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客栈-第4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这时,正在主持阵法的三玄真人忽然觉得背后一通,似是被人拍了一掌。
三玄真人本就是全神贯注施法,无暇他顾,而这一掌又是神出鬼没,实来得突兀到极点,时机又把握得极度巧妙,防不胜防。三玄真人立时脸色一白,吐出一口鲜血。
原本三位真人也各有分工,万寿真人总揽全局,三玄真人主持施法,太微真人则是防备偷袭,不过就在三玄真人被人偷袭的同时,他也遇到了一个对手。此人正是二明官钟梧,他精通拳掌功夫,从暗处偷袭,双掌凌空推出,一股猛烈掌风逼体而至,双掌暗合阴阳变化,双掌一阴一阳,阴阳并至,太微真人立时感觉自己半边身子冰寒刺骨,另外半边身子又是炽热难当。
到了天人境之后,方士和武夫的区别已经不大,太微真人也会用剑,乃是东华宗世代相传的“东华紫薇剑诀”,只见他手掌一翻,掌中出现一柄通体紫色的长剑,剑锋处氤氲出淡淡紫意,对上钟梧的双掌之后,非但没能伤及钟梧的手掌,反而长剑被弯曲出一个极为骇人夸张的弧度。
太微真人虽然修为精深,毕竟比不得悟真大师,对上钟梧之后,自然不是对手,只能游斗拖延,待到张海石脱身,便是钟梧的死期。
只见太微真人身形急转,手中长剑仿佛一条紫色长河漫卷,绵绵不绝,与钟梧的阴阳掌法相撞,金石铿锵之声不绝于耳。
钟梧也不着急,因为他本就没想将太微真人如何,在从一开始,他们的目标就落在了三玄真人的身上。这其中也有过一番思量,三玄真人虽然是清微宗这边的人,但在暗中却与正一宗眉来眼去,有改换门庭的意思,若是三玄真人带领神霄宗倒向正一宗,那么正道中“四六之争”的平衡就会被打破,想要让正道中人在内斗中两败俱伤,耗尽最后一点鲜血,必须要两个势均力敌的对手,而不是某一方一家独大,若是能击杀三玄真人,神霄宗中偏向清微宗的那一派人便会得势,仍旧能维持正道平衡。其实正道和邪道一样,都极力维持平衡,绝不让对方阵营出现一个绝对的霸主,总是支持不那么强大的一方,同他们联合起来,挫败更强势的一方,无论是谁。
地师想要吞并澹台云,大天师就出手干预,大天师想要压过李道虚,地师也不会坐视不理。正因为如此,藏老人说要拿张海石开刀时,王仲甫的态度是不置可否,从阴阳宗的角度出发,要保全清微宗一方的实力,而着重打击正一宗一方的实力,这样既可以维持双方的实力平衡,不会让正一宗借着这一战整合结盟,继而压过清微宗,也会加深清微宗和正一宗之间的矛盾,让正一宗弟子感觉自己出力最多,伤亡最重,而清微宗出力最少,伤亡最少,那么双方再起争端也就是顺理成章之事。
所以说杀人就像是出刀,刀子要落在关键的地方,一刀便让对手失去行动能力,让对手留更多的血,甚至是一刀毙命,而不是落在无关紧要的地方,只会凭白浪费力气。
出手偷袭三玄真人之人,正是精通五行遁术的诸葛錾,神出鬼没,他的偷袭一掌正中三玄真人后心,而且掌心之上还蕴含阴阳宗的“鬼咒”,虽说同境之战,“鬼咒”未必能够致命,但也是极为棘手的功法,足以让三玄真人在短时间内失去战力。
第一百五十七章 剑出似海
诸葛錾还要继续动手,张海石已然反应过来,仗剑而至。
剑气凌空,诸葛錾不敢硬扛,他很清楚自己无论如何都不是张海石的对手,更何况周围还有如此多的各宗高手,若是落入被人围攻的境地之中,几无幸理,所以只是冒险行刺,一击不中远遁千里,于是他直接以土遁之法遁入脚下地面,迅速后撤。
