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召唤神话之万古一帝 >

第238章

召唤神话之万古一帝-第238章

小说: 召唤神话之万古一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便是设立理宗的初衷,是这伟大构想背后的伟大初衷!
  理!
  什么理?
  物理,玄理,命理……甚至是天地法则,都是理,是前世地球那些哲学大能最为之神往的宇宙真理!
  他们信誓旦旦,说只要掌握了宇宙真理,就能主宰一切!
  这话很多人无法理解,其逻辑,就在这里!
  而赵元开的终极野心,也在这里!
  那些嚷嚷着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人,在赵元开的眼中都是格局底下的蠢货,是在底层的无能狂怒和呐喊!
  以为自己比所有生灵都强,诸天万界唯我独尊就是真神了?就比肩天地了?
  幼稚!
  低级!
  蚂蚁王国最强壮的蚂蚁,都头来终究只是蚂蚁!
  强者思维在帝者思维面前,永远都是上不台面的,是黯淡如尘土的!
  赵元开不知道这一条路究竟要走多久,百年?千年?还是万年?
  但!
  他坚信一点!
  只要路没错,他不死,终有一天他会兑现自己的一切!
  思绪收回。
  俯视满朝文武。
  四大顶级幕府机构之中,理宗的立意和构想彻彻底底超脱时代、甚至是超脱位面的,不能急,也没必要解释,得慢慢来!
  “诸位爱卿,内阁和军武殿是当前首任,朕会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敲定完善的国策路线!”
  “在此之外,朕还有一个重大的国策理念要宣告!”
  “龙脉复苏盛世重启,大汉五到十年之内的国策方针可以总结为六个字,重军武,宽社稷!”
  “以大汉当下十五州为基业,加重边防,保守对外!同时,国内发展以尽可能的宽松和包容为主,鼓励经商,鼓励拓荒,鼓励革新创举,鼓励互融交流……”
  “总而言之,国朝法典之外,万事皆可为,万般皆上品!”
  赵元开一字一句,余音绕梁!
  这是在定调子!
  大汉当下的十五州疆土不算小,但人口、社会基础、社稷生态都太低级了!
  发展是需要活力的,活力是需要大包容的!
  龙脉复苏,妖灵诸邪万宝都会出世,军武兵防镇国,给予大汉十五州以风调雨顺社稷安康,让万民可劲儿的折腾吧!
  国朝引导,创造力和生产力被高效激活,五年便能翻天覆地,十年便可全面奠定帝国根基!
  最基本的一点。
  赵元开希望在五年后,甚至只是三年之后,能看到长安城扩建数十倍,今日的四十万人口能激增到四百万人口!
  赵元开定下的这个基调让满朝文武震撼无比,同时又激动澎湃啊。
  自古以来,帝主都是苛政治国,哪像今日之天武帝,如此包容和开放啊!
  天武帝的每一战,每一步,都给了这些大汉子臣前所未有的野望和希冀,将他们的视野和格局一步一步的开阔!
  所有人都在期待明天!
  让他们更加自豪和热血沸腾的是,他们投身其中,是那个即将来临的、前所未有的大世的建造者和见证者!
  天武五年,岁末二一,大朝会!
  这将是大汉帝国后世铭记的伟大的历史节点,在大汉帝国的版图扩充亿万倍之后,被写入诸天教科书第一页的丰碑时刻!


第562章 军武殿
  整个大方向定下之后,赵元开也不再客气了,大袖一挥,俯视朝臣,嘴角浮现一抹淡笑,道:
  “最后,朕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从即日起,三日一小朝,七日一中朝,一月一大朝的制度就此作废!往后,若非大事发生,例行一月一早朝!”
  这是赵元开早就想要改变的了。
  早朝其实已经变味了,形式大于实质,很多时候就是走个仪式而已。
  一旦内阁设立,早朝的意义就不大了,而赵元开也不想一大早五更天就起来跟这些个老家伙们聊天!
