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太平客栈 >

第363章

太平客栈-第363章

小说: 太平客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素传音道:“无妨的,我与宫姑娘没有仇怨。”
  说话间,一行四人来到正堂,宋辅臣、宫官、石无月、韩月都在这儿。石无月大模大样地盘膝坐在一张靠近门口的椅子上,韩月规规矩矩地侍立一旁,宋辅臣和宫官则是站在门前。
  众人都已熟识,相处多日,自是不必互相客套虚礼,关键还是与刚刚来到此地的秦素见礼而已。
  宋辅臣脸色苍白,似是大病初愈,不过精气神却很足,冲着秦素一抱拳:“秦大小姐,宋某有礼了。”
  秦素同样抱拳还礼。
  然后便是宫官了,此时宫官白衣紫裙,秦素青衣湖裙,站在一起,各有千秋。两女对视片刻之后,宫官微笑道:“拜紫府所赐,小妹可是久闻秦姐姐大名了。”
  秦素不动声色道:“难道宫姑娘在结识紫府之前,就不知道秦素其人吗?”
  “自然不是。”宫官道:“只是以前不曾对秦姐姐好奇,自从结识了紫府之后,却是开始对秦姐姐好奇,想要看看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奇女子,才能让紫府这般念念不忘。”
  秦素瞥了李玄都一眼:“倒是让宫姑娘失望了,秦素不是什么奇女子,只是一个普通俗人罢了。”
  宫官也望了李玄都一眼:“秦姐姐自谦了,紫府能遇到秦姐姐这样的女子,是他的福气。”
  被两名女子各望了一眼的李玄都只觉得老大不自在,忽然明白方才秦素为何会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气态了。
  醒悟太迟,悔之晚矣。


第一百一十七章 一个赌字
  李玄都轻咳一声:“宫姑娘说的是,能遇到素素,的确是我的福气。”
  在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李玄都当然知道应该站在谁那边。
  闻听此言,秦素的脸上顿时流露出温柔甜蜜之色,宫官却是瞥了李玄都一眼,眼神中泛起几许幽怨之色,好像自己遭到了某种背叛似的。
  若是寻常男子见了宫官这般模样,多半要心软几分,不想得罪秦素,也不想让宫官难过,定会左右为难,想要两边讨好之人,通常两边都讨不了好,所以李玄都从来不在这种事情上犯糊涂,只当是没瞧见一般,继续说道:“待到此间事了,再去吃过玄机兄和霭筠的喜酒,我便要与素素一道去辽东。”
  宫官收起那抹不知真假的幽怨之色,微笑道:“可要恭喜两位了。”
  秦素脸色微红,虽然她和李玄都的恋情因为谷玉笙推波助澜的缘故,闹得江湖尽知,但她还是免不了羞涩腼腆,而方才李玄都这般表现,也是大大出乎她的意料之外,她本以为李玄都要像话本里的少侠一般,最难消受美人恩,藕断丝连,没想到李玄都竟是这般坚决,尽显他的清白之色。
  李玄都从小就明白一个道理,野心不是贪心,在有些事情上,若是一味放纵自己的贪欲,早晚都会坏事。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两名女子的唇枪舌剑只是一个小插曲,两人在江湖上都是有头有脸之人,当然不会在明面上争执,平白丢了身份。
  见礼之后,几人进了正堂,此处正堂布置得当,北墙上方隔着一张紫檀木的茶几,两旁各摆着一把紫檀木雕花圈椅,东西两向一溜各摆着八把配着茶几的紫檀木座椅,石无月便是独占靠门的一把座椅。
  宋辅臣一伸手:“李先生陪颜真人上座吧。”
  李玄都摆手道:“此番白帝城之行,如何与天公将军唐周去谈,还是要以宋法王为主,宋法王坐上面吧。”说罢,他直接在左边上首的椅子上坐下。
  秦素跟着在李玄都下首的位置坐了。
  颜飞卿只得在正中左边的椅子上坐了,接着手一摆,对宋辅臣道:“恭敬不如从命,宋法王就坐这儿吧。”
  宋辅臣犹豫了一下,说道:“好,我也好向诸位说事。”说着也就在正中右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苏云媗和宫官则是在李玄都和秦素的对面椅上坐了。
  宋辅臣斟酌了一下言辞,缓缓开口道:“当下的大事还是去往白帝城,石门县位于潇州和荆州交界之地,离开石门县的辖境之后,便重新回到荆州境内,再朔江而上,来到蜀州和荆州交界位置,便是白帝城。阴阳宗几次三番阻拦,想来这最后一段路途,同样不会太平。”
  李玄都端正了面容,说道:“此时双方实力对比,我们这边虽然少了我姑姑,但是又多了素素,而阴阳宗那边冷夫人因为伤势之故,应该不会再继续出手,只剩下一个七杀王和赵纯孝、张铮、魏臻等三
  位明官,现在唯一不能确定的是,阴阳宗会不会再派出援手。
  颜飞卿点了下头,把目光望向宫官:“宫姑娘熟知阴阳宗的底细,不知宫姑娘如何看?”
