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太平客栈 >

第894章

太平客栈-第894章

小说: 太平客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人大多没有高深修为在身,其身份也不难猜,多半是帝京城中各大权贵府中的家生子,世世代代为奴为仆,最是可靠,也最是忠心,与主家休戚与共。
  这些人奉了主家的命令,前来观望动静。可是隔着齐州会馆的高墙,又能观望到什么动静?无非是观望谁会造访齐州会馆罢了。如今齐州会馆中的住客们已经被“请”了出去,只剩下维持会馆运转的仆役之流,而这些仆役又都是出自儒门麾下的各大外围书社,也不会向他们透露什么消息。
  说来也是巧了,今日负责齐州会馆的正是烟霞书社的人,刘谨一也在其中,烟霞书社成立时间不久,刘谨一作为从龙门府使其就加入其中的老人,得到了儒门的足够信任,也被安排在齐州会馆之中。
  只是刘谨一没有轻举妄动,只是安心做着自己的差事。
  李玄都与陆雁冰一番深谈之后,没有入睡,而是默默练气,一直到天亮时分,张白昼来到正堂向李玄都问安。
  这也是各大世家的规矩,每日清早都要向父母长辈问安,虽然从张白月那里论起,李玄都只能算是张白昼的兄长一辈,可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玄都其实更像是张白昼的师长,张白昼有些叛逆和偏激不假,可骨子里还是个重规矩的年轻人,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之后,他已经逐渐明白了李玄都的苦心,所以他渐渐收起了自己的棱角,又逐渐重回当年,开始尊敬李玄都,称他为“先生”。
  他先是问了会馆中的仆役,想要去李玄都的居室或者书房,却没想到李玄都一直留在正堂,这才转道来到正堂。
  张白昼见过了李玄都之后,李玄都没有再提起昨天的事情,而是交给他一个任务,跟随上官莞离开齐州会馆,主动拜访一些清流官员。
  客栈进入帝京城之后,就一直致力于收集情报,这份清流官员的名单就是出自客栈之手,都是帝党之人,而且或多或少都与四大臣有些关系。虽说当年太后铲除四大臣之后就开始情理四大臣的旧党,可四大臣当权当年,掌握六部和内阁,朝廷半数以上的官员拔擢都或多或少与四大臣有些关系,总不能把这些人全都清理出去,那朝廷也就瘫痪了,所以还是有许多官员得以幸免,客栈就是通过慕容画的关系逐渐将这些人摸清,然后整理成一份名单交到了李玄都的手中。
  李玄都阅览之后没有异议,便要由张白昼这个张家后人出面去登门拜访。
  早在剑秀山的时候,李玄都就曾对张白昼提过此事,张白昼早有心理准备,也不惊讶,领过了这份名单。
  这份名单十分详尽,不仅仅有姓名官职,而且有住址、喜好、籍贯、性情等等,让张白昼一目了然。
  上官莞作为曾经的阴阳宗九明官,最常做的就是这种暗中阴私之事,熟门熟路,反而要比李如是更为擅长。李如是则是更为擅长居中统筹调度的差事,所以李玄都又让他返回了剑秀山。
  李玄都等张白昼看完了名单,才缓缓说道:“帝京局势十分复杂,我们的力量不足以掌控局势,只能说是所以就要用些手段,你能明白吗?”
  张白昼没有像陆雁冰那样直接回答,而是沉思片刻后才说道:“我们要分清主要敌人和次要敌人,还要拉拢保持中立的朋友,与敌人争大势、争人心。就拿这张名单来说,虽然这些人的品级不高,但人数众多。我记得先生曾经对我说过,权力来自于下方而不是上方,也就是说这些人单独个人不算什么,可如果能汇聚一处,便足以影响到局势。如果人心在我们这边,大势便在我们这边,那么帝京就是我们的。我这样说,会不会太过啰嗦?”
