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太平客栈 >

第710章

太平客栈-第710章

小说: 太平客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灌注真元气机,用以扰乱敌人心神,对方气机与琴音生出共鸣,便不知不觉地为琴音所制。琴音舒缓,对方体内气机流转也跟着舒缓;琴音急骤,对方体内气机流转也跟着急骤。当年李玄都与玉清宁交手,就曾经吃过“七弦仙剑”的大亏。
  李玄都用出“逍遥六虚劫”,消解侵入自己体内产生共鸣的无形剑气,同时他也劈出七道无形剑气,正是太平宗的绝学“七玄绝剑”。
  只听得“铮铮”声响,所有剑气消散无形,只是李玄都稍逊一筹,两侧肩头、小腹处各一点慢慢浸红,初如针尖,转眼便有铜钱大小,染红衣衫。
  不过就在此时,徐无鬼已经接下了道人的一剑,反攻而至,让道人无暇顾及李玄都这个“小小”的天人造化境,专心应对徐无鬼。
  徐无鬼手持“天魔斩仙剑”,阴火熊熊,道人不敢怠慢分毫,身周出现上百盏璀璨金灯,浮浮沉沉,金灯之间各有无形联系,在道人身前结成一方阵势,阻住了徐无鬼的这一剑。
  徐无鬼并未显化法身,仅仅是常人大小,在三丈法身面前,自然显得很是矮小,可威势却是不弱半分,甚至犹有胜之,他一剑无功,反手一掌拍出,显化六劫之力,刹那之间,便有十余盏金灯被“逍遥六虚劫”化为无形,整个阵势也出现不可弥补的缺漏。
  道人似乎不是第一次对上徐无鬼,对于徐无鬼的“逍遥六虚劫”很是忌惮,竟然稍稍后撤,用手中法剑护住周身上下。正如徐无鬼所言,南华道君的本意并非斩杀一切进入“玄都紫府”之人,更多还是类似于考验,只是这种考验太过凶险,而且代价极大,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徐无鬼也不欲与其分出胜负,来到李玄都身旁,带着他飞掠上
  白玉长阶。
  同时,徐无鬼也对李玄都解释道:“我们脚下的长阶寓意登天之梯,由低到高共经过三十三座殿宇,寓意三十三重天。”
  正说话时,一座宫殿已经遥遥可见,只是云遮雾绕,难以看清全貌。
  待到近前,李玄都发现这座宫殿宫门大开,而且其中陈设十分眼熟,再看殿门上方牌匾,以上古铭文撰写着“七宝宫”三个字。接着又听徐无鬼说道:“此处殿宇已经有人来过,不必进去看了。”
  李玄都立时明白,自己手中的“小紫府”就是出自此地,难怪其中陈设如此眼熟,正是他每月召开清平会的地方。
  两人越过“七宝宫”,继续向上而行,又见一座殿宇,此时在殿前立着一个身材高挑的女子,作道姑打扮,手中持有一柄拂尘。
  见到两人,道姑并不多言,直接一挥手中拂尘。
  一瞬间,就见道姑手中拂尘无限延展开来,银丝好似九天长河,漫卷天地。
  徐无鬼手中“天魔斩仙剑”一指,阴火席卷而出,立时将这漫天的银丝烧成灰烬,道姑也不惊讶,又一伸手,掌中多了一把五彩斑斓的羽扇,道道神韵散逸,恢弘气息弥漫周天,浩瀚神威镇压十方。此扇有凤凰翎,青鸾翎,大鹏翎,孔雀翎,白鹤翎,鸿鹄翎,枭鸟翎,七禽翎组成,可化空中火、石中火、木中火、三昧火、人间火。
  道姑取出宝扇之后,轻启朱唇,吟诵道:“五火奇珍号七翎,燧人初出秉离荧。逢山怪石成灰烬,遇海煎乾少露零。克木克金为第一,焚梁焚栋暂无停。王变纵是神仙体,遇扇掀时即灭形。”
  话音一落,她素手一挥,宝扇上卷起五色火焰,朝着徐无鬼席卷而来,对上徐无鬼的阴火,仍是丝毫不落下风。
  不过徐无鬼仍旧是应对从容,只见他抬起一掌,从他掌心跃出一个如同米粒大小的黑点,然后这个黑点急速放大,转眼间已经有鸡子大小,仿佛一个漩涡,深不见其底,疯狂吞噬周围的一切光明。
  道姑脸色微变,“‘太易法诀’!”
