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蝉那把剑-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论是哪种,徐北游都不会拒绝,也不会留情,两人之所以要故作姿态地说些温和话语,仅仅是因为大宗门弟子的习惯使然,就像世家子弟进了风月场所,再怎么急色也不能直接进入正题。
徐北游丢掉手中的芭蕉叶,单指扣住绑着剑匣的绳结,问道:“同为信奉道祖之人,我便称呼你一声道友,不知道友所来为何?”
凌云平静道:“贫道想为江南道门讨一个说法。”
徐北游微笑道:“那就是讲道理了?非是徐某人自傲自大,以道友你不过人仙境界的修为,很难与我讲这个道理。”
凌云收起手中的油纸伞,露出一张冷峻面容,就这么站在雨中,自嘲笑道:“地仙境界吗?”
徐北游摘下头上斗笠,原本被束起并藏在斗笠内的满头白发披散而下,遮住了他的两侧脸颊。
黑衣白发,静立雨中,如一抹失去了颜色的黑白残影。
徐北游脸上所有的笑意缓缓敛去,望向凌云的目光冰冷无比,如同即将落到待宰的牲口头上的屠刀。
他已是毫不掩饰自己的杀意。
下一刻,有一剑跳出剑匣,先是似小鸟依人一般围绕着徐北游盘旋一周,然后朝凌云激射而去。
一旁观战周秀宁忍不住惊呼一声。
与此同时,凌云的面前有一朵“青莲”在雨中骤然绽放。
他手中的油纸伞不知何时已经不再是枯黄颜色,而是转为淡青色,仿佛抖落了满身铅华,每个伞珠上分别有一道清气如流苏垂落。
整把伞就像一面大盾挡在凌云的面前。
此时一剑悬停于前,剑尖与伞尖针锋相对。
徐北游轻咦一声,他曾在宗内记载中看过关于道门有名法器的记载,若是他没看错的话,此时凌云手中的应该是太乙混元伞,不但坚固无比,硬若金刚,而且还能避风水火土,清心明神,是件可以与七杀斩灵剑相提并论的顶尖法器。
徐北游抬手召回天岚,道:“有些意思,还有什么法器?可曾将掌教真人玲珑宝塔搬来?”
凌云答非所问道:“平心而论,如果贫道不是道门中人,对你这位徐公子一定是敬佩非常,毕竟从底层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个地位,真的很不容易,不过在其位谋其政,贫道既然是道门弟子,受师尊传道授业之恩,就不得不做些违背本心之事,与徐公子讲一讲道理。”
徐北游平静道:“你倒是道门中难得的直爽之人,也罢,我就看你如何与我论道。”
凌云一挥袖,周秀宁顿时感觉整个人天旋地转,回神时已经是在百丈之外的另一个屋檐下。
凌云缓缓说道:“你说贫道不是地仙境界,没有资格与你讲道理,其实地仙境界于贫道而言,真的不算什么。”
徐北游脸色微微凝重。
凌云闭上双眼,周身气机骤然暴涨,如大江大河奔流入海。
他竟是直接在徐北游面前破境!
由人仙境界踏足地仙境界!
太乙混元伞悬于凌云的头顶,垂落下道道如瀑清气,将凌云笼罩其中。
徐北游现在有两个选择,一是现在全力出手,打断凌云的破境过程,二是等到凌云破境完毕之后再与他公平一战。
徐北游略微犹豫踌躇之后,终究还是没有选择出手,而是选择静观其变。
人仙境界与地仙境界历来被称作是仙凡之别,从人仙境界破境至地仙境界,也是修行一途的天大门槛,多少修士穷经皓首卡在这道门槛上,至死也不曾迈过,就是许多已经踏足地仙境界的修士,也是集合天时、地利、人和,方能侥幸迈过这道门槛。
可对于凌云而言,这些都是不存在的东西,他在很早时候就已经站在了地仙境界的门槛上,与齐仙云一样,只是强行压抑自身境界,迟迟没有踏过去。
地仙境界于他而言,不过是囊中之物,只要他想入地仙境界,随时都可以,而且因为在人仙境界的恐怖积累,他一旦踏足地仙境界,绝不会仅仅是一重楼或是二重楼的境界。
本就浓重如墨的天色更加昏暗,电闪雷鸣,云卷云舒,虽然比不上李清羽晋升地仙时龙卷倒垂的恐怖景象,但也是骇人无比。
他睁开双眼,轻声自问道:“长生何用?”
