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太平客栈 >

第645章

太平客栈-第645章

小说: 太平客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政微笑道:“我没有意见,想来地师和圣君也没有意见。”
  李玄都也望向张、李、秦三人,问道:“三位长辈的意思是?”
  李道虚道:“一切由你全权做主就是。”
  李玄都点了点头,从袖中取出“青蛟”,在自己的掌心上割开一道伤口,任由鲜血洒落。
  宋政也用虎禅师的佩剑做了类似动作,两人的鲜血落在地上,蜿蜒流淌,似是小溪,最终两条鲜红的小溪汇聚一处,成为一个小小的血泊。
  正邪双方多次高手会战,事前都要以血立约,传说这个誓约会得到道祖的认可,只是不知真假,也从无人去验证。不过立约之人必定要在斗剑双方地位尊崇,上次的立约人正是张静修和徐无鬼,如今却变成了李玄都和宋政。宋政就不必多说了,如果不是上次的玉虚斗剑,他本该是如今的邪道领袖才是,而李玄都则是被张、李、秦三人正式认可了“储君”地位。
  李玄都虽然没有参与过玉虚斗剑,但以他的身份地位,知道这些规矩是理所应当之事,其实不仅他知道,颜飞卿等人也知道。
  定下血约之后,双方都会暂时收敛,不再交战,全力准备玉虚斗剑。
  在立约的时候,李玄都也在观察儒门中人的反应。
  对于金蟾叟突然提出的决定,青鹤居士、白鹿先生、紫燕山人几位儒门隐士脸色淡然,显然是早已得知了这个决定,并不意外,而几位学宫大祭酒却是露出了些许震惊,可见事先并不知情。从这一点上来说,儒门隐士和大祭酒并非真正一条心,各有自己的算计和利害所在,只是因为大敌当前,才选择了联手。不过在儒门隐士中,又是谁做出了这个决定?是金蟾叟?还是先前隐隐为首的青鹤居士?亦或是没有露面的龙老人、赤羊翁两人之一?
  李玄都想着这些,向后退了一步,手掌上的伤口已经自行愈合。
  宋政也是差不多的动作。
  然后就见地上的血泊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干涸,最终消失不见。
  这里虽然是万象学宫的地盘,但儒门中人却是先一步离去,正如儒门立下的誓言那般,现在龙门府都交给道门,儒门不会插手干预。
  儒门中人离去之后,只剩下五人,直到此时,秦素才翻身下马,牵马向这边走来。
  长辈们在场,秦素也不好与李玄都
  太过亲密,所以只是望了他一眼,便走到秦清身旁,轻声道:“爹爹。”
  秦清微微一笑,打趣道:“原来还记得我这个爹爹,真是难能可贵。”
  秦素脸色微红,小声道:“哪有。”
  秦清玩笑道:“我从大荒北宫出来的时候,本以为能看到满心欢喜的女儿和女婿,结果女儿没见到,女婿也没见到,我这才知道女儿、女婿去了中原,把我一人丢在这白山黑水之地,让我这个为人父的,好生伤心。”
  秦素低下头去,不知该怎么回答。
  李玄都笑道:“还望岳父恕罪,我们两人前往中原,一则是因为局势紧迫,二则是因为我们两人还要拜见岳母大人,想来岳父大人不会怪罪才是。”
  李玄都深知一物降一物的道理,对付秦清,当然要搬出白绣裳这位岳母才行。
  秦素不愧与李玄都心有灵犀,立刻明白了李玄都的用意,赶忙说道,“我知道白、白姨挂念着父亲,所以才去替爹爹见一见白姨,宽她的心。”
  秦素的害羞多半不是继承自秦清,秦清面不改色,淡笑道:“这种话,你自己相信就好。”
  秦素有些心虚,毕竟在此之前,她是十分敌视白绣裳的,现在就算不再敌视白绣裳,也有些别扭,哪里会主动去见白绣裳。
  说罢闲话,秦清收敛了笑意,说道:“说正事,两位道兄,你们年长,上次玉虚斗剑,你们是主导局势之人,你们如何看?”