  “你说得很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李玄都露出赞许的目光,语气声调也一下子温和了许多,显然,张白昼的想法十分契合李玄都的本意,李玄都自然不嫌其烦而愿闻其详,“接着说,说完你的想法。”
  “是,先生。”张白昼得到了鼓励,知道这便是李玄都认可了自己的想法,可以将他心中对李玄都布局的揣摩和自己的想法结合起来,然后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先生是长生地仙,可帝京城中同样有一位长生地仙,那就是儒门的龙老人。就算辽东的秦先生也来到帝京,可在东海还有一位大剑仙,在澹台云闭门不出的情况下,无论怎么算,在这方面都只能维持均势,谁也奈何不得谁,所以武力破局并不可取。”
  张白昼稍稍顿了一下,调整言辞,然后说道:“我们想要破局,只有两个办法,一则是分化他们,二则是拉拢其他势力来增强我们自身,当双方谁也奈何不得谁的时候,那些原本无法影响到局势的中立势力便变得至关重要起来。怎么才能赢得帝京城的争斗,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与对手争人心、争大势。我手上的这份名单便是人心和大势的一部分,如果我能够成功争取他们,那么我就开了一个好头。很多时候,人都有从众之心理,我们这边人心更多,就更便于争取剩下的人心,我们这边携大势而来,其余人就更容易为我们所用,就好似滚滚雪崩,越来越大。不知道我这样理解,是否正确?”
  “你能这样想,我很欣慰。”李玄都的神情和语气中都并不掩饰自己的吃惊和激赏,“你刚才已经说了,我们能否争取人心和大势,是由你开始,都说万事开头难,你打算怎样开好这个头?”
  张白昼被李玄都一再肯定,已经开始激动起来,说道:“自从天宝二年的帝京之变
  以来,太后临朝,朝政一误再误,虽说这未必全都是太后一党的错,但太后作为执掌朝廷大权之人,难辞其咎,必须担当起这个责任,所以太后已经是人心尽失,这也是帝党迅速崛起的原因。我们与太后争取人心,并不难,这些人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都是反对太后的,与我们道同可谋。关键在于儒门,如何与儒门争取人心,才是难题。我暂时还没有想好,可能要通过辽东方面来破局。”
  李玄都道:“你能想到这里,已经很好了,你先做好手头上的事情,让他们认可你这个张家后人,用你的身份和名义,以及他们的支持,在帝京城中掀起一股为四大臣翻案的浪潮。有些堡垒看似牢不可破,实则徒有其表,可能在大浪之下,轻轻一拍便散了。”
  张白昼目光灼灼,沉声回答道:“明白。”
  李玄都又交代道:“上官宗主会帮助你的,你这位上官姐姐,是地师的高足,尽得地师真传,至于地师何许人也,就不必我多说什么了,你跟着她,要虚心请教。”
  张白昼道:“是。”
  李玄都挥了挥手,示意张白昼可以去准备了。
  张白昼离开之后,李玄都看了眼院中摆放的日晷。
  他知道朝廷许多大事、许多变化都要在贵人们起床之后才能发生,这几乎是雷打不动的,看时辰已经差不多了。
  便在这时,陆雁冰端着一个托盘过来,轻轻放在李玄都身旁的桌案上,见李玄都兀自望着正堂的大门外,轻声说道:“师兄,用早膳吧。”
  李玄都转头望向托盘,不由一怔,竟然江南那边的小笼汤包,皮薄,馅鲜,最难得的是在顶端要细细掐出花瓣形的皮圈,中间有一个细小的针眼,火不宜大亦不宜小,慢慢蒸出馅内的卤水,在皮圈中油汪汪的。
  李玄都欢欢说道:“这等吃食,在金陵府那边还算常见,帝京这边却很少见,这是从哪里来的?”
  陆雁冰笑着回答道:“说来也是奇了,是刚刚有人送来的,师兄不妨猜猜,是谁送来的?”
