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太平客栈 >

第850章

太平客栈-第850章

小说: 太平客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让李玄都生出一种想要杀了他们的冲动。
  李玄都要把这些高高在上的仙人打落云端,李玄都要改变这个世道,要让日月换新天,不仅仅是为了报仇那么简单。
  这件事也许很难,也许根本不可能实现,也许只是李玄都的妄想痴念,也许李玄都最终还是走向失败,众叛亲离。但李玄都还想去试一试,最起码让那些人知道,还是有人愿意站出来反对他们的,这样他们就能收敛一些。
  接下来李玄都又说了许多,说他要整合道门,将能抓在手中的宗门全都抓在手中,然后按照自己的意愿却改变这些宗门,建立一个崭新的道门,这个道门的责任是推动世道的发展,不再故步自封,为天下开源。
  然后他便要前往帝京,为当年之事做一个了断,为已死之人正名,让该死未死之人去死,裁定诸多元凶之罪,继而平定天下的战乱,使得天下天平。
  最后,如果有可能的话,他还想尝试着去改变儒门,正人心,使儒门为天下节流。
  不过这都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了,也许那时候的他已经是古稀之年,未必能做得成,也未必能做得完。
  这便是李玄都的道路,堂堂正正的阳谋,他要谋求什么,他要做什么,都明明白白地摆在桌面上,无不能对人言。
  可世上之人大多不信,总觉得李玄都另有所图,这些都是遮掩的幌子,于是去猜测李玄都的心思,认为他是个不可理喻的怪人,是野心勃勃之辈。
  胡良听李玄都说完之后,醉醺醺地说道:“老李,你一直都心思重。今非昔比,你的心思太大,想法太多。你说的什么为天下开源,为天下节流,我听得一知半解,在你面前,我也不想不懂装懂。不过第二条我听明白了,你还是要回帝京的,你要报仇,你要讨一个公道。”
  李玄都道:“对,讨一个公道,为那些死了的人讨一个公道。”
  胡良抱着酒坛子说道:“到时候算我一个。”
  “那是自然。”李玄都晃了晃酒坛,随手放到一旁,站起身来,“就算你不想去,我也要把你绑了去。”
  胡良“嗯”了一声,“那就一言为定。”
  说罢,他鼾声大作,就这么抱着酒坛子沉沉睡去。
  李玄都缓缓走到屋外,仰头望去,一轮明月高悬,照彻天地。


第一百五十四章 九九重阳
  胡良没用修为抵御酒力,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天色大亮。因为两人饮酒的小厅是木质地板,李玄都干脆没有管他,就让他在地板上睡了一宿,寒暑不侵的人总不至于受凉生病。
  胡良放开抱了一宿的酒坛子,起身伸了个懒腰,走出门去,外面是个宽阔院子,李玄都正站在院子里,有两道剑气围绕着他游走不定,时隐时现。
  见胡良醒来,李玄都收起“龙虎剑气”,转身道:“你醒了。”
  胡良“嗯”了一声,“老李,这是什么酒?后劲有些大。”
  李玄都道:“这酒叫‘百草酿’,姑且可以算是药酒,是妙真宗的万寿真人送给我的。”
  “了不起。能让万寿真人给你送礼了。”胡良砸了咂嘴,“这酒的味道真不错,喝完之后,没有酒臭,反而透着一股清香。”
  李玄都道:“可惜只有三坛,我们喝了两坛,就只剩下最后一坛了,要等到我大婚的时候,你才能再有口福。”
  胡良顺势问道:“那你什么时候大婚?”
  李玄都道:“快了。”
  “算了,我也多嘴问你。”胡良摆了摆手,“对了,我听师父说跻身长生境后会有七七四十九天的病期,你的病怎么样了?”
  李玄都回答道:“从七月十五算起,如今已经痊愈了。”
  胡良又问道:“你打算什么时候去帝京?”
