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太平客栈 >

第711章

太平客栈-第711章

小说: 太平客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太虚幻境”中的众多迷失之人已经恢复心智,不再是行尸走肉,但还困在当年对“玄都紫府”求而不得的执念之中,见到两人,少不得要出手阻挠,下场自然只有一个,不是死在李道虚的剑气之下,便是死在张静修的雷法之下,也算是得了超脱。
  两位积年长生地仙联手,又有三大仙物助力,就是遇到一劫地仙也可一战,更遑论是众多未曾跻身长生境之人,一路行来,摧枯拉朽。纵使“太虚幻境”所化的雪原再大,也无法拖延二人太久。两人很快便寻到了“玄都紫府”的所在。
  不过二人还是犯下了一个错误,进入“玄都紫府”,必要经过“护城河”,“护城河”有弄假为真之能,死于其中便永坠其中,只是太过真实,也有了以力破巧的余地,于是两人联手之后,以堪比一劫地仙的实力直接破开梦境。可如此一来,便应了徐无鬼所言,再想进入“玄都紫府”,就要另外花费一番手脚了。
  这也怪不得两人,按照常理来说,能以力破阵,便没有必要去亲身陷阵。如今世上已经没有一劫地仙,又少有人知道强行破阵的后果,两人做出破阵的决定,也在情理之中。至于曾经进入过“玄都紫府”的正一宗祖师和徐世嵩等人,都不曾达到如此高度。
  便是因为此等缘故,李道虚和张静修迟迟没有进入“玄都紫府”,使得从玉珠峰进入“玄都紫府”的徐无鬼和李玄都先行一步。


第一百四十四章 钥匙
  李玄都和徐无鬼继续登山,行至山腰处,有一平坦地。
  此处不仅坐落着许多殿阁,还有一座山门,所谓“山门”,类似于牌坊,三间四柱五楼,不过极为古老,在柱子和坊楼中嵌横牌上爬满了藤蔓,门里空空,看似空无一物,徐无鬼却蓦地停下了脚步。
  李玄都也随之停下脚步,问道:“地师为何止步不前?”
  徐无鬼回答道:“我上次便是止步于此,不得不返身而还。”
  李玄都不由望向那座看起来没有任何阻挡的“山门”,屈指算来,三十三重天已经走过大半,还剩下最后的九重天,也是三十三重天的最高处所在。
  徐无鬼缓步上前,来到“山门”前,伸出手掌,手掌所过之处,荡漾起层层涟漪,如同水波荡漾,似虚似幻。
  徐无鬼收回手掌,说道:“‘玄都紫府’,玄而又玄,其中空间错叠,不能以常理论之。不过非要描述形容,就像是俗世中的内城和外城之分,过了这道门户,就进入了‘玄都紫府’的内城之中,只是我进不去。”
  李玄都问道:“如何才能进入其中?”
  “既然是进门,便需要钥匙。”徐无鬼微微一笑,“钥匙不在我的手上。”
  “那在哪里?”李玄都皱起眉头。
  徐无鬼看了李玄都一眼,“难道紫府就从未想过,李道虚为何给你取名为‘玄都’?又为何给你取表字为‘紫府’?”