  道门祖师冲虚道君有言:“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夺。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即时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
  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并为先天五太,后来演变为五大地仙神通,非道门中人不可得,非长生境不可领悟,当今天下,大剑仙李道虚得“太始剑气”,大天师张静修得“太极金图”,圣君澹台云得“太素玄功”,地师徐无鬼得“太易法诀”。
  太易者,未见气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
  那日大真人府一战,徐无鬼便是以此法破去了正一宗的护山大阵,虽说有颜飞卿未能发挥阵法全部威力的缘故,也有徐无鬼潜入阵法内部的原因,但徐无鬼以一己之力破去一宗之根本大阵,也可见其中利害。
  汹涌的五色火焰立时被小小黑球迅速吞没,然后就见这颗黑球炸裂开来,将此地染成了纯粹的黑色,不见星辰,不见明月。似是浊气上升,清气下降,天在下,地在上,天翻地覆,阴阳倒错,强行改变天时,实乃是神鬼莫测的大神通。
  待到天地清明,道姑已经不见踪影。
  李玄都轻声问道:“她……死了?”
  徐无鬼道:“本就是因为仙物而生的精灵,身在此处仙境之中,却还死不了,只是一时半会儿也无法复原,不能阻我等去路。”
  李玄都疑惑道:“既是仙物,为何不取之?”
  “仙物乃是有缘者得之,不能强求,否则必遭祸患,难道紫府也想长久留在此地,得长生不死?”徐无鬼半是玩笑半是警告道。
  李玄都一凛,有些明白为何那么多大神通之人会被困在此地,沉声道:“多谢地师教诲。”
  接下来的几座殿宇,都是空空如也,直到第八座殿宇,才又遇到了被困在此地被迫与“玄都紫府”合道之人,只是同样不是徐无鬼的对手,被徐无鬼击败之后,不知所踪。
  来到第九座殿宇之前,却见大门紧闭,殿门上方的牌匾上以上古铭文书写着“赤明宫”三个大字。
  徐无鬼驻足门前,负手说道:“沈无忧就死在了此地。”
  李玄都心头一沉,脸上却是不显,“因何而死?”
  “一看便知。”徐无鬼抬手一指,赤明宫的大门缓缓开启。
  李玄都立时嗅到一股淡淡清香,使他精神一振,甚至周身上下的血气翻涌,肉也开始微颤动,仿佛活了过来一般。
  就在这时,徐无鬼伸手拉了他一把,向后退出清香弥漫的范围。
  李玄都惊疑不定道:“这是……”
  “紫府是不是觉得此地对于修为大有裨益,甚至可以借此修炼体魄?”徐无鬼问道。
  李玄都略微犹豫一下,点了点头。
  徐无鬼摇头道:“那你知道‘返魂香’吗?”
  李玄都自然听过返魂香的大名,道:“当年武帝思念李夫人,于是命方士焚烧返魂香,夫人身影彷现烟中,武帝更加悲凄作诗:‘是耶非耶而望之偏,娜娜何冉冉其来迟。’据说妙真宗的万寿真人曾经炼制出此物,儒门的白鹿先生也曾用此物迷倒了秦襄。”
  徐无鬼点头道:“所谓‘返魂香’,斯灵物也,香气闻数百里,死尸在地,闻气乃活。可如果活人闻了,哪怕是长生境的地仙,也会受到影响。”
  李玄都一惊,“不是只局限于天人境大宗师吗?”
