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演化了诸天-第1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枫笑嘻嘻地说道:“师父,我现在是大宗师巅峰,修道是鬼仙;至于练气,也修炼到了法力境中期。”
陈飞性格稳重,认真说道:“师父,我现在是附体大成,练气也刚进入了法力境。”
李虎挠了挠头,不好意思道:“师父,我勉强修炼了炼窍境巅峰。”
杨易微微点头,三人的修炼速度并不慢,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人。
特别是楚枫,可以称得上的天资卓绝。
他又问道:“丐帮呢?”
说到正事,楚枫也没有再嬉笑了。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骄傲之意:“师父,经过我们师兄弟们的一起努力,如今我们丐帮已经遍布大乾四十九省了,把所有乞丐都收入到了帮中,弟子人数超过了五百万。”
陈飞插嘴道:“丐帮弟子越多,说明朝廷越无能。”
杨易只是笑了笑,大乾太大了,方圆十数万里,人口十数亿,如果只有五六百万的乞丐,其实还是属于可接受范围的。
毕竟这是封建社会,不可能奢求太多。
楚枫说道:“其实这也不能够太怪朝廷,我们都知道全国四十九省,朝廷能够直接控制的十几个省中反而是乞丐最少的。地方上各省世家、豪族林立,他们肆意兼并田产,逼得很多人都不得不沦为乞丐。”
杨易说道:“你继续说。”
楚枫道:“按照师叔的意见,我们丐帮分舵已经深入到了乡镇一级,同时因为三界镜的原因,我们总部对各分部都有绝对的掌控力。到目前为止,我们丐帮已经有大宗师三百多人先天武师上千人,附体境的修道士只有二十多人,显形境一百多人。如果算上师父和师叔两人,咱们丐帮已经是天下第一大势力了。”
心镜道人坐镇丐帮,炼制了大量的金身丹等丹药,才使得丐帮的实力暴涨。
只不过这个实力暴涨有些拔苗助长,所有人基本上是空有武力,而缺少足够的战斗经验。
不过对于杨易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楚枫继续说道:“按照师父以前的意见,我们开设了不少的产业,再加上师叔时常给的金银补助,我们丐帮如今已经能够基本维持开销了。那怕现在大雪连天,我们也能够保证不饿死一个兄弟。”
杨易表扬道:“不错,你们这一年做得很好。”
楚枫三人欣喜一笑。
能够得到杨易的夸奖,无疑是对他们最好的奖励。
楚枫忽然说道:“师父,我能不能问您一个问题?”
“你问吧。”
“您是不是明亲王?”
杨易眉头一掀,淡淡道:“你们看出来了?”
楚枫惊喜道:“师父果然是明亲王,看来我们是猜对了。其实以前我们并不知道,不过后来传言明亲王成为了造物主,我就猜到是您了。
毕竟这京城之中,连续出现两位造物主,这个可能性实在是太低了。
后来我们又听闻,师叔经常出现在天下拍卖行,这样我们就更加怀疑了。
师父,我们都支持您做皇帝的,您这么关心乞丐,将来一定是一个心怀天下的明君。”
陈飞和李虎都是兴奋地点头,目光热切地看着杨易。
杨易笑了笑,笼罩在他脸上迷雾散开,露出了他本来是相貌。
“既然你们都已经猜到了,那我也就不藏着掖着了。我创建丐帮的目的,除了同情乞丐之外,也是想丐帮能够为我做些事情。”
楚枫三人忙道:“请师父尽管吩咐,我们甘愿赴死。”
杨易摆了摆手,说道:“没有你们想的这么夸张。我曾经立下过宏愿,要建立一方圣朝,人人如龙,每个人都能够选择自己的命运,而不是如蝼蚁般任人宰割。
这人人如龙,首先就得自己拥有足够的实力,能够对剥削者说不。
因此,我决定向全天下公开修炼之法。
不仅仅是武道和修道,还包括我传授给你们的练气体系,我要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都能够学习到各种修炼之法。”
楚枫三人闻言,直接惊呆了。
师父竟然要公开所有修炼之法,包括独创的练气体系!
