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召唤神话之万古一帝 >

第270章

召唤神话之万古一帝-第270章

小说: 召唤神话之万古一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不单单是要支持这杆秤,更要捍卫这杆秤的威严和不可亵渎!”
  “老国柱,你在想想,如果这一次京兆府的肃清风波轰轰烈烈而起,却因为涉及的朝堂重臣子弟便草草收尾,这岂不是将大汉的国律法典踩在脚底下侮辱了?”
  “那以后,汉土十五州,一百七十三郡,两千零五六乡的各级州府父母官,还敢不敢理直气壮的依照国律法典秉公行政了?”
  “这可是长安城,是大汉国都,是汉土普天之表率啊老国柱!!”
  最后一句,语重心长,让李河图何等惭愧啊!
  这位已经上了年纪白发苍苍的老人,直接掩面泣泪,毫不犹豫的匍匐跪地,连声呼道:
  “陛下圣明,娘娘圣明,是……是老臣愚昧糊涂了啊!”
  “老臣这……这就去给陛下请罪。”
  说着,李河图就要起身去求见赵元开,但还是被蒙耶青忧拦住了,摇了摇头,道:
  “陛下在意不是罪罚,只要老国柱你能理解就好了。不过,眼下最饱受偏见和敌意的其实另有他人啊。”
  “另有他人?噢,老臣明白了,是京兆伊许大人,他这是不惜和整个朝野交恶,也要敢为先驱,捍卫大汉国律法典的威严!”
  “唉,老臣的格局还是小了,惭愧,惭愧啊!”
  李河图想起了早上小朝会之后,京兆府被其他朝臣孤立和横眉冷对的样子,是更加的惭愧了。
  不过……
  经过这皇后娘娘的这番点拨,李河图的不禁顿悟了,而且思考问题的思维也一下了发散了。
  他突然间想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京兆伊许文林怎么就突然这么大胆,敢拿着那杆秤在满朝文武面前舞刀子呢?
  是他一向而来便如此有先见之明和秉公之心,同时还就摸透了陛下的深意?
  还是……
  从一开始,这一切的一切就都是陛下在一手推动着的?
  京兆府不过是被推上第二层的存在,而真正深居云端高深莫测的,始终都是陛下?
  不管是怎样,整个风波深层次的意义还是让李河图羞愧难当,且瞬间纠正了态度,绝对支持陛下和许文林!
  “老臣多谢娘娘点拨,若不是遇见了娘娘,老臣怕是还要糊涂下去啊,老臣是真心的感激不尽!”
  李河图伏地,一拜再拜。
  青忧始终面容雍和恬淡,摇了摇头,摆手,道:
  “老国柱言重了。”
  “老臣恭送娘娘。”
  又是虔诚一拜。
  起身后,那位大汉当今帝后已经入了内宫,徒留这位大汉肱骨老臣陷入了醍醐灌顶之后的久久震撼之中。


第640章 交给时间
  宣室殿。
  赵元开倒也不是特别的动怒。
  京兆府兴起的长安肃清风波,其实并不是突如其来,是赵元开早就谋定好了,恰巧许云生撞上了,于是乎,风生水起。
  刚刚平定了北戎,理宗府也彻底走上了正轨,几百个提振大汉社稷水平的项目也确立了!
  接下来的五年时间里头,就四个字,埋头苦干!
  但在这之前,赵元开秉承的一贯法则依旧是那个,那就是铺好路,铺好所有的路!
  平乱,卫边,定海内。
  出国策,辅国政,放开手脚。
  基本上所有应该做的,所有制度上的完善,赵元开都做到了,那么,就只剩下的最后一点了!
  那就是捍卫法制!
  赵元开是注定做不到圣裁天下的,而各级州府父母官,也不可能人人清明廉洁,刚正不阿!
  倚仗人治,终究是不靠谱的,只有法制,才能给予整个大汉江山最为根本制度上的保障!
