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之神话逆袭-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婚礼的事,一窍不通的罗长风,只好将之托付给范蠡来办了,这件事基本上只需要范蠡与青母去沟通即可。
罗长风的将军府有现成的房屋,只需添置一应器物即可入住,位置就在越王宫不远处,距离越国剑士的大营非常近。
而罗长风的官印、官服、常服、佩剑等物在三日之内全部备齐,将军府的仆役侍婢范蠡也全部安排妥当。
三日后,罗长风正式入住将军府,阿青与青母却暂时没有搬过来,因为要等罗长风与阿青成亲后,青母才会搬来将军府,与罗长风阿青同住。
不过有了罗长风赠予的大量金钱,母女俩生活上已经无忧,地里的谷物收回后,母女俩便不再种地,青母也不再去给人缝洗衣裳。
罗长风去剑士大营露了个面,自然,亮亮肌肉也是必不可少的,稍稍显露了一手剑法后,罗长风便轻易折服了五千余越国剑士。
随即罗长风挑选了五十名剑士,由他亲传,等这五十名剑士学会了猿公剑法,再由他们,将剑法尽数传授下去。
这五十名剑士住进了罗长风的将军府,这样既方便他平日带他们出城操练,也可以充当将军府的卫队。
当然,将军府中本身就有一队卫士,这五十名剑士,主要任务还是跟罗长风学剑。
在入住将军府的第六天,罗长风的传授正式开始,天刚蒙蒙亮,罗长风就集合了五十名剑士,带着他们跑步往城外西郊而去。
这里到阿青平日放羊的地方有四五里地,刚好可以让剑士们热热身。
到得西郊,只见在一片较为平坦的地方,已被用布围出一片场地,场地内搭着一个大帐篷,那是作为罗长风平日休息之所。
而在场地之外,另有一片帐篷区,那是守护场地的越国甲士休息之所。
勾践对于罗长风传剑之事十分重视,也是为了避免被人窥视,故而他派了一千甲士镇守此地,每日的饭食,自有火头军负责。
“罗将军。”
练剑场入口的两名甲士向罗长风恭敬行礼,罗长风对他们点了点头,随即带着五十名剑士进入了练剑场。
让罗长风诧异的是,范蠡竟也在场,他本在练剑,许是听到了甲士的问候声,他收剑起身,笑吟吟的看向罗长风。
罗长风诧异的道:“范大夫,你日理万机,怎会有空来此?”
范蠡呵呵笑道:“近日诸事都已理清,越国当务之急,便是练兵,只要我越国剑戟弓矢之艺,无不精良,破吴之日可期矣。”
罗长风微微点头,道:“可惜末将只精剑法,不通弓矢之艺。”
范蠡笑道:“长风无须担忧,我已寻得一善射之士,名唤陈音,本乃楚国人氏,因杀人避仇于越,隐为猎户。”
“其箭术可谓射无不中,如今大王已聘其为射师,在北郊传授弓弩手射术,他还贡献出了连弩之法,可连射三矢。”
罗长风闻言欣然道:“这正是天佑我越国。”
范蠡连连称是,随即道:“长风,近日左右无事,我便也跟你习练一二,如何?”