  李玄都沉吟道:“还需要一个契机,我在等人帮我探清帝京的虚实。”
  胡良啧啧道:“听这话里的意思,你没少给姓谢的婆娘安插钉子。”
  李玄都淡淡一笑,“来而不往非礼也。”
  胡良正色道:“不过我提醒你一句,不要小觑了谢雉。这婆娘出身辽东的真传宗,别看真传宗的名头不小,可在二十二个宗门里几乎是倒着数的,不说和清微宗、无道宗、清微宗、正一宗相提并论,就是比起天乐宗也要逊色几分。若论背景,谢雉差不多算是没有背景,也没有助力,比不得慈航宗的白宗主,比不得无道宗的澹台宗主。可她却能搭上了地师的线,让地师把她送入宫中,斗倒了那么多的宫妃,做了皇后,后来又成了太后,斗倒四大臣,还有大剑仙做靠山,在地师、大剑仙、老天师、儒门之间周旋,这等手段,岂是寻常!”
  李玄都并不否认,“谢雉的确是个人物,只是那些闺阁密室中的权谋手段,并不适用于天下大势,谢雉可以掌握宫廷帝京,却无力改变天下大局。我更好奇,谢雉到底是什么境界修为?”
  胡良想了想,回答道:“你放心,谢雉绝对没有长生境的修为,否则长生境也太不值钱了,可天人境的修为应该是有的,至于是天人三境中的哪个境界,我就不好妄言了。不过师父倒是曾经提起过,谢雉的资质根骨极佳,若是不分心权谋之事,而是专心修炼,未必弱于澹台云。而且澹台云已经年过四旬,谢雉今年才三十岁出头,两人之间差了十几年,如果以澹台云的境界来推测,谢雉的修为不弱
  ,最起码在我之上。”
  李玄都想了想,说道:“长生境也不是无敌,一般来说,三位天人造化境的高手便能勉强抵御一位长生地仙,虽然不能取胜,但最起码可以做到有来有回,不至于毫无还手之力。我如今固然是长生境的修为,也不敢说藐视天下众多天人境大宗师,更何况帝京城中也有长生之人坐镇。”
  胡良问道:“谁?”
  李玄都道:“儒门七隐士之首的龙老人,也是害死我大师兄的幕后真凶。”
  胡良嘿然一声,“这可真是新仇旧怨都攒到一起了。”
  李玄都轻描淡写道:“我定要取此人性命。”
  胡良沉默了片刻,说道:“我今日前来,除了看望你之外,还有半件公事,是关于师妹的。师父得知师妹受伤之后,本打算亲自前来,不过收到了师妹的传信,说她已无大碍,让师父不必过来。师父不好违背师妹的意愿,可又有些放心不下,让我也顺带看望师妹。”
  李玄都叹道:“说来还是我的不对。”
  “你千万不要这样想。”胡良正色道,“师父并非不通情理之人,更没有责怪你的意思,只是担心师妹罢了。”
  李玄都点头道:“再有几日,素素便会过来,你便能见到她了。”
  ……
  重阳节,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有六阴九阳之说,九是阳数,故而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
  除此之外,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重阳节与除夕、清明、中元三节也是祭祖的四大节日。
  每年的重阳节,帝京城中都不宵禁,虽说比不得元宵节,但也要热闹好一阵子,街道上灯火通明。
  不过此时熊熊的火把和高高悬挂的灯笼将青鸾卫都督府的大堂照得比外面的街道还亮。
  青鸾卫的前身是太祖高皇帝设立的“青衣司”,负责皇帝侍卫,后与掌管皇帝仪仗的“仪鸾司”合并,改置为“青鸾卫”,主官是正三品的都指挥使。
  待到大魏太宗文皇帝年间,太宗皇帝则将青鸾卫从大都督府中拆分出来,升为青鸾卫都督府,最高堂官变为从一品的青鸾卫左都督,其下设正二品的右都督两人,以及从二品都督同知和正三品都督佥事若干人等,原本的正三品都指挥使则变为各州府青鸾卫的主官,下设从三品指挥同知和正四品指挥佥事各两人。
  青鸾卫都督府中的指挥同知和指挥佥事以上的职官好几十人突然接到指令,有大狱要案,要拿好些人,这时都集结在青鸾卫都督府的大堂里。
  柳逸是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按规制青鸾卫都督府就是归他分管。这时他坐在大堂主位上,身后墙上浮雕有一只振翅欲飞的青鸾。
  在御前会议上,太后娘娘亲口敲定了缉拿“客栈”乱党之事,并且以青鸾卫为主,柳逸便不得不亲自出马。
  柳逸轻咳一声,开口问道:“人都到齐了吗?”
