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太平客栈 >

第508章

太平客栈-第508章

小说: 太平客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边,许多时候不用故意试探,只要从形貌衣着上就能看出此人的身份来历,比如军伍高手总是披着甲胄,因为金帐汗国缺乏铁器,所以甲胄十分贵重,基本就是随身携带;练外家功夫的喜欢袒露臂膀,显示其勇武;若是身着长袍,多半就是类似于方士的萨满了。这一行人形形色色,倒是齐全,由此推断,这个女子也是来历不凡。
  李玄都没想招惹这个就差在脑门上写着“来头不俗”四个大字的女子,避让到路边。为首的女子只是瞥了李玄都一眼,没有无缘无故地来找李玄都的晦气,便带着一众手下远去。
  李玄都心中微微感叹,一边正在大战,一边却又互通有无,不过这并不矛盾,因为两者都是为了生存。没什么对错,只有成败。
  接下来,按照李玄都的计划,他先在此地找个落脚地方待上一天,然后从这里向东北方向走五百里左右,那里会有一场战事,这是景修的建议,作为一个江湖人,李玄都见识了太多的刀光剑影,可他还没见识过真正的沙场厮杀,正好有这个机会,去见一见也是好的,李玄都自是没有拒绝的理由,他也想看看朝廷鼎盛时镇压江湖的铁骑,到底是何等风采。
  在此之后,他便会转回到远离战场的商路,正式踏上前往金帐王庭的行程。
  李玄都自言自语道:“大魏朝廷风雨飘摇,可金帐王庭也好不到哪里去。难怪师父会说,这个世道,其实就是一个比烂的世道,谁烂得更快一些,就死得更快一些,剩下的人把死掉的分而食之,便有了太平年景。”
  李玄都忽然压低了声音:“所以辽东铁骑入关,未必是最好,却能让大魏烂得慢一些,然后灭去金帐和西北大周,这天下,便太平了。”
  李道虚曾经说过:“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所以一人开万世太平是不存在的,一代人平定战乱,一代人韬光养晦,一代人造就盛世,没有一蹴而就的道理。”李玄都以前总是对此不以为然,可现在看来,师父是对的,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着实是急不来。
  李玄都长长吐出一口浊气,喃喃道:“急不来。”
  他总在想,若是师父肯帮他,那所有的难题都迎刃而解,可师父偏偏不愿帮他,也许正因为师父看得太过明白,所以才不肯帮他,如果师父愿意帮他,那么师父必然没有今日这般洞彻世情。这是一个死结,难以解开。
  就在李玄都出神之际,一个与李玄都同样是辽东人打扮的男子向他走来,来人大约是而立之年,却又饱经风霜,气态颇为沉稳老练。
  李玄都回过神来,望向来人,因为对方是径直朝他走来,所以他直接开口问道:“不知这位兄台有何贵干?”


第三章 国贼
  这人冲李玄都一抱拳,自报名号:“在下张文钝,晋州人士,承蒙江湖上诸位朋友的抬爱,送了个‘下山虎’的绰号,还未请教兄台名号?”
  这江湖上的称号自然有高下之分,天师、地师、天刀,不必其他修饰,只是与天地挂钩,就大到不能再大,再有剑神、魔刀、圣君,非神即圣即魔,也是堪与天地相较的存在。除去这些之外,还有诸如伏虎罗汉悟真、降龙罗汉方静、白衣观音白绣裳、血观音石无月、紫府剑仙、血刀等,以及道门的几位真人,比之上面的几位自是逊色稍许,却也在漫天神佛之列。还有些特殊绰号,比如海枯石烂、东海怪人张海石,表里不一秦不一、说一不二秦不二、不三不四等等,却是根据各人的性情而来,若非江湖上有名的人物,谁会知道性情如何?所以也是不俗的。再往下便是与各种鳞甲、蛇虫、走兽、飞禽挂钩了,若是神兽还好,什么真龙、凤凰、玄武、麒麟,寻常人不敢乱用,也是了不得的人物。再往下,如云中鹤、雷老虎、飞天蝙蝠之流,难免逊色许多,只能算是有名,却算不得什么厉害人物。
  李玄都仔细回忆了下,没听说过“下山虎”其人,不过还是嘴上客套道:“久仰久仰,在下秦玄策。”
  互通名号后,张文钝说道:“秦公子姓秦,可是朝阳府秦家?”
