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客栈-第8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正一宗被李玄都分成了三个部分,为首之人就是张鸾山、张岱山、颜飞卿。张鸾山不必多说所,新任大天师,身份最为尊贵,按照道理来说,大天师既是正一道的掌教,也是张家的族长,只是张鸾山长年在外,根基不足,所以在他之下分别由张岱山执掌张家,由颜飞卿执掌正一宗,三人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类似于朝廷的皇帝、文官、宦官三方势力。张鸾山是皇帝,颜飞卿是文官,张岱山是宦官。
这是李玄都愿意看到的,一个上下一统的正一宗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张静沉就是前车之鉴。当然,李玄都也不是要永远掌握正一宗,只要在他做成那件大事之前确保正一宗在他的掌控之下就足够了。
李玄都先去见了颜飞卿。因为大天师和宗主并非一人的缘故,按照规矩,颜飞卿搬去了上清宫,并不在大真人府中。
因为“太上三清龙虎大阵”告破,还未彻底修复,而且上清宫也不比大真人府,所以李玄都很轻易地潜入了上清宫中,见到了颜飞卿。对于李玄都的到来,而且还是以这种方式,颜飞卿有些惊讶,不过他并未询问缘由,而是请李玄都去了一间静室。
静室内只有两人,李玄都开门见山道:“我此行的目的是邀请玄机兄加入一个结盟。”
“结盟?”颜飞卿只是略微惊讶, 似乎早有一定的预料。
李玄都道:“没错,结盟。这个结盟的名字是‘清平会’,寓意是一清天下还太平,由我发起,也是以我为主。”
颜飞卿轻笑道:“一清天下还太平,是 紫府兄的风格。”
李玄都道:“能加入这个结盟组织的人,除了志同道合之外,多数也是身居高位,毕竟想要真正做到一清天下,只靠少数人不行,要将大多数人团结起来,方能成事。”
颜飞卿想了想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霭筠也加入了这个结盟?”
“是。”李玄都坦然道,“不过不是我与她谈的,当时我还在金帐王庭,是白绢亲自见了霭筠,与霭筠议定了此事。”
颜飞卿想起来,“那是我刚丢掉宗主之位的时候。”
李玄都道:“霭筠也是为了玄机兄,至于霭筠未能与玄机兄通气,是因为结盟的规矩,还望玄机兄谅解。”
颜飞卿道:“没什么不能理解的,我同意加入清平会。”
李玄都笑了一声,“玄机兄果真不会让我失望,平心而论,因为许多巧合也好,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也罢,如今的清平会中女子太多,男子太少,我是苦盼玄机兄早些加入其中,也好略微中和一二。”
这就是玩笑之言了,颜飞卿并不当真,问道:“不知清平会除了不能对外泄露之外还有什么规矩?都说入乡随俗,我既然要加入清平会,还是要做到心中有数。”
李玄都道:“第一个规矩,不以真实姓名示人,以词牌名为代号。比如我的词牌名就是‘清平乐’,霭筠的词牌名则是‘佛霓裳’。”
颜飞卿认真思考了片刻,说道:“我如今也算是两起一落,被恩师青眼收为弟子,得以在及冠之年执掌正一宗, 此谓之一起。后来被地师废去一身修为,又遭张静沉攻讦,丢了宗主之位,此为一落。后来幸赖紫府兄相助,得以复位,重新执掌正一宗,此乃二起。经过这两起一落之后,我颇多感慨,正巧前些时日又偶然翻到了全真道二代掌教丹阳抱一无为真人的一首词。”
李玄都问道:“那首词?”