  这倒有些出乎李玄都的意料之外,他认真想了想,“总不会是太后谢雉,她是北人,不是南人。至于儒门中人,白鹿先生、赤羊翁、龙老人、司空道玄都是北人,出身江南的大祭酒们没怎么现身,也不会用这种方式来与我打交道。”
  陆雁冰轻声说道:“是如今帝京城中的头号花魁师横波,她祖籍江州,据说是这位花魁亲自下厨做的,看这火候,寅时就得进厨房。”
  李玄都道:“师横波?我不认得此人,她为什么要向我献殷勤?”
  陆雁冰撇了撇嘴,“喜欢师兄呗,师兄这般身份地位,这般境界修为,又是这般年纪相貌,哪个女子不喜欢?”
  李玄都不置可否,只是说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第二百二十九章 暗流
  秦素没有跟随李玄都来帝京,不过也没有留在辽东。秦清已经出关,自有他来主持大局,不必秦素代为效劳。
  秦素去了齐州。
  事实上李玄都和秦素两人是一起离开辽东,入关之后才分头行动,李玄都直接去了帝京,秦素则去了紧邻直隶的齐州。
  齐州就像一个微缩的天下,情况十分复杂。虽然已经平息了青阳教之乱,但还有齐王府、社稷学宫、齐州总督府,再加上东华宗和清微宗,可谓是错综复杂。
  秦素此去辽东,除了要看望叔父秦道方之外,还要去见李道虚。
  虽然李玄都已经预料到师父的态度不可逆转,但于情于理,他还是要做出一个姿态。只是他并不亲自前去,而是让秦素代他出面。
  秦素明白李玄都的苦衷,自然是义不容辞。
  当然,考虑到如今的局势,李玄都也做了一些安排,以确保秦素的安危。他先是通知了齐王府的徐大,又通知了已经返回清微宗的李非烟和涨还是,让他们做个接应。
  于是秦素刚刚进入齐州境内不久,便见到了徐大。
  徐大并非孤身一人前来,随同他一起过来的还有众多齐王府的护卫,也就是十三门客们的属下,多是好手,再加上秦素本身也是太玄榜上的高手,只要不是长生高人亲自出手,都不能将秦素如何。
  在一家太平宗开设的太平客栈之中,徐大提前订了雅间,与秦素相对而坐。
  虽然李玄都和秦素还未完婚,但内外上下都对秦素以夫人之礼待之。
  秦素问道:“如今的清微宗内部可有什么异动?”
  徐大道:“真让夫人问对了,如今清微宗内部的确是暗流涌动。”
  秦素脸色变得凝重,又问道:“具体情况?”
  徐大道:“自进入九月以来,清微宗就暂停了部分商贸,开始大肆建造战船,在这方面,清微宗堪称当世之最,所以船队扩建速度极为迅速。如果海上开战,无论是朝廷的水师,还是其他船队,都不是清微宗的对手。”
  秦素皱起眉头,“为什么二师兄那边没有任何消息。”
  徐大轻声道
  :“我们之所以能得知此事也是极为偶然。当年老主人还是齐王的时候,曾经针对清微宗做过一些布置,往里面安插了一些人手。不过这些人手大多被清微宗清理,或是直接叛变,这么多年过去,只剩下一个人。他之所以能够躲过一劫,没有被发现身份,是因为他不在三十六堂之列,而是被分配到了七十二岛的一个偏远岛屿上。就在前不久,他发现这些岛上开始建造战船,并且将部分商船改造成战船。”
  秦素沉思了片刻,说道:“也就是说,这些事情,就连两位副宗主都不知道。”
  徐大点头道:“正是如此,所以我们分析,清微宗此举是出自其他人的授意,也就是……”
  “老宗主。”秦素下了定义,“必然是老宗主,李道师和司徒玄略都没有这样大的权力。”
  徐大赞同道:“我也是这样想的,只是大剑仙此举到底有何深意,让人看不明白。”
  秦素知道徐大未必是看不明白,只是顾及到李玄都和李道虚之间的师徒关系,有所顾忌,不肯明说罢了。
  “战船再怎么厉害,都离不开水,不能攻城。”秦素没有这样的顾忌,“所以这样的举动倒像是以攻代守,老宗主似乎在防备什么。”
  “有地图吗?”秦素问道。