  李玄都点头道:“正是。”
  张文钝肃然起敬:“那秦大小姐是阁下的?”
  秦家虽然是江湖世家,但秦道远和秦道方其实是庙堂中人,而秦清又只有秦素一个独女,张文钝不好直接问李玄都与秦清是什么关系,便转弯相问他与秦素的关系。
  李玄都此次出行,用“百华灵面”改变了相貌,看起来更为年轻,大约也就是二十出头的样子,也就是当年紫府剑仙横行河朔之地的年龄,此时只能说道:“秦大小姐正是在下堂姐。”
  张文钝了然道:“原来是秦家公子,失敬失敬。”
  李玄都问道:“不知张兄有何贵干?”
  张文钝沉吟了一下,道:“实不相瞒秦公子,在下如今正在做塞外走商的买卖,不过前几天损失了几个弟兄,人手不足,便想问一问秦公子的意思,愿不愿意结伴而行。”
  李玄都没有立刻答应,而是问道:“张兄就不怕我是居心不良之人?”
  张文钝哈哈笑道:“自然是怕的,不过我刚好看见那位把总对秦公子甚是热络,这才动了心思。毕竟这些年来,辽东铁骑的信誉还是不错的。只是没想到公子竟是出身于秦家,难怪那位把总
  会对公子如此礼敬。”
  李玄都想了想,若是与这一行人结伴而行,倒也是个不错的遮掩,至于去五百里外观战之事,以他的境界修为,想要瞒过旁人耳目也是不难,于是便点头答应下来:“正巧我也是第一次去塞外,能结伴而行,自是再好不过。”
  接下来,张文钝请李玄都去了他们商队的所在的客栈,与商队的其他两个主事人见了一面,一个半百年纪的老人,应是管事之流,类似于秦不一在秦家的身份,还有一个女扮男装的小姐,自然是类似于秦素在秦家的身份。两人原本对于李玄都颇有疑虑,不过见到李玄都主动出示了路引之后,便疑虑尽消,可见秦家在江湖上的名声,尤其是在辽东地面,更是无人能比。
  如今李玄都显露出的境界修为大概在玄元境左右,放在江湖上已经算是好手,就是在许多大宗门中,也是颇受重视,这便是张文钝不知秦家公子身份还特意邀请李玄都的原因。
  因为商队要明天才会出发,李玄都暂且作别了张文钝等人,又回到枯羊镇的街道上,漫无目的地四下闲逛。
  这座镇子上,不仅有商人和官兵,还有贼,不是那种小偷小摸的贼,而是草原上的马贼的眼线,在此地就开始选择目标,估算商队的守卫力量,看看自己能不能吃下,会不会崩了牙,然后传信给草原上的马贼,这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谋后而动。
  李玄都并非想要行侠仗义,在这等地方,没有哪个是干净的,无非是弱肉强食罢了。他只是在观察这些商人和贼人的行为举止,然后再去学习模仿,以免到了金帐王庭之后,被人看出破绽。
  走了小半日的功夫,李玄都已经绕着镇子走了一遭,对于行商有了初步了解,默记心中。就在此时,他忽然听到一阵喧闹之声,循声而去,却见是先前那伙金帐之人与另外一伙人起了冲突。这伙人是中原人士,却不是商人,更不是江湖人,而是一伙读书人,或者说儒门中人。
  这倒是让李玄都有些好奇,要知道儒门中人爱财是爱财,可从不会在放在明面上来说,更不会亲自去敛财,这些儒门中人出现在此地总不会是来走商的。
  李玄都向旁边几个看热闹的略一打听,这才知道,原来是这伙读书人是来游学的,也是见识下塞外风光。众所周知,如今辽东正在与金帐汗国打仗,可商贸没有因为战事而中断,众多商人早就对此习以为常,这伙读书人却不这么想,在辽东地面见到了如此招摇的金帐之人,大为不忿,上前斥责,那伙金帐之人平白无故被人骂了一通,自然恼火
  ,也不是好相与的,就这么起了冲突。
