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客栈-第7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奇的双掌落在无数剑光圆圈之上,初时如春风化雨,将数十个光圈消磨殆尽,使得无数光圈出现一个明显的“凹陷”之势,但后续却是乏力,在层层叠叠似是无穷无尽的圆圈之中,这双掌的去势越来越慢,最终强弩之末,不能再进分毫,与此同时,不断有光圈生出,递补原有光圈的位置,于是逼得宁奇不断后退。此起彼伏,似是海面激荡。
就在此时,宁奇化掌为拳,一拳击出,原本略有弯曲的手臂瞬间绷直,从他的胸腹、肩膀、手肘、手腕、到拳头,依次响起一连串如海潮的声音,拳势破空,响起千百声雷音。
宁忆以“欺方罔道”所化的圆圈在这一拳之下,悉数消失无踪,宁忆现出身形之后,出刀如风,一瞬间化出十数个虚影,同时攻向宁奇。
这些虚影却是与“天问九式”的化身不同,“天问九式”皆是真而无一假,哪怕是面对陆吾神也是如此,可宁忆却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真身藏于其中。
宁奇立刻就确定了宁忆的真身所在,反手攻向身后,两人在一瞬间交手十余招,然后各自分开。
宁奇低头望向自己的双掌,却见双手之上刀痕密布,鲜血淋漓,有些地方甚至已经可见白骨。虽说他的护体气机强韧非常,但是宁忆手中的两口宝刀也非凡物,一者是“天刀”的佩刀,一者是“魔刀”的佩刀,当年秦、宋两人还未跻身长生境时,在天人造化境中也是佼佼者,不知以此二刀胜过多少同境高手,尤其是“大宗师”,固然在“刀剑评”中排名最末,可战绩却是辉煌,曾经沾染无道宗老宗主的鲜血,也曾挑战李道虚,与“叩天门”硬拼。
宁奇右手正握“欺方罔道”,斜斜指向宁奇,左手反握“大宗师”,一正一反,一刚一柔,一阴一阳,继而身形一掠,充斥气机愈显锋芒无比的“欺方罔道”再度与宁奇的双掌交击,金石声大振。
手握双刀的宁忆身形双脚离地而起,恰好环绕宁奇一周,好似蝶绕枝头,在这个过程中出刀不停,尽展生平所学。
宁奇只能一味防守,宁忆手中的“欺方罔道”和“大宗师”,撞击在宁奇的双掌上,剧烈的气机波动,在两人之间荡漾出层层涟漪。
宁奇双脚深陷地面,身上的气息渐显飘摇。
等到宁忆盘旋一周之后,已是一气呵成挥出三十六刀,劲道层层叠加,亦是全无强弩之末的迹象,反倒是声势节节攀升。
宁奇没想到宁忆的攻势竟然凌厉到如此地步,他本想固守到宁忆颓势之后再出手反攻,却没有料到还未等到宁忆一鼓作气再而衰,自己已经是快要防守不住了,而且宁忆反而是出刀越来越快,截然不同的两刀不断变化,不断超出刀法的范畴,又不断回归到刀法的范畴之中。
宁奇对此颇为无奈,现在他就真的只能防守到底了。归根究底,他还是败在了兵刃上面,如果他有一把与“欺方罔道”、“大宗师”对等的兵刃,或者宁忆只有一口宝刀,结果都会截然不同,只是这等兵刃都是可遇不可求,便是儒门之中也不算太多。
宁忆手中“大宗师”一刀当头劈下,宁奇双臂一封,被劈得双脚离地,向后倒退至玉虚峰的边缘位置,才堪堪停下。
宁忆终于停下双刀,双刀皆是正握,一左一右指向地面,没有追击。
宁奇虽然还有再战之力,但是出于某种复杂心态,长叹一声,“江山代有才人出,是老夫输了。”
第二百一十三章 算计
第五战以宁奇认输而告终,玉虚斗剑过半,道门以三胜领先于儒门的两胜。接下来的第六战是儒门先行选择出战人选,道门可以后发制人。
龙老人看了眼宁奇,脸上不见喜怒,虽然龙老人是长生境,但毕竟不是名正言顺的儒门领袖,从地位上来说,隐士和大祭酒没有高下之别,更何况隐士和大祭酒之间多有龃龉,隐隐不和,龙老人也不好在这个时候开口多说什么。
龙老人收回视线,沉声道:“儒门出战人选,上官莞。”
上官莞随之出阵。
虽然上官莞数次败在李玄都的手中,但李玄都毕竟不好以常理论之,换成旁人也好不到哪里去,却是不能说上官莞太过不济。更何况李玄都天然克制上官莞,就算李玄都的境界低于上官莞,上官莞也不见得能胜过上官莞。
