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娘:从深蓝到星海-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门拆了学习仿制,一门作为测试对照,最后自己生产了一批,装在了052c的六艘舰上。
这也算是中系的标准操作了,也算是亚洲两大国的典型差异。
中系早期,或者说很长一段时间,装备也是和印↑度↓一样是万国牌,但是中系万国牌是不得已。
最关键的是,中系的万国牌拿回来之后,都是被拆解和仿制的,最后都是要整进自己的体系的。
但是知名不具的某亚洲大国印↑度↓,似乎从来都对后续的操作没有什么兴趣,他们的兴趣似乎只停留在采购上。
万国牌就万国牌,就算是一个班的步枪,都不是一个国家的,人家也能继续用。
可能是在努力锻炼后勤能力吧。
虽然随着中系装备发展策略方向的变化,最终这型单管100毫米舰炮被排除在了新一代舰艇系统之外。
但是对于现在的许星辰而言,这型紧凑型舰炮还是比较有用的。
可以直接给舰体尺寸合适的舰娘用,也可以用来作为进一步优化双联装100毫米炮的参考,反正不会浪费的。
前面的05式两栖步兵战车,以及勇士越野车,也都是非常不错的装备,几乎也是最新的装备了,可以利用起来。
于是许星辰把这几件装备,也都放进了科研系统,开始自动逆向工程,获取生产图纸,然后继续进行战利品解析。
随着一次一次的批量解析,密密麻麻的装备列表越来越长,解析了几十次之后,终于看到了灵魂核心的踪迹。
许星辰心情愉悦的把核心放好,然后就继续做战利品解析,继续搜寻更多的灵魂核心,以及更多的有用装备。
似乎是随着港区,或者说自己掌控的舰娘社会的规模不断扩张,自己的舰队装备不断更新升级,战利品解析的结果中,相对较新的装备也越来越多了。
“获得:plz…05式自行加榴炮。”
“获得:v3军用卡车。”
“获得:歼10歼击机。”
“获得:苏27战斗机。”
…………
这几件装备出现在许星辰眼前的时候,许星辰整个人差点儿直接跳起来。
歼10!苏27!真正的三代机出现了,而且这俩还联袂而至!
虽然都是最初版本,可能电子设备比较老旧,也可能还存在一些典型的问题,但是自己可以改造升级啊!
强5都已经改了好几个版本,甚至还用涡扇发动机来了个重置,继续再改可能都该整成隐身战斗机了……
歼10和苏27出现,自己这里终于不用强5和歼轰7来挑大梁了,这俩是真正的现代战斗机啊。
第二一零章 人品真的用光了吗
许星辰心情异常愉悦的把两个新飞机打开,仔细的观摩了好一会儿,才放进科研系统去逆向工程,回来继续做战利品解析。
可能是人品守恒,或者是苏27这个结果,在二级解析中,已经属于非常罕见的级别了,这个级别很难再有突破了。
后续许星辰连续抽了几百次,除了灵魂核心之外,也没有再次出现更加优秀的装备。
比较有用的几个,首先是有东风11、东风15、红旗16三个导弹,96A主战坦克、ZTD…05两栖坦克。
然后就是新一代的运9运输机,和来自美系的“黑鹰”直升机,以及苏系的米格23变后掠翼飞机。
黑鹰直升机,本来是很好的东西,可以作为新舰载直升机的研发参考。
但是通过大阪太二的自卫队,得到了舰载版本的海鹰直升机之后,原版的黑鹰就没有什么价值了。
倒是米格23这架飞机,让许星辰稍微有些在意。
这架飞机中系没有装备过,只是通过埃及获得了好几架样品,用来拆解学习,是为设计强6做参考的。
强6是预计的,接替强5的新一代强击机,准备采用当时国际上流行的变后掠翼射击。
当时设计目标定的很高,要求有4500公斤的武器挂载重量,有900公里的作战半径,设计性能要超过米格23……
而且准备使用国产化的涡扇发动机:涡扇…6(WS…6),但是涡扇6的研发遇到的困难超乎想象,始终停留在了原型测试阶段。
过高的设计目标,再加上涡扇6进度的拖累,都让整个项目变得进展困难。
而可变后掠翼这种设计,对于材料和工程能力的要求,对于当时的中系而言还是太高了。
完成的强6原型机,可变翼盒的重量比米格23重了12%,机体整体也大幅度超重,无法实现设计目标。
八十年代中期之后,由于军方认为可变后掠翼布局,并不是将来作战飞机的主流了。
同时八十年代末歼轰7完成,某种程度上覆盖了强6的作战需求,于是强6项目最终下马了。
现在许星辰也有了歼轰7,还有了多次魔改的强5重制版,对于强6同样没有太强烈的实际需求了。
但是在短暂的犹豫之后,许星辰把米格23放进了逆向工程列表,然后把强6项目拉进了科研列表。
许星辰准备在不占用太多资源的情况下,把变后掠翼的强6搞出来,哪怕摆着好看呢……
把强6安排好之后,许星辰再次整体看了一下到目前的收获。
扣除预留的两万科研用战利品,剩余的一万六千多战利品,已经用掉了一万一千多,还剩下五千多。
(之前的飞鹰群岛清理作战也有一些战利品收入)
各种装备也抽了一大堆,但是除了苏27和730之后,没有再出现特别让自己惊喜的东西了。
不过核心已经抽到20个,凑了个整数了,是不是可以开始四级解析了?