  宫官略微思索一下之后,说道:“阴阳宗十殿明官,各有职司,如今为了阻拦我们,地师已然调用了四位明官,西京那边必然受到影响,若是再大举派遣明官,恐怕就会捉襟见肘,依我之见,阴阳宗至多再派出一人,而且不会是王天笑、钟梧这等举足轻重之人,最有可能之人是九明官上官莞。”
  李玄都问道:“这个上官莞是什么来路?”
  宫官道:“她是地师的嫡传弟子之一,虽然年纪不大,但很受地师看重,也很受家师的喜爱,有望继承地师衣钵。”
  李玄都望向颜飞卿。
  颜飞卿道:“先前的袭杀之中,此人并未出面,只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阴阳宗并没有派遣援军,一种可能是上官莞已经到了,不过却藏身暗中,另有其他谋划。”
  苏云媗接口道:“阴阳宗不可能没有派遣援军,在漩女山一战的时候,只有四位明官出面,不见七杀王和百蛮王的踪影,可上次袭杀的时候,不但多了七杀王和百蛮王,而且还有万笃门之人参与其中。”
  李玄都接口道:“据我所知,此事是由大明官王天笑亲自出面,逼迫万笃门应下此事,不过王天笑并未亲自赶来潇州。”
  听到王天笑的名字,宫官的神情有些晦暗,说道:“王天笑是十殿明官之首,也是地师最为依仗的左膀右臂,在阴阳宗中,负责蜀州的正是王天笑。”
  李玄都轻轻按着扶手,说道:“情况已经很明了,阴阳宗派出了援军,按照宫姑娘所言,这路援军应是以上官莞为主,可不见上官莞踪影,说明此人还有其他谋划,甚至这次半路袭杀之事,也是上官莞故意弄出来的障眼法,能成最好,不能成也可以拖延我们的脚步。”
  闻听此言,其他人的脸色都凝重起来。
  秦素顺着李玄都的话说道:“按照现在情形来看,从石门县到白帝城,一路都是水路,无论是青阳教,还是荆楚总督,都没有水军,若是排除江湖高手埋伏刺杀的可能,这一路上也没有什么太多可以谋划之处,上官莞能去的地方就只有白帝城。”
  李玄都陷入沉思:“如今的白帝城中是什么形势?”
  宫官道:“原本是青阳教红阳总坛所在,自从因为唐周、唐汉兄弟二人不和而致使唐汉出走之后,此地已然成了整个青阳教的总坛,因为唐周并不愿依附于地师的缘故,所以白帝城中并无太多阴阳宗的势力。换而言之,只要进了白帝城,我们和阴阳宗一样,都是在别人的屋檐之下。”
  此时堂中几人,虽然还不是各自宗门的总掌大权之人,但都是被各自长辈给予厚望,自小耳濡目染之下,对于这些江湖争斗再是熟悉不过,都是聪明人,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哪里还有什么不明
  白的。
  李玄都既是问己也是问堂上众人:“上官莞能否开出一个足以让唐周动心的价码?”