  张静修沉吟了片刻,缓缓道:“玉虚斗剑之前,还要经过一次磋商,说得不好听些,就是要有一个彩头,一个赌注。上次玉虚斗剑,我们定下的赌注是蜀州,因为当时西北五宗已经开始渗透蜀州,而蜀州一直都是妙真宗的地盘,正道各宗不能坐视妙真宗覆灭,必然会驰援蜀州。在这种背景下,正邪两道展开了玉虚斗剑,最终正道获胜。正因为如此,哪怕后来西北五宗建立大周,侵占蜀州、凉州、秦州,也没有攻打妙真宗。至于地师等人为何不会违背约定,是因为誓约乃代代相传的规矩,那么多前辈高人都不敢违约,可见其中必有什么玄妙之处,所以徐无鬼、宋政也不敢贸然以身试法。”
  李玄都问道:“这是我们道门的规矩,与儒门有什么关系吗?”
  “有关系。”这次是李道虚开口了,“紫府,你还记得徐公世嵩吗?”
  李玄都一怔,回答道:“记得。”
  徐世嵩可谓是一位传奇人物,他曾经位列中枢,死后灵位进入贤良祠,又有“徐铁手”之称的美誉,第一是因为他乃当世首屈一指的金石巨匠,世人皆知徐世嵩单凭手掌便可以篆刻金石印章,以楷书为长,瑰丽丰腴,勾画极沉,堪称当世一绝。第二则因为他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高手,位列太玄榜第八人。他曾经一手提拔了秦襄,其侄是四大臣之一的徐守斋,同时他本人还是李道虚的好友。
  念及于此,李玄都立刻想起来,他手中的“人间世”本就是出自徐世嵩之手。


第二十七章 昆仑仙都
  “人间世”所用材料非金非玉,而是徐世嵩得自西方昆仑的一截无名枯木,先是在昆仑山巅玉虚峰上借以如刀罡风将其塑成剑型,后又前往辽东太白山天池,以万年水精滋养其神,最终远赴东海瀛洲岛,寻觅火山,以地底真火淬炼其形。
  在剑成之后,徐世嵩佩戴此剑行于世间,做过乡村私塾的教书先生,做过权贵之家的西席,做过封疆大吏的师爷书办,也做过富商巨贾的账房先生,后又出而为官,先是从清苦的翰林院编修做起,然后又做了一地县令,宦海沉浮,历任刑部主事、鹿场驿丞、庐陵县丞、巡盐御史、吴州巡抚、荆楚总督等官职,曾经亲自领兵,平定叛乱,晚年时官至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督查院左都御史等职。
  正因为这等原因,徐世嵩将自己的佩剑定名为“人间世”。他不曾证得长生境界,虽有一身绝顶修为神通,但也如凡人一般生老病死,在他自知大限将至之际,将“人间世”交予自己好友李道虚保管。徐世嵩当年之所以能铸剑成功,也少不了李道虚的相助,毕竟说起铸剑一道,清微宗才是当之无愧的举世第一。
  李道虚从徐世嵩手中接手“人间世”之后,将其放置于海外一座荒僻无人的孤岛之上,四面尽是苍茫大海,且偏离商船往来的航道,罕有人至,算是留待后来有缘之人。这个有缘人,便是后来的李玄都。
  李道虚道:“徐公早年的时候,曾在机缘巧合之下进入过昆仑玄都,并从中带出一截枯木,用这截枯木铸成了‘人间世’。”
  听到这儿,李玄都已经明白了,昆仑玄都虽然是道祖所留,但不是只有道门中人才能进入其中,儒门中人也对此颇有了解。然后李玄都又想到了徐无鬼劫走沈大先生并率领阴阳宗遁入昆仑之事,难道也是为了昆仑玄都?
  当然,李玄都可以肯定,师父李道虚既然是徐世嵩的好友,肯定也对昆仑玄都有过想法,从李元婴、李玄都、李太一三个名字就可见李道虚的心态变化。
  关于昆仑玄都,各宗之中都有记载,秦清自然也是知晓的,此时听得张静修和李道虚如此说,心中已经有了计较,道:“如此看来,儒门提议玉虚斗剑,关键未必在于斗剑,恐怕与玉虚上的玄都紫府也大有干系。”
  张静修点头道:“所以我们还是要小心应对,不可大意。”
  几人又商议了一会儿之后,便分别散去。
  张静修返回小真人府,李道虚去清微宗的烟雨楼。
  李玄都对秦清道:“请岳父与我同去太平宗的清平园,不知岳父意下如何?”
