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舰娘:从深蓝到星海 >

第164章

舰娘:从深蓝到星海-第164章

小说: 舰娘:从深蓝到星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星辰轻轻甩了甩脑袋,把心中闪现的大量的想法按耐下去,再次看向眼前的战利品解析界面。

    五级战利品解析的设置还在那儿挂着呢。

    许星辰下意识的想要继续点解析,不过这个操作到确认的时候,被硬生生的收住了。

    “之前已经决定了!无论什么结果如何,五级解析只做三次!”

    念叨了一句,停顿了几秒,许星辰狠狠的看了那个按钮一眼,更加用力的嘀咕:

    “只做三次……”

    然后,许星辰把解析级别改成了四级,然后稍微酝酿了一下情绪。

    许星辰的计划是,四级解析做30次,花费和五级解析一样的多战利品。

    同时,要根据实际的结果,选择是否提前结束。

    因为四级解析的结果,应该主要是最新的实际装备,系统功能和专属核心的量很少。

    而各种最新装备,自己这里已经有了不少了,如果感觉抽不到好东西了,可以提前结束。

    可以提前结束,但是不能超过,和五级一样,无论结果如何,不准超过30次。

    做好了心理准备之后,许星辰郑重其事的点下了第一次确认按钮。

    “正在解析战利品……”

    “解析成功:获得FC31‘鹘鹰’战斗机3。0版装备系统。”

    看到这结果许星辰顿时一愣:

    “好家伙,这下子强5终于可以退役了……”



    第三四一章 “魔改一下”

    

由于战利品解析功能的存在,导致许星辰的“凑合”心理格外严重。

    这在云海舰队的装备体系中,这种原因导致的情况无处不在的,而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战斗机。

    其他的很多装备,还经常有不是“刚需”,不是“常用装备”,有“其他方式实现作战目标”,等等诸如此类的理由。

    但是飞机……飞机中的战斗机,战斗机中的舰载战斗机,那绝对是刚需中的刚需,主力中的主力,且具有很高的不可替代性。

    就这背景下,许星辰的主力战斗机,仍然是强5改了又改,剁手还改版……

    甚至是皮皮虾带来了歼15之后,也只是让皮皮虾和891工程师上海,只有她们两个用上了大型舰载机。

    而两个707的前辈,以及其他的改造航母,现在使用的战斗机,仍然都是强5改了又改版。

    主要原因看上去似乎是这样的:“歼15太大太重了,传统改造航母三万吨左右的体型,操作不过来”。

    但问题是,怎么就没有考虑研发一种新的中型机,来取代强5这个老前辈呢?

    甚至连很好的改造模板都有了,例如L15教练机,例如歼10和枭龙……

    但到了许星辰这里,就是一句话:“强五改改又不是不能用,折腾啥啊……”

    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真正的原因,很可能是在许星辰的潜意识里面,就是在等“鹘鹰”的出现。