“有何不可?范大夫看得上吾之剑法,是长风的荣幸。”罗长风与范蠡客套了两句后,便命剑士们按照前后左右间隔一丈的方式散开。
范蠡自行站到众剑士最前,罗长风拔出佩剑,走上高二尺的台上,他站得高一些,剑士们也能看得更清楚。
从左至右的扫视了一遍,罗长风沉声开口道:“吾之剑法,名唤‘猿公剑法’,其核心要诀尔等需记牢。”
众人皆竖起了耳朵,凝神倾听,只听罗长风缓声道:“猿公剑法,内实精神,外示安逸,见之如好妇,夺之似猛虎。”
“布形候气,与神俱往,捷若灵猿,追形还影,纵横往来,目不及瞬,得吾道者,一人可当百,百人可当万。”
“即便尔等无法尽窥吾道,但只要勤加修习,两三年内,以一当十亦不在话下。”
众剑士闻得罗长风之言,个个心潮澎湃,激动不已,罗长风也不废话,说完核心要诀,便开始演示第一式。
“第一式,名唤心猿意马,共有虚实两路,各有三招,看好了……”
第三卷 第十九章 落寞
罗长风开始一招一式的传授越国剑士猿公剑法,所谓招式,“招”与“式”其实不是一个概念。
招是指单一的攻击方式,即一个动作,而式则是由招组成,通常在这一个式子里能变化出多少招。
路在某种程度上与式是一个意思,都代表了一套完整的套路,也就是由连贯的多招而形成,将一连串的动作连贯起来施展,便是所谓的一路或一式。
但有时候一式之中,可以变化出不同的施展方法,故而在式之下又可分为几路。
当然,也可以反过来,在一路中分为几式,只是看武者自己的习惯而已。
便如七十二路辟邪剑法,也可称为七十二式辟邪剑法,像心猿意马这一式,虚招可分为一路,实招也成一路。
而两路剑法,却又可交叉使用,具体用法,就要看习练者自己的领悟与临场机变之能了。
罗长风的教习方法,便是先将每一招传给众人,传完一路后,便让众人连贯起来施展,直到将这一路练得精熟,再传下一路。
一招之中,又包含了剑法、身法、步法三个方面,每一招都需要无数次的反复习练,才能真正领悟到其精髓。
所以学剑,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两个时辰很快过去,众剑士只听得遥遥传来咩咩声,正在队列中纠正剑士动作,指点他们细节的罗长风,沉肃的脸上浮起一抹和煦之色。
仰头看了看天色,已过巳时,便开口道:“众剑士听令,歇息片刻,去火头营吃饭,饭后小憩半个时辰,再继续练剑。”
“是。”
剑士们径自散去,出了练剑场,准备去火头营吃饭。
范蠡抹了一把脸上汗珠,还剑入鞘,见罗长风已朝练剑场外行去,眼珠一转,咧嘴笑了笑,大步跟了过去。
罗长风出了练剑场,果然见得西南方向,阿青正赶着她那十余只山羊往这边而来,她右手持着竹棒,左手中却提着一个食盒。
此时正有一队巡逻的甲士向着阿青迎去,他们不识得阿青,只当她是一个寻常牧羊女。
“姑娘,前方是我越国军营,闲杂人等不可靠近,还请姑娘去别处牧羊。”巡逻队的什长见阿青长得清丽秀美,言语间不由温和几分。
阿青偏了偏头,笑道:“可我不是闲杂人等呀!我要给你们将军送饭呢!”
那什长闻言一怔,打量了一番阿青,心下加了几分小心,正要问个究竟,一名注意到这一幕的剑士,忙快步上前,拉住那什长,对阿青抱拳笑道:“拜见夫人,这位兄弟不识得夫人,还请夫人见谅。”
阿青抿嘴一笑,脆声道:“不碍事的,以后见得多了,自然便识得了。”
“多谢夫人宽宏,小人告退。”那剑士说完便拉着什长往一旁走去,巡逻的甲士自然跟随,不过人人都多看了阿青几眼。
阿青也不管他们,径自笑吟吟的迎向罗长风。
“兄弟,这位姑娘是?”
那剑士正好是当初在王宫大殿上,奉命与罗长风交手的三十名剑士之一,忙给那什长解释道:“这位是我们罗将军的未婚妻,很快就要与将军完婚。”
“夫人喜爱山羊,每日皆要到此牧羊,我等练剑场之所以设在此处,皆因这位夫人之故,可见将军对这位夫人极为宠爱,兄弟以后可要机灵些。”
什长感激的对那剑士抱拳一礼,道:“多谢兄弟相告。”
剑士拍拍什长的肩膀,转身往火头营而去,而他与什长都看见,此时阿青正亲昵的给罗长风擦汗。
什长心下庆幸,幸好自己言辞间较为和善,没有得罪这位夫人,否则怕是要有祸事了。
阿青将食盒递给罗长风后,以衣袖给他拭去脸上汗水,笑道:“长风,妈今天做了豚肉,是按你所授之法烤的哦!快尝尝。”
罗长风脸上浮起一抹温柔的微笑,道:“让妈不要太辛苦了,这里火头营自会准备饭食。”
“火头营的饭食怎比得我妈做的可口?日后我天天给你送饭好不好?”