  李玄都不由摇头叹息一声,儒门中人对于“武夫当国”的辽东本就充满偏见,又出了这么一档子事,无论结果如何,这伙儒门中人返回中原之后,一定会借此事大做文章,虽说夜骂到明,明骂到夜,也骂不死辽东,可百姓却不懂这些,只会跟着这些能识文断字的文人老爷们一起去骂辽东,也是让人糟心。
  说起来也是可笑,李道虚年轻时曾经在万象学宫求学,李玄都年轻时跟随张肃卿左右,可李道虚对儒门颇不以为然,李玄都也不自称是儒门弟子。圣贤的道理当然无错,可后人学歪用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正当李玄都想着这些的时候,那边对峙的双方终于是从斗嘴变成了动手,只见那个在冬日里仍旧是袒露着胸膛的大汉一声暴喝,朝着一名看起来瘦瘦弱弱的儒士挥拳打出。
  李玄都皱了下眉头,无论他与儒门有怎样的过节,这儿毕竟是大魏境内,还轮不到金帐中人来逞威风,不过他转瞬就打消了出手的念头。因为这个瘦弱儒生也是有不俗修为在身,毕竟敢于到边塞游学的,总不会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两人立时斗在一处,一人走的是刚猛路子,一人走的是灵巧路子,过了十几招,都没碰到一下,那壮汉有些恼火,大吼一声,震得围观之人耳朵嗡嗡作响,那儒生也难免有了片刻失神,然后那壮汉抓住这个机会,欺身而进,便要一拳结果了这个小子。
  见此情景,李玄都终于是不得不手了,不见他如何动作,一颗小石子凌空飞起,在空中一个诡异转折之后,才击向那名壮汉,如此一来,任谁也看不出这颗石子从他所在的方向发出。
  那壮汉痛呼一声,被石子打中了手腕,骨头已是断了。
  无论是壮汉,还是侥幸逃得一命的儒生,都有些惊疑不定,金帐那边为首女子的俏脸上升起一股寒意,冷冷扫视四周。直到她身旁的那个矮子低声劝说几句之后,她才收回视线,径自转身离去,不再搭理这帮中原读书人。
  那个断了手腕的壮汉看了眼捡了条性命的儒生,冷哼一声,转身大步离去,儒生们虽然有心不放过这些金帐蛮子,但也知道自己不是对手,在这严寒天气里气得脸色通红、浑身燥热,只能在心中狠狠记了一笔,却是把账算在了辽东的头上,这辽东到底是怎么了,大魏百姓竟是要受金帐之人的欺辱,一定是主政一方的赵政出了问题,真乃国贼也。
  围观之人见没热闹好看,便渐渐散去,李玄都也混杂其中,面无表情。


第四章 燕清
  到了出发的日子,李玄都与张文钝一行人离开枯羊镇,踏上前往金帐王庭的路途。
  这商队明面上的主事人是“下山虎”张文钝,实际上拿主意的却是那个女扮男装的千金小姐。不知是不是李玄都的错觉,在老辈人中,男子自然占了绝大多数,如今在江湖上呼风唤雨的,除了寥寥几位女子,多是男子。可到了他们这一辈,就有些阴盛阳衰了,独自支撑门户的姑娘不在少数。不过这也无甚不可,寻常百姓家中,自然是男子支撑门户,因为男子身强力壮,先天优势。可江湖世家,无论男女都能修炼武学术法,只要修为有成,自是无论男女都能支撑门户。
  对于这位小姐的男扮女装,李玄都难免想起自家师妹。说起来,陆雁冰也是个可怜人,在清微宗中,陆家算是大门大户,可到了她这一代,却是没个正经兄弟,幸而她被李道虚看中,收为弟子,这才守住了门户,否则难免要被其他叔伯侵吞家产。这也就罢了,陆雁冰没有正经兄弟,却多了一帮如狼似虎的师兄弟,尤其是三个姓李的,都不是省油的灯,她处在中间,自是为难,随风摇摆也而是没办法的办法,所以李玄都从不与她计较太多,只是略微敲打。正所谓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哪怕是秦素这等被老父和情郎捧在掌中的明珠,还是要为死去的娘亲和未来的继母烦恼,谁又能真正做到大自在。