  宫官犹豫了一下,说道:“阴阳宗传承千年,底蕴深厚,宗内未必没有能帮唐周破开境界瓶颈的珍惜宝物,关键在于地师是否愿意承受这个代价。”
  李玄都对于这个回答并不意外,接着说道:“假设上官莞手中的确有这样一件宝物,并且以此为筹码说动了唐周倒向阴阳宗,此时我们贸然进入白帝城中,岂不是羊入虎口?到那时候,我们该如何应对?”
  堂中陷入长久的沉默之中,谁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谁也不敢贸然开口,此事已经不仅仅关乎到此番谋划的成与不成,而且还关乎到了各自的身家性命,由不得不慎重。
  在江湖中,越是复杂的阴谋,就越有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失败,因为容错太少,对执行谋划之人的要求太过,就像一座精密的机关,只要有一个部位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整个机关崩坏。所以越是到生死关头,越没有人用太过复杂的谋划。就如上官莞的计策,就算李玄都推测出了她的意图所在,仍是没有太好的破解办法。
  过了许久,颜飞卿缓缓道:“为今之计,有两条路,一条路是就此退却,另一条路是行险一搏。”
  李玄都叹了口气:“第一条路,好说,我们各回各家,只当此事没有发生过,想来大家一路艰险走到了这里,若要放弃,定是不甘心的。那么便是第二条路……”
  秦素望了李玄都一眼,不掩忧虑,却也不出声反对。
  李玄都加重了语气:“第二条路,简而言之,就是一个‘赌’字,这个‘赌’字不好听,可又找不出一个更恰切的字来代替它,就是这么一回事,‘啪’的一声,将身家性命都押上去。赌赢了,唐周倒向我们,局势一片大好,可一旦输了,不仅仅是局势变得复杂,就连我们这些人也有性命之忧。”
  苏云媗很少说话,可一开口却是直指要害:“值得吗?”
  值得吗?
  行险一搏不是不行,关键在于值不值,他们承受的风险与结果相比,值得吗?
  李玄都没有说话,苏云媗把目光转向了颜飞卿。
  此时六人其实可以分为三派人,李玄都和秦素是一派,再加上一个好似局外人的石无月,宫官和宋辅臣是一派,颜飞卿和苏云媗是一派。有些事情,李玄都可以做主,有些事情,他便不能做主。
  颜飞卿沉思了许久,缓缓说道:“若是唐周倒向地师,地师在西京占据上风,最终夺得整个西北五宗乃至大周的大权,其后果非是我们能够承担,既然师尊将此事托付于我,那么我的意思是,值得。”
  听到颜飞卿如此,苏云媗不再说话,显然是默认了由颜飞卿来做主此事。
  李玄都从椅上起身,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赌上一回,看看这白帝城,到底是什么龙潭虎穴。”


第一百一十八章 儒生宁忆
  天亮的时候,宁忆回来了。
  前些日子,宁忆亲自护送赵良庚离开石门县,进入荆州境内,渡过大江,前往位于江畔北侧的江陵府江陵县,两地相距三百余里,宁忆去时因为要顾及赵良庚的缘故,是骑马而行,所以用了三天的时间,回来时则是御风而行,只用了大半天的时间。
  安全返回江陵府之后,赵良庚许诺不会再追究此事。承诺能否遵守,关键还在于双方的实力如何,如果李玄都等人只是寻常江湖散人,赵良庚可以在脱困之后立刻翻脸,可李玄都他们不是江湖散人,身后有正一宗和无道宗为后盾,翻脸容易,再想要收拾残局可就难了。
  江湖不只是打打杀杀,还有人情世故,两个素不相识之人在动手之前,必然要把对方的来路问清楚了,把自己的后路想好,都说未雨绸缪,动手之前多说话,总好过动手之后惹出了乱子再去多说话。赵良庚之事也是如此,事先定下了规矩,李玄都等人保证赵良庚性命无忧,赵良庚许诺事后不再追究报复,若是赵良庚不守规矩,那也别怪张静修和澹台云不讲规矩。