  “回柳公公,都到齐了。”丁策上前一步回答道。
  柳逸看了眼大堂上的滴漏,“已经快要子时了,人手都撒下去了吗?”
  一名都督同知答道:“回柳公公,人手已经撒下去了。”
  柳逸微微点头,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
  大堂上没人说话,只能听到远处隐隐约约有爆竹声传来,以及周围火把燃烧时偶尔发出的“噼啪”声。
  就这么沉寂着,不知过了多久,子时的更鼓终于响了,所有的人都是一振,正在闭目养神的柳逸也缓缓睁开了双眼。
  与此同时,青鸾卫都督府的大门缓缓开启了,从外面走进一人,竟是离开了清微宗的李元婴。
  柳逸从座椅上站起身,眼神中掠过一抹惊讶,没想到李元婴会出现在此地,不过还是拱手道:“李先生。”
  李元婴走进大堂,还礼道:“柳公公。”接着又问道:“都准备好了吗?”
  “已经准备好了。”柳逸沉声说道:“已经盯了他们有些时日,准能将这伙乱党一网打尽。”
  李元婴道:“太后让我来协助柳公公,请柳公公下令吧。”
  柳逸微微颔首,挥了下手。
  大堂中一众都督佥事、都督同知、指挥佥事、指挥同知纷纷领命,向外疾步行去。
  大堂中只剩下了柳逸和李元婴两人。
  柳逸抬手一让,“李先生,请坐。”
  两人谁也没去坐主位,而是一左一右相对而坐。
  李元婴望着柳逸,“柳公公似乎有很多话想要问我,不妨直言。”
  “既然李先生如此说了,那咱家就直言了。”柳逸笑了笑,“李先生已经知道最近帝京城中正在闹乱党,太后娘娘下旨要严查乱党,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走一个,在御前会议上,诸公也争议过乱党的背后之人,有人说是清平先生李玄都,不知李先生怎么看?”
  李元婴似乎早有预料,未曾深思,直接回答道:“乱党的背后之人到底是不是李玄都,我现在还不能妄下定论。但我可以肯定,就算李玄都不是乱党的首领,也一定与乱党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是个不安分的人,必然会想着法子来对付朝廷。”
  李元婴的这番话正对应了柳逸在御前会议上的观点,柳逸的脸上不由露出了笑意,“李先生所言极是。”
  李元婴又道:“这个问题其实算不得问题,对付朝廷,最后谁得利最大谁就是幕后之人。诸公未必不清楚这一点,只是他们还想着留后路,不愿意和李玄都彻底撕破脸皮,想着不是他们害死了张肃卿,若是有朝一日大势不可为,他们还能再去投靠辽东和李玄都。”
  柳逸眯起眼,轻轻点头。
  李元婴上身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可他们太不了解李玄都了,李玄都不仅仅是来报仇的,他是要把整个帝京上下都彻底清洗一遍,谁也跑不掉。”


第一百五十五章 收网
  今夜明月高悬,照彻天地。
  青鸾卫从事这类差事已经近二百余年,业务之熟练,当世无人能出其左右,再加上帝京是青鸾卫的地盘,如果青鸾卫真要有所动作,很难有人能逃出他们的罗网。
  这次秘密缉捕,主要集中在外城。从上空俯瞰,整个帝京城就像一个“凸”字。分为四重,“凸”字的上部分是内城,内城中有皇城,皇城中有宫城,“凸”字的下半部分是外城。
  总的来说,宫城居中,四方层层拱卫,主座朝南,中轴突出,两翼均衡对称。