此时上官莞出战,道门当然不能让李玄都出手,因为儒门摆明了是用天人造化境高手来对付道门的在长生境上的优势,摆明了是要以数量取胜。在这种情况下,跻身天人造化境时日尚短的上官莞便可以看作是下等马,用李玄都来对付上官莞,是上等马对换下等马,稳赔不赚。
李道虚对此早有预料,正要开口,龙老人忽然说道:“老夫有句话要说在前头。”
李道虚望向龙老人,“倒要请教。”
龙老人缓缓说道:“玉虚斗剑,凭借外物也是自己的本事,赢了输了,都心服口服,可不能把外物来回借着使用,就好比老李先生的仙剑,还有小李先生身上的仙衣,若是先借给旁人用,再拿回来自己用,未免太不成体统。”
龙老人此言一出,李玄都不由心中暗道这老家伙果然是老奸巨猾,这是在说宁忆的双刀了。道门占据外物之力勉强赢下了第五战,龙老人马上就要堵上这个漏洞。换而言之,龙老人的意思是,人只能出场一次,相应的宝物也只能登场一次。
李玄都心里明白,李道虚同样心里明白,眼中立刻掠过一丝精光,沉默少顷后说道:“这是自然。”
龙老人点了点头,“老夫没有其他问题了,请老李先生宣布道门的出战人选吧。”
李道虚道:“道门出战人选,秦素。”
龙老人的眼神中掠过一抹惊讶。
方才李道虚招过秦素面授机宜,他看在眼里,已经有了几分疑虑,所以他故意派遣出造化境中最弱的上官莞,有试探的意思,当他发现李道虚没有任何迟疑犹豫的时候,立觉不妙,于是又提前开口堵死了宁忆再把双刀交还给秦素这条路,可没想到李道虚还是答应下来,而且仍旧是派出了秦素。
龙老人一时间竟是想不出到底漏算了哪一点,难道秦素能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中连续跨越两个境界?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可这个可能实在不大,尤其是已经有一个李玄都的前提下。
其实不仅是龙老人想不通,李道虚的这个决定也是大出秦清和李玄都的意料之外,秦清虽然没有直接开口质疑,但却望向了秦素。只见秦素脸上平静,没有半点惊讶和额不知所措,显然是早就知情。
见秦素是如此反应,秦清倒是放下心来,都说知女莫若父,对于自家女儿,秦清还是了解的,不是那种行险之人,她既然答应下来,定是有一定的把握,而不是上去贸然行险。
李玄都同样没有开口质疑,虽然他与师父在许多方面都算不上道同可谋,但他了解师父,不会意气用事,是个顾全大局之人,绝不会在这个时候胡乱安排,一定是有他的考量,也有一定有的把握。而且他熟悉秦素,也了解上官莞,就算秦素不敌上官莞,自保还是不难。当初在大报恩寺中,秦素只是初入天人境,都能在上官莞手下周旋拖延良久,一直等到他赶来,如今秦素更进一步,自然又是另外一番局面。
秦素不紧不慢地走到上官莞的对面,行了一礼,慢吞吞地说道:“上官姐姐,多时不见,近来可好。”
“拜妹妹情郎所赐,真是好到不能再好了。”上官莞冷冷道,“上次你我在大报恩寺中有过交手,因为清平先生的缘故,未能分出胜负,今日继续那未竟一战,真正决出个高下来。”
龙老人望着秦素,想要开口提醒上官莞不要大意,又迟迟无法开口。正所谓观棋不语,前面五战都没人开口,他来打破这个先例,实在是不大妥当。毕竟都是有头有脸之人,不能像江湖无赖一般随意行事,而且儒门最重规矩礼数,一个“礼”字当头,在暗地里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可在这种光明正大的场合,当真是面子上不能落半点灰。
便在这时,宋政开口道:“莞儿,莫要大意,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宋政与地师平辈论交,也算是上官莞的长辈,上官莞闻听此言,脸色一肃,轻声应下。
既然宋政开口了,李玄都也不客气,立时说道:“素素,小心飞剑。”
当初李玄都在楼兰城中遇到上官莞,上官莞便曾驾御飞剑对付李玄都。
秦素轻轻点头。
既然被李玄都点破,上官莞也不再藏着掖着,素手一翻,掌中已经多了一方精致剑匣,说道:“久闻秦大小姐的刀法得了‘天刀’的真传,为何不见兵刃?可是借给了别人?”
