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客栈-第5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李玄都的状态非常不好,徐无鬼替他拔除了心魔,绝了后患,却也带走了他的一身修为。
倒不是说李玄都成了一个废人。若是从头修炼,除了蓄水之外,还要拓宽河道,加固河堤,开拓湖泊,不知要花费多少工夫。李玄都的上一次坠境,恰似大堤被毁,水都从缺口流淌而出,所以关键不在于蓄水,而是修补河堤。此时的李玄都像极了刚刚渡劫的国师,湖泊河道还在,大堤坚固,唯独没了水,所以只需要慢慢蓄水即可。换而言之,李玄都的体魄仍在,境界仍在,丹田经脉也未受损,假以时日,还是能修炼回过来。这个时间少则三四年,多则十数年,虽说比起从头苦修不知快了多少倍,但是在这等天下大变的关键时刻,李玄都哪有如此多的时间去日日坐关?等李玄都坐关出来,天下早已不知是什么模样。
徐无鬼的这一招虽然是手下留情,但有几许诛心意味。你李玄都不是以天下为己任吗?我拿走你的十年光阴,你还如何以天下为己任?是早早闭关苟全自身?还是以废人之身在这天下大势洪流之中枉送性命?
除此之外,周身失去一身修为所带来的巨大空虚之感,更是让李玄都苦不堪言,仿佛有无数蚂蚁钻入他的骨头,游走在他的经脉、丹田之中,啃噬他的五脏六腑,让他几欲昏死过去。
李玄都倒是恨不得就此昏死过去,不受此等苦楚,可又求之不得,当真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李玄都无法可想,只能默默运转最为中正平和的“太平青领经”,蓄养丝丝缕缕的气机,聊胜于无。
就在此时,一道血色长虹直奔李玄都而来,瞬间没入李玄都的体内。这道血色长虹正是澹台云丢掷过来的“长生石”。徐无鬼倾力出手,既用“太易法诀”,又用“太阴剑阵”,全力压制澹台云,他也没想到澹台云会将“长生石”丢给李玄都,电光火石之间,徐无鬼已经是来不及阻拦。
所谓“长生石”,即是长生不老药,这种所谓的长生不老药与中原道门典籍中的“金丹”类似,故而又被金帐萨满称作“长生石”、“来自天上的石头”、“生命之石”,是萨满教的圣物。萨满教认为“长生石”是最古老、最神秘、最不为人知的,从性质上看是最不可理喻的,也是长生天的、降福的和神圣的。所以,“生命之石”是真实的,而且比确实性本身更为确切,是奥秘中的奥秘。它是长生天的力量,但对无知者则是隐秘的,是天底下万物的极限和目的,一切萨满操作的最终而不可思议的结果。它是天地的完美精华,无法损害或毁坏的不可毁灭物体,它是自身拥有精神的双重而有生命的石头。它是永远的光辉,是能治愈所有疾病的灵药,是恩泽草原的不死鸟,是所有财富中最为珍贵的宝物,是整个草原重要的宝物。
国师为了炼制“长生石”,动用萨满教之力,又借助老汗之权势,耗费十数年之功,牺牲无数之性命,方才炼制成功。而国师之所以能安然渡过雷劫,也多是仰仗“长生石”之功。
“长生石”有助人登顶长生境的妙用,若是落在秦清、宋政、张海石、白绣裳、王天笑、张静沉等人的手中,世间立时就能多出一位长生地仙,因为这些人都是天人造化境的修为,距离长生境只剩下一步之遥。若是没有天人造化境的修为贸然吸纳“长生石”,结局就是爆体而亡,似如洪水冲垮大堤,泛滥成灾。