看着阿青脸上的笑容,与她眼中那毫无掩饰的爱恋,罗长风只觉胸臆之间,充满了幸福满足之感,又怎忍心拂了她的意?当下欣然点头,道:“好。”
阿青一听,脸上的笑容更大了几分,便似能每日为罗长风送一顿饭,就已是天底下最值得高兴的事。
当下罗长风唤过几名甲士,吩咐他们将羊群赶到小树林中,任它们自行吃草,自己则是与阿青并肩在草地上坐下,打开了食盒。
“好香的饭食,阿青,可否请你妈在做饭食之时,也给我准备一份?”
范蠡笑眯眯的走到二人身后,说完这句后,又故意神色一黯,道:“唉,你们倒是成双成对,瞧瞧我,胡子都花白了,连个送饭的人都没有。”
阿青咯咯娇笑道:“范蠡,你也来跟长风学剑啊?”
范蠡笑道:“长风的剑法天下无双,我自然也是想学的。”
阿青见范蠡称赞罗长风,一双清澈的大眼笑成了一对弯月,“今日是没有多的了,明天我让妈给你也做些。”
范蠡喜道:“如此那就多谢了。”
罗长风打开食盒,见烤肉准备得还真不少,便对范蠡道:“范大夫,这烤肉准备得不少,你也吃点吧!味道还不错。”
范蠡乐道:“甚好甚好,待我取来饭食,再与兄弟同食。”
罗长风教青母做的烤肉,可不是用火烤的,而是“铁板烧”。
当然,这个时代铁器尚未广泛使用,罗长风只是让铁匠铸造了一块薄薄的青铜板。
将青铜板往鬲上一架,在下面烧火,再在青铜板上涂抹一层豆油,便可将猪肉一块块贴上去烧了。
除了盐,罗长风还在野外掏摸了许多,可以当做香料的野草,尤其是野葱,在烤肉上撒上一些野葱,那味道顿时大不一样。
范蠡吃得是大呼美味,直赞青母手艺高明,两人就着烤肉,美美的吃了一顿早饭。
吃过饭后,三人并肩缓步走在风景秀丽的草地上消食,阿青好奇的对范蠡问道:“范蠡,你为什么到如今还没有成亲啊?”
范蠡闻言神色一黯,重重的叹息一声,却没有回答阿青的话,转身往北行了几步,仰头望着遥远的天空。
此刻他的背影,看上去是那么的落寞与萧瑟。
第三卷 第二十章 成亲
三个月时间,在训练中很快过去,终于到了罗长风与阿青成亲的日子。
这一日,将军府热闹非凡,以范蠡文种两位大夫为首的百官尽数到贺,之后连勾践都亲自带着自己的夫人,越国王后雅鱼到贺,足见罗长风所受恩宠之深。
勾践对罗长风满意非常,在他的教导下,五十名越国剑士进步神速,虽到目前为止,只学得两式猿公剑法,战斗力却已比之前强了数倍。
勾践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而最让勾践满意的是,罗长风与别的官员不同,他不结党,更不营私,只一心传授剑士剑法,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百官之中,他也就与范蠡私交较为要好,对其他官员,只保持着基本的尊重,不刻意与任何人交好,连文种与他的关系都只是一般。
在生活上,他只要能满足吃穿用度,其他的他根本不在意,每年的俸禄与偶尔的赏赐,已经足够他吃穿不愁,他也就不设法敛财。
这样的臣子可以说是君王最喜欢的,没有野心,甘于现状,把军队交给他,勾践放心无比。
最重要的是,罗长风是后来者,他与范蠡文种那些,知道他不堪过往的人不同。
当年勾践在吴国,对夫差卑躬屈膝,为活命过得卑贱无比,比奴隶还不如。
甚至为了取得夫差信任,放他回越,不惜尝他的粪便,这些黑历史,是勾践心中永远的痛,他绝不可能任知道这些事的人活着。