秦素淡淡道:“上官姐姐不必操心。”
上官莞轻哼一声,手指一抹,将匣盖推开,里面整齐排列着十三把形状、颜色、长短各异的玲珑飞剑,正好对应“太阴十三剑”之数。
这是地师所赐,每一柄飞剑都是宝物,这一套飞剑可以算是半仙物,乃是地师年轻时所用,由清微宗的两位“道”字辈铸剑师联手铸成,在地师修为大成之后,就弃之不用,待到上官莞找师父哭诉自己被李玄都欺负,地师便将这套飞剑送给了徒弟,以作防身之用。
上官莞屈指一弹,“‘风雷云气生’。”
一柄小剑从剑匣中跃起,朝着秦素激射而出。
就在上官莞推开剑匣的时候,秦素已经抬起手来,却见她左右双手的食中二指上各戴了一枚指环,第一枚指环上雕刻了一朵莲花,第二枚指环雕刻了一朵菊花,第三枚指环雕刻了一朵梅花,第四枚指环雕刻了一朵牡丹,分别象征着忘情宗的一位长老,不过这四位长老已经被秦清下令处决,而她们的珍藏则被秦清送给了秦素,后来秦素又增减一番,这四枚指环中尽是对敌之物。
只见秦素屈指一弹,从莲花指环中飞出一道符箓,在半空中化作一道龟甲状的玄色光幕,挡在秦素的身前,这是一道“玄武符”,放在白莲坊中价值三千太平钱,一般江湖中人买来,至多是用来保命,像秦素用得这么随意,却是稍有罕见了。
上官莞的这一剑落在符箓形成的光幕之上,仿佛陷入泥泞之中,动弹不得。
上官莞脸色不听,再度弹指,又有两柄飞剑跃起,激射而出,分别对应“幽微宿命生”和“九阴玄冥荡”。
秦素又从菊花指环中弹出一道符箓,这道符箓却是李道虚亲手所绘,名字也简单,就是“星转斗移”,有移形换位之能,不过秦素却是不用来挪移自身,而是以符箓挪移“九阴玄冥荡”一剑,使其与“幽微宿命生”一剑相撞。
紧接着秦素又从梅花指环中弹出一道“太阴匿形符”,乃是出自大天师张静修之手,颜飞卿所赠,身形随之消失不见。
符箓威力如何,与画符之人本身的境界修为有着莫大干系,张静修亲手所绘之符,岂是等闲,便是上官莞也没能察觉到秦素所在。
上官莞眉头微皱,催动“阴阳两极生”一剑护住自身,心中暗道:“你符箓再多,终有穷尽之时,我倒要看看你如何赢我。”
上官莞刚刚生出这个念头,就感觉自己的飞剑竟是有了脱离掌控的趋势。
上官莞浑身一震,立时想到了自己恩师的绝技“逍遥六虚劫”,她在这门手段之下几次吃亏,幸而师父传授了克制之法,此时立刻运起克制之法,原本震颤不休的飞剑立刻停止震动,重新回到她的掌握之中。同时秦素也现出身形,素手一扬,飞出一张白色大网。
“八部神通。”上官莞冷笑一声,再度弹出一剑,将这张大网从中斩断。
不过秦素以“太平青领经”化用万法,各种绝学信手年来,紧接着又是十余颗“凤眼子”激射而至。
太平宗善用外物对敌,又精通先天八卦术算,故而衍生有八部神通,对应八卦,分别是: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泽,此时所用的凤眼子则是离火部神通,以火药炼制而成,再辅以太平宗的专门火气心法催动,威力极大,若是修炼至极致,号称焚山煮海。
“凤眼子”炸裂开来,火势迅速蔓延,化作一片火海。