  秦素也道:“爹爹,你和我们一起去吧,就当是让紫府略尽待客之道。”
  秦清摇头道:“我就不去了。”
  秦素脸上露出狐疑之色,“爹爹不去太平宗的清平园,难不成是要去慈航宗的绝尘静斋?”
  这话一出,秦清还未如何,李玄都已觉尴尬,不由把
  视线转向别处,免得老丈人不自在。
  秦清一怔,随即哑然失笑,伸手敲了秦素一下,训斥道:“为父在你眼中,就是这般形象?”
  秦素伸手捂着额头,小声道:“不然呢。”
  秦清笑问道:“为父是坏人,那谁是好人,是紫府吗?”
  秦素看了眼正在仰头看天的李玄都,轻声道:“你们两个都是登徒子。”
  这要放在别的世家大族,做子女的若是敢这么跟父亲说话,轻则一顿训斥,重则还要家法处置。可秦清却全然不以为意,一叶知秋,由此便能看出秦清对秦素的宠溺放纵,难怪秦家上下无人敢管秦素,这也是情理中事,当爹的都舍不得说一句重话,谁还敢越俎代庖?幸而秦素本性纯良,喜欢寄情于山水间,这才没有养成骄纵跋扈的大小姐脾气,倒也算是难能可贵。
  李玄都听到这话,不由轻咳了一声,是真正有些尴尬了。
  好在秦清是过来人,没有刨根问底,道:“这龙门府,我有好些年没有来了,正好借这个时机到处走走,算是故地重游。我身边有随从,你们不必担心我。”
  秦素“哦”了一声,把手里的缰绳递给秦清。
  秦清翻身上马,道:“若是有事,我自会去找你们。”
  说罢,秦清也不待两人再行挽留,直接调转马头,径自去了。
  如此一来,就只剩下李玄都和秦素两人。
  两人对视一眼,李玄都无奈摇头道:“你啊,瞎说什么实话。”
  秦素瞪大了眼睛,“什么叫瞎说实话?”
  李玄都道:“现在岳父大人就是想去绝尘静斋也不好意思去了,你这几句话,算是把岳父大人给架在上头下不来了。”
  秦素轻哼一声,“我是故意的。”
  李玄都哑然失笑,“你这是何必。”
  秦素道:“他要是答应来清平园做客,我才不为难他,可谁让他这么重色轻、轻女儿……女婿的。”
  李玄都不由笑道:“岳父大人真是把你宠坏了,若是我……”
  “若是你怎样?”秦素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李玄都心知失言,立刻改口道:“若是我,立马就去清平园做客了,绝不推托。”
  秦素白了他一眼,“你不了解我爹,他这个人才不像你这样爱惜羽毛,我那几句话也未必就能架住他。再者说了,他只要不让我知道就行,他那么高的境界修为,谁能知道他到底去没去。”
  李玄都轻咳一声,“这话说得,似乎岳父大人一身本事都用来窃玉偷香了。”
  秦素不满道:“你这话才难听,什么叫窃玉偷香,这是采花贼的勾当。”
  “我可没提采花贼。”李玄都赶忙摆手否认,“岳母也不是养在深闺中的千金大小姐,她是太玄榜第一人……”
  说到这儿,李玄都猛地住口不言,与秦素相互对视。
  过了好一会儿,秦素才开口道:“你怎么不说话了?”