与此同时,钟梧也弃了对手向后撤去,因为他与太微真人交手时,占据上风,所以是进是退都在他的一念之间,而不是取决于太尉真人。
两人后撤,张海石却不愿意这么轻易便放过他们,一挥手中长剑,立时有一道气墙阻住钟梧的去路,其中剑气流转,触之即伤。
钟梧轻哼一声,依仗自身体魄坚固,直接撞了过去,气墙破碎,可钟梧也浑身浴血,颇为狼狈。
就在此时,正在帮三玄真人稳固伤势的万寿真人喝道:“海石先生,且住。”
张海石停下正要追击的方向,回首望去,却见从城中方向涌来一片漆黑,使得本就晦暗的城中愈发漆黑,几乎要伸手不见五指。
紧接着从空中缓缓降下一道巨大黑影,这道黑影足有十余丈之高,姑且算是一个人形,只是周身上下混沌一片,就像用墨水在白纸上涂抹了一个人形。
黑影现世之后,做了一个佛家结印的动作,然后就见它的全身上下睁开无数眼睛,密密麻麻,与任何一只眼睛对视,就算修为有成之人,都会生出眩晕之感,甚至会被夺去心神,沦为傀儡。一名清微宗弟子恰好与一只眼睛的目光对上,登时感觉脑中轰的一声,七窍立刻流下鲜血。他又感到一股冰寒阴湿之意从他双眼中侵入身体,四下蔓延,使他身体麻木,同时又有一股冰冷气机直奔他的泥丸宫而来,要将他的一点真灵彻底泯灭。
这名清微宗弟子大吃一惊,他也算境界高深,迅速运转“玄微真术”,气机源源不绝自三大丹田涌出,一路迎向那道冰寒之意。虽然冰寒之气被他暂时镇压,但他也是极不好过,一口血当场喷了出来。
中招之人远不止这名清微宗弟子,修为高些的,只是感觉一股彻骨寒意,便以气机化解,可是修为稍低的,就感觉全身上下冰寒一片,整个人都要被冻僵。一时之间,受伤之人不在少数。
在黑影的身周还环绕着一道黑雾,乃是由阴气、死气凝聚而成,若是任由阴气扩散开来,所过之处,普通生灵立时生机灭绝,然后被夺去魂魄,直接转化为冤魂。
张海石抬头望着这道黑影,脸上露出几分凝重,冷声道:“‘幽冥九阴尊’!”
“幽冥九阴尊”是以无数冤魂以及九幽阴气炼制而成,有形无质,有摄魂夺魄之玄妙,吸纳魂魄越多,威力越大,与“万尸大力尊”一般,都是皂阁宗的镇宗之宝,每逢乱世,皂阁宗之人都会大肆搜刮游魂来炼制此物,若能炼制圆满,同样等同仙物品相。
眼前这尊“幽冥九阴尊”,还谈不上圆满,但也算是半仙物的品相,实在不容小觑。再加上此地阴气极重,大大助涨了“幽冥九阴尊”的威力,在占据天时地利的情形下,已经堪比完整仙物。
与此同时,天空中也多了一名须发黑白相间的男子,相貌初看似是垂暮老者,再看又像是正值壮年的不惑男子,极为怪异。他整个人仿佛笼罩在一片灰暗的阴霾暮云之中,若隐若现,不太像是人,倒像是一只老鬼。
正是三明官王仲甫。
张海石浑然不惧,道:“当初在吴州上清县,王道兄曾与白宗主斗过一场,今日我张某人再来领教王道兄的绝学。”
说罢,张海石整个人拔地而起,仿佛一道贯日长虹,照亮天幕,直奔“幽冥九阴尊”而去。
张海石的手中佩剑名为“竹中剑”,剑身略显细长,可剑势却是浩大无匹,如滚滚海潮,大浪拍岸,卷起千层雪。
当年诗圣作名篇《朝献太清宫赋》,其中有一句:“地轴倾而融曳,洞宫俨以嶷岌;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凤鸟威迟而不去,鲸鱼屈矫以相吸;扫太始之含灵,卷殊形而可挹。”此剑便有如此神韵,随着张海石一剑升空,剑气滚滚似是四海之水皆立,如海啸漫卷如巍巍城墙数十丈。