秦素深知自己正面硬拼绝对不是上官莞的对手,“逍遥六虚劫”的作用也是相当有限,干脆弃“百花绣拳”、“天问九式”等功法不用,只用各种外物和奇门手段。
在“凤眼子”之后,秦素又射出十余道“锁神钉”。
第二百一十四章 如意
秦素面对秦素的攻势,应对也简单,直接从剑匣中弹出“青墨三千甲”一剑,飞剑化作一个大茧将她包裹其中,任凭烈火熊熊,伤不得分毫,“锁神钉”亦是无功而返。
秦素趁此时机,再度催动“太阴匿形符”,再度消失不见。
上官莞猛地一拍剑匣,四柄飞剑同时跃起,悬于上官莞的头顶上方,四剑的剑下分别指向四个方向。
只要秦素露出一点蛛丝马迹,四柄飞剑立时就会应声而动,不留半点余地。秦素毕竟不是李玄都,没有那般强横体魄,境界也要弱于楼兰城时的李玄都,若是硬挨上一剑,不死也要重伤。
就在这时,上官莞忽然周身一震,惊觉自己的“青墨三千甲”竟是被身后一股巨力强行破去。
这一惊却是非同小可,要知道“青墨三千甲”乃是“太阴十三剑”中防御最强的一剑,可见上官莞有了大报恩寺的前车之鉴和宋政的叮嘱之后,没有半点轻敌大意,可在这种情况下,仍是被强行破去,如果对手是李玄都也就罢了,可对手分明是要弱于她的秦素,哪怕秦素已经跻身天人无量境,也不该如此,上官莞如何能够不惊?
上官莞的反应极快,因为秦素是从背后袭来,所以她不敢贸然回头,而是头也不回地向前飞掠,同时催动四把飞剑一起向身后攻去。
然后只听得四声几乎连成一线的声响,四把飞剑同时倒飞出去。不过这四剑也阻挡了秦素的追击脚步,使得她未能伤到上官莞。
上官莞转身望去,只见得秦素手中并没有刀剑等兵刃,只有一柄如意,通体碧绿,顶端呈三朵云纹状,镶嵌有六颗颜色各异的宝珠。
秦清和李玄都也看到了秦素手中所持的如意,立时放下心来,因为这柄如意正是从“玄都紫府”中带出来的“三宝如意”。
虽说“三宝如意”的最大作用还是持之通行“玄都紫府”上下,但毕竟是货真价实的仙物,作为兵器本身,也是极为不俗,势大力沉,坚固无比,当初徐无鬼便是持“三宝如意”独斗一众长生地仙而不落下风,便是身怀“太素玄功”的澹台云和身怀“漏尽通”、“长生石”的李玄都被打上一如意,都要半天缓不过劲来,可见“三宝如意”的厉害。
而且“三宝如意”与“叩天门”不同。“叩天门”之所以是仙剑,原因在于此剑上能与天地共鸣,下应持剑之人的心神体魄和境界修为,持剑之人的境界修为每高一分,这把仙剑所能引起天地共鸣就大上一分,所能发挥的威势也就更上一层楼。若是在先天境界,“叩天门”的威力甚至不如刀剑评中排名最末的“大宗师”,到了归真境后,“叩天门”才能反超“大宗师”。可相较于“人间世”,哪怕是到了天人逍遥境,“人间世”仍旧强于“叩天门”,只有到了天人无量境之后,两者才能大致持平,而到了天人造化境之后,“叩天门”就会反超“人间世”,至于到了长生境,两者差距就更加明显。“三宝如意”却是不然,它并非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