    “鹘鹰”战斗机,是国内第二种隐身战斗机,顺便给赛里斯蹭了个独立研发两种四代机(五代机)的名头。

    与直接中标获得官方认可之后,直接拿到“歼”字头的户口才出生的歼20不同,鹘鹰是研发单位自行设计的产品。

    鹘鹰的研发初衷,应该是在维持单位的设计研发能力,同时看看能不能冲一下外贸的圈子,赚点外汇什么的。

    所以鹘鹰没有“歼”字头的自用战斗机编号,使用的是外贸体系注册的FC开头的出口型战斗机型号。

    枭龙的型号是FC1,歼10的出口型号是FC20,而鹘鹰自己就是FC31。

    类似的情况还有自用的防空导弹是“红旗”,出口的只能叫“DK”,自用的反舰导弹叫“鹰击”,出口的都是“CM”。

    如果后续国内自己也采购了,就会给鹘鹰上一个内部的歼字头型号,可能是歼21、歼25、歼31、歼35,这都有可能……

    FC31“鹘鹰”本身的状态,属于是“双发中型战斗机”,比双发重型战斗机歼20小了一圈。

    它采用了类似F22、F35的常规布局,理论可以适合大部分作战环境,理论上比机身修长的歼20更适合上舰。

    所以一直有鹘鹰改改上舰了的传言。

    作为传统布局的中型机,在没有强大发动机硬推的情况下,鹘鹰的性能虽然已经很不错了,但是也绝对算不上特别优秀。

    按照宣传展板上的数据,鹘鹰的长度17。3米,翼展11。5米,空重最大起飞重量28吨。

    最大速度1。8倍音速,实用升限16000米,机内载油量7。2吨,最大航程2800公里,机内油作战半径1200公里。

    没有侧弹舱,只有一个主弹仓,内部最多可带6枚专门设计的中距弹,另外还有6个外挂点。

    单纯看这些参数,在四代机(五代机)中,整体是比F35都要好一些的。

    尤其是机内载油量大,超过F/A…18E/F超级大黄蜂的6。7吨,F15C的6。11吨,所以航程也超过两者。

    只是由于发动机仍然不给力,所以鹘鹰到目前为止的版本,暂时都没有超音速巡航能力。

    虽然F35由于种种问题,超音速巡航能力也是聊胜于无,但毕竟是有的。

    同时,F35是单发战斗机,而且还有垂直起降版本,或者说垂直起降版本,才是F35的最初计划。

    现在的F35三个型号,只是国会老爷强按头,让阿美莉卡各军种妥协的结果。

    单独研发的双发战斗机FC31,比这种多方妥协的产物F35略好一些,或者说互有胜负的级别,当然算是不上多高的标准。

    现在海军帮人眼光又越来越高了,一坑四的防空导弹都要专门研发,根本不愿意凑合用那些外贸产品……

    以此为参照的话,鹘鹰直接上航母作主力的机会,实际上并不大,当然,歼20大概率也没有机会。

    实际情况很可能是:歼20和FC31他们都不要,要专门单独研发新机型,搞第三种四代机(五代机)。

    除非电磁弹射版的076的消息落实了,那她就有可能标配“歼31”了。

    因为076作为本质两攻,对于制空需求并不高,鹘鹰只要比对手F35强就行了。

    除非海军的目标航母舰载机,也是个中型机,那样才能顶掉鹘鹰上两攻的机会。

    相比地球上略微尴尬的地位,对于现在许星辰而言,鹘鹰就绝对是好东西了。

    首先是双发战斗机,天然适合作为舰载机,相比单发更加安全。

    然后是作为中型战斗机,天然适合这个世界大量存在的二战航母改造应用,方便。

    最后是性能优秀,性能不弱于F35系列,碾压超级大黄蜂、台风阵风、米格29、米格35等前代中型机。

    最关键的是,现在的鹘鹰这只是3。0版本的原型机,仍然不是量产定型型号。

    现在使用发动机是涡扇13E,仍然属于RD93/33系列发动机的衍生魔改版本,推力仍然不到9吨,仍然属于三代发动机。

    许星辰刚刚得到了涡扇19的矢量变循环版,这已经是推力逼近11吨,推重比接近11的四代半发动机了。

    许星辰给它换上完全体的发动机,再利用舰娘装备的特性“魔改一下”,那就是当前科技水平下的最顶级的战斗机了。

    这种完全体的鹘鹰,性能肯定比现在还要高一截,完全压制量产版本的F35C没问题。

    说干就干,许星辰马上进科研功能界面,在科研槽界面下拉,找个空位,把鹘鹰的图纸引入进来。

    然后再引入涡扇19矢量变循环版本发动机,设定自己的科研目标。

    首先要是弹射版舰载机,外型尺寸根据舰载需求作调整,性能要大幅度的增强。

    机体长度缩短到16米,翼展增加到13米,空重降低到12吨,内油提升到8吨,最大载弹量8吨,满油满弹起飞重量28吨。

    还可以额外挂载副油箱或者外挂武器,实际上的极限最大起飞重量可以达到32吨。

    空战挂载最大速度提升到2。2马赫,可以实现超音速巡航,巡航速度要达到1。5马赫,最大航程提升到4000公里。

    调整主弹舱,可以挂6枚格斗弹,或者4枚中距弹,或者制导炸弹,或者反舰导弹。

    增加侧弹仓,可以携带两枚格斗弹。

    把所有要求填满之后,许星辰让系统模拟检查了一下,结果发现研发难度为“普通”

    自己提的所有的性能要求都不算“困难”。

    就算是自己要求提升最大的航程数据,从2800公里直接提升到4000公里也是“普通”。

    因为战斗机应用了变循环发动机技术之后,最直观的效果就是航程的大幅度提升。

    既然是普通,那么就稍微再提升一下吧,就像远望姐说的,咱们稍微追求点极限吧!

    于是许星辰再次调整要求,把所有的指标都略微提升一些,例如把巡航速度提升到1。6倍音速,最大速度2。4倍音速。

    最终确定仍然都是可以实现,难度都处在普通到困难的边界上,许星辰直接启动了这个项目。



    第三四二章 继续解析

    

保存了第三个科研方案之后,许星辰再次回到了战利品解析界面。

    前面几次解析,都是大获全胜似的结果,现在许星辰的心态完全平和了,就算是后面抽不到好东西,也已经不亏了。

    摩拳擦掌之后,许星辰启动了第二次四级战利品解析。

    “正在解析战利品……”

    “解析成功:获得CM401反舰导弹武器系统。”