  “那要看数量的多寡。”徐无鬼望向看似空无一物的赤明宫中,“仅仅是少许‘返魂香’,自然奈何不得长生地仙,可如果是十倍、百倍呢?紫府大约是想,长生地仙百毒不侵,万邪不入,怎么会怕区区‘返魂香’,可‘返魂香’并非毒物邪物,而是能够起死回生的仙药,并不伤害体魄,只是让体魄生机再现的同时使人短暂无力罢了,你听说过百毒不侵,可曾听说过百药不侵的?所以便是地仙体魄,也很难防备。”


第一百四十三章 灵丹妙药
  徐无鬼详细解释道:“‘返魂香’的根本便在于激发生机,正所谓‘炼精化气’,‘返魂香’却是反其道而行之,算是‘炼气化精’,与你所学的‘漏尽通’有异曲同工之处。所以古时人仙时常会以‘返魂香’来淬炼体魄。可对于我们这些不是人仙途径的人来说,体内气机就会被消耗一空,甚至神魂都会受到影响,虽然对于身体修为并无什么影响,但会在短时间内失去战力,只能任人宰割。故而有人便以‘返魂香’充作迷药之用。”
  李玄都以前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知道“返魂香”可以迷倒天人境大宗师,却不知为何能迷倒天人境大宗师,此时听徐无鬼解释,方才知道此中缘故。
  徐无鬼伸手一指赤明宫中,“沈无忧好算计,此地不知贮藏了多少‘返魂香’,我进入赤明宫中,一时半刻之间自然无事,可待到有事之时,只怕已经身不由己,身在此处险地,不说修为全失,就是修为受损,也危险得很。”
  说到这儿,徐无鬼也有些感怀,“真要算起来,沈无忧还是比我低了一辈的晚辈,若是再给他几十年的时间,走到我今日这般境地,说不定还真能与我斗上一斗,势均力敌,棋逢对手,才是趣事。”
  李玄都却是想起了自己先前的梦境,若是大师兄司徒玄策还在,恐怕道门早已一统,他也不必像今日这般艰难。
  李玄都问道:“沈大先生的尸首呢?”
  徐无鬼叹息一声,“‘返魂香’是世间第一灵药,死尸在地,闻气乃活,所需材料稀有,制作极难,就是万寿真人花费多年工夫,不过才制成三炉,此地却贮存大量‘返魂香’,自然会有守卫看守。沈无忧为了不使我起疑,随我一同进入其中,意图玉石俱焚,只是我发现及时,于最后关头退出此地,沈无忧修为不如我,已经没有自保之力,自然是死在了殿中守卫的手中,尸骨无存。其实我并非想要将他置于死地,只是他为报父仇,自求死路而已。”
  李玄都沉默了片刻,问道:“我们可要进入其中?”
  “如果紫府有需求,可以从中取些出来。不过一定要快,否则药效发作,便要陷于其中。”徐无鬼道,“至于此中守卫,则交由我来对付。”
  “多谢地师。”李玄都点了点头,屏住呼吸,闭住穴窍,身形一掠,进入到赤明宫中。
  虽然李玄都已经闭住穴窍,不主动吸入“返魂香”,但他毕竟不是无缺不漏的人仙,还是感觉到无形无质的香气正在渗入自己的体内,自己的气血愈发活跃,不由心中一紧,加快了速度。
  但见殿内青玉铺地,金玉为柱,在殿内正中有一方丈余高的金色丹炉,丹炉紧闭,死寂一片,不见半分炉火,显然早已熄灭多时,周围是八卦方位,可以调节炉中之火。在丹炉前还有一座半人高的大鼎,浓郁的香气便是鼎中传来。四周墙壁摆着类似多宝格的架子,每一个格子中放着玉匣、玉瓶等物事。
  李玄都迅速环顾一周,先从大鼎中取出了两线细香,然后又伸手摄过一只玉匣和一只玉瓶。
  就在此时,殿内骤然风起,一只玉白手掌从天而落,打向李玄都的天灵。
  只是未等手掌落下,徐无鬼已经用手中的“天魔斩仙剑”托住了这只手掌,使其不能继续下落。
  趁此时机,李玄都向殿外掠去。
  此中守卫似乎颇为恼怒,怒哼一声,如同雷声响起,震荡不休。
  李玄都身形微微一震,不过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仍是逃至殿外。紧接着徐无鬼大袖一拂,逼退了守卫,也取走一只玉盒,然后飘摇出了殿外。
  李玄都发现这里的守卫虽然厉害,但是与他见过的长生地仙却是差距不小,甚至还要稍逊于宋政,可又在天人造化境之上,如果没有“返魂香”的制约,李玄都自问有五成把握胜过此地守卫,实在是奇也怪哉,不由问道:“地师,此地的地仙为何如此虚弱?”