在非常短暂的考虑之后,许星辰就直接重新设置了战利品解析规则,选中了一千点一次的四级战利品解析。
“五千战利品,五次机会,给我来点好东西吧!
许星辰嘴里面念叨着,摩拳擦掌酝酿了一会儿情绪,按下了第一次四级战利品解析。
“正在解析战利品……”
“解析成功:获得直20通用直升机。”
满怀期待的许星辰,看到这结果直接无语了。
按照解析规则来说,四级战利品都是最新装备,出现直20是正常情况,甚至可以说是比较好的结果,因为直20实在太新了。
可问题是,自己已经搞到海鹰了,甚至都完成了逆向工程,准备直接给舰娘们普及下去呢。
如果是海鹰出现之前,自己抽到了直20,那绝对是雪中送炭,而且是直接送了套集中供暖系统。
现在就属于锦上添花了,先买了炉子烧炭还没烧几天,忽然就集中供暖了,炉子就没用了。
既然是锦上添花,那么直20当然是有用处的,而且可以说是非常有用。
不说一步到位吧,最起码也一步到90%了,因为不是直接拿到舰载版本的。
直20是新世纪的最新装备,航电设备和机体材料和结构射击,都领先黑鹰和海鹰一个时代了。
于是乎,许星辰就把直20放进科研列表,先做逆向工程,然后做舰载化改造,替代海鹰作为通用舰载直升机。
心情复杂的操作完成这些之后,许星辰深吸一口气,用力的揉了揉脸,点下了第二次四级战利品解析。
“正在解析战利品……”
“解析失败:获得活性能量30000点。”
“绝了!”
许星辰无奈的差点儿爆粗口了,四级解析竟然出现了解析失败,自己的人品真的在苏27和歼10上爆光了吗?
不能啊!这是四级解析,不是二级解析了。
许星辰不信邪,本能的马上按下第三次,苏系的画面再次跳动起来。
“正在解析战利品……”
“解析成功:获得空警500预警机。”
“卧槽!”
许星辰这次真的爆出口了。
空警500是真的好东西啊,特别是对现在的自己而言,是从无到有的升级,关键还是一步到位——一步到90%吧。
就跟没有海鹰,直接抽到了直20一样的效果,比直接抽到舰载版本的空警600稍微差一点。
许星辰之前就没有专门研发过预警机,都是用之前的螺旋桨战斗机和直升机,携带雷达吊舱来凑合着用。
因为对于自己的敌人而言,这么凑合的确已经够用了,对于专门化的预警机有需求,但是不是特别的迫切。
而且专门的预警机研发起来,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就这么一直拖着了。
之所以拖着,其实就是打的直接抽到的主意,抽到就用,抽不到就这么凑合,今天终于到手了。
空警500是基于运9机体研发的,最新的全天候多传感器中型预警与指挥控制飞机,是2015年才刚刚服役的新产品。
它的重量和雷达天线的口径,都比同时代大型预警雷达要小,但是信息和情报的处理能力,以及抗干扰的能力,确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是终于追赶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一代预警机。
只要完成逆向工程,就能得到全套的现代预警机设备和技术了,再装到合适的机体上,就能形成现代化的舰载预警机了!
自己的现代化航母舰队,终于得以补全这项最为重要的功能了。
有了现代化的预警机,现代导弹的超视距打击范围,将会得到全面的解放。
就算是普通驱逐舰的导弹,也可以在预警机的指引下,直接攻击数百公里之外的敌人。
这里说的导弹,甚至不只是反舰和巡航导弹,还包括远距离的超视距空空导弹。
它可以协助战斗机执行空战任务,打击战斗机看不到的空中对手。
另外还有同样重要的,全面的现代化电子战能力,以及作为区域作战指挥中心的能力。
这些作战过于先进的性能,对于许星辰目前的对手而言,作用可能不是特别的明显。
有了持续滞空的现代化预警机,就是有了半径数百公里的巨型天眼,从而真正实现战场的全方位透明。
进而将敌人直接威胁舰队本体的可能性,降低了无限接近于零的程度。
这是可以直观感受到的变化。
第二一一章 原来是爆了
(上一章写的匆忙了,吃了设定,四级战利品解析,结果不是单个装备,而是包括所有配套设施和设备的装备体系,都是图纸,不需要逆向工程就能直接用,我回去稍微改了一下,后续还是按照武器系统来写。)
…………
把空警500的相关资料打上重点关注标签,许星辰再次看向了剩余的两万两千点战利品。
其中两万是计划留作科研材料的,还剩下两千可以用来战利品解析,还可以做两次四级解析。
自己已经拿到了空警500系统这种神器,会不会形成类似之前苏27和歼10的效果?后面就再也没有能入眼的奖励了呢?
