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客栈-第8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雁冰虽然点出一剑,却被丁策以“大文鸾”磕开,也只能无奈叹息一声。
便在这时,一道刀光汹涌而至,划破天幕,直奔丁策而来。
李元婴脸色一变,“应帝王”出鞘,带起一声龙吟,迎上了这道刀光。
交手的一瞬间,李元婴已经明白对手是谁,喝道:“上次东海一战,未能尽兴,不如今天分出个胜负。”
话音未落,李元婴已经化作一道剑光冲天而起。
楼船伤,天宝帝脸色木然,问道:“这又是谁?”
白鹿先生回答道:“如果老夫没看错的话,应是‘血刀’宁忆,此人是清平先生的左膀右臂,清平先生不仅让他做了太平宗的大客卿,并将整个无忧谷都送给了他,而且清平先生还做主将玄女宗的石无月嫁给了他。石无月是李非烟的好友,又是萧时雨的师妹,宁忆娶了此女,便成了正道十二宗的自己人,皆大欢喜。”
“以财帛美女收买人心。”天宝帝冷冷道,“我听说过此人,似乎与儒门有些关系。”
白鹿先生长叹一声,“清官难断家务事,他是宁大祭酒的孙子,可在玉虚斗剑的时候,也是他胜了宁大祭酒,让玉虚斗剑功亏一篑。”
天宝帝道:“无君无父之人。”
白鹿先生点头赞同道:“陛下所言极是。”
天宝帝仰头望向天空,只能看到两道流华不断交织,看不到两人交手的具体情形。此时他已经有些麻木,说道:“朕倒要看看,这些人还能给朕多少惊喜。”
话音落下,好似为了回应天宝帝一般,夜空中传来一声巨响。
虽然白鹿先生早有预料,已经提前一挥大袖,挡下了余波,可楼船下方的水面还是震荡不休,仿佛来到了海面之上。
望楼上的瓦片怦然碎裂,碎石四散激射。
许多高悬的灯笼骤然熄灭,漆黑一片。
这个时候,各位公子携带的护卫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让他们去直面这两位太玄榜高人,他们没这个胆量,可仅仅是化解这些逸散的余波,他们还是不怕的,一时间各路护卫各展神通,也有学艺不精、修为不济之人,被余波震伤。好在这些余波并非专门冲着他们来的,这才没有人身死当场。
然后夜空上出现了两道纵横交错的痕迹,构成了一个“乂”字。
虽然交手两人都是天人无量境的修为,但两人都是天人无量境中的佼佼者,再加上李元婴手持“应帝王”,宁忆手持“欺方罔道”和“大宗师”,几乎可以媲美天人造化境的高手,此时两人全力施为,声势自然极为浩大。
陆雁冰抬头望去,感叹道:“我何时才能有如此修为,平心而论,如果没有四师兄,没有二师兄,没有过去的大师兄,没有未来的小六子,三师兄这个宗主还是合格的。”
片刻后,一道身形率先回归大地,是李元婴。
他伸出手掌捂住嘴巴,鲜血仍是从指缝间缓缓渗出。
然后又是一道身影落下,手持双刀,也谈不上毫发无伤,身上有好几处剑伤,正是“血刀”宁忆,天下三刀之。,宁忆可以说是唯一一个未曾跻身长生境却能与两位长生之人并列齐名之人,正因为此等缘故,江湖中很多人都认为宁忆可以继宋政、秦清之后登上老玄榜,让天下三刀的说法实至名归。
宁忆不曾说话,只是望着李元婴。
李元婴用眼角余光看了眼还在发怔的丁策,冷冷道:“还愣着做什么?”