颜飞卿轻声诵道:“阮郎归改道成归。修行人喜知。松峰影里乐希夷。何须唱艳词。姹婴动,虎龙随。云耕坎与离。三千功满赴瑶池。神光相貌奇。”
李玄都道:“原来是《道成归》。”
颜飞卿点头道:“我便以‘道成归’为词牌名罢。”
李玄都轻轻颔首,取出一道符箓交到颜飞卿的手中,说道:“想来玄机兄对于‘小紫府’不会陌生,通过这道符箓,可以进入其中,参与清平会的集会。”
颜飞卿收下符箓,道:“我记下了。”
李玄都道:“我还要去见大天师。”
颜飞卿闻弦知雅意,说道:“大天师最近都在镇魔台上。”
李玄都点了点头,“我先告辞了。”
说罢,他化作点点阴火,消失不见。
李玄都离开后没有多久,颜飞卿离开静室,抬手招过一个道童,吩咐道:“去请夫人过来。”
道童领命而去。
不多时候,苏云媗匆匆过来,见到颜飞卿手中的符箓后,先是一怔,旋即露出歉意的神情,不知道该说什么。
颜飞卿叹了口气,“如今我也是清平会之人了,词牌名为‘道成归’,你也不必瞒着我了。”
李玄都来到镇魔台上,见到张鸾山负手站在镇魔台的边缘位置,正在眺望山外,从这个角度望去,可以看到许多小如米粒的正一宗弟子分布在云锦山上下各处,正在修补破损的地形。
李玄都主动开口道:“安宁兄。”
张鸾山转过身来,“紫府,你怎么过来了?”
李玄都道:“自然是有事。”
张鸾山笑了笑,“也是,你这个大忙人,总不会是来闲聊的,无事不登三宝殿,那就说罢。”
李玄都道:“大约在二百多年前,有一个自称青丘山主人的魔头曾经祸乱江湖,最后被当代大天师联合各宗诛杀,他还有一个伴侣,是只成了气候的狐妖,被镇压在妙真宗的锁妖塔中,不知道此事你有没有印象?”
张鸾山认真思索了片刻,说道:“我有一些印象。‘风清云静,山世无拘’,那是风字辈老祖宗在世的事情,此事是第二十七代大天师做的最后一件大事。”
抛开张静沉不谈,张鸾山是第三十一代大天师,张静修是第三十代大天师,再往上是第二十八代大天师张清衍和第二十九代大天师张衔云。张鸾山被过继到张静修膝下,张衔云是他的叔祖,张清衍是他的曾祖,那么第二十七代大天师就是他的高祖,张鸾山记得自家高祖的事迹并不奇怪。
李玄都继续说道:“据我所知,那个青丘山主人之所以修为大进,是因为他盗取了狐族至宝,在他死后,这件狐族异宝应是落在了正一宗的手中,不知安宁兄是否有印象?”
张鸾山没有思考,直接说道:“我离开正一宗太久了,接任大天师之位太短,很多事情无法做到了然于心,所以我暂时无法答复紫府,需要我亲自到玄武殿查看之后才能回答紫府。”
李玄都道:“那就有劳安宁兄了。”
张鸾山道:“举手之劳罢了。”
接着李玄都话锋一转,“另外,还有一件事,关于清平会。”
张鸾山并对于“清平会”这个名字完全不觉得惊讶,“我有所耳闻。”
“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李玄都只是感慨了一句,因为最早的时候,他也是将清平会作为太平客栈的一个遮挡,刻意不让旁人将清平会的会主与太平客栈的大掌柜联系起来,这样李玄都便有了两重身份,更为便宜行事。
张鸾山见李玄都不曾否认,终于肯定了自己的猜测,心思稍定,问道:“紫府要我加入清平会?”
李玄都笑道:“你我相交多年,你应该了解我,我是不会强迫你的,加入与否完全在于你的意愿。”
张鸾山也笑了起来,“那紫府也该了解我,我不会拒绝与无道宗合作,又怎么会拒绝紫府的邀请?”
李玄都说道:“既然如此,我就直言了。清平会的宗旨是一清天下还太平,以天下太平为己任,其中成员不以真实姓名示人,而是以词牌名为代称,我的词牌名就是‘清平乐’。”
“一清天下还太平。”张鸾山轻轻默诵了一遍,心中暗忖,“果然是李紫府的风范,这天下太平竟是成了他的执念。”
张鸾山问道:“如今清平会中有多少人?”