    许星辰看了一眼这名字,下意识的轻轻吸了口气:“还行……”。

    C开头、M开头、以及CM开头的导弹,基本都是出口型的。

    而只要是出口型的导弹,标注射程都会被限制在300公里以内。

    基本都是290公里,280公里,战斗部重量480公斤、490公斤,这种人畜无害的样子。

    只不过很可能存在“拆掉配重块”换成燃料,同时“破解”操作控制程序,导致射程“意外”大幅度提升的情况。

    CM401属于“高超音速反舰弹道导弹”,最大速度6倍音速,平均速度4倍音速。

    采用临近空间飞行,末端高速天顶打击

    “破解”后的最大射程应该是600公里左右,跟传统常规反舰导弹相比,已经是比较离谱的数据了。

    鹰击18作为亚超结合的导弹,才做到了600公里的射程,鹰击12空射的极限射程只有400公里。

    主要原因是CM401体型上要大一圈。

    这一点很重要,鹰击18达到2吨都算是比较重大了,鹰击12更是只有1吨出头,属于非常方便易装、易用的导弹的尺寸。

    而CM401的重量超过3吨,配合只相当于鹰击18的六百公里的射程,让它在地球上并不算多欢迎。

    它实际上很可能是国内装备项目的落选产品。

    曾经的出口产品很多都是国内的竞品,但那时候是为了赚外汇。

    现在外汇储备都有点过量了,自己的装备体系也已经成型了,出口区就慢慢成了项目很多落选产品的集散地了……

    反正样品都做出来了,不管卖不卖的掉,摆出来试试总没错的,说不定有人(狗大户)看上了呢。

    对于许星辰而言,这种导弹当然算是好东西,

    许星辰的目标经常有大家伙,所以稍微重一点的导弹更好,更重的导弹能够携带更大的战斗部,毁伤效果当然也就更好了。

    CM401默认自带倾斜发射架,使用和鹰击12、62等类似的方式安装,对于相对小型的舰体是比较适用的。

    也可以采用垂发的方式,装进通用的850毫米垂发模块,许星辰改过的舰娘都能用。

    但是它的价值也不算特别大,因为目前的鹰击18配合鹰击12D的导弹组合,已经完全足以摧毁所有的目标了。

    短暂的考虑了一会儿,许星辰还是给她标记一下,列了个“破解改装”的科研方案,放进了自动科研槽里。

    反正随着自己掌控势力的规模越来越大,自动科研槽的数量已经多的有点用不完了。

    所以许星辰就把这导弹放进去,改造出来放着,有备无患嘛……

    简单设定好了目标,许星辰回来继续解析。

    “正在解析战利品……”

    “解析成功:获得M20B高超音速反舰导弹武器系统。”

    这下子许星辰沉默了几秒钟:“又来……”

    M20也是出口型的导弹,甚至可以说是CM401的近似同类产品,只是尺寸要明显更大一些,所以参数也高了一些。

    M20的重量4吨,战斗部重量480公斤,导弹直径750毫米,长度7。8米,最大速度7倍音速,最“大”射程280公里。

    许星辰让系统核算了一下,“破解”之后的实际最大射程,应该是800公里左右,战斗部也可以加到750公斤。

    M20基本版是常规地对地导弹,M20B是在其基础上衍生的反舰版本。

    同时M20还支持机载发射,有了载机提供的1000公里每小时左右的初速,这时候导弹的射程将达到1300公里以上。

    此外,作为外贸导弹,为了节省一点点成本,这些导弹都采用了末端头体不分离的设计。

    也就是说整个滑翔阶段,到打击目标的时候,都会带着整个导弹的壳子,这时候的重量是1。4吨。

    如果自用的话,可能会采用头体分离设计,也就是导弹达到最高点时,就直接抛弃燃料箱。

    这样滑翔到末端打击的阶段,就只有一个弹头了,重量减轻之后,射程会进一步增加,达到1500公里也不是不可能。

    在某种程度上,在M20的基础上升级完善的完全体,可能就是自用版本的下一代反舰导弹了。

    许星辰考虑了几秒,把M20B放进了自动科研槽,按照类似CM401的操作,也做个破解改造方案,改出来备用。

    然后回来继续做战利品解析。

    “正在解析战利品……”

    “解析成功:获得运20B运输机装备系统。”

    许星辰轻轻吐了口气,终于不是外贸导弹了,虽然那俩导弹都是好东西,但是都是对当前战局提升不明显的东西。

    相对而言,可能不是那么先进的运20B,实际能够起到的作用,实际上却更加的明显。

    运20B是运20的换发版本,速度从原版的不到900公里,提升到了1000公里每小时。

    最大载重量从原版的48吨提升到了64吨,最大航程从原版的7800公里提升到了9600公里。

    这样的航程和性能,可以直接承担整个大群岛内的战略运输任务,一次可以运送超过300名舰娘。

    同时还可以直接改装成空重加油机,为群岛内的战斗机和轰炸机提供空中补给。

    许星辰心情不错,把运20B的图纸套装保存标记,然后回来继续解析。

    “正在解析战利品……”

    “解析成功:获得红旗19反导防空导弹武器系统。”

    许星辰轻轻抽了口凉气,这东西……作为反导武器,绝对是的高精尖产品,不过目前暂时意义不大。

    许星辰也标记保存,然后继续解析。

    “正在解析战利品……”

    “解析成功:获得红旗26反导防空导弹武器系统。”

    “又来……”

    许星辰有些腹诽,不过也不算失望,这都是最顶级装备,暂时用不上可以储备起来。

    然后继续做解析(抽奖)。

    “正在解析战利品……”

    “解析成功:获得潜艇反应堆自然循环冷却技术。”

    自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