  “有。”徐大立刻从须弥宝物中取出了一份地图,铺展在桌上,然后在东海群岛的西北位置点了一下,“我方才说过岛屿就在这里。”
  秦素望着面前的地图,手指按在地图上,然后轻轻一划,说道:“清微宗建造船队,要么就是封锁海岸一线,无关帝京大局,要么就是防备……辽东。”
  “辽东”二字一出,徐大便沉默了。
  秦素也有了片刻的沉默,低声喃喃道:“终于还是到了这一步。”
  她现在有些体会到话本故事中和亲公主的苦楚,两国交战,自己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不过她又觉得不是那么难,因为真正直面这一切的不是她,而是远在帝京城中的李玄都。
  秦素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齐州与幽州隔海相望,故而辽东入关便有三条路可选,从榆关中门直进,绕路草原、晋州军镇,渡
  海从齐州登陆,想要渡海,便绕不开经营东海、齐州多年的清微宗,老宗主这是在未雨绸缪了。”
  既然秦素主动挑破,徐大也不存在顾忌了,说道:“夫人说的极是,所以夫人此行,恐怕不会有太好结果。”
  秦素说道:“走到这一步,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徐大迟疑道:“那么夫人的安危……”
  秦素道:“刀剑归刀剑,亲谊归亲谊,老宗主不会把我怎么样的。”
  既然秦素如此说了,徐大便也不再多言。
  ……
  西京。
  相较于帝京城中的暗流涌动,西京城中却一片死寂。
  一方面是因为大批无道宗人手已经离开西京前往西域,另一方面便是因为圣君澹台云从辽东大败而归。
  直到今日,无墟宫仍旧是大门紧闭,不见澹台云的人影。
  无墟宫外,一男一女相对而立。
  男子是从辽东狼狈逃回西京的皇甫毓秀,女子则是一直留在西京的宫官。
  此时两人之间的气氛有一丝微妙。这一丝微妙与男女暧昧没有半点关系,反而透着几分隐隐的敌意。
  在皇甫毓秀看来,宫官一直与李玄都不清不楚,这次澹台云又是在李玄都的手上大败而归。宫官同样知道皇甫毓秀对于澹台云的小心思,只是不曾点破。
  两人沉默许久之后,皇甫毓秀终于开口道:“圣君伤得很重。”
  “我知道。”宫官回答道。
  皇甫毓秀又道:“皆是拜李玄都所赐。”
  宫官的语气仍是没有半分起伏,“我也知道。”
  皇甫毓秀沉声道:“为什么李玄都恰好出现在了辽东?是否有人通风报信?”
  宫官淡然一笑:“你不必拐弯抹角,不妨直说我的名字。”
  皇甫毓秀直直望着宫官。
  宫官道:“我是否通风报信了,你说了不算,等圣君出关吧。”
  皇甫毓秀知道宫官所言不错,只能冷哼一声,转身离去。
  宫官背负双手,在身后紧紧握住自己的折扇,望着皇甫毓秀的背影,面无表情。


第二百三十章 隐士密会
  “李玄都喜欢阳谋,他要做什么,他打算怎么做,他很早就摆在了桌面上,只是有些人不注意去看,或是不屑于看,这是要吃大亏的。”
  日晷的阴影中,赤羊翁缓缓说道,他的脸庞被分成了两半,好似阴阳割昏晓,一半沐浴在阳光之中,一半隐藏在阴影之下。
  赤羊翁的对面是龙老人,他还是坐在自己的躺椅上,这里还是钦天监的三楼露台,旁边就是巨大的日晷,所不同的是今日不仅仅只有龙老人和赤羊翁,还有其他的儒门隐士。除了已经身死的青鹤居士和虎禅师之外,所有隐士都已经到齐,这是属于隐士们的秘密会议。
  龙老人没有说话,紫燕山人问道:“他要做什么?他打算怎么做?”
  赤羊翁道:“诸位还记得玉虚斗剑的最后一战吗?”
  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