  “不过是些伪仙罢了。”徐无鬼将玉盒收入袖中,“被困此地之人大多不是长生境修为,只因合道于‘玄都紫府’,这才勉强踏足了长生境,可此举毕竟不是正途,‘玄都紫府’又太过玄妙,与其合道如同被其以主驭奴,一身修为难以如臂指使、运转如意,更没有‘先天五太’等神通,算是空有长生之名,而无长生之实。”
  “原来如此,受教。”李玄都点了点头,将自己取出的两线“返魂香”收入“十八楼”中,又望向玉盒和玉瓶,却发现自己并不认得上面的铭文。
  这也不怪李玄都才疏学浅,以他的年纪,能认得百余字的上古铭文已经十分难得,想要尽数通晓,实在有些为难了。
  然后就听徐无鬼说道:“紫府运气不错,玉匣中的乃是‘大药’。”
  “大药?”李玄都一怔。
  徐无鬼道:“诗圣有诗云:‘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诗魔有诗云:‘既无长绳系白日,又无大药驻朱颜。’正所谓:大药既成,入腹不腐。得到此物,服下之后,不能说长生有望,青春永驻、修为大进却是不难。不过对于紫府来说,距离长生境只剩下一步之遥,此物已经没有太大用处。”
  李玄都又举起手中玉瓶,问道:“那玉瓶中又是何物?”
  徐无鬼道:“瓶中盛放的是‘灵丹’,古人取名从简,没有太多修饰,只有两字而已。所谓‘灵丹’,有道是:‘一粒灵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赫赫金丹一日成,古仙垂语实堪听。若言九载三年者,尽是迁延款日辰。大药修之有易难,也知由我亦由天。若得我命皆由我,才能火里种金莲。’”
  李玄都身为道门弟子,自然知道“灵丹”和“大药”究竟是何种等分量,所谓的“灵丹妙药”便是指此二者了。若是服用得法,慢慢炼化,不能说长生有望,天人造化境却是不难,而且还能青春永驻,容颜不老,比起依靠修为来延缓衰老更胜一筹,哪怕
  是百岁高龄,仍旧如青年之人。此物对于李玄都没有大用,李玄都却可以送给秦素,对她而言是天大的好处。且不说修为进境如何,得以容颜不老之后,秦素便不用通过辟谷等手段刻意驻颜了。
  念及此处,李玄都珍而重之地将玉匣和玉瓶收起,逐渐明白地师为何要将此地称作是宝山。
  此处长阶笔直向上,沿途殿阁错落分布两侧左右,所以两人从赤明宫中退出之后便又回到了长阶上,继续攀沿向上。
  ……
  与玉珠峰遥遥相对的玉虚峰上,两道身影行于“太虚幻境”之中,相较于玉珠峰的“太虚幻境”,玉虚峰上的“太虚幻境”范围更大,其中迷失之人也更多,修为更强。
  只是这两人相加,要远胜于徐无鬼和李玄都,且不说修为境界,在两人手中,仅是仙物就有三件之多。
  这两人正是李道虚和张静修。
  从唐家堡到楼兰城,闹出了不小的动静,宋政、秦清、澹台云相继出手,而张静修和李道虚自始至终都没有出面,就是因为两人已经提前来到了玉虚峰上。
  李道虚与徐世嵩是故交,并进入过“太虚幻境”,张静修虽然没有进入过“太虚幻境”,但正一宗的祖师曾经进入其中,并从“玄都紫府”的“七宝宫”中带走了“小紫府”,在大真人府中有过相关记载。所以这两位老对手决定摒弃前嫌,联手一探“玄都紫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之后,终于进入了“太虚幻境”。
  此时“太虚幻境”中的众多迷失之人已经恢复心智,不再是行尸走肉,但还困在当年对“玄都紫府”求而不得的执念之中,见到两人,少不得要出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