可世事难料,此时李玄都刚刚被徐无鬼拿走了一身修为,体内空空如也,好似一方大湖见底,河道干涸,洪水来时,非但不会堤塌成灾,反而起到了蓄洪的作用。这种情况几乎不可复制,如果是寻常天人境大宗师,就算是一身修为尽失,也容纳不下“长生石”的磅礴元气,可李玄都不同,他以五大玄功凝练假丹之法,修为之深厚,气机之磅礴,在天人无量境中都是佼佼者,距离天人造化境也相去不远,如此一来,李玄都刚好可以容纳“长生石”。
“长生石”进入李玄都的体内之后,沉入下丹田中,然后以下丹田为核心,将生命元气蔓延至李玄都的奇经八脉、三大丹田、周身百骸,一时间如雨润大地,李玄都因为失去一身修为而产生的巨大空虚之感迅速散去,取而代之的充实,以及勃勃生机。
如果李玄都昏死过去,这些庞大的生命元气就会慢慢沉积在李玄都的体内,李玄都需要慢慢炼化,虽然有益于修为增益,但也会成为他的负累。可偏偏此时李玄都没有昏死过去,而是为了平息痛楚在修炼他所学诸多功法中最为博大、中正平和的“太平青领经”。
李玄都研习“太平青领经”多日,一直进展缓慢,盖因完整版本的“太平青领经”乃是大成之法中的玄门正道之法,没有后患却也进境缓慢,非要积年累月之功不可。再有就是,李玄都所学太过庞杂,也在无形之中拖慢了“太平青领经”的进境。就像一口箱子中装了太多的细碎杂物,虽然还有空间,但放不下偌大的“太平青领经”。
正所谓不破不立,破后而立,徐无鬼拔除李玄都的一身庞杂修为,无形中替李玄都一扫障碍,等同是把箱子里的零碎全部倒掉,干干净净,如此便可放下一个“太平青领经”。若仅是如此,李玄都想要修成“太平青领经”,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可偏偏有了“长生石”的磅礴元气相助,就好比是一位长生地仙修炼大成之法,其进境自然是一日千里,不必花费经年苦功。
李玄都于不知不觉之间修炼“太平青领经”,得了天时地利人和,修炼速度之快,足以让任何人都瞠目结舌。
这门太平道的根本之法拢共可以划分为十二重境界,太平宗部分的“太平青领经”和清微宗的“玄微真术”都在此法的范畴之内,李玄都有“玄微真术”的根基,又独自研习修炼了近半年,已经将“太平青领经”修炼到第六重。如此境界,在他这个年纪,哪怕是当年英才云集的太平道,也是出类拔萃。可是相较于李玄都现在的身份地位和无量境修为,区区第六重就有些不够看了,对于李玄都的境界修为也无甚太大裨益。
如今李玄都再修炼太平青领经,短短片刻之间,已是从第六重跃升为第九重,直奔第十重大关而去。
第九重对应天人境界,若是能突破第十重,李玄都就能恢复天人无量境的修为。第十重涉及到打通天地之桥和吸纳天地元气的借势之法,想要突破本是极为艰难,可李玄都本就有天人无量境的感悟,早已对五行借势之法驾轻就熟,这第十重的障碍根本算不得障碍。
如此大半个时辰之后,李玄都练成第十重“太平青领经”,重回天人无量境。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里,李玄都经历了天上地下的大起大落,恍如一场大梦。
到了此时,李玄都已经恢复清明,顺势而为,借着“长生石”的磅礴元气,开始冲击第十一重。只是第十一重境界涉及到了天人造化境,李玄都对于此境之玄妙并不熟悉,还有许多未解之处,纵然有庞大元气为支撑,进境也变得缓慢起来,不复先前神速。
与此同时,李玄都的动静被徐无鬼和澹台云察觉,徐无鬼忍不住摇头感慨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造化,造化,这便是李紫府的造化么?”