  李玄都本无意深究这些旁人家的俗事,不过张文钝见李玄都是秦大小姐的堂弟,便说了许多。这位小姐姓燕,名叫燕清,是个颇为中性的名字,女子也可,男子也可,是晋州人士。当然,对外介绍时,不能称呼燕小姐,而是要称呼为燕公子。那个老管事也随着主家姓燕,叫做燕方。张文钝本是个孤身行走江湖的江湖散人,有朋友也有仇家,有次遇上了仇家,激斗一场,虽然杀了仇家,但也受了重伤,昏死在路边,被路过的燕家老家主所救,为报恩情,伤好之后的张文钝就留在了燕家,从此成了燕家的宾客。
  燕家在晋州地界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豪强,做生意最重信用二字,这就要看当家人的本事如何了,自从燕老爷子因病过世之后,因为没有儿子的缘故,许多债主怕燕家就此败落,于是纷纷上门讨债,别人欠燕家的债又没到期限,拿不回钱,生意上便一时周转不过来,虽说最后由燕清出面,通过她与一位好友的关系,从太平钱庄贷了银钱,好歹送走了债主,但太平钱庄有太平宗定下的章程,掌管钱庄和客栈的陆夫人更是要定期查账,遇到死账坏账,负责此事的管事都讨不到好。若是燕家到期还不上欠债,太平钱庄也不能通融,要用燕家的产业抵债。无可奈何之下,燕清只得冒险走商,若是顺利的话,差不多能抹平了这笔亏空。
  李玄都听到太平钱庄的时候,心底略微感叹,虽然他不是太平钱庄的大东家,可他却是大东家的掌舵人,对于燕家人而言,足以家破人亡的风波,在他这里,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这就是权势的好处了,也难怪世上人人争权夺利,谁乐意自己的生死都被旁人拿捏在手中?这便是师父所说的支配之人和被支配之人了。
  燕家这次的货物以茶叶为主,虽说在价格上稍逊于铁器和盐,但也是一等一的金贵之物,从江南那边进货,大约花了万余两银子,再加上一路上的花销和各路打点,本钱大概在一万五千两左右,可只要能在王庭做成买卖,换成马匹或是牛羊运回辽东,再转手换成老参、东珠、貂皮等物事,无论是走陆路运回关内,还是走海路前往江南,都能买到四万两以上,这一来一回的利润之大,谁不眼红,所以说杀头的买卖有人做,赔钱的买卖没人做。赵政若想要彻底禁绝走私一事,只能从根源入手,让这种买卖无利可图,那么自然没人再去冒着杀头的风险走商,如何使其无利可图,关键在于开放边境互市,而想要开通互市,前提又是两国罢战休和,其中牵扯的种种,实是太多,根本不是如今赵政可以轻易做到的,故而赵政只能尽力管束,却做不到完全禁绝。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更不知其中难处。就如那些书生,平日袖手谈心性,大骂四方,可真要说到解决的办法,却是一个也无,虽然不能说错,但也谈不上如何值得推崇就是了。
  这一路上,李玄都思虑极多,除了一直悬在心头的“太阴十三剑”和念念不忘的“太平青领经”,还有太平宗、清平会、太平客栈,以及辽东秦家、东海清微宗,经过他这近两年的奔波,许多设想终于是卓见成效,他本人也能在天下间有些声音,此番金帐之行若是顺利,他就要重返清微宗,与师父正式提及与正一宗议和之事,再联合辽东五宗,彻底铲除西北顽疾,这正是当年司徒玄策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情。
  先除外患,再平内忧。再然后就是重回帝京了。国乱岁凶,四方扰攘;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