗门子弟,在这方面注定不能像散修那般随心所欲。
  凌云是一个讲道理的人,在他看来,无论是地仙境界也好,还是人仙境界也罢,只要你入得俗世,就要按照俗世的规矩来,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没有什么好抵赖的。
  凌云想了想,问道:“若是贫道亲自来修呢?”
  此言一出,不仅仅是知府和暗卫巡察使,就是徐北游也倍感惊异。
  一位堂堂道门大真人亲自修城门?这场景未免有点太美了吧?
  知府踌躇道:“此事……恐怕不妥吧?”
  “有何不妥?”凌云再度皱起眉头,“此地因贫道而毁,自当由贫道来修补。”
  知府讷讷道:“就怕有辱大真人身份。”
  凌云摇头道:“求道修真,在于出世,也在入世,何为入世?贩夫走卒,农垦放牧,匠人手艺,皆是入世的道理,此番修城,正是贫道的入世修行。”
  这下就是徐北游也对这位掌教弟子有些刮目相看了,若是假以时日,这位当下名声相对不显的道门骄子,说不定真能肩扛天道,成为道门的又一位飞升祖师。
  雨势渐小,徐北游重新捡回自己的斗笠戴在头上,感慨道:“如果你不是道门中人,我倒是真想交你这个朋友,可惜道不同不相谋。既然你决定留在这儿,那徐某人就先行告辞了。”
  凌云同样对这位剑宗首徒无甚恶感,稽首道:“日后帝都再会。”
  知府和暗卫巡察使哪里敢去阻拦一位地仙高人的去路,纷纷让开道路。
  徐北游和凌云在一次短暂的相会之后,就此分道扬镳。


第十二章 天下之中汝南府
  旅途就是这般,来了又去皆匆匆,有平淡无奇,也有意外变故,只是未必就会有那么多波澜壮阔和慷慨激昂。
  徐北游和凌云有过一场很是剑拔弩张的开头,也有一个勉强算是握手言和的结局,在此之后,凌云留在义阳府,徐北游则是离开义阳府,进入汝南府境内。
  豫州素有天下之中的“中州”之称,汝南府又居豫州之中,故有“天中”之称,闻名天下的天中山就位于此。徐北游当年读《太平寰宇记》时就看到过这样的记载:“大禹皇分天下为九州,豫为九州之中,汝为豫州之中,故聚土垒石以标天中,名天中山。”
  除了天中山之外,汝南府还有整个江北最大的佛寺北禅寺,始建于大郑世宗年间,属于汝南八景之一,占地六百余亩,其大雄宝殿甚至超过帝都皇城的未央宫、儒门文庙的大成殿、道门玄都的玉清殿,号称天下第一殿。
  又是江北第一寺,又坐拥天下第一殿,名头大得不得了,在徐北游看来,这座北禅寺中怎么着也该有几位佛门的金身罗汉坐镇,不想招惹是非的他也就没敢往北禅寺跟前去凑,哪成想我不就山,山来就我,徐北游刚刚踏足汝南府不过一天的光景,就被一位佛门僧人寻上门来。
  当时徐北游正在一座小茶摊上喝茶,剑匣靠在一旁,斗笠放在桌上,一只简陋瓷壶,两只缺了角的海碗,星星点点的茶末,色泽暗淡浑浊的茶汤。
  徐北游有个优点,既能端起架子尊享富贵,也能放下架子随遇而安,几十两银子一两的茗茶喝得,这种几文钱的满天星同样喝得。
  就在徐北游打算结账走人的时候,一名灰袍僧人来到茶摊,径直走到徐北游对面,先是合十行礼诵了一声佛号,继而道:“佛门,夜叉。”
  徐北游哦了一声,“原来是八部众,请坐。”
  自称夜叉的僧人坐下,徐北游抬手给他倒了一碗淡到近乎无味的劣茶,问道:“阁下此来何为?”
  僧人双手合十微微低头谢过徐北游的茶,缓缓道:“徐公子与八部众两代龙王相交,自是我佛门的有缘之人,既然路过汝南府,我北禅寺当略尽待客之道。”
  徐北游摇头婉拒道:“贵寺的好意,徐北游心领了,可徐某仅仅是路过而已,马上就要启程赶路,就不去多做叨扰了。”
  自称夜叉的僧人却是盛情相邀,“寺内已经准备好素斋,若是徐公子过而不留,日后龙王问责起来,我们可是不好交代,还望徐公子不要推辞。”
  徐北游略微沉吟,不想拂了佛门的面子,只能点头道:“既然如此,徐某就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夜叉起身微笑道:“那贫僧就在寺中恭候徐公子大驾,告辞。”
  徐北游同样起身,拱手道:“不送。”
  待到僧人离去之后,徐北游端起劣茶一饮而尽,然后在桌面上排下九文大钱,重新背起剑匣,戴上斗笠,大步离开茶摊。
  茶摊老板是个上了岁数的老汉,来到桌前将九个铜钱收起,又用肩上搭着的抹布用力擦了擦桌面,心情还算不错。茶摊本小利薄,这种散装劣茶一碗一文钱,寻常客人顶多是两三碗茶,也就是两三文钱,方才这位年轻客人一共喝了四碗茶,却留下了九文钱,这样的大方客人可是不多见。
  也许是今天运气格外好的缘故,刚刚走了一位大方的年轻人,又来了两位贵气女子,姿容很是不俗,在没见过多少美艳女子的老汉眼中,无异于天上仙子,平心而论,即使按照徐北游的标准,也大概有三品到二品左右的评分。
  两位女子要了一壶茶,却没有喝的意思,似乎就是想要在这儿坐上一会儿,歇一歇脚。
  其中一名女子将自己的剑放在桌上,皱眉抱怨道:“师姐,你说那人真的在豫州吗?该不会假消息吧。”
  另外一位稍显成熟一些的女子缓缓摇头道:“这是师父从暗卫府那边买来的消息,暗卫府号称侦缉天下,他们的消息向来准确,应该不会有错。”
  先前说话的女子恨恨道:“这杀千刀的叛徒,亏我平日里还喊他一声师弟,没想到他竟然会做出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情,不但偷窃宗门秘籍,还打伤了正在闭关的华师叔,如果让我抓到他,一定要先把他的腿敲断,看看他还跑不跑。”
  被称呼为师姐的女子轻声道:“那叛徒装扮成僧人一路逃亡,先后躲过了几位师兄师姐的追捕,现在师父和几位师兄师姐尚在赶来的途中,你我二人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万不能让他从我们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