  李玄都轻咳一声,道:“我忽然觉得在背后编排长辈,有失礼数规矩。”
  秦素也有些不大自在,“好像……是有那么一点。”
  李玄都道:“那就不管他们的事情了。”
  说罢,李玄都主动挽住秦素的手,两人身形一掠,从人烟少的方向悄然离开此地,在城中绕了一圈之后,这才回到位于正平坊的清平园。在古时,正平坊既是国子监所在,也是太平公主的公主府所在,后来龙门府败落,太平宗祖师认为太平公主的封号与本宗相同,便出资买下了太平公主的府邸,改建成了今日的清平园。
  两人回到清平园后,立时有驻守在此的太平宗弟子前来拜见,李玄都打发了他们之后,回到自己的书房。清平园的整体布置仍旧保持了当年太平公主府的格局,所以这间书房以前也是太平公主的书房,雍容大气,除了书案之外,一面墙壁开窗,一面墙壁是书架,一面墙壁摆放许多珍奇古玩,这些都是历代太平宗宗主积攒下来的,可谓是价值连城。不过李玄都对于这些东西没什么兴趣,也从未去摆弄过,他倒是对书架上的书颇有兴趣,虽然没有什么功法秘籍,尽是些杂记,但包罗万象,不仅仅是中原十九州,甚至还囊括了金帐、西域、婆娑州、凤鳞州等地。
  李玄都来到这面书架前,目光略微搜寻,从密密麻麻的书签中找出了一部关于西域的游记,从最上面靠左边的书架空格里捧下了这匣书,拔开书插,从里面找出了一卷关于昆仑的书。
  李玄都将这本书放在书案上,对秦素说道:“素素,待会儿你给陆夫人传书一封,就说是我说的,让她找一找沈大先生留下的笔记或是其他文字,看看有没有关于昆仑玄都的记载。”
  秦素点了点头,“好,我立刻就去。”
  秦素离去后,李玄都坐在书案后,翻开这卷关于昆仑的书,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
  玉虚斗剑,绕不过昆仑,提到昆仑,又势必联想到玄都紫府,这个玄都紫府可不是李玄都,而是道祖当年传道所在、道门圣地、人间仙都,后来被南华道君以大神通隐去踪迹,不可知而不可见,不过仙都还是会不定期地现世,若有机缘,可以进入其中。再联想到地师转移北邙上地气使得北邙山由少祖山变为老祖山一事,以及地师率领阴阳宗远赴昆仑一事,很难不让李玄都把这些联系在一起,再加上沈大先生当初对于地师的举动似有察觉,甚至派了陆夫人前往北邙山实地查验,所以李玄都才会猜测沈大先生会不会留下了什么蛛丝马迹,好让他推测出地师的真正用意。
  转眼间,一个时辰匆匆而过,李玄都看完了这本关于昆仑的游记,却是没能发现什么有用之处,只能等待陆夫人那边的消息。
  就在这时,有太平宗弟子前来通禀,“启禀宗主,有客来访,姓裴,自称是宗主的旧相识。”


第二十八章 登门拜访
  李玄都立刻明白这是裴玉到了,吩咐道:“请他进来,在前厅稍待。”
  “是。”门外的太平宗弟子应了一声,转身离去。
  李玄都将手上的书放回原处,起身往前厅走去。
  来到前厅,裴玉正坐在客位上,捧了一盏茶小口慢呷,见李玄都进来,赶忙放下手中茶盏,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地行礼道:“见过恩公,听闻恩公到了龙门府,特来拜访,另备有薄礼一份,虽是大恩不敢言谢,却是我的一份心意,还请恩公不吝笑纳。”
  李玄都抬了抬手,示意裴玉不必多礼,又示意旁边侍立的太平宗弟子退下。
  两人双双入座,李玄都设下了隔音禁制,这才问道:“是你主动来的?还是儒门让你来的?”
  裴玉正色道:“我本想过几天再来,可大祭酒温仁急匆匆地找到我,让我即刻来见先生。”
  李玄都笑了一声,“今日一战,儒门大损颜面,他们这是急了。”
  裴玉听出了李玄都的话外之音,再联想到观星台一事,已经证实了自己的猜测,不由面露喜色,“如此说来,是道门胜了。”
  “不要高兴太早。”李玄都见他喜形于色,给他泼了盆冷水,“不过是第一阵罢了,想要彻底压倒儒门,道阻且艰。”
  裴玉点了点头,“我明白。”
  李玄都问道:“温仁想要知道什么?”
  裴玉恭恭敬敬道:“他想知道先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