  李玄都一怔。
  徐无鬼悠悠说道:“明心见性,元婴赤子,是为金丹大道。玄都紫府,三十三重天,是为飞升大道。东皇太一,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是为仙人大道。三位弟子,循序渐进,可托表志向。”
  李玄都不由深深望了徐无鬼一眼,“地师的意思是说那把‘钥匙’在我的身上。”
  徐无鬼点头道:“正是。”
  李玄都不是愚钝之人,立时想起了自己手中的“人间世”。
  “人间世”所用材料非金非玉,而是徐世嵩得自“玄都紫府”的一截无名枯木,先是在昆仑山巅玉虚峰上借以如刀罡风将其塑成剑型,后又前往辽东太白山天池,以万年水精滋养其神,最终远赴东海瀛洲岛,寻觅火山,以地底真火淬炼其形。
  在剑成之后,徐世嵩佩戴此剑行于世间,做过乡村私塾的教书先生,做过权贵之家的西席,做过封疆大吏的师爷书办,也做过富商巨贾的账房先生,后又出而为官,先是从清苦的翰林院编修做起,然后又做了一地县令,宦海沉浮,历任刑部主事、鹿场驿丞、庐陵县丞、巡盐御史、吴州巡抚、荆楚总督等官职,曾经亲自领兵,平定叛乱,晚年时官至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督查院左都御史等职。
  正因为这等原因,徐世嵩将自己的佩剑定名为“人间世”。他不曾证得长生境界,虽有一身绝顶修为神通,但也如凡人一般生老病死,在他自知大限将至之际,将“人间世”交予自己好友李道虚保管。
  徐世嵩当年之所以能铸剑成功,也少不了李道虚的相助,毕竟说起铸剑一道,清微宗才是当之无愧的举世第一。
  李道虚从徐世嵩手中接手“人间世”之后,将其放置于海外一座荒僻无人的孤岛之上,四面尽是苍茫大海,且偏离商船往来的航道,罕有人至,算是留待后来有缘之人。这个有缘人,便是后来的李玄都。
  而在此之前,李道虚曾经携带“人间世”前往玉虚峰,并进入“太虚幻境”,这也是李道虚亲口对李玄都所言。
  再后来,“人间世”剑断,张白月人亡,李玄都重伤。李玄都携带张白月的骨灰登上剑秀山,将其葬在了忘剑峰的梨树下,又将断成两截的“人间世”埋在了坟前。
  这才有了“人间世”被浸染“逆天劫”剑气,以及后来李玄都将半截断剑炼化入体内后习得“逆天劫”之事。
  此中种种,徐无鬼作为剑秀山主人,都是知情的,甚至可以说,“逆天劫”剑气本就是徐无鬼的手笔,再加上后来的“太阴十三剑”,虽说徐无鬼未必怀有好心,但与李玄都之间的确有传法情谊。
  李玄都取出“人间世”,望向徐无鬼,“这就是地师将我带至此地的用意。”
  徐无鬼并不否认,“这里的‘钥匙’之说,并非真是‘俗世’中的钥匙,非要严丝合缝不可。哪怕徐世嵩将其变成了一把木剑,可其中本质未变,就还是‘钥匙’,仍旧能开启门户。作为一把‘钥匙’而言,可以多,可以变,但不能有所缺失,紫府曾经将‘人间世’半数炼化入体内,与‘人间世’已是一体,如果没有紫府,‘人间世’不算完整,便无法开启这道门户。”
  李玄都道:“如果我死了,这道门户便永远无法开启了?”
  “也不能这么说。”徐无鬼道:“可以尝试强行进入其中,只要二劫地仙的修为便可以了。”
  一劫地仙便是百年以上的修为,二劫地仙少说也要二百年以上的修为,这个“只要”,却是让世上之人望而却步了,哪怕徐无鬼也不例外。
  如果心学圣人在世,还能算是例外,如今心学圣人已经离世多年,李玄都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了。
  徐无鬼继续说道:“当然,炼化‘人间世’也不是谁都能炼化的,非常人不能为之。”
  李玄都问道:“这也在地师的谋划之中?”
  徐无鬼突然笑道:“紫府还要好好感谢我才是,如果不是我助你在洗剑池中炼化‘人间世’,你返回蓬莱岛后,触怒李道虚,焉有命在?”
  李玄都的眼神幽深,“勿要挑拨我师徒关系。”
  徐无鬼却毫不在意,淡淡道:“‘人间世’本就是李道虚之物,只是因为他未能进入‘玄都紫府’,此后遍寻不得,灰心之下才交给了你,可就算如此,他还是给你取名为‘玄都’,可见其中执念。多年之后,‘玄都紫府’重新现世,李玄都再从你手中夺走‘人间世’又有何难?只是因为紫府与‘人间
  世’同为一体,投鼠忌器罢了。”
  李玄都冷冷道:“此言同样适用于地师。”
  李玄都含笑点头,“这就是我费了如此大的力气,用白帝陵和楼兰城为鱼饵,钓起紫府这尾大鱼的缘故。”
  李玄都道:“家师在前往玉虚峰之前,曾与我见面深谈,却并未邀我同行,更未对我提及‘人间世’,地师又作何解释?”