李玄都之所以没有与颜飞卿说得太细,是因为有苏云媗,她自会向颜飞卿说个明白,张鸾山这边就要由李玄都亲自解释了,“如今共有二十人左右。”
张鸾山面上不显,心中感叹,“二十余人,还真是不可小觑。”
然后又听李玄都说道:“按照规矩,我不能向安宁兄泄露其他成员的真实名姓,但我也可以稍稍给安宁兄交一个底,在清平会中,不乏安宁兄的熟识故友。当然,清平会也没有上下之别,除了我这个召集者较为特殊以外,其他成员都是盟友,没有上下高低之别。”
张鸾山玩笑道:“如此说来,既有秦姑娘,又有宫姑娘,是也不是?”
李玄都一怔,随即笑道:“那你应该去问秦姑娘和宫姑娘,看看她们如何答复你。”
张鸾山摆手道:“那还算了,我可不敢。”
李玄都收敛了笑意,正色道:“请安宁兄选择一个词牌名吧。”
第一百二十七章 全员
“小紫府”的七宝殿上,李玄都端坐七宝台。
这是九月的清平会例行会议,出乎李玄都的意料之外,这次与会之人竟然是前所未有的齐全。要知道以前的几次会议,总会有人缺席,这次与会之人能如此齐全,与前不久八月十五的正一宗之变有着不小的关系。
除了“清平乐”李玄都之外,清平会的老成员有:“清平调”周淑宁、“临江仙”张海石、“剑器近”李非烟、“金错刀”秦素、“玉蝴蝶”韩月、“撼庭秋”玉盈法师、“醉太平”宁忆、“如梦令”石无月、“青玉案”李如是、“浣溪沙”宫官、“佛霓裳”苏云媗、“卜算子”陆夫人、“钗头凤”百媚娘,以及一个刚加入不久的“女冠子”兰玄霜。
按照惯例,秦素还是坐在角落里,因为秦素自己的一些小心思,她反而是与李玄都距离最近的人,大概是因为现世之中两人距离太近,到了此地就拉开些距离,距离李玄都最近的是周淑宁,然后她立时发现这次的清平会一口气多出了三个新成员。
两男一女。
其中一名男子就坐在苏云媗的身旁,显然是有意为之。
那么这位的身份就不难猜了,李玄都早就提过要将颜飞卿也拉入清平会中,如果只有一位男子新成员,那么她还要好好思量一下,可是在两位男子新成员的情况下,秦素可以断定其中一人必然是颜飞卿。如今两家人也算是通家之好,颜飞卿能复位正一宗掌教并加入清平会,李玄都是乐见其成的。
然后秦素又将目光转向了唯一的女子新成员,体态上看不出什么特别的地方,清平会的女子们基本都是辟谷不食,没有“天赋异禀”之人,所以都是体态适中,既不过分丰腴,也不“贫瘠”。不过从发髻的样式来看,这位新成员是个未曾嫁人的女子。
秦素忍不住心中腹诽一句,“也不知道从哪认识这么多黄花姑娘的。”
至于最后一位新成员,眼观鼻鼻观心,显然是定力极佳之人。
便在此时,李玄都开口道:“这次有三位新盟友,分别是:‘道成归’、‘定风波’、‘虞美人’。”
李玄都每说一个名字,就会伸手指向一人,让其他成员可以对号入座。
兰玄霜也在观察三位新成员,因为她也刚刚加入清平会不久,想要从新加入的成员身上寻找出某种规律。不过让她有些失望的是,这三位显然对清平会都有一定的了解,甚至知道部分成员的身份。不过兰玄霜倒也谈不上失望,毕竟清平会的势力越发壮大,她作为成员之一也会随之步步登高,唯一让她感到忧虑的是,清平会的成员越来越多,其中的竞争也难免激烈,少不得要拉帮结派,可惜她加入时间太晚,不属于任何一派。
念及于此,兰玄霜就把注意力放在了“虞美人”的身上,因为她发现在三位新成员中,这位女子虽然对于清平会有一
定的了解,但并没有明显的倾向,应该是独自一人。反观“道成归”和“定风波”,都有相识之人。换而言之,“虞美人”是一只“独狼”,两人倒是可以报团取暖。