震惊过后,他们就是感觉浑身热血沸腾,被杨易的宏愿所震撼了。
毕竟他们都还年轻,正是热血少年的时候。
楚枫兴奋地说道:“师父,我们支持您。您让我们建立丐帮,并且把丐帮分舵下设到乡镇一级,就是为了以最快速度让全天下人都能够学习到各种功法吧。”
陈飞眼睛放光,朗声说道:“朝廷垄断武力,世家垄断文化,如果不能够全面开花,我们想要如此肆无忌惮的传播修炼之法,肯定是会遭到各方残酷围剿的。如今的话,他们就算是想围剿都围剿不了了,除非把天下百姓全部杀光。”
杨易点头道:“接下来,你们就让全国各地的丐帮弟子,深入到每个村子每个街道教授百姓练武。同时大量印发秘籍向社会各界售卖,形成烈火燎原之势。
考虑到修炼资源问题,这次的功法以练气体系为主。
当然,这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刁难你们的人,我会向外面宣布丐帮是由我创立了,相信没有多少人敢对付你们。”
楚枫三人点头:“是,师父。”
“还有几天就快过年了,你们先做准备功夫,等来年元宵之后,我们正式行动。有什么事情,你们师叔可以出手,他搞不定的我再出手。”
杨易说着,他转向心镜道人:“天下拍卖行来年要增加四个分部,需要一些能够飞行的法器,你帮忙炼制一下。”
心镜道人点头:“是,主人。”
临走前,杨易给丐帮留下了七个四海瓶,每个瓶中都装有百万斤纯阳雷水,除此之外还有百万枚龙牙米,为此他又重新种了两茬。
否则这龙牙米,都不够他分配的。
第四百六十三章 纪元使命
翌日。
杨易一大早就进宫了,他从靖海军历练回京,当然要拜见一下乾帝。
这既是君臣之礼,也是父子之礼。
这个乾帝依旧是假乾帝,两人说着一些场面上的话,一副父慈子孝的样子,随后杨易就起身告辞了,因为他们之间真的没有什么好说的。
皇室无父子,就更别说这是个假皇帝,而他也不是单纯的杨易。
回到王府,杨易就听门房说文坛宗师谢文渊来访,正在会客厅等着。
来到客厅外,杨易就听到里面传来的交谈声。
他踏入其中,看到除了韦月卿两兄弟外还有四个人,其中两个坐着,两个站着。
两个坐着的人,其中一个是童颜鹤发的老者,穿着玄色衣服,但脸色红润,皮肤上没有一丝皱褶,想必此人就是谢文渊了。
谢文渊已经百岁高龄,他在前朝之时就已经是名震天下的大儒了。
后来大乾建立,他仅仅是考了个秀才的身份,表示服从大乾的统治,然后便是六十年来潜心治学和授徒,乃是当今儒道的泰山北斗。
原著中,此人就是一朝修炼,直接度过了四次雷劫,比得上其他人修炼数百年。
在谢文渊身后,站着两个少年。
其中一个腰悬宝剑,气息浑厚内敛,一看就知道武功不弱。
另一个则是手拿折扇,身穿白衣,但是没有喉结,再加上眉清目秀的,赫然是个女扮男装的少女。
另一个坐着的人,则是一个中年儒士。
他面白无须,目光清正,有一种虚怀若谷的气质。
看着杨易大步走了进来,众人都不由站了起来,那怕是谢文渊也不列外,毕竟这可是当世文圣,儒道祖师级的人物。
谢文渊刚要行礼,杨易已经大步走上前去了。
他先一步躬身一礼道:“晚辈杨易,见过谢宗师。谢宗师来访,真是让敝府蓬荜生辉啊,您快请坐。”
对于谢文渊,杨易还是很尊重的。
此等大儒,无论是学识还是人品,皆可作为天下人表率。
“王爷客气了,老朽这次贸然来访,乃是特意上门来求教的,还望王爷不吝指点。”
看着杨易能够放下手段先向他行礼,谢文渊心中喜悦。
“谢宗师言重了,不敢说指点,我们相互学习。”
杨易忙摆手。
他扶着谢文渊落座后,才看向了中年儒士和两个少男少女。
“我等见过王爷!”
三人躬身一礼,杨易坦然接受。
韦月卿上前来介绍道:“王爷,这位是谢宗师的弟子王浩然,现为翰林院编修;这两位是谢宗师的玄孙玄孙女,谢云、谢雨。”
杨易朝三人点了点头,便在主位上坐下。
他看向谢文渊说道:“先生此来玉京城,也是未来来年开春的会试么?”
谢文渊点头道:“不错。这次朝廷声势浩大,吸引出了不少隐藏着的大儒,能够和他们同场考试,对我来说也是一种磨练。不知道王爷,明年的会试是否会参加?”
对于他来说,前来考试可不是为了做官,而是磨练自己的心智。
如果能够和当世文圣同场考试,那绝对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
杨易摇头说道:“明年的会试,我应该不会参加了。”
“那真是太可惜了。”
谢文渊叹息道,不过这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接下来,两人又随意的聊着,最后转移到了心学上。
杨易的心学著作早已经传遍天下,谢文渊研究了一年,理解非常深刻,但还是有些疑惑的地方,因此都提出来了向杨易请教。
杨易也一一作答,知无不言。
末了,谢文渊赞道:“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王爷的心学实在是玄妙,只不过也正因为太过玄妙了,理解不足者,很容易陷入道佛之流,理解成玄学,空空奇谈,而不是我正统儒家思想。”
杨易点头,不得不说谢文渊的眼光锐利,一眼就看出了心学的问题所在。
实际上在前世,很多人谈心学,直接朝道学上拐了。
谢雨忽然说道:“王爷,这‘心外无物’实在是太难了,有没有什么办法或捷径,让人能够以最短时间做到?”
“小雨!”