  赵元开要让大汉的国律法典,就像是一柄锋利无比的利剑一样,时时刻刻悬在了大汉子民的头顶!
  举头三尺有神明?
  不!
  在大汉,举头三尺有国法!
  什么国律法典?
  她约束了一些人,制裁了而一些人,但其最根本的价值在于,她公平公正的保护了绝大多数人!
  只要在国律法典的许可之内,那么,谁也不可以随意的欺负你!
  赵元开在宣室殿之内,来回踱步。
  京兆府抓人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目的是借此风波显露一下国律法典的威严和不可亵渎!
  同时,为了接下来一步,也正是赵元开最终想要的一件事做铺垫!
  这件事便是让大理寺重新修著大汉的国律法典!
  旧的法规有太多的不合理的地方,这种修真文明和不成熟的古老帝制根本就没有形成一套成体系化的法典!
  另外,五年大发展之后,大汉的社稷主体将会由农业初步过渡到了工业,资本会被推行,社稷主体和结构将会发生巨大变化!
  这个时候就必须要修著新的法典了。
  别说修真世界不是农业主体,现在的大汉,甚至更完善一点的修真国度,那也是农业主体!
  修真者高高在上,他们产生社会价值了吗?
  并没有!
  基础依旧是那些被他们视如蝼蚁的普通人。
  这些最底层的普通人在干嘛?就是种田种地啊,要么采桑种麻,顶天了就是搞个家庭小作坊,弄点轻工业手功!
  这能不落后吗?
  别说发展,都他娘的弱者不如蝼蚁的,没有保证,谁敢发展?谁敢富余啊?
  所以,发展的前提就是法制,而法制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资本的诞生,而资本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
  赵元开知道,当下他的很多布局和国策是不容易被人理解的,但这没关系,他也不会去解释什么。
  把一切交给时间!
  三年!
  五年!
  或者是十年之后,大汉子民就知道这位当今的天武帝究竟是何等的伟大!
  不!
  就算是现在,整个大汉两千多万子民,对于赵元开的拥戴和尊崇已经推高了到极致地步!
  别的不说,农部设立之后,一年就让粮食收成翻了近百倍啊!
  在家上税改,那些在这片土地之上生活一辈子的苦命,往年挨饿受冻把粮仓底儿都扒了,今年加建了两个新仓都装不满!
  吏治一新,曾经的官老爷周扒皮没了,入了武道就敢占山为王的匪气也没了。
  国子监推行幼堂,是个孩子就可以象征性的交点学费去识字学文了。
  而且国朝张榜,明明白白的告诉你,幼堂无条件入学,平校需要考核,学院圣府更是层层选拔!
  没别的要求,只要你孩子努力,就能出头!
  翻身的路就摆在你面前!
  那是什么?
  那是希望啊!
  这一切都是因为谁?
  天武帝!
  千年之未有的巨变,让赵元开的在大汉子民心中地位彻底拔高了极致地步,功盖万古,无人能及!
  而这,就是民心!
  军武改制之后,天子师姓天子。
  龙脉复苏之后,天选之族成了皇室外戚,归入汉室成了四大重部之一的宗武殿,同时还举国朝之力创立大荒圣府!
  这是南苍域最低级……不,是独一档,然后再空一档的武道人才培养基地,以科学发展思维指导武道体系发展!
  说白了,大荒圣府就是国家队啊!
  最顶级的人才,永远都是归属于大汉国朝!
  更要提,赵元开本人就是个挂,《天帝经》将他和国朝捆绑在了一起,国朝强盛,他就无敌!
  如果他愿意,他的武道修为将永远凌驾与国朝之上!
  所以……
  赵元开还真就不担心李河图口口声声的所谓的臣子之心!
  主要制度完善,只要机制优越先进,大汉就不可能被所谓的权臣所影响动摇,而赵元开的方法就更加的简单粗暴了。
  一句话!
  不换思想就换人!!
  “呼……”
  “朕的大汉,未来不可限量啊!”