  国朝大发展时期,频繁的早朝也不是什么好事情,挤占时间,耽搁行政!
  如果一个国朝的帝主天天早朝,事必躬亲,那这个帝主绝对是失败的,因为他没有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
  但……
  这话一出,国柱王李河图顿时脸色一变,赶紧躬身而出,呼道:
  “陛下,万万不可啊!”
  “有何不可?”赵元开道。
  “陛下,早朝事关吏治稳定,切不可怠慢啊,否则的话……”李河图讲到这儿的时候,看了张居正一眼!
  其实李河图的意思赵元开心里很明白,他是担心大汉再出第一个陈国寿。
  先帝在位的后十年里头,身体一直不好,早朝一度搁置,朝政由宰辅陈国寿全权代理,最后难免权倾朝野。
  但,赵元开不担心这一点!
  一来,他相信张居正。
  二来,军政分家,张居正位居内阁首辅,权势再大,也染指不了兵权!
  三来,当今的帝主是谁?是赵元开啊!是南苍域独一档的第一高手,是整个大汉盛世复兴的千古一帝啊!
  积威直逼太祖的赵元开就算是把帝位一扔,看看谁敢放肆?谁敢??
  不过,话不能这么直说。
  “国柱王,军武殿成立之后,军政分家,还有宗武殿制衡,一切都在朕的掌控之中!”赵元开笑道。
  李河图闻声之后,恍然大悟,这才明白了陛下新策的高明所在啊!
  “罢了,今日朝会到此为止,三品以上吏员留下,剩余人等,退朝!”
  赵元开拂袖,毫不废话。
  三品以下的吏员退朝离开,剩下便是八部侍郎,五寺,国子监,督察院的正副职吏员留下!
  这是单独议事,是对于军武殿和内阁的进一步敲定和规划!
  赵元开先是将目光落在了李河图的身上,面带微笑,道:
  “国柱王,朕的军武殿还是由你这位老国柱来掌印主持啊!”
  一句看似轻描淡写的话,却是落权实处,直接将之前从西凉归来空有爵位却无实权的李河图拔高到了和张居正比肩的地位!
  满头斑白的李河图老身一震,直接匍匐跪地,连呼:
  “陛下,老臣何等何能啊?”
  “朕说你行,你就行!”
  赵元开大袖一挥,而后看着兵部尚书徐俊泽和兵工部侍郎黄轩和,又道:
  “军武殿乃是国朝军武一等幕府机构,位居六部之上,比肩内阁,第一任军武殿首司便由国柱王李河图担任!”
  “此外,兵部和兵工部与其他六部切割,归入军武殿直辖之下,授镇将军衔!”
  “同时,四境司帅入军武殿司列!”
  军武殿是对等内阁的,以司列为最高桌台,人不求多,只有司帅一级的才能入列!
  而司帅,是具备军武票拟权的!
  “朕之前说过,军武殿的设立,伴随着军武制度的革新,摒弃以往的封号将军,统一六级军衔制!”
  “最高级为司帅,官居一品,二级为战将和镇将,位居二品,三级为参校,位居从三品,后三级不做比对!”
  “就目前来说,朕钦点授予司帅军衔者,有以下诸人,国柱王李河图为军武首帅,掌军武殿大印!玄甲军霍去病为汉西司帅,掌玄甲军虎符金印紫绶!背嵬军岳飞为汉南司帅,掌背嵬军虎符金印紫绶!白袍军陈庆之为御林司帅,掌白袍军虎符金印紫绶!”
  “此外,黄轩和!”
  讲到这儿,赵元开将目光落在了黄轩和的身上。
  “臣在!”黄轩和叩跪在地。
  “朕册封你为兵工部尚书,张居正不再兼任尚书一职,授你镇将衔位!”
  “臣,叩谢陛下天恩!”
  黄轩和匍匐叩首,振奋高呼!
  赵元开颔首,最后还是将目光落在了李河图的身上,语重心长道:
  “国柱王,军武殿事关国朝千秋大计,亦是开创大汉之前所未有,你可不要让朕失望啊!”