丁策猛地回过神来,便要带着张白昼离开此地。
陆雁冰不是自讨苦吃之人,她已经尽力,不会真让丁策把自己打杀了。
就在这时,丁策却发现自己进入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奇妙状态之中。所谓天人境界,便是天人合一之境界,人与天地共为一体,故而可以调用天地之力,根据天人三境的不同,所调用的天地之力也有大小区别。平日里的时候,天人境的高手就算不动用天地之力,也会保持在这种天人合一的状态之中,就好似鱼儿在水中一般。
可就在这一刻,丁策发现自己的天人合一状态被人强行剥夺了,就好似有只手探入水中将鱼儿捞起。
丁策心中大骇,神念发散四周,意图寻出蛛丝马迹。可让他失望的是,周围的一切,包裹几位天人
造化境大宗师的气息,都没有丝毫异常。这让丁策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心悸和不安。
紧接着,丁策感知到自己的周围的天地元气开始发生某种变化,就好似河流被人从中分开,周围的天地元气开始向后退散,使得他的周围出现了一块没有天地元气存在的空白地带。
丁策的脸色变得苍白起来。他的师父是历经了宪宗、孝宗、武宗的三朝老臣,收他为徒时,年纪已经极大,在师父自知时日无多的时候,曾经对他说过一些道理。山高可以让朔风不至,海深可以让雨雪长留。当初他不明白这个道理,待到跻身天人境之后,才逐渐明白了师父的意思,高山可以阻挡来自草原的寒流,而靠海之地从来都是气候湿润。如果将山、海看作是一个人,那么在他们不刻意收敛自己气息的时候,仅仅是他们的存在,便会影响周围的一切。
丁策也曾听伪仙们提起过陆吾神的存在,当陆吾神现出真身,呼吸之间无意产生的庞大的气血热量,可以焚灭一切鬼魅阴魂之流,如果陆吾神在一个地方久了,那里的草木会吸收陆吾神的逸散血气,产生某种异变,这并非陆吾神的本意,可陆吾神存在本身便理所当然地影响着周围的一切。这也是传说中神兽栖息之地如龙窟、凤巢,常有异象的原因所在。甚至传说中还有信奉神龙之人,全部族人居住在神龙沉睡之地,经年累月地吸收神龙的气息,乃至于族人身上都生出了鳞片。
长生地仙与神兽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懂得收而不放,甚至早在天人境界的时候,就开始有意为之,讲究方寸间见大马金刀。不过当长生地仙不再刻意收敛自身气息的时候,也的确会显现种种异象,比如说人仙的恐怖真身。
丁策明白,虽然他无法感知,但此时的确有一个强大的存在出现了,对方的境界远在自己之上。
一惊之后,丁策果断放开了手中的张白昼,双手狂舞,朝着四周八方不知出了多少拳掌,每次出手都带有风雷之声,此时连续出手之下,风雷之声呼啸不绝于耳。
转眼间,已经看不到丁策的身影,只看到无数的掌影、拳影、指影,带着磅礴气机和劲风射向四面八方,凝而不散。
这便是“大奔雷手”的由来。
这些外放气机与丁策本人一体相连,无坚不摧,等同是在他周围布下了一道铜墙铁壁,无论对手境界如何高明,只要触碰这些气机,他就能会察知对方的位置。
丁策此举不在杀敌伤敌,只在自保而已,毕竟这里是帝京城,周围还有众多高人。
就在这时,一只手掌简简单单地伸了过来,瞬间吸引了他的全部心神,也遮挡了他的所有视线,丁策眼中再无他物,只有这只手掌,就连掌纹都看得一清二楚。
一叶障目,不见五岳。这只手掌好似遮天蔽日,充斥乾坤,让丁策身心同样受到沉重压迫,连思绪都变得迟缓起来,出手的速度越来越慢。
到了此时,丁策仍旧不能看清来人的相貌。
然后他感觉这只手掌轻轻按在了自己的肩膀上,让他动弹不得。
第二百二十三章 旧事重提