故而他在灭吴之后,无论如何都容不下范蠡与文种,这才给了范蠡一个“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的印象。
罗长风自己都不知道,他在不知不觉间,已被勾践区别对待,与范蠡文种区分开来。
他被勾践当成了真正的左膀右臂,比范蠡文种更重要的心腹之人。
可惜,他并不知道,罗长风对他的黑历史,与他的“鸟尽弓藏,兔死狗烹”都一清二楚,心里从未将他当成效忠对象。
之所以答应给他做将军,也不过是为了阿青母女能过得好一点而已,他随时做着抽身而退的准备。
……
罗长风还是第一次见到越国王后雅鱼,这个名传千古的贞烈女子。
她美丽动人,知书达理,温柔贤淑,不过罗长风最钦佩她的,是她的深明大义。
当年吴越之战,越国战败,勾践成为夫差的阶下囚,雅鱼跟随他同入吴国为奴。
吴国相国伍子胥,为逼勾践作反,让夫差杀了他,想出了一条毒计,在晋国使臣出使吴国时,伍子胥竟命雅鱼去侍寝。
晋国使臣不知雅鱼身份,稀里糊涂的坏了雅鱼清白,伍子胥以此为把柄,要挟晋国使臣签下不平等条约。
雅鱼受辱后,她没有选择死,而是选择背负着巨大的屈辱活下去,为什么?因为她意识到自己不仅是一个女人,一个妻子,更是一个王后。
她不仅属于自己,属于自己的丈夫,更属于国家,因此,只要丈夫还需要她,国家还需要她,她就不能死,不能像一个平常的女人那样去死。
她要帮助自己丈夫,她还要等着看吴国的报应,看到吴国灭亡,她才能心安理得的去死。
所以她就在吴国灭国那一日,在自己宫中自刎了。
勾践抱着她的尸身,整整三天三夜,不饮不食,之后勾践下令,将王后的宫殿与王后一起埋葬。
可以说,雅鱼正是华夏古代女性的典范,三从四德,忠贞刚烈。
在勾践被废的时候,她没有抛弃他,在勾践于吴国为奴的时候,她依旧守护在他的身旁。
在大部分臣子认为勾践变了的时候,只有她始终不渝的相信,他依然是原来的大王。
为了越国她付出太多,如果说范蠡文仲是越国的功臣,那么雅鱼就是越国的灵魂。
……
雅鱼很奇怪,按理说,她与大王一起出现时,罗长风只需行礼一遍即可,但他在向大王行过礼,口呼“参见大王”后,又恭恭敬敬的对她行了一礼,道:“拜见王后。”
勾践只当他为官不久,不懂仪节,并未在意。
勾践没注意到,雅鱼却注意到了,罗长风看向勾践的时候,眼神是平静的,与看向别人的目光完全一样,并没有因勾践的身份而有所不同。
而且在他行礼时,比较板正,就像应付公事。
但他看向自己的时候,眼中却有一抹敬重与钦佩,细心的雅鱼发现,他拜下的弧度,要比对大王深了一些。
雅鱼不明白罗长风为什么会如此,不过她也没多想,待勾践与罗长风寒暄过后,雅鱼柔声笑道:“罗将军既已成婚,还需勇猛精进,多为我越国生几个将门虎子。”
“哈哈哈哈……”勾践闻言朗声大笑,道:“王后所言极是,长风,你可定要勤加耕耘才是。”
罗长风闻言再度恭敬的对雅鱼抱拳一揖,正色道:“末将谨遵王后之命,定不负大王与王后厚爱。”
“好,好。”
片刻之后,吉时已到,罗长风该去迎亲了,不消说,自然又是一番繁琐的仪节。
等到将阿青迎回将军府,罗长风直感觉,在古代结个婚,简直比他与清廷鹰犬或六翅蜈蚣剧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