似乎是感受到了兰玄霜的注视,上官莞也朝兰玄霜望来。
也许是皂阁宗和阴阳宗多年的羁绊,两人视线交汇的瞬间,竟是心有灵犀,同时认出了对方。
那日在云锦山大真人府中,两人虽然没有直接交手,但是有过照面,都是印象深刻。上官莞惊讶于李玄都不知从何处招揽了这样一位高手,兰玄霜则是惊诧于世间还有如此年轻的天人造化境高手,而且还是一位女子。
一瞬间,两人心中都是了然,原来是她。
在上官莞的印象中,这个突然出现的皂阁宗传人除了修为高绝之外,就是对待李玄都的态度很特别,有一种“识时务”的感觉,类似于纨绔子弟身旁的帮闲。当然,上官莞自己也是这么做的,所以上官莞颇有些遇知己的感觉。
既然有了新成员,在李玄都介绍了新成员之后,其他老成员就要自报名号,让新成员有个初步认知。这个过程很快,老成员们自我介绍结束之后,李玄都开口道:“这次例会,先由我向在座诸位通报关于八月十五之事的经过和结果。”
所有人都望向了七宝台上的李玄都。虽然清平会的大多数人都参与了此事,但只有李玄都是从头到尾的亲历之人,也只有他才清楚所有的来龙去脉。其他人只经历了某一部分,比如兰玄霜,从大雪山行宫阶段才开始接触此事,对于前面的冯家变故就一无所知。秦素、上官莞虽然都是很早就知晓了此事,也是亲历人之一,上官莞知道的也许更加详细,但在镇魔台一战之后,两人就因为不同的原因离场,至于如何收拾残局,就一概不知了。还有周淑宁这种经历了全程也全程茫然不知缘由的。
李玄都没有长篇大论,从真言宗出手偷袭开始讲起,然后岭南冯家、大雪山行宫,一直到八月十五的大真人府夜宴,然后就是颜飞卿和张鸾山接掌正一宗,宋政身死。
李玄都说的很简略,宋政之死更是一语带过,可是对于在场众人来说,这一惊着实非同小可。
其实宋政逃离大真人府之后,许多人已经做好了宋政会卷土重来的准备,可谁也没想到宋政成名多年,没有死在李道虚的手上,没死在同辈人的手中,可谓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结果重回中原却死在了李玄都这个后辈之中。当初宋政与司徒玄策并列齐名,号称双星并耀,司徒玄策早亡,时隔多年之后,宋政也终于随司徒玄策而去,当年在江湖上一正一邪的两大年轻才俊,全部离世。
难道这就是大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最终死在了沙滩上?
石无月有了片刻的恍惚,然后便是彻底的释然,似乎终于与一个不堪的过去做了个了断。
张海石、李
非烟等老辈人则是有些心情复杂,毕竟他们经历了宋政崛起的时代,对于宋政的印象更为深刻,此时听到宋政的死讯,难免想起过去的往事,生出许多感慨。
在李玄都留言离开剑秀山的时候,秦素就已经有所预料,此时无疑是肯定了她的猜测,谈不上太过惊讶。
最是波澜不惊的当然是上官莞,因为她是看着宋政死的,宋政留下的“阴阳法剑”和“天阳地阴烛龙印”还在她的手中。而且李玄都已经许诺,如果上官莞差事办的好,他会传授上官莞一门功法,从“长生素女经”、“漏尽通”、“逍遥六虚劫”中任选其一。
最为震惊的是兰玄霜,她当然知道宋政,一位长生之人,在玉虚斗剑的时候曾经代表儒门第十个出场,最终在天下棋局中惜败于李玄都之手。她如何也没有想到,一位长生之人就这么死了,没有掀起半点波澜,不壮阔,也不惊天动地,更没有出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