神兽多是生来便有大神通,就像人生来就是万灵之长。两者有一个同样的缺点,便是无法完全控制自身,就拿人来说,可以控制四肢,却无法自如控制五脏六腑、血液、肌肤、骨骼,有些类似于自古以来的皇权不下乡,朝廷只能掌控到府县,再往下便力有不逮。于是便有了挖掘人体秘藏的人仙道路。达到人仙大圆满之后,将全身上下的十二万穴窍全部凝练完毕,遍布全身上下的每一个角落,就好似皇权下乡,无一处不在掌握之中,尤其是那些细微穴窍中的身神,比不得一千二百大穴窍中的“主神”,但胜在细致入微,让窍穴自成一方小世界,若是出拳发力,对于力道的掌控之深,已经到了不会丝毫逸散浪费的程度,呼吸之间更不会有丝毫的气血逸散,故而又被称作无缺不漏,媲美天仙。
地仙虽然不挖掘自身秘藏,相比人仙凝练每个穴窍,不够精微,但胜在更加宏大,极致便是天仙,又经过了一次脱胎换骨,故而同样能掌控自身,收放自如。收的时候就如同凡人一般,放的时候则好似神灵现世。
其实不仅仅是丁策,其他天人境大宗师也察觉到了些许异常,只是因为丁策首当其冲,所以受到的冲击最大。
到了此时,丁策动弹不得,自然不能移动视线,而来人与他并肩而立,只是面朝方向不同,丁策面朝李元婴、陈眠、柳逸等人,来人背对李元婴等人,反而是面朝陆雁冰等人。
在这等情况下,反而是陆雁冰先看清了来人的面容,既惊且喜,“师兄!”
众人皆知,这位清微宗的五先生有四位师兄,大师兄司徒玄策、二师兄张海石、三师兄李元婴、四师兄李玄都,不过大先生司徒玄策已经身故多年,三先生李元婴就在面前,再联想到最近帝京城内的传言,那么来人的身份已经不言而喻。
清平先生,李玄都。
一瞬间,针落可闻。
无论是社稷学宫大祭酒黄石元、金陵书院齐佛言,还是司礼监首席秉笔柳逸,甚至是一众伪仙们,都是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毕竟清平先生的威名,太盛。
都说人的名树的影,“名震天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又是何其难,凡是能走到这一步之人,几乎不存在什么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换而言之,李玄都能走到今天这一步,让“清平先生”的名号响彻庙堂和江湖,经历了无数考验,从“玄都紫府”的乱战到玉虚斗剑,再到大真人府之变、太白山上迎战澹台云,天底下有数的长生地仙,只有李道虚和秦清不曾与李道虚交手,再看李玄都的战绩,除了在地师徐无鬼手中吃过大亏,其余几战皆是以胜出而告终。
宋政和澹台云都没能奈何得李玄都,他们又能怎么样?
焉能不怕?
李玄都在丁策的肩膀上轻轻拍了拍,转过身来。
原本还如临大敌的上官莞和兰玄霜立时放松下来,脸上甚至有了笑意,一起行礼道:“见过先生。”
宁忆的表情虽然没有什么变化,但还是与李玄都点头示意。
李玄都并不倨傲,向三人抱拳一次,道了一声“辛苦”。
这一幕落在陈眠的眼中,他神色微微变化,对身旁的纳兰絮说道:“这位清平先生……与陆吾神很不一样。”
纳兰絮轻轻点头。
便在这时,柳逸微笑着开口道:“没想到是清平先生大驾光临。”
“阁下就是柳公公吧。”李玄都看了他一眼,虽然他从未见过柳逸,但从客栈的情报中已经知道了柳逸的大概相貌特征,再
加上柳逸穿着大红公服,所以立时判断出了柳逸的身份。
柳逸微微欠身,“柳逸见过清平先生。”
李玄都淡笑道:“柳公公,久闻其名,未曾谋面,今日终于是见面了。我听说皂阁宗的前任宗主藏老人与柳公公交好,不知可有此事?”
柳逸脸上笑意不变,说道:“确实有些交情,不过谈不上深交,只是普通朋友。”
“普通朋友?”李玄都道,“那么江南市舶司和织造局的库银是怎么回事?我听说在北邙山中搜寻出许多官银?兰夫人,你是皂阁宗的新任宗主,可有此事?”