  徐无鬼道:“李道虚心思深沉,哪里会早早暴露心中所求,定会力求稳妥、徐徐图之,这才给了我可乘之机,得以抢先一步。”
  李玄都凝视徐无鬼良久后,轻哼一声,“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地师请直言吧,我该怎么做?”
  徐无鬼一振袍袖,“如果紫府还想活着离开此地,那就最好按照我说的去做,否则万劫不复,可就再也见不到秦大小姐了,更见不到太平盛世了。”
  李玄都并不作声。
  徐无鬼也不在意,继续说道:“紫府持剑便可进入这座门户,在这座门户中,就有我先前所说的许多‘有意思之人’,更有一位守门人。当然,我不会强求紫府胜过这位守门人,只要请他开门即可。”
  “请他开门?”李玄都又重复了一遍,“就这么简单?”
  “简单吗?”徐无鬼淡笑道:“那可不见得,就是儒门的心学圣人在此,也不敢妄言就能胜过这位守门人,所以紫府勿要以力行事,还是以智行事。”
  闻听此言,李玄都又望了眼看似空无一物的门户,心头微沉。
  徐无鬼向后退出几步,不再多言。
  李玄都手持“人间世”,走向这座门户。
  门户上出现层层涟漪,可遇到“人间世”之后,被一分为二。
  李玄都一穿而过,消失在门户之中。
  刹那间天地倒转,白雾茫茫。
  李玄都一时间不知身在何处,又在何方。不过李玄都可以断定,他又进入了一座完全独立的小洞天之中。
  门户之外,徐无鬼负手而立,望着重新恢复沉寂的门户,脸色平静。
  有诗云:“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太平宗和阴阳宗最大的区别便在于此,前者问苍生,故曰“太平”,后者问鬼神,故曰“阴阳”。
  阴阳宗不知多少代人心血的积累,方才有了徐无鬼今日对“玄都紫府”的如数家珍,甚至就连徐无鬼身上的“阴阳仙衣”,也是出自“玄都紫府”。若是错过了这个机会,就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了,所以徐无鬼进行了一场豪赌,放弃了西京,放弃了皂阁宗,放弃了北邙山,放弃了白帝陵和楼兰城,终于换到一步先机。
  一步先则步步先,一步慢则步步慢。
  想到这儿,徐无鬼转头往山下望去。
  虽然云雾渺渺,隔绝一切视线感知,但徐无鬼知道,张静修和李道虚还未进入“玄都紫府”,只要李玄都不出差错,大功告成就在眼前。


第一百四十五章 帝下之都
  白雾散去之后,李玄都发现自己正处于一处林地之中,树木参天,不知几十丈之高,竟是一眼不见树冠,青翠欲滴,树干粗壮,几十人也不能合抱。
  李玄都立于此树之下,小如蝼蚁。不过树与树之间的间隙极大,不至于林密遮天,阳光洒落下来,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巨大光斑。
  李玄都环顾四周,绿草如茵,鲜花遍地,让人神清气爽,他缓步向前,走出林地范围之后,眼前豁然开朗,是好大一片绿地,碧草棵棵青翠,没有半根杂草,随风摇摆,好似碧涛波浪,其中遍植各种李玄都认识或是不认识的珍奇花卉,一处绽放,色彩夺目,异香扑鼻。
  此时李玄都正站在一处坡度和缓的丘陵之上,在不远处有一湖泊,无数阳光在湖面上跳跃,仿若一颗颗耀眼的星辰,闪烁着七色的光芒,反而掩去了湖水原本的颜色。在湖畔,还有许多珍奇异兽信步其间,或是低头饮水,或是嬉戏玩耍。
  李玄都只觉得人间难有此等奇景,便向湖畔行去。
  走得近了,李玄都发现在丘陵下方和湖泊之间竟是还有一个村落,只是因为他方才居高临下,村落位于丘陵之下,反而不能看到。
  李玄都走到村口,没有任何石碑等物,甚至也没有刻意修建的门户,放眼望去,这个村落着实有些奇怪,从头到尾只有一条街道不说,而且这条街道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仿佛是将帝京城中的一处繁华闹市强行截取到了此处,只见得街道上人来人往,鱼龙混杂。
  李玄都想起了徐无鬼说的“有意思之人”,心中提起精神,不敢有丝毫大意,稍作迟疑之后,一步踏出。
  随着李玄都一步走入村落的范围,万籁俱静,但在片刻的寂静之后,一切又变得鲜活起来,喧闹无比。
  有一人迎面向李玄都走来,将他上下打量了一番,“生面孔,新来的?”