原本平平无奇的凡人之躯瞬间紫气缭绕,有了几分仙人无垢之身的神异。
破境之间有妄境,徐北游的破妄是蝉蜕,而凌云的破妄则是自问。
自问问己,若是能够自答,那便破去妄境。
此时此刻,凌云已然破去自身妄境。
在他胸间出现一轮冉冉“明月”,不断攀升,由中丹田气府攀升至上丹田紫府识海,最后三大丹田连成一体,整个紫府大放光明。
忽然之间,凌云想起了庄祖的那篇逍遥游。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故曰,逍遥游。
凌云盘坐在地,一拍自己头顶,喃喃自语道:“我自逍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大真人可神游万里。
另外一个凌云自他紫府中神游出窍,本尊盘坐于地,神魂则是腾空而起,迎着雨幕逆流而上。
徐北游轻声感叹道:“好一个扶摇而上,好一个逍遥天地。”
凌云以地仙境界扶摇而上,身形不断拔高,骤然雨停,他竟是冲出了层层乌云,高出云海,复见头顶的万丈霞光。
人间雨落,天上则是一片璀璨生辉,大多数人注定一生无缘见此奇异景象。
出窍神游的凌云悬停于九天之上。
道门列祖擅“御风而行”,将地仙境界的逍遥二字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一刻,凌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何谓逍遥地仙。
挣脱凡尘枷锁,直上九天云霄,见云卷云舒,看风起风落,如同置身仙境,心旷而神怡。
逍遥,逍遥,地仙方可在世间得三分逍遥。
紧接着凌云脚下有紫气凝结成云彩,将脚下电闪雷鸣的黑云遮挡。
天地之间重新恢复寂静,只余落雨之声。
凌云负手立于云上,俯瞰世间。
世间又多了一位逍遥地仙。
第九章 秋雨之中讲道理
徐北游仰头望着天空中涌现的紫气和彩云,笑了笑。
当初他入地仙境界时,可没有这般天地色变的壮阔气象。
依稀记得典籍中曾经专门记载,若是破境时能有这般破境异象,那就表明此人此生飞升有望。
不愧是天下英才入吾彀的巍巍道门,一个名满天下的谪仙人齐仙云还不够,还有一个藏在暗中名声不显的凌云。
天幕上的凌云并未停留太长时间,在脚下紫气和彩云消散之后,纵身一跃,朝地上本尊急急坠落。
从天而落的凌云直接跌入本尊的上丹田紫府,就此消散无踪。
盘坐于地的凌云本尊重新睁开双眼,望向徐北游,虽无言,却有声。
“我入地仙境界了。”
“地仙三重楼。”
“现在我是否有资格与你讲一讲道理?”
徐北游没有说话,只是略微感慨。
道祖之道,并非道门一家独占,包括剑宗、玄教,甚至是佛门都有所涉猎。
说到底还是同本同源且殊途同归。
若非是志不同不相谋,徐北游很想与这位道门骄子聊一聊他们之间所行之路。
徐北游能一步踏足地仙三重楼的境界,要归功于赤练剑,归功于紫电剑,归根究底还是要归功于剑宗的遗泽。
虽然凌云也有道门的福祉,但更多还是依靠自己的卓绝天赋。
如果没有剑宗十二剑,徐北游撑死也就是个人仙境界,可没有道门,凌云仍能一步一个脚印踏入地仙境界,甚至有望登顶十八楼,乃至于飞升境界。
换而言之,若是没有背后这个剑匣,徐北游面对凌云就只有认输一途。
不过世间从来没有那么多的如果,现在剑宗十二剑已有半数归于徐北游之手,他正朝着无敌地仙大踏步前进,反倒是压过了凌云一头。
现在的凌云,其实处于一种十分玄妙的境地,虽然直接踏足地仙三重楼,但因为接连破境的缘故,其境界并不稳固。若是他愿意再等几年,待到自己积累圆满时再去破境,那恐怕就是另外一副光景了。
徐北游犹豫了一下,忍不住问道:“不可惜吗?”
