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太平客栈 >

第400章

太平客栈-第400章

小说: 太平客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良久,吊篮才停。已是来到山顶,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白玉筑成的巨大牌楼,牌楼上四个金色大字“太平无忧”,在阳光下发出闪闪金光。
  沈长生肃然起敬:“这便是太平宗的山门吗?!”
  陆夫人没有答话,只是迈步前行。
  沈长生见自家土狗来到此等绝顶,已是吓得腿软,趴在地上呜呜咽咽,只得将它抱在怀中,紧走几步,跟在陆夫人的身后。
  能来此地的,都是太平宗弟子,只是见到陆夫人后,仍要恭敬行礼,再看跟在陆夫人身后的沈长生时,眼神各异,审视有之,艳羡有之,嫉厌有之,蔑视亦有之。
  沈长生只觉得莫名其妙,不明所以。
  就在这时,陆夫人忽然开口道:“长生,从今日起,你便是太平宗的弟子了。”
  沈长生一惊,正要说话,余光忽然扫到一个物事,震惊得口不能言。
  那是一个巨轮,足有十丈之高,正在缓缓转动,周流不息。巨轮上又连接着许多长长的机关麒麟臂,不知通往何处。
  过了好一会儿,沈长生才
  平复下心境,指着巨轮问道:“老板娘,那是什么?”
  陆夫人早已是见怪不怪,说道:“那叫天机轮,我们方才能坐吊篮上来,便是因为此物之故。只是此物的作用远不止于此,山**有九座天机轮,维持了整个太平山的运行。”
  沈长生对于“运行”二字,有些不甚其解,单纯是“运行”二字,他当然知道什么意思,掌柜读书的时候曾经说过:“日月运行,一寒一暑”,说白了就是周而复始地运转,可山是死物,又不能像日月星辰那样运动,如何运行?
  陆夫人没有过多解释,而是继续前行。
  过了牌坊之后,是一条笔直的石板大路,然后又是一条极长极长的台阶。
  近到跟前,沈长生才猛然发现,这些不知以何种材质制成的台阶竟然是会动的,而且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向上移动,一部分向下移动,只要站在台阶上面,不必迈步,便会随着脚下的台阶向上向下。而从台阶下方则传来清晰的“咔咔咔”声响。沈长生仔细望去,透过台阶之间的缝隙,可见一个一个大小齿轮转动不停。
  两人踏上向上的台阶,沈长生震惊道:“老板娘,这些台阶是活的?也是那个什么天机轮的功劳?”
  陆夫人淡然道:“机关术而已,不过是瞧着厉害罢了,却是没什么大用。”
  沈长生一时间不知该怎么描述自己现在的心情。
  陆夫人道:“你觉得玄妙,是因为你还没见过真正的道门手段,长生宫整个沉入地下却毫发不损,镇魔井中自成九层天地,还有那清微宗,据说宗内藏有一艘鬼船,可在海上掀起大雾,甚至是潜入水底,有一艘龙舟,可以行于天上,如天人凌空。岂不是比区区机关术厉害千百倍?”
  正说话间,台阶已经到了尽头,是一座恢宏殿宇,雕梁画栋,以白色为主色调,如天上宫阙一般。在门前左右分别有一个巨大日晷和一个巨大滴漏,测算时间。步入殿宇之中,以黑色大理石铺地,如同明镜,可以映出人影。沈长生暗忖:“走在这等地方,若是有人衣衫简陋,岂不是被人看了个精光。”
  不得不说,在各大宗门之中,太平宗最是豪富,钱财都用于山门修建,机巧心思已是到了极致。此时殿宇之中,空无一人,倒是放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物事,沈长生只认得其中一件,是一个瓮状铜器,对照八个方位分别有一条金龙,龙口衔珠,下有八只青铜蟾蜍,他曾听掌柜说起过,此物事叫做“地动仪”,能测地震。不过以前的他只是听说,今天却是见到实物了。
  沈长生无意中抬头看了一眼,殿宇的穹顶竟是一副星图,也不知是以何等材质造成,大小星辰不但散发着微弱的光芒,而且还在依照某种规律缓缓移动,此时正值白天,并不明显,若是夜晚,不知是何等瑰丽景象。
  陆夫人站在此间,环顾四周,道:“这处天机殿本是他最喜欢的地方,只是有些年头没来了。”
  沈长生收回视线,轻声问道:“是掌柜的吗?”