谢文渊沉喝,声音充满了威严:“我辈治学,从来都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等你领悟了真正的大道,任何小术,自然是信手拈来。”
谢雨缩了缩脖子,吐了吐舌头。
杨易微微笑道:“先生说得不错,理解了书中大道,任何小术自然可以信手拈来。根据心学,我创立了一门神通名为心镜,可以以心镜推演万事万物,玄妙无比。但是这门神通,如果心学理解不透彻,我传授给你你也修炼不了。”
“还真有这样的神通!”
谢雨和谢云两人两眼放光,那怕是王浩然也是心动无比。
唯有谢文渊依旧镇定,眼神并未有任何波动。
以他的心境,就算是泰山崩于前也能够面不改色,更何况只是一门神通而已。
杨易点头道:“心镜你们是学不来的,但我还有本书籍讲解天人之道,如果你们能够参悟到一些东西,倒也可以推算出一些东西来,勉强可以做到‘心外无物’吧。”
谢雨惊喜道:“什么书籍,王爷?”
“易经!”
杨易说着,他五指似若在虚空中一抓,就出现了六本书籍,青色的封面上写着‘易经’二字,透着一股玄妙的气息。
经过一年半的积累,他已经暗中积蓄了足够的根基。
接下来就是正式实施计划的时候了,以最快的速度夺取皇位,而在此之前,他需要攫取纪元气运,同时也要收获天下读书人的民心。
届时他携煌煌大势,任何人都阻止不了他。
因此借助谢雨的问题之际,他顺势向外推广《易经》,夺得这个纪元气运。
“《易经》,王爷好气魄,老朽迫不及待地想要拜读了!”
谢文渊高声道。
易经易经,不就是杨易之经书么?
这天下书籍能够冠以‘经’字的,没有一本是简单的,比如说《太上丹经》,以及大禅寺的三卷无上经书。
以杨易的身份,肯定不会随便写本书忽悠人。
杨易手一抖,六本经书就落到了谢文渊六人手中,这些书籍还有《道德经》《金刚经》之类的,他平日没事利用道术制作了数千上万本。
当谢文渊六人接到《易经》的刹那,他就感觉到冥冥之中有样东西落在了他身上。
杨易知道,这就是纪元气运,也是纪元使命。
从今以后他无论是修炼还是做事,都能够有如神助,事半功倍。
第四百六十四章 《易经》(上)
谢文渊翻开书籍,只见上面写着:
“乾:元,亨,利,贞。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看着首页寥寥百余字,谢文渊的心神就像是被一股电流击中了一般,全身汗毛孔都炸立了起来,有种说不出的震撼感,头皮发麻。
他感觉天道、人道的发展规律,竟然全部蕴藏在其中。
真可谓是字字珠玑,一字千金。
“好,写得实在是太好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以天道诠释人道,这不正是我辈君子应有的品德么?”
“群龙无首,天下大吉。”
谢文渊苍老的身躯微微颤抖着,他竟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因为这书中写的道理他隐隐都懂,甚至做到了,但却很模糊,或许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但是这页经书,却把一切道理清清楚楚地摆在了他面前。
给人感觉就像是挡在眼前的窗户纸,有人帮他捅破了,让他可以看到更加广阔的天地。
谢文渊迫不及待地翻到下一页,整个人完全沉迷于其中了。
他恍若看到了一片前所未有的天地,天人之道完完全全的呈现在了他眼中。
如果能够领悟其中的精髓,掌握天道人道发展规律,那推算天下之事自然是手到擒来。
韦月卿两兄弟和王浩然也看得很认真,埋头书中,不可自拔。
他们都是博学多才之人,自然能够看懂《易经》,也明白这是比之心学还要玄妙的一本经书,把一切天人之道都包含其中,简直可以称为万经之首。
谢云谢雨两兄妹翻看着书籍,就感觉书中写得不知所云了。
看上去似乎很玄妙的样子,但又感觉就那样。
他们偷偷看了眼似若着魔的祖爷爷,又看了看沉浸其中的韦月卿三人,都心虚地收回了目光,装着一副津津有味的样子。
他们看不懂,只能说自己学问不到家,没看到祖爷爷都快入魔了么。
杨易含笑,静静等待着。
客厅中寂静无比,甚至连呼吸声都非常细缓平和,生怕彼此的呼吸声打扰到了对方。
这部《易经》分为经和传两部分。
经就是六十四卦,传则是对六十四卦的解释,也就是孔子所作的《十翼》。
如果没有《十翼》,单单只有六十四卦的话,那怕是大儒理解起来也十分困难,就更别说是普通人了。
毕竟不是谁都有谢文渊这种水平的,那怕不看后面的《十翼》,也能够完全看得懂《易经》,剩下的仅仅是不断揣摩而已。
一本《易经》并不薄,谢文渊足足看来一个时辰,才粗略翻完了。
这仅仅是囫囵吞枣,但是当他抬起头来时,双眸中却充满了智慧的光芒,比之以往更加清澈和深邃了,宛若孩童的眼睛。
谢文渊看着杨易,声音激动地颤抖道:“王爷,此乃天人之经,天人之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