  “自今日之后,未央宫北天机殿便是军武殿的特许幕府重地,你需要统筹兵部、兵工部,还有三位掌符司帅的协同配合,以最快的速度将国朝军武制推上正轨!”
  “老臣绝不辱陛下圣命!”李河图叩跪在地,激动彭拜。
  “朕相信你!不过朕也知道,这对于老王爷你来说,有太多陌生的理念了。这样吧,朕给你提几个框架方向,你记好!”
  “请陛下明示!”
  李河图听了这话,顿时长舒了一口气。
  确实,这些概念对于他来说太过于陌生了,就算是这满朝文武,也没几个人能彻底理解赵元开的伟大构想和立意!
  “第一,确定军武殿的幕府首脑地位,司帅由朕钦点,但战将镇将以下,由军武殿考核,经朕批准,方可授予!”
  “考核标准依旧是过去军功和才能那一套,天子师随朕征战至此,奠定盛世根基,出了不少将才,论功授衔迫在眉睫,这是首重!”
  “第二,确立四境司帅府的镇守区位,参校以上的兵团设独立的军武禁区,要在最短时间之内建造军府、沙场和兵区!”
  “第三,这一点倒是不着急,那便是全力推行募兵制,设服役期,同时融合宗武殿,以武道强兵!”
  赵元开初步只提了三点。
  这三点概括起来,就是队伍建设、基础建设和制度建设!
  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是一件极为系统化的庞大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李河图听到这儿,顿时豁然开朗。
  他戎马一生,对于带兵治军的理解可谓是远超常人,但面对陛下的这番构想和指引,依旧是推崇备至大开眼界啊!


第563章 腾飞
  不过就在这时,李河图突然有了一个疑问,赶紧问道:
  “陛下,四境司帅只设汉南和汉西,那汉东和北域呢?天子师麾下名将如云,比如赵云将军,比如武及大宗师的李存孝将军……”
  “国柱王,授命司帅朕自有定夺,且,宁缺毋庸!”赵元开笑着打断。
  “老臣明白。”李河图赶紧躬身。
  “嗯,军武殿设立到此为止,诸位爱卿,可还有什么异议?”赵元开一锤定音,最后象征性的看了张居正一眼。
  殿内二十多位大员皆是躬身,呼道:
  “陛下英明,臣等没有异议!”
  “很好!”
  “接下来,便是内阁的组建,张居正!”
  “老臣在!”
  张居正一步踏出。
  “张爱卿,你,辛苦了!”赵元开没急着说事,而是一声感叹。
  御驾亲征的这段时间,张居正代为监国,可谓是忠心可鉴鞠躬尽瘁,让赵元开甚是欣慰!
  这番改制,其实对于张居正来说是一种降权和削弱,所以赵元开多少还是顾忌一下他的心态的。
  没曾想,一句辛苦,竟让这位骨瘦嶙峋佝偻着身子的肱骨老臣激动落泪,匍匐跪地,连谢天恩:
  “老臣叩谢陛下恩宠,能为大汉效力,老臣荣傲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辛苦啊!”
  “起来吧,朕都知道,朕也信你!”
  “组建内阁不用朕多说了吧?户、吏、农、工、刑、礼部等六部纳入内阁之中,六位尚书入为辅政大臣,官居从一品。你张居正即为宰相,也未内阁首辅!”
  “此外,朕赐未央宫南文渊殿为内阁机地,保留你对于锦衣卫的指挥权!”
  赵元开丝毫不含糊,直接道。
  之前的八部分出六部,内阁六部入为辅政大臣,从正二品晋升为从一品,是升职!
  而并入军武殿的兵部和兵工部,虽然依旧是正二品,但兼授镇将衔位,也是晋升!
  这是两套班子,互不打扰!
  “老臣叩谢陛下天恩!”
  “臣等叩谢陛下天恩!”