  陆夫人点了点头。
  沈长生暗暗咋舌,没想到看起来满身穷酸的掌柜竟有如此大的家当。
  “以后不要再称呼掌柜,要称呼宗主或者师父,也不要称呼我老板娘,要称呼夫人或者师娘。”陆夫人又道:“刚才我们上来的地方不是正门,所以没有经过太平宫和祖师殿,待会儿我会带你去祖师殿拜见历代祖师画像,然后再将你的名字正式列入门墙。”
  沈长生既是向往又是惶恐。
  这等如同仙境的地方,谁不想要?可沈长生却是明白一个道理,小孩拿着黄金走在闹市之中,那不是福气,而是天大的祸事,听到掌柜话语中的意思,就连掌柜也未必能守得住,更何况是他。
  沈长生轻声问道:“老……师娘,掌……师父他去正一宗做什么了?”
  陆夫人陷入沉默,过了片刻方才说道:“摒弃前嫌,共抗强敌。”


第一百九十四章 驻世百年
  吴州上清府云锦山,大真人府。相较于太平宗的机关奇巧,正一宗就是实实在在的仙家气象,碧空之上有仙鹤盘旋,山林之中有灵鹿跳跃,层林碧翠,鱼翔浅底,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
  此时大真人府中,来来往往的道人尽是衣着光鲜,面带喜色,处处张灯结彩,一派喜乐之相。
  世人皆知正一宗大真人府,却少有人知正一宗还有众多宫观,以上清宫为首,又有北真观、南极观、冲元观、真仙观,按照道理来说,大真人府是大天师之宅邸,而非正一宗宅邸,非张姓正一宗弟子的居处乃是众多宫观。只是大天师与正一宗俱为一体,大真人府也就不分内外之别,再加上张静修将颜飞卿视为亲子,故而此次大婚选在了大真人府。
  大真人府被赞誉为:南国无双地,西江第一家。内有玄坛殿、真武殿、提举署、法篆局、赞教厅、万法宗坛、大堂、家庙、私第、三省堂、味腴书屋、敕书阁、观星台、纳凉居、灵芝园、占地广阔,又有众多殿阁轩宇作为客人居处。
  此时待客的望云轩中,有两人弈棋。
  其中女子正是慈航宗的宗主白绣裳,而男子则是张静修的三大化身之一,曾经与李玄都相谈甚欢的年轻道人。
  白绣裳执白,落子不慌不忙,口中道:“老天师,晚辈们成婚,这等喜事,你也不肯现出真身吗?”
  坐在白绣裳对面的年轻道人捻着一枚黑子,没有急于落子,道:“玄机和霭筠两人成婚之后,我们便是一家人了,所以贫道也不妨明言,非是不愿,实是不能。”
  白绣裳闻听此言,不由一怔,沉吟片刻,方才道:“以老天师之能,还会遇到什么难关吗?”
  “人力有时而穷。”年轻道人将手中黑子落下:“大天师也是人,不是仙,再者说了,便是仙人,也不是真就无所不能了。”
  白绣裳举棋不定:“话虽如此,但老天师毕竟是地仙之姿,不知闭关所为何事?”
  年轻道人淡然道:“你身为一宗之主,感悟天人造化,距离长生不过一步之遥,自是知晓地仙三灾,不瞒你说,贫道其实是想要尝试一下能否渡过雷灾。”
  白绣裳疑惑道:“可老天师距离百岁还尚有一段距离。”
  年轻道人道:“待到三灾临头再去用功,与临阵磨枪何异?”