  正因为如此,秦素刚到石门县的时候,没有见到宁忆。现在宁忆回来了,李玄都自然要为秦素引荐一番。
  秦素早就听闻过宁忆的大名,毕竟是与秦清、宋政齐名的邪道“三刀”之一,与之相对应的还有正道“三剑”,分别是大剑仙李道虚、慈航宗白绣裳、“海枯石烂”张海石,以“三剑”对比“三刀”,宋政不敌李道虚,秦清略胜白绣裳,张海石远胜宁忆,还是正道更胜一筹。
  不过宁忆不是张海石的对手,就不意味着宁忆弱了,当年李玄都在巅峰时能险胜宁忆一筹,其后这些年来,李玄都不仅仅是原地踏步那么简单,而是不断大步后退,宁忆却是一路向前,从天人逍遥境晋升为天人无量境,这一进一退之间,两人的差距便成了少玄榜与太玄榜的天堑。此时的李玄都差不多算是重回巅峰,可已经不是宁忆的对手,除非李玄都登顶天人境,才有与宁忆一较高下的资格。
  秦素倒是听李玄都说过他与宁忆西北夺刀的故事,只是不知道他们两人何时又成了朋友,暗忖难道这就是不打不相识吗?不过宁忆的事迹,秦素还是有所耳闻,可以说在江湖上的痴情人中,宁忆最起码也可以排到前三之列,女子的思维从来与男子不大不一样,在秦素看来,李玄都能与宁忆这样的痴情之人相交,近朱者赤,自然是极好的。
  李玄都与秦素来到宁忆的居处拜访,此时宁
  忆因为准备离开此地之故正因为收拾房间,其实宁忆的行李并不算多,只是房中放了许多书籍,并非是江湖中的功法秘籍,而是儒家的经史典籍。按照儒家的规矩,读书人一年几次晒书,宁忆自从不再沉浸于过去之后,便将自己那些压箱底的书籍又翻了出来,既是温故而知新,也算是晒晒书,虽然这屋中同样没有阳光,可总好过整日放在须弥宝物之中。
  见两人前来,宁忆停下手上的活计,拍了拍身上的尘土,主动迎了上去。
  李玄都与宁忆见礼之后,道:“我来给宁兄介绍,这位是忘情宗的秦素秦白绢。”接着又对秦素道:“素素,这便是我对你提起过多次的宁先生了。”
  秦素没用江湖人的抱拳礼,而是行了个万福礼:“见过宁先生。”
  自女帝以来,女子行礼除进宫拜神之外,一律不行跪拜之礼,改行万福礼,此时秦素以万福礼而非抱拳礼见礼,说明她并不打算以江湖人的身份与宁忆结识,而是以李玄都朋友的身份与宁忆见礼。
  宁忆微微一怔,立时明白过来,也不用抱拳礼,改为读书人的拱手作揖还礼,笑道:“久闻秦姑娘大名,江湖中人称呼为秦大小姐。我近来听闻紫府剑仙为了秦大小姐而叛出师门,言之凿凿,让人不得不信,今日终是见到正主本尊了。”
  秦素脸色微红道:“宁先生不要听信江湖上的好事之徒乱说,没有这回事的。”
  宁忆哈哈一笑:“江湖上的确有很多好事之徒,不过他们大多不会凭空捏造,而是捕风捉影,既然有这样的传言流传出来下,想来不会是无风起浪。”
  这下秦素彻底无话可说了,这件事要说与她没有关系,的确没有关系,要说与她有关系,也勉强算是有些关系,毕竟她被李道虚请去蓬莱岛做客是众所周知之事,辩驳不得。
  好在宁忆是个方正之人,也就是在李玄都面前才会笑言打趣一二,不会在言语上一直紧追不放,让人厌烦。
  见礼之后,宁忆将几卷书收起,腾出两把座椅,请两人入座,他干脆坐在一个绣墩上,抖了抖袖子,说道:“这两天陪着赵良庚去江陵,一路上与这位部堂谈论朝政,感触颇多,如今的朝廷已是腐朽到了骨子里,非要破后而立不可,可是谁能做到这一点?”
  李玄都道:“总不会是我们这些江湖武夫。”
  世人觉得江湖高手能够以一当千,便认为江湖武夫有改天换日的本事,认为皇帝必须也是一位绝顶高手才能威压天下,如
  果皇帝是个三岁孩童,或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普通人,便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