澹台云也没料到事情会发展到如此地步,不过“长生石”落到李玄都的手中,总好过落到徐无鬼的手中,冷笑道:“徐无鬼,徐无鬼,聪明反被聪明误。”
第一百一十九章 傀儡
狐狸有一百个想法,而刺猬只有一个主意,所以时常出现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局面,这几乎是每一个聪明人路途上都绕不过的关卡。
这不是徐无鬼第一次聪明反被聪明误,也未必就是最后一次,但徐无鬼并不恼怒,他不是一个喜欢感怀过去之人,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若是错了,先是补救,然后反思,而不是将这个过错变为一块不能触动的伤疤。
徐无鬼叹息道:“我本来想带走很多东西,‘长生石’就是其中之一,不过现在看来,却是很难了。”
“知道就好。”澹台云冷冷道,“地师的胃口太大,难道想要独吞整个王庭?”
“我没有这样大的胃口。”地师摇头否认,“我只是想带走一些对别人未必有用对我却大有用处的东西,‘长生石’只是其中之一,不过不是最重要的东西,有则最好,没有,也可。”
话音落下,徐无鬼开始收缩“太阴剑阵”,由攻转守,摆明姿态不想与澹台云继续缠斗下去。澹台云深知地师逃命的本事不是天下第一也是天下第二,大真人府留不住他,北邙山也留不住他,仅凭她一人想要留下地师,那是痴人说梦,干脆退出不断收缩的剑阵。
十三个徐无鬼和从“阴阳仙衣”上抖落下来的阴影分离开来,诸多分身回归本尊,诸多阴影重归“阴阳仙衣”。
徐无鬼随手提着手中的“天魔斩仙剑”,剑尖指地,意态闲适,道:“圣君,你联合张静修将我赶出了西北,确立了你一家独大的地位。可张静修转头就与秦清结盟,白绣裳下嫁秦清即是明证,同时他还将李玄都推上了太平宗的宗主之位,又通过李玄都和秦素的婚事再次与辽东结盟,并想要通过李玄都与李道虚议和,这些都是摆在明面上的阳谋,你觉得张静修整合各方势力是为了什么?难道是要到西域昆仑追杀我这个无家可归的失意人吗?还是要进攻西北,收回西京、蜀州、凉州、秦州?”
澹台云眯起眼,“张静修在江南,秦清在辽北,中间隔了整个河朔之地,南海和北海之间也隔了一个东海,而这一片是李道虚的势力范围。只要议和不成,李道虚不肯让步,那么张静修与秦清的结盟就是镜中花、水中月,这也是摆在明面上的事实,我当初之所以愿意联手张静修,也是料定张静修和李道虚的矛盾无法调解,议和注定不能成功。”
徐无鬼没有反驳澹台云的说法,“是,两人都要做正道的领袖,谁又不肯让步,这是他们二人的矛盾根本所在。其实张静修本人是愿意退让的,无奈‘大天师’的名头太重,承载了张家千百年的传承和荣耀,说是责任也好,说是负担也罢,总之,张静修放不下的不是权势,而是大天师和正一张氏的空名。而李道虚就要务实许多,他不在乎什么名头,他在乎的是权势,所以他可以让渡一个空头位置,而自己隐身幕后。这样一来,有两点好处。第一点,李道虚不必有虚名负累,做对了都是他的功劳,而做错了,自有顶在前面的傀儡代为承受过错。第二点,《左传》有云:‘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将这个‘刑’字改为君王,也无不可,君主越是神秘莫测,越是威不可测,底下的人自然是战战兢兢,只敢小心揣摩、逢迎君王心理,而不敢有半分逾越、反叛之念。”
澹台云皱起眉头,没有作声。
这些年来,澹台云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默默站在宋政身后的“大度”正宫,直接变成了一脚踢开宋政的女皇。其根本在于徐无鬼,在这些年来,徐无鬼不仅仅是帮助澹台云稳定西北局势,更向她传授帝王之术,所以澹台云才会尊徐无鬼为师。只是徐无鬼也没有想到,学生学会帝王术后的第一个动手目标,就是他这位帝师。
今日,徐无鬼还是在教她,不过在这个过程之中,也定然有徐无鬼的谋划。澹台云想要看看,徐无鬼到底想要做什么,所以她没有打断徐无鬼,而是默默倾听。
徐无鬼说李玄都和他是一类人,关键在于两人都是能言、善言之人,且都好为人师。只是徐无鬼比起李玄都更加高明。
徐无鬼继续说道:“张静修要虚名,李道虚不在意虚名,这就给了两人议和的可能。如果李道虚能承诺保全张氏和大天师的名声,我想正道就会变成虚君实相的局面,张静修是君,李道虚是相。”
澹台云说道:“堂堂大天师会同意给李道虚当傀儡?”