  白绣裳一怔,将手中棋子放回棋盒,接着说道:“承教。”
  年轻道人想要抚须一笑,结果伸手摸了个空,轻咳一声:“所以踏足长生境越早越好,若是知天命的年纪踏足长生境,便有五十年的时间去准备应劫,若是三十岁便证得此境,足有七十年可供挥霍,可如果等到百岁再证此境,恐怕长生之日,便是离世之时。”
  白绣裳脸色一肃,诚心道:“多谢老天师教诲。”
  年轻道人摆了摆手:“教诲谈不上,只是说些过来人的经验罢了。”
  白绣裳想了想,又问道:“我有一事不明,想要请教大天师。”
  年轻道人道:“但问无妨。”
  白绣裳道:“自从先辈划分境界,从先天境开始,每一个大境界中又包含有诸多小境界,如先天境的山麓、山巅、昆仑、玉虚之分,或是归真境的九重楼之分,乃至于天人境的逍遥、无量、造化三境之分,只有长生境,世人语焉不详,纷纷扰扰,不知其中玄妙。敢问大天师,长生境中可有境界区分?”
  年轻道人沉思了片刻,道:“说有也有,说没有也没有。毕竟当今世间的长生境只有区区四人,境界高低,互相之间大致心中有数,而且到了此等境界,已至人间尽头,再难寸进,故而没有必要再去弄出一些名目来表明是何种境界,多此一举。不过若要强行划分,贫道以为可以按照三灾在当前境界上面划分出三个新的境界。”
  白绣裳轻声道:“愿闻其详。”
  年轻道人也不藏私,直言道:“之所以会有三灾降下,是因为修道之人长生存世坏了天道生死枯荣的规矩,不过太上道祖有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三灾既是劫难,也是机遇。”
  “先说天雷,都知道天雷的厉害,扛不住就此化作飞灰,也就是‘就此绝命’。可如果准备得当,用功艰深,再加上些许运气,扛得住天雷,便等同以天雷之力锻体,骨肉皮膜脱凡入圣,变得金刚不坏,无垢无漏。所谓度过了此劫就“寿与天齐”,说的便是一身体魄寿与天齐,死后身躯不朽,与活人无异。”
  “正是因为渡过雷灾之人体魄坚固,堪称金刚不坏,远胜佛门金身,所以第二灾是阴火,自本身涌泉穴下烧起,直透泥垣宫。就是绕过外在体魄,直逼五脏六腑,任你外在体魄如何金刚不坏,若是五脏成灰,也是百年苦修俱为虚幻。如果有大机缘、大福缘、大造化,侥幸渡过了这一灾,五脏应五气,得五气朝元,内外圆满。”
  “内外圆满之后,任凭天雷也好,阴火也罢,俱是伤不得分毫,于是第三灾变成了风灾,这风唤做‘赑风’,自囟门中吹入六腑,过丹田,穿九窍。便是针对神魂而来,若是神魂消散,真灵不存,任你金刚不坏、五气朝元,也不过是一个空壳子罢了,就如风化的岩石,不管以前如何坚硬,此时也只有骨肉消疏、其身自解的下场。如果道祖垂怜,发大慈悲,也顺利渡过了风灾……”
  年轻人嘿然一笑:“精为玉花,气为金花,神为九花。道家重修炼,以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最后聚之于顶,可以万劫不侵,那便是三花聚顶了。”
  “因为三灾之故,贫道将这三重境界分别命名为:金刚不坏、五气朝元、三花聚顶。若是有人能渡过三灾之劫,便是在世仙人,与天上仙人无异。只是自道祖传道以降,还未听说过有此等人物。古往今来,多少惊才绝艳之人,也不过勉强渡过雷灾,能够渡过火灾之人,偶在典籍之中见之一二,不知真假,至于能够渡过风灾之人,则是闻所未闻。毕竟修道修的是自身,依靠三灾得境界造化,乃是取巧的捷径手段,非是大道。我辈还是要按部就班,先飞升离世,入三十三天,再循序渐进,最终五气朝元、三花聚顶。”
  饶是白绣裳这等天人造化境修为,也听得心驰神往,久久不能回神。
  过了许久,白绣裳才回过神来,问道:“老天师是要证得金刚不坏之境?”