所谓官银,是用来入库的,也就是每个州的税收,必须刻下官银标志的字样或图案,方便入国库管理,民间不得私自使用官银,此乃杀头的大罪,又称“库银”。
官银的主要用途在于军饷、官俸、宫用、堤坝工程、赈灾等支出,在朝廷将官银拨给各地州府以后,各地州府还要将官银再溶化一次,炼出新的银锭或者银块,这就是碎银的主要来源,此过程又名“火耗”,指碎银熔化重铸为银锭时的折耗,或是银锭溶化为碎银的折耗,火耗也是地方各级衙门贪墨的主要手段。当年四大臣新政中提出的“火耗归公”,便是断了绝大部分官员的财路,才会使得新政推行倍加艰难。
至于民间百姓,使用的银两大多还是碎银,大部分时候以铜钱为主。
当初攻陷北邙山,的确有些金银,不过并没什么官银,李玄都之所以知道官银之事,还要追溯到他和颜飞卿第一次撞破藏老人炼尸的东山之行。兰玄霜不知此中内情,可她不是张白昼这样的愣头青,立时心领神会,回答道:“确有此事。”
“这就有文章了。”李玄都道,“我记得江南市舶司和江南织造局都是由柳公公负责掌管,报过几次官银被盗,这些官银怎么会出现在皂阁宗那里?”
柳逸脸上的笑意渐渐僵住,“这……定是下面的奴婢们欺上瞒下,伙同外人把库银给贪了。”
李玄都问道:“柳公公,这么大的事情,又持续这么多年,你就一点也没有察觉吗?”
虽然此地不是朝堂,但有儒门中人在场,还有这么多与朝堂有关之人,柳逸的额头上渗出冷汗,不再是微微欠身,而是上身前倾,回答道:“咱家……我也曾查过织造局和市舶司的账目,未能及时发现隐患,有失察之罪。”
“家师生平最重规矩法度,凡事都要讲究规矩。”李玄都望着柳逸,“只是失察吗?”
柳逸感觉自己此时好像在面对当年先帝一般,恭敬回答道:“回清平先生,自然不仅仅是失察那么简单,还有失职之罪。”
李玄都笑了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如今国事蜩螗如此,柳公公辅佐内相,容不得半分马虎大意。我毕竟不是朝廷之人,无官无职,一介平民,就算公公有什么罪过,也不是我可以置喙,公公还是向太后娘娘和皇帝陛下请罪吧。”
“是是是。”柳逸被李玄都敲打一番,原本准备好的说辞再也说不出口,只能唯唯诺诺退下。
远处楼船上,已经有人潜入水下将“千里望”打捞了上来,擦拭干净之后重新回到了天宝帝的手中。
天宝帝通过“千里望”第一次看到了这位大名鼎鼎的清平先生,脸色晦暗。
白鹿先生感慨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天宝帝低声问道:“李玄都说的这些事情……先生知道吗?”
白鹿先生回答道:“
有所耳闻。”
天宝帝转头望着他,目光中全然没有了平时的尊敬,透出的是孤独和深寒,“这些事情,朕竟是一点也不知道,为什么你们就没有一个人告诉朕?”
白鹿先生长叹一声,“此乃顽疾,且不说我们没有真凭实据,就算我们告诉了陛下,陛下也不可能立时解决,天底下那么多的事情,陛下如何能够兼顾,只是徒增烦恼罢了。所以陛下的当务之急还是亲政,然后任用贤臣,君臣合力,才能彻底铲除这些顽疾。”
天宝帝不置可否,转而说道:“这些蛀虫,国事艰难如此,就连李玄都这个外人都明白,可为什么他们不明白?”
“他们不是不明白。”白鹿先生淡淡道,“他们比谁都明白,可他们还明白另外一件事。”
“什么事?”天宝帝立刻问道。
白鹿先生挥袖设下禁制,轻声道:“既然陛下如此问了,老夫便直言了,关键在于土地。古时王朝,君臣共治,古代的士大夫们,拥有三种身份,即是土地的主人,政事参与之人、兵事参与之人,皇帝不是主人,而是盟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