凌云摇头道:“师尊曾言,修道一途如逆水行舟,可破境却是要顺其自然,我今日想要与你讲道理,只能破境,这便是自然。”
徐北游摇了摇头,对于凌云口中的“自然”不置可否。
公孙仲谋最看重徐北游的一点就是心性,无论顺境逆境,心志都是不动如山,根本无所谓心意通达之说,在这一点上,凌云不如徐北游远矣。
凌云问道:“方才你为何不阻拦我破境?”
徐北游平淡道:“事出反常必有妖,你既然敢当着我的面破境,想来一定做好了防备手段。”
凌云笑道:“不愧是徐公子,我方才的确留有后手,如果你真是不要脸皮地出手偷袭,定会吃个大亏。”
说话间,在凌云身周有颗颗蓝色雷珠依次浮现,好似是深夜繁星。
凌云一挥袖将它们重新收入袖中,平静道:“若是你忍不住出手,我便会以这方小雷池引下天上劫云中的雷劫,不足以致命,却能让你元气大伤,不过现在劫云散去,已是无用了。”
徐北游点点头,道:“话已说明,那便讲道理吧。”
这位新晋地仙伸手握住飘摇而落的太乙混元伞,平静道:“请。”
徐北游单指一勾胸前绳结,背后剑匣飞起,然后被他单手按住,轰然竖立在身前地面,以剑匣为圆心,地面雨水层层向外涌动,如同正在缓缓绽开的伞面。
那一瞬间,紫电跃出剑匣,在水幕的遮挡下悄然刺出。
紫电穿过层层雨幕,在整个过程中,一化二、二化四、四化八、八化十六。
待来到凌云面前时,已然有足足十六把紫电。
凌云将手中太乙混元伞挡在身前,一旋,十六把紫电落在伞面上,竟是不着力一般,向四周激射而去。
紧接着凌云又将太乙混元伞一转,整个雨幕仿佛随着伞面转动,如瓢泼一般朝着徐北游当头盖下。
徐北游手中已是握住天岚,身随剑行,直接将整个雨幕搅烂。
凌云眼睛眯起,一手托住伞柄,一手支撑在内伞面上,仿佛举起了一面青色大盾,不退反进,朝着徐北游大步而行。
双方之间的距离眨眼间便只剩下不足三尺。
剑宗曾经号称三尺之内即举世无敌,我倒要看看你们剑宗究竟是怎样的无敌!
徐北游冷笑一声,手中天岚以剑八起式开山,狠狠劈在太乙混元伞上。
两人脚下的青石街道瞬间破碎,如遭地震,地面上的积水则跳跃而起,悬于半空。
凌云虚手一指,轻声说了个去字。
水化为箭,密密麻麻攒射徐北游,竟是有了几分沙场上箭雨如幕的景象。
几乎就在同时,剑匣中又有玄冥出匣,直接化作剑甲,护在徐北游的身周。
水箭落在剑甲上,响起一连串让人头皮发麻的劈啪声响。
徐北游硬是顶着密密麻麻的水箭,一跃而起,居高临下地连刺数十剑。
剑剑不同,虚虚实实。
凌云干脆藏身于伞面之下,任凭徐北游的剑势落下。
伞面上响起一阵金属碰撞的剧烈声响,仍旧不伤分毫。
徐北游脸色如常,腾起复又落下,整个人站在伞面上,双手握剑狠狠刺下。
太乙混元伞仍旧是坚不可摧,可撑伞的凌云却仿佛力有不支,整个伞面开始左右晃动。
凌云轻念一个“收”字,伞面骤然合拢,如是长剑。
如此一来,就变成了两“剑”针锋相对,徐北游在上,凌云在下。
片刻僵持之后,凌云又默念了一个“起”字,原本应是居高临下占尽上风的徐北游竟是不受控制地向上倒飞而起。
凌云趁机向后退去。
不过几乎就在同时,徐北游面无表情地轻念一声“走”。
剑匣出匣第四剑,却邪。