  张居正领衔六部,叩跪在地,受命长呼。
  赵元开点头,很是满意。
  关于内阁,其实没什么可说的,因为没人比张居正更熟悉这个了。
  一旦机制成熟,赵元开基本上不需要怎么去过问国朝内政,担子会轻了很多。
  不过,有一点要明确指示!
  “张居正,别的朕不多说,按照既定国策往下走就是了,但有一点,朕必须着重强调!”
  “请陛下明示!”
  “这一点,便是国朝铸币权!”
  赵元开目色凝重,因为这一点实在是太重要了,是国朝经济命脉的根基所在!
  而今的大汉虽然是修真世界的,但根本还是小农经济模式,这种模式之下很难出现经济学家!
  但,国朝大发展,对内而言经济就是一切!
  “朕之前说出,接下来的五到十年国策宽松包容,促进商贸,万般皆上品。但具体怎么做,这是难点!”
  “朕要求内阁严守铸币权,在铜、银、金的货币基础之上,增加银票金票,然后以国朝信用背书,增发钱票!”
  “这一点不难,以各级州府和府衙为主导,启动大基建!路、桥、屋舍城池,对了,还有当下首重的各级军府战区兵营等建设,和建设大头的国子监下辖的各级学府基础建设!”
  “钱,由国朝铸就,信用担保,以各级州府的名义流通出去,国强民富!只要做好预算和宏观调控,不出三年,大汉的经济将直接起飞!!”
  赵元开信心满满!
  前世的亲身经历告诉他,这是绝对伟大的经济创举!
  增发货币,启动大建设,促进流动性,是彻底盘活经济的最优解,是弯道超越的最高效工具手段!
  当然了,当下的大汉应该没几个人能理解这些。
  因为就算是在前世的地球,经济学的启蒙也只是近现代的事情。
  但!
  站在一策的国子监司业朱凌雪,在这一刻,震惊的双目圆睁,就那么呆呆看着九五之上的那位帝主!
  天啦!
  那……那究竟是怎样的存在啊?
  这段时间朱凌雪一直有个困扰,那就是经学普及这个庞大工程的费用支出问题!
  建造学堂的钱哪里来?
  给幼堂、平校的授学先生兜底的财政从哪里挤?
  尽管国朝在这几番大战之中彻底奠定了资源配置的绝对权,也从北戎、蛮族和天启州搬来大批的财富资源!
  但,这一战也消耗了太多太多了。
  而接下的大建设,种种大工程,根本就是一个无底洞一样的存在!
  朱凌雪想了很久很久,就像是想不明白这钱从哪里来?
  但现在,一切迎刃而解!
  增发货币,以国朝信用背书,启动大建设,用未来的钱做今天的事!
  信用背书的根本是什么?
  是未来可期啊,是蓬勃发展啊,是持续走高啊!
  而今的大汉就走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起点之上,没有比这更加合适的时机了!
  太伟大了!
  朱凌雪对于赵元开的钦佩已经到了近乎于神的地步了啊!
  细数陛下临朝以来的一系列国策,军武层面她不太了解,但内治方向,每一步都堪称教科书般的操作啊!
  新设农部,从生产工具和粮种两个方向着手,只为了一个目的!
  什么目的?
  就是一人种粮能养几十人啊!
  而正是有了这个前提条件,有农部铺路,让更多人力释放出来,这才给大建设创下了完美环境啊!
  大建设需要是什么?就是人啊!
  如此一来,就相当于调动整个国朝千万子民参与其中。
  务农,增产几十倍。
  务工,到处都是岗位,吃苦就能挣钱!
  温饱了,有钱了,就得花钱,商贸彻底盘活……朱凌雪想到这儿,已经无法再想象下去了。
  三年起飞?
  不!
  一年就能翻天覆地!
  “陛下……”
  朱凌雪呆呆的看着九五之位上的天子,是真的痴了。
  张居正毕竟是千古能臣,虽说也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经济嗅觉惊人,瞬间就领悟了赵元开的深意和背后逻辑,当即折服,五体投地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