  宫城面积最小,是皇帝居住所在,也就是所谓的“宫里”,正门为“午门”。
  皇城包括宫城,正门是为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出承天门之后是一三面环墙的巨大白玉广场,广场最南端又有一门,此门名为“大魏门”,又称“皇城第一门”,与国同名,是为国门象征,此门等闲人不可经过,唯有国之大典时,皇帝銮驾会从此门经过,至于皇后,也只有大婚时才能从此门进入皇城。
  大魏门气势恢宏,南向五槛正中三阙,单檐歇山,飞檐重脊玄色瓦顶,门两侧左右有石狮、下马碑各一,门前即是御路,御路左为“天街”,形似棋盘,有“帝王富贵一局棋,终有聚散时败时”之寓意,御路右为“千步廊”,因为左右各有东西向廊坊一百一十间而得名。
  千步廊之外环绕高达两丈的宫墙,墙外两侧集中了朝廷的大部分衙门,东墙外是吏部、礼部、户部、工部、宗人府、钦天监,西墙外为大都督府、刑部、督察院、大理寺等三法司衙门,青鸾卫都督府则在大齐门以内,承天门以外,与六部衙门有一门之隔。
  众多衙门中,内阁是例外,位于午门内的文渊阁,与司礼监一样,都是在宫城之内。
  外城的面积最大,多是寻常百姓居住,最是鱼龙混杂,所以客栈的成员也大多藏身于此。
  这次是丁策亲亲自指挥,主要目标是一处客栈,外地人进京,多是在这座客栈落脚,据他所知,这家客栈的十几名客人就是刚刚入京的“客栈”乱党,而且地位不低。
  这次行动很轻松,前后没有半个时辰,便将这些乱党全部生擒,除此之外,其他地方也陆续收网,总计捉拿二十人左右。
  青鸾卫的审讯手段是祖传的,都说三木之下但求速死,青鸾卫的手段比起区区“三木”,不知狠厉了多少倍,抓捕之后立刻审讯,只用了大半个时辰,便撬开了这些乱党的嘴巴。
  青鸾卫从这些乱党嘴中得知,城内乱党的首领姓何,居住于内城。
  于是丁策亲自带队,前往捉拿何云。
  只是不知哪里出了纰漏,何云竟是得到了风声,已经提前逃离,等到青鸾卫赶到的时候,何云住宅的大门洞开着,里面一片沉寂,像是一座荒废了多年的陈宅。
  丁策皱了下眉头,向洞开的大门走去,一群青鸾卫紧
  跟在他的身后走进了这座空无一人的大院。便在这时,“轰”的一声,周围的房屋直接炸裂开来。火光冲天,气浪滚滚。
  丁策脸色一变,第一时间向后退去。
  在一瞬间,丁策已经明白了这是什么。
  这些乱党竟然在住宅里准备了大量的“凤眼子”,只要以特殊手法引动,整座何宅顷刻之间便要化作炼狱火海,若是留在其中,就算丁策也要遭受重创。
  所谓“凤眼子”,并非寻常意义上的火药,而是太平宗在普通火药的基础上,又进行多次改制之后得出的一种圆珠状物体,通体赤红,即可直接掷出用以临阵对敌,也可将多个凤眼子串联一起引爆,摧山裂城,鬼神辟易。
  李如是在自己的住处埋下大量凤眼子,只是当作以防万一的最后手段,若是用不到,事后还可以一一取出。没想到今天却用上了。
  有了第一次爆炸之后,后续的爆炸连绵不绝,声如雷震,地动山摇,无边无际的火焰瞬间蔓延开来,伴随着让人心悸的炸裂声音,地面碎裂,殿宇倾塌,一波又一波的气浪夹杂着碎石扫过支离破碎的地面,熊熊火光冲天而起,仿佛要将整个天际染成红色。
  大半个帝京城都听到了震耳欲聋的爆炸声音,巨大的气浪横扫了小半个内城,无数门窗鼓荡不休,不知多少人从睡梦中被惊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