  赵元开一声长叹。
  岂止是不可限量啊,这样完善制度下的国朝,分明就是铁桶江山一座,以高维式的姿态凌驾于这异世九州之上!
  赵元开现在需要的,就是时间!
  很不巧。
  他有的就是时间。
  而今超凡,寿三百,过几个年看看要不要入圣,直接寿五百!
  或许有一天,问道长生,直接不死不灭!
  那时间可太充裕了。
  当然了。
  忧患也是有的。
  赵元开不知道南苍域之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如果出现了有一位如同太祖一样的人物,就极有可能让历史重演。
  所以,赵元开必须得猥琐一点,至少近五年,不敢太冒头。
  也正是因此,在对内大发展的时候,对外却是保守的,霍去病和岳飞手握重兵,也只是以战略防守为主!
  短期之内,赵元开甚至连汉土十五州都不愿意扩展一点点!
  正所谓船小好调头,就现在这个基本盘,足够了!
  “陛下,皇后娘娘求见。”内监叩跪,传声道。
  “准奏。”赵元开没有犹豫。
  对于青忧,他是一百个满意。
  后宫之事已经逐渐交由青忧管理了,这位大智若妖的绝世美人,似乎就跟赵元开心有灵犀一般,总是能契合赵元开的心意!


第641章 苗头
  甚至,很多超脱于这个世界和时代的理念与思想,青忧都是一点就通,而后便知君意!
  这样的女人在身边,真的是太舒服了。
  “臣妾见过陛下。”
  青忧进殿,微微欠身行礼。
  赵元开直接迎了过去,温柔的牵起青忧的手,笑颜逐开,尽是宠溺的说道:
  “青忧,你现在是帝后,以后见着朕不必这么多礼!虽然说来是帝王帝后,但朕更希望的是,我们之间就像是寻常恩爱夫妻一样的相处!”
  见着青忧,赵元开习惯性的话多一点,威严少一点。
  久居高位,积威深重,有时候并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所以面对青忧的时候,赵元开便下意识的随性一些。
  青忧点头。
  算来也是老夫老妻了,可眼前的绝色,总是保持着初见之时的那么娇羞,被赵元开看久了一点点、或是稍稍宠爱了一些,就禁不住的脸红。
  多美好啊!
  赏心悦目啊!
  “陛下,臣妾刚刚在外面见着国柱王了,就多说了几句,也不知说的合不合适,还请陛下不要生气!”
  青忧抬脸看着赵元开,有些不安的说道。
  “朕的青忧聪颖过人,是不会多说不合适的话的,来吧,跟朕讲讲,到底说了啥?”赵元开笑道。
  说话间,下意识的捏了捏青忧那如玉般的小琼鼻。
  “哎呀,陛下不要闹了,臣妾是这样说……”
  一番复述,可把赵元开听呆了啊。
  最后,赵元开直接起身,连连摆手,叹道:
  “皇后啊皇后,朕果然没有看错你!这哪是不合适,这分明就是在合适不过了!你很懂朕的心意,也很懂身为皇后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那些话,朕没法以你那样的方式跟李河图明说,但青忧你出面了,就大不一样了!”
  “虽说李河图让朕有些失望,但毕竟是老国柱,他对于朕来说,不单单是功勋老臣,更是大汉朝堂的君臣表率啊!”
  青忧听到这儿,脸红的更厉害了。
  谁能想,这位母仪天下威仪盖世的大汉帝后,在赵元开面前却完全另一番模样。
  赵元开情动,很是霸道的将青忧揽入了怀中。
  低头,语气低沉,气息直接贴到了青忧的那张绝美的面容之上,怀中温香顿时就软了,轻颤着。
  “陛下……”
  “青忧,封后之后累不累啊?”
  “回陛下,臣妾不累,一点都不累……”
  “可是,自称封后之后,有没有觉得朕冷落了你几分了呢?朕怎么觉得有些日子没和你这样单独的相处了啊?”