这么稍微纠结和考虑了一会儿,许星辰最终还是转换了思路。
既然做好了规划,那就不要留手了,留着两千战利品,自己老是惦记着,多个事情挂在心上,反而不爽利。
不管结果如何,抽出来拉到了,两千战利品,也不是特别珍贵的东西,出去刷几天深海就有了。
于是许星辰再次启动了四级战利品解析,心情有些忐忑又有些期待的看着眼前的画面。
“正在解析战利品……”
“解析成功:获得H/LJG…346A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
“!”
许星辰直接愣住了,整个人僵硬了几秒钟,然后才猛地大叫出声:
“卧槽!中了!竟然抽中了这个!幸亏我下狠心抽了!”
竟然直接抽到了相控阵雷达!而且直接是最新的346A有源相控阵雷达!昵称“海之星”,北约给取了代号叫“龙眼”。
这是052D型导弹驱逐舰、055型导弹驱逐舰、山东号航母的主雷达,堪称世界最强的现代相控阵雷达。
052C和辽宁号上,用的还是上个版本的346型,采用气冷系统,带有圆弧形的雷达罩。
新版的346A升级成了液冷,雷达罩表面也变成了平的,能够保持长时间的高负荷工作。
传统雷达,理论上一次只能扫描一个方向,相当于一个大眼睛,能够跟踪和引导的目标数量,都只有个位数。
或者说是一个大型白炽灯,要开就开,要关就管,要照射特定的方向,就只能照射一个大方向,所以传统雷达都要转圈扫描。
而相控阵雷达,则类似于昆虫的复眼,是将大量的小眼睛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大型的面,也就是相控阵。
这么多的小眼睛,可以分成几个不同的区域,负责引导不同的武器,也可以分别跟踪或者引导多个目标。
也就是相控阵是LED二极管,他是大量的小灯排列起来,能够达到灯箱效果。
相控阵还有有源和无源的两代,再加上中间的半有源,可以算三代。
无源相控阵雷达上,阵列单元没有信号发射能力,也没有独立的放大和处理能力。
而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统一辐射源的信号,以特定的方式,分别释放出去。
接受的时候也是一样,接受到之后,仍然要传递统一的放大和处理设备,最终分析得到观测结果。
同时跟踪和引导的目标数量,从传统机械雷达的单个,提升到了几个,这算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
相当于比较简单的LED灯箱,外面画上画,里面有几个灯管,把灯箱的整体打亮。
控制模块仍然只有一个到几个,也就是灯箱那里那些灯管。
灯管可以发出不同的光,甚至不同角度的光,但是无法进行太细腻的控制。
灯箱外面的画面,也可以切换,或者分区,显示不同的内容,但是仍然是机械式的简单解构。
只有固定的几种颜色,相对固定的几个画面,可以轮流播放和闪烁,仍然是只是个LED灯箱,而不是大屏幕。
至于有源相控阵雷达,就是目前的理想状态了。
所有的阵列单元,都有独立的发射和接收、放大、处理能力,每个单元都可以单独控制,而且阵列单元可以自由的互相组合。
理论上讲,每个阵列单元都是一个小雷达,每个小雷达都可以跟踪一个目标。
理论上的跟踪和引导能力,也可以达到数百乃至数千上万个,只是分太多了就模糊了,就像屏幕上的字和图案太小就看不清了。
但是引导几十个目标,还是相当轻松的能力,必要时候可以看几百个目标。
这就是从LED灯箱,进化成LED屏幕了,可以播放动态画面,也就是视频了。
总结一下发射模式的不同:
传统雷达,等于一个灯泡,高级点的可能是节能灯,或者是彩灯,只能发射简单的光。
无源(被动)相控阵雷达,可以算是一种LED灯箱,可以主动打亮几个固定画面。
有源(主动)相控阵雷达,就是智能化的LED屏幕了,可以直接放动画了。
控制也是一样,灯泡只能开关,灯箱可以调光换幕布,屏幕可以用当电脑屏幕,用电脑和鼠标控制。
有源相控阵雷达,基本是目前能够实现的,最现代化、智能化的雷达工作模式了。
自己的科技树上终于有一项爬到最前沿了。
许星辰把346A相控阵雷达打上重点标记,再次看向了战利品解析界面,还剩下最后个自己规定的解析额度。
现在许星辰的心态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