“当然不会。”徐无鬼笑了笑,“最起码在明面上不能是这样,张静修不能自己亲身上阵来做这个脏活。不过就如宋政与王庭诸王的矛盾,同时有宋政和王族血脉的乌里恩是一个折中。同理,张静修和李道虚之间也需要一个这样的折中,以此来调和二人的关系,而张静修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开始铺垫此事,你却未
能警醒。”
澹台云略微思量,惊道:“你是说李玄都?”
“正是。”徐无鬼淡笑道:“李玄都是李道虚的弟子,又被张静修一手扶持,还有一个秦家作为支持,与各方都有关系,就是一个极为合适的中人。而张静修早在半年之前就公开宣称李玄都长生有望,是正道未来领袖,你不会以为张静修只是在赞誉后辈吧?他这是在提前铺路,为日后议和早做准备。”
澹台云目光幽深。
徐无鬼道:“台前傀儡这个位置,张静修不好亲自上阵,因为会有损大天师的威名,而且李道虚也不放心他来做这个傀儡,毕竟是分量相当的人物,难保不会由虚转实,那可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所以李玄都最合适,由李玄都来做傀儡,经过张静修这段时间的铺垫,使得此事不会显得太过突兀,再有金帐的滔天之功作为推动,可谓是水到渠成。到时候张静修主动给一个盟主之类的临时头衔,让李玄都来做主事人,不仅不会有人说张静修坠了大天师的名头,反而还要赞扬他高风亮节,主动让贤,提携后辈。张静修再有意无意在旁人面前说些诸如‘老人死守着规矩,新人何时才能出头’、‘现在这个局势需要一个年轻人’的话语,传扬出去,说不定还能成为千古佳话。然后两位张、李二人以泰山北斗的身份居于幕后操纵,张静修再让渡部分实权,让李道虚成为实际的正道掌局者,这个和议也就达成了。”
“如果把正道各宗看作一支大军,此时局势就变为少将军李玄都、名义上的大将军张静修、实质上的大将军李道虚,到时候,正道大败西北各宗,镇压圣君澹台云,张静修得了虚名,可以平稳落地,李道虚得了实惠,得以实现自身抱负野心,你澹台云呢,还剩下什么?”
面对徐无鬼的发问,澹台云反问道:“李玄都会甘心做一个傀儡吗?”
“会的。”徐无鬼的语气十分笃定,“少将军也是将军,虽然是傀儡,但却得了大义名分,他只要按部就班,徐徐图之,待到李道虚离世,他也羽翼丰满,然后以大义之名行夺权之事,谁是敌手?”
澹台云下意识地看了眼正在运功的李玄都,没有说话。
徐无鬼深深看了澹台云一眼,“好了,我言尽于此,你好自为之。”
话音落下,徐无鬼向后退去,隐没在黑色的漩涡之中。
第一百二十章 御六气之辩
黑色的漩涡消散,徐无鬼离开了,此地只剩下澹台云、伊里汗和李玄都。
伊里汗看了看两人,对澹台云说道:“圣君,外面还有许多人在等我,先行告退。”
澹台云的头微微动了一下,似是点了下头。
伊里汗转身离去,于是这里就只剩下了澹台云和李玄都两人。
此时李玄都运功已经到了最深层的定境之中,对于外界一无所知。对于李玄都而言,这无疑是在行险,这是他突破天人造化境的最好机会,也是他最脆弱的时候。
澹台云来到李玄都的面前,神情复杂。然后她伸出手按在李玄都的头顶上,轻声自语道:“李玄都,李紫府,嘿,玄都紫府。”
“天上白玉京,十二城五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