“幽冥九阴尊”周围的阴气被张海石一剑扫孔,张海石直冲而入,手中长剑以实击虚,如刺入血肉之中,发出“嗤嗤”声响,然后张海石身形扭转,剑随身行,在“幽冥九阴尊”的身上生生划了一个弧形。
刹那间,“幽冥九阴尊”身上的眼睛纷纷闭合,伤口中有大团大团的秽气、阴气、煞气涌出。
张海石身形倒掠后撤,此时三十六位清微宗弟子已经结成“北斗三十六天罡剑阵”,除此之外,妙真宗的弟子和神霄宗的弟子也分别结成“紫薇南斗阵”和“真武北斗阵”。三大阵法已成,分列天地人三才阵是,护住阴气侵袭。东华宗的弟子则是开始有条不紊地救治受伤之人。
张海石落在阵中,开始短暂的闭目调息,显然方才的一剑损耗颇大,便是有无量境的玄妙,也要片刻喘息,毕竟将天地元气化作自身气机也是需要时间,而且此地自成一方天地,能化为己用的天地元气微乎其微,更多还是弥漫阴气,更是不能利用。
此时笼罩在“幽冥九阴尊”周围的阴气逐渐散去,可见“幽冥九阴尊”身上被撕裂出一道长达三丈的巨大伤口,正在缓缓愈合,可见张海石的一剑之威。便是王仲甫也面露凝重之色,对于张海石十分忌惮。虽然张海石和白绣裳同为天人造化境,同样是剑道大宗师,但是两者还是有区别的。白绣裳的剑道攻守兼备,圆融如意,以而张海石更注重攻伐,不好说这两种剑道谁高谁下,可是在当下这时,张海石依托众多弟子结成的阵法而守,根本不必顾忌防守的问题,只需要倾力出剑就行,却是比在上清县时只有一人的白绣裳更为棘手。
“幽冥九阴尊”乃是以阴气炼制而成,并无实体,可是张海石的以实击虚已经到了极致,又有三大真人和众多弟子助阵,就算“幽冥九阴尊”在鬼国之中臻至圆满,也不敢说能够必胜,想要彻底除去张海石一行人,还要藏老人的“万尸大力尊”一同出手才行。
便在这时,张海石已经调息完毕,再次举起手中的“竹中剑”指向“幽冥九阴尊”。
事到如今,王仲甫也不能不全力出手了,手中出现一柄墨色玉尺,然后全力掷出,击向了正道中人的三大阵法。王仲甫位列十殿明官的第三位,尚且在李世兴之上,境界修为自然强横无比,玉尺若一条长龙,翻飞出击,与阵法一触,即刻发出一声轰鸣,震荡出一圈肉眼可见的气机涟漪,勾勒出阵法的笼罩范围,虽然玉尺被弹回,但许多弟子也是脸色微微一白,让“幽冥九阴尊”趁此时机,又伤了十数人。
张海石对此视而不见,深吸一口气之后,再次冲天而起,一剑穿透了“幽冥九阴尊”的心口位置。
只见得“幽冥九阴尊”的胸口上出现了一个不见其底的大洞,如黑幽幽的井口,隐隐透出玄光。
第一百五十八章 鬼域激战
张海石轻哼一声,剑气大涨,将这个井口大小的大洞扩大至方圆三丈,几如一个山洞一般。
这个洞口边缘可以看到无数虚幻的苍白人脸,表情扭曲,密密麻麻层层叠叠,发出一阵阵低低喃语,让人闻之便心生恍惚。而洞口深处,在黑暗中亮起无数红芒,似乎有万千恶鬼藏于其中,正在窥伺外面的世界。
洞中的黑暗犹若实质,十分浓稠,即使是张海石的目力也无法看清,而在其现世之后,顿时大肆吸纳四周阴气,无数阴气汇聚而至,如滚滚波涛,犹如万鬼哭嚎,同时产生一股巨大吸力,拉扯着张海石往洞中而去。
“万尸大力尊”也好,“幽冥九阴尊”也罢, 看似是一个整体,实则是以无数尸体和残魂拼接而成,体内蕴含了无数煞气、阴气、尸气,若是被他们吸入体内,便如同进了尸山血海,任你是罗汉金身,也要被污秽。
可张海石因为一剑太过势大,已经没有撤招的余地,眼看着距离洞口越来越近,张海石没有半分惧色,手中“竹中剑”大放光华,在剑锋之外凝聚剑芒,使得“竹中剑”变作一把长约三丈余、宽约三尺的巨剑,然后张海石由单手持剑变为双手握剑,扭转身形,奋力横扫。