  李玄都没有回答,反问道:“阁下是?”
  此人身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布衣,头戴方巾,就像个不得志的掌柜、账房一流,可目中精光湛湛,又是身在“玄都紫府”之中,显然不是寻常人等,他说道:“我复姓百里,百里归流。”
  李玄都心神一震。
  百里归流,大晋末年的太平宗宗主,太平宗本就少有异姓宗主,故而李玄都记忆深刻。
  李玄都沉默了片刻,回答道:“怀南府,李玄都。”
  听到“怀南府”三字,百里归流并不惊讶,反而是说道:“我观你身上之气,的确是我太平宗之传承,却又与清微宗大有关系,你姓李,与北海府李氏一门是什么关系?”
  李玄都道:“我是李家子弟,‘如’字辈。”
  百里归流轻抚胡须,摇头道:“李家子弟身兼清微、太平两家之长,又为宗主,实在是奇也怪哉,难道太平道已然重归一统?”
  说罢,他便陷入沉思之中,不再搭理李玄都。
  李玄都不知他如何看破自己的太平宗宗主身份,也不好开口相问,只好继续前行。
  他发现这条街道上虽然人来人往,但有些眼神浑噩,对于李玄都视而不见,唯有极少数人才能如百里归流这般自行其是。
  有两人在路旁对弈,一人饮酒,只是偶尔瞥一眼棋盘,再看一眼对手,而他的对手则是以两指捻着一枚白色棋子,迟迟不肯落下,正凝眉沉思。
  李玄都停下脚步,观棋不语。
  过了片刻,执白子之人忽道:“好,便如此下!”说着将一枚白子下在棋盘之上。
  饮酒之人点了点头,放下手中酒壶,下了一着黑子,执白子之人将十余路棋子都已想通,跟着便下白子,饮酒之人又下了一枚黑子,两人下了十余着,执白子之人吁了口长气,摇头道:“你赢了。”
  眼见是饮酒之人是赢了,可是他脸上却不见半分喜色,说道:“你棋思精密,这十几路棋已臻极高的境界,只是未能再想深一步,可惜,可惜!”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执白子之人将手上一枚未曾落下的棋子投回棋盒,转头望向正在观棋的李玄都,“这一局棋劫中有劫,既有共活,又有长生,或反扑,或收气,花五聚六,复杂无比,阁下可是看懂了?”
  李玄都摇了摇头,“不曾懂得。”
  执白子之人问道:“你是何许人也?竟然身怀我阴阳宗的‘太阴十三剑’?”
  李玄都一怔,没想到刚刚遇到一位太平宗的宗主,现在又见到了阴阳宗的高人。
  李玄都反问道:“阴阳宗炼制剑奴之法,流传在外很稀奇吗?若不流传在外,如何炼制剑奴?”
  闻听此言,此人怫然不悦道:“什么炼制剑奴之法,我阴阳宗几时有过如此行径?”
  李玄都道:“前人未有,后人未必。”
  执白子之人怔怔看了李玄都片刻,收回目光,不再说话。
  执黑子之人重新开始饮酒,却是对李玄都不闻不问。
  李玄都收敛思绪,正打算继续前行,就在这时,又有一人经过李玄都身侧,口中诵了一声佛号,说道:“佛祖传下戒、定、慧三学。《楞严经》云:‘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倘若落子之时能无胜败心,那便近道了。《法句经》有云:‘胜者生怨,负则自鄙。去胜负心,无诤自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