红芒一掠,凌云尚来不及重新撑伞就已经被刺穿小腹。
凌云嘴角渗出血丝,向后飘摇而退,背后所负之间终于铿锵出鞘。
世人皆知秋叶在“成道”之前有两样护身宝物,分别是长剑水龙吟和太乙混元伞,抛开知云不提,这两样宝物被他分别传给了两名最小也是最宠爱的弟子,齐仙云得了水龙吟,凌云得了太乙混元伞。
不过不为外人所知的是,作为师母的慕容萱同样将自己早年时所用的两样宝物传给了两人,齐仙云得了九支飞龙簪,可化佛门十八伽蓝护卫,正是因为这件宝物,她才能从萧林手中逃得一命,而凌云则是得了一柄无名之剑。
剑本无名,却丝毫不逊于九支飞龙簪,凌云负剑下山之后,过大徳岩和雷音寺,观山闻雷声有悟,遂将此剑命名为大德雷音。
顾名思义,此剑不在于杀伐,而在于那个“音”字。
第十章 一剑直过小雷池
徐北游手持天岚飘然落回剑匣前,已经出匣的紫电、却邪、玄冥依次悬于身侧。
这位掌教十一徒刚刚踏足地仙三重楼境界就逼得他连出四剑,的确很不俗气,可如果仅限于此,那也就到此为止了。
凌云不愧被掌教真人赞为有任侠之气,丝毫不在意自己的小腹被捅了个通透,抬手拭去嘴角的鲜血后,反手将已经合拢的太乙混元伞放回身后,然后伸手握住已经出鞘的大德雷音。
凌云右手握剑,左手屈起中指,在剑脊上轻轻一弹。
铿锵之声瞬间压过了漫天风雨声。
徐北游眼神微变,轻笑道:“有意思。”
他学过很多剑道,身前三尺即无敌的三尺青锋之道、御剑万里的飞剑之道、呵气成剑的剑气之道,甚至是未央剑经这种生门冷僻的剑意之道、如同炼丹的剑丸之道,可从来没学过这种用剑手段。
凌云继续弹剑,天空中竟是响起轰隆雷声,可细细听去,又似是有佛说法,如来正声,声如雷震。
这已经不仅仅是道门雷法,其中还掺杂了佛门的玄妙神通。
徐北游横剑身前,两指轻轻抹过剑身,剑身清亮如水。
前两次敲击仿佛是琴师调音,第三次时,所有声音凝聚一线,瞬间将雨幕切割成两半,朝徐北游拦腰“斩”来。
徐北游不退不避不让,干脆流落地一剑直斩。
两两相撞。
满街的雨水尽数被震为齑粉。
凌云再度弹剑,声音越来越急,一线接一线,线结成网,朝着徐北游当头罩下。
徐北游一声长啸,整个人如是与手中长剑合作一体,化成一道凛冽剑光,扶摇直上。
这张看似杀机重重的大网被被剑光一冲而散。
凌云脸色不变,只是轻轻抖袖,先前被他收入袖中的雷珠依次飞出,十二颗雷珠如有灵性,自行结成玄奥阵法,迎向凛冽剑光。
徐北游所化剑光迅若闪电,在刹那间连闪十二次,每次都幻出八道剑芒,七假一真,放眼望去,漫天尽是辉煌剑光。
一气之间,徐北游击落了九颗雷珠,虽然还是有三颗雷珠硬撞在剑光上,一一爆开,炸的剑光忽明忽暗,但仍是被剑光强行冲破了阵法,直奔凌风而去。
凌风的脸色终于露出几分凝重,左手五指在大德雷音上连弹,荡漾起一圈圈气机涟漪,接连不断地撞在剑光上。
剑光倏然收缩,显出天岚以及握剑的徐北游。
此时徐北游周身有白色光华流转,剑气缭绕,他深吸一口气,以剑十二起手,剑势瞬间有春雨轻盈之感,如一汪春水绵绵不绝,剑气似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