  磁性的声音愈发温柔。
  怀中的软玉婴宁了一声,最后,情动了,羞到了极处却也大胆了起来,就那么突兀抬脸,直视赵元开,唤道:
  “臣妾……好想陛下了……”
  “朕也是。”
  ……
  ……
  宰相府。
  李河图出宫之后,并没有选择王府,而是直奔张居正的府邸。
  书房内,张居正恍然大悟,连连摇头,直呼忏愧忏愧啊。
  “张阁老,你现在的样子,就跟本王在皇后娘娘面前一样啊……哈哈!”李河图大笑。
  “确实是忏愧啊,老夫身为内阁首辅,竟然不能第一时间领悟陛下的圣意,这要是被定个失职罪名都不为过的!”张居正摇头。
  “且不说这些了张阁老,现在知道也不为晚啊!对了,依阁老的意思,我们下一步应该怎么办?内阁和军武殿是不是要表一态,给京兆府一些支持呢?”李河图又问道。
  这也是他第一时间找张居正真正的原因说道。
  刚说完,李河图像是想到了什么,又补了一句:
  “而今的京兆府可谓是得罪了朝野满堂,抓了大几百人,弄的京兆府甚至需要军武出兵站岗保护着!”
  “而且,本王还收到了一些骇人的消息,据说有几个胆大包天的,已经背地里头搞一些黑暗的手段了。”
  “本王怕许文林沉不住气,撑不下去啊!”
  张居正紧锁着眉头,半天没有说话。
  这些风闻,他自然也是知道的,甚至有几个内阁组内的大员,也不知是气急败坏说错了话还是怎的,确实讲了一些不好听的话!
  朝野之中,也确实有那么几个人,恨不得弄死许文林!
  而他们之所以有这个胆子,就是因为许文林是孤立无助的,没有天子的明确态度,军武殿和内阁高层表现的态度也是不待见的!
  就比如张居正和李河图,虽然明确说什么,但几次求见天子为朝野说话,就足以表明了一切了!
  “不!”
  张居正开口了。
  一个不字,相当的果决!
  “不?张阁老,此话又是怎讲?本王是真的有些担心许大人了啊!”李河图毕竟是军武统帅出身,觉悟上和张居正这种千古辅政能臣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
  在得知对错之后,李河图本能的倾向于对的那一方,思考问题方式有着天然的军人思维上的简单和直接!
  但,张居正不一样。
  “王爷,你还记得娘娘着重强调的那句话吗?陛下支持的,是那杆秤!所以,我们不能直接表态去支持许文林!”张居正道。
  “啊?这……这是何意?许文林不就是仰仗的那杆秤吗?我们支持许文林就不是支持那杆秤?”李河图不解!
  张居正依旧是摇头。
  “不,许文林是许文林,那杆秤是那杆秤!”
  “如果老夫没猜错的话,陛下想要看的就是这次长安风波愈演愈烈,最好是演化到了让许文林被千夫所指,孤立无助!甚至是许文林经受万般打击成了众矢之的!”
  “你看,活起许家的那个侄公子许云生是吧?听说那一门都被抓了,这是铁定了要处死的!”
  “御林第二战将王猛杀妻弑亲,而后自裁于大营之前,这让京兆府再一次的备受争议,甚至引起了军武一脉的不满!”
  “许文林现在是众叛亲离,是里外都不是人,但……他错了吗?陛下说了,他没错!”
  “只要他没错,只要他一直秉承国律法典,甚至疯狂偏执到敢倚仗着这杆秤,连陛下都敢冒犯不敬!那么……这场长安肃清风波才算是看见收尾的苗头了!”


第642章 大戏
  张居正话讲到这儿,李河图有些糊涂了,连忙打断,问道:
  “等等!阁老,你刚刚说什么?许文林还要冒犯陛下?这不止于吧?”
  “至于!”
  “哎呀,王爷,你还不懂我的意思吗?你我二人千万不要表态,就那保持这个态度,不偏不倚,甚至袖手旁观!”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