剑芒已有三丈之长,剑光更是横贯天机。
这一剑在空中不断蔓延,穿透了“幽冥九阴尊”的后背,然后将其横向一分为二。
无论是此地弥漫的阴气,还是“幽冥九阴尊”自身蕴含的尸气、死气、煞气,无论有形还是无形,有质还是无质,都被这一剑从中分割开来。
十余丈之高的“幽冥九阴尊”下半身不动,上半身沿着这一剑的轨迹,斜斜下滑,无数残魂从伤口断裂处逸散而出,好似飞鸟出笼,遮蔽天幕。
这一剑堪称天人造境的完美展现,实能开山断岳,虚能斩断气数勾连,虚实结合之下,任凭“幽冥九阴尊”如何变化,也难逃被一分为二的下场。
虽然这一剑未能彻底灭杀“幽冥九阴尊”,但也成功重创了“幽冥九阴尊”,使其在短时间内竟是无法重新组合。
不过王仲甫也不以为意,他这次出手,只是为了掩护钟梧和诸葛錾,现在两人已经退走,张海石又气机大损,无力追击,他便可以从容退去。
不过出乎王仲甫的意料之外,张海石强行一剑斩断“幽冥九阴尊”之后,明显已经是大耗气机,但还是提剑朝他掠来。王仲甫轻哼一声,握住玉尺,迎上张海石。
一瞬间出现无数纵横交错的光华,照亮了晦暗天幕。
在光华消逝之后,两人分开,张海石向后飘退十余丈,方才止住退势,掌中的“竹中剑”震颤不止。
王仲甫站在不远处,淡然道:“海石先生,今日我无意与你为难,还望你适可而止。”
张海石嘴角一扯,轻笑道:“到了这个时候,你们还想着挑拨我们正道中人。我们清微宗只是在嘴上阴阳怪气,你们阴阳宗可尽是些阴阳人”
王仲甫没有说话,似是不屑分辨。
此时“幽冥九阴尊”中逸散出的残魂循着生人阳气袭向三座阵法,万寿真人和太微真人主持阵法,先是剑气阵阵,又是星光隐隐,还有烈火升腾,将这些如大潮一般的残魂悉数当下,实在挡不住的时候,太微真人便直接出剑,将那些漏网之鱼一一斩杀。
张海石与王仲甫又斗了十余招,张海石毕竟元气大损,不复先前之威,王仲甫一把玉尺守住八方,密不透风,就好似一道大堤,抵御涌来的滚滚大潮。若是平常时候,大潮一下便可漫过大堤,可此时后力不济,潮水只能拍在大堤上,徒劳无功。
便在这时,王仲甫又是一掷玉尺,骤然打向三座阵法, 张海石脸色微变,身随剑走,阻住玉尺,却不想王仲甫只是个虚招,趁此时机,他身形如烟,向外冲去,同时反弹而回的玉尺也紧随其后。
王仲甫长笑道:“海石先生,咱们后会有期。”
他话音未落,“幽冥九阴尊”也化整为零,四散而去,若是在外界,王仲甫是万万不敢如此,那些残魂分开之后,抵御不得阳光、天风、雷霆,会大受损伤,甚至直接消亡,使得“幽冥九阴尊”品质受损,可在此地鬼国,自成一方天地,好似幽冥阴间,却是不必有如此顾虑。
便在此时,张海石的剑芒又衔尾而至,在一进一退之间,两人又交手十余招。
王仲甫的速度骤然加快,如长虹远遁,直到他彻底远去之后,在他方才停滞的地方才有点点血雾慢慢逸散开来。
张海石冷哼一声,抖落“竹中剑”上的点点血花,却也从鼻孔和耳孔中流出血线。
另一边,白绣裳也遇到了对手,却是藏老人亲自出手,驾驭“万尸大力尊”拦路。这已经不是白绣裳与藏老人第一次交手,上次交手时,白绣裳大占上风,若不是有李世兴牵制,藏老人恐怕很难全身可退。可那是因为她手中有李玄都的“人间世”,此时她虽然用回了自己的佩剑“妙法莲华”,但相较于半仙物的“人间世”还是稍逊一筹,再加上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