  年轻道人并未直接回答,而是说道:“境界修为倒是还在其次,关键是能在世间驻留百年,便能做许多事情。想来李道虚、徐无鬼等人也是如此想。”
  白绣裳陷入沉思之中。
  年轻道人起身挥袖,搅乱了胜局已定的棋盘,漫步出了望云轩,举目望去,天上云卷云舒,忽然想起古人的一首诗,便乘兴诵道:“东林何殿是西邻,禅客垣墙接羽人。万乘游仙宗有道,三车引路本无尘。初传宝诀长生术,已证金刚不坏身。两地尽修天上事,共瞻銮驾重来巡。”
  这时白绣裳也跟着从望云轩中走出,听到年轻道人诵古人之诗,接言道:“若是我没记错的话,老天师所诵之诗乃是廖氏广宣的《安国寺随驾幸兴唐观应制》。我最中意最后半句‘两地尽修天上事’。不知老天师喜欢哪一句?”
  年轻道人笑道:“我没有特别喜欢哪一句,只是有些感慨,这次来宾当中,有人身份显贵至极,我等怕是要‘共瞻銮驾重来巡’。”


第一百九十五章 结伴同行
  盼望着,盼望着,吴州已经近了,上清府还会远吗?
  这几日,秦素趁着行船无事,她又过足了赏景的瘾头,便开始赶稿。李玄都闲暇无事的时候,也开始写自己的《太平客栈传奇》。
  秦素偶尔会看上几眼,然后她便发现了问题,她发现李玄都似乎不太满足于写故事,还想写点微言大义,还想以文载道,这她可就忍不了了,非要说上一二不可。
  秦素指着李玄都刚刚写完的几页草稿,问道:“紫府,你读过没有?”
  正在奋笔疾书的李玄都只是瞥了一眼,很快就收回视线,回答道:“还没来得及读。”
  “我读了。”秦素拿起一页草稿:“我发现你陷入了一个怪圈,总想以文载道,陷入其中不可自拔,甚至为了获得道理上的自洽,牺牲了许多故事上的合理性,甚至连人物的行为和性格都扭曲了。我感觉你现在还驾驭不了这些,你写的时候感觉合情合理,实则前后矛盾,如果你自己读一读你写的东西,你就会发现根本圆不上。”
  “有吗?”李玄都停下手中的笔,有些惊讶道:“我觉得没有。”
  “不要你觉得,你认为。”秦素道:“你写这些写多了,自己也就信了。”
  李玄都放下手中的笔,反问道:“我写的与你写的有什么区别呢?”
  秦素想了想,说道:“区别在于我只讲故事,不讲道理。而你既想要讲故事,还想要讲道理,你更贪心一些。”
  李玄都道:“我为了写一个故事,绞尽脑汁,又费了这么多笔墨,如果不能文以载道,那我还写什么话本?”
  秦素道:“你要这么说,干脆别写了。”
  “凭什么?”李玄都道:“我问问你,我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我就是为了讲这些道理,才写了这个故事。就是为了这一碟子醋,才包了这顿饺子。”
  秦素道:“原来你写话本的根本目的不是讲故事,而是讲道理,那你还是别写了。”
  李玄都问道:“为什么啊?”
  秦素道:“因为看你话本的人,不是为了看你讲道理,而是为了看你讲故事。自然是人家想看什么,你就写什么。写话本是一门生意,不寒碜。”
  李玄都道:“寒碜!很寒碜!”
  秦素问道:“那你是想写话本?还是想讲道理?”
  李玄都道:“我是想写话本,顺带还把道理讲了。”
  秦素摇头道:“写不成!”
  李玄都问道:“写不成?”
  秦素正色道:“写不成!”
  李玄都从怀里掏出一本圣人典籍拍在桌上:“这个能不能讲道理?”
  秦素道:“能讲,学堂上。”
  李玄都又拿起自己的草稿:“这个算不算故事?”秦素道:“算故事。”
  李玄都将两本书叠在一起:“这个加上这个,能不能一边讲故事一边把道理讲了?”
  秦素看了他许久,说道:“活该你写书被饿死。”
  ……
  李玄都正色道:“此语言之尚早,书还没写完,你怎么就能妄下结论?”
  秦素吐出两个字:“经验。”
  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