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太平客栈 >

第255章

太平客栈-第255章

小说: 太平客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绢笑道:“你才是不太聪明的样子。”
  李玄都道:“其实还可以,我觉得。”
  两人沿着官道走了小半天,已经遥遥可见琅琊府府城的崔嵬城楼。
  此时天色渐明,驿路上也多了人来人往,忽见从府城方向了来了一队车马,马车不是寻常的单马拉车,而是双马并行,所谓天子六骑,平民百姓万不敢如此,一看便是官宦人家。跟随在马车周围的马匹亦是神骏,马鞍、马镫、缰绳一套下来少说也要十几两银子。
  为首的一名公子,眉目清秀,红唇齿白,俊美之中带着三分轩昂气度,令人一见之下,自然心折。他身后的诸多随从均是锦衣官靴,唯独年轻公子一身儒雅青衫,尤为醒目。
  见到这等场景,扮成是农家汉子的李玄都自然牵着驴子让到路旁,不去招惹。
  年轻公子也没有道谢的意思,反而是将这等事情视作天经地义,径自行过,就在马车驶过李玄都和白绢身边的时候,马车的窗帘被人从里面掀起,露出一张姣好面庞。
  只是李玄都早已低下了头,马车中之人自然看不清他的面容,更何况他此时还戴着一张面具。
  不过白绢因为坐在驴子上的缘故,身形较高,哪怕是低眉敛目,也可以用余光看到女子的面容,顿时心中一惊。
  因为她认得这名女子。
  若是她没记错的话,这名女子乃是牝女宗的梵瑶姬,她是如何到了齐州?
  女子的视线冷冷扫过李玄都和白绢,似乎没有看出什么异常,便收了回去,重新放下车窗的窗帘。
  在一行人马渐行渐远之后,白绢道:“刚才车厢中的女子是牝女宗的梵瑶姬,当年在澹台云升座‘圣君’的大典上,我曾见过她一面。”
  “柳玉霜?”李玄都脱口而出。
  白绢讶异道:“你认识她?”
  李玄都将自己在金陵府的经历大致说了一遍,尤其是广妙姬意图渗透钱家之事,以及后来钱青白和沈元舟出面之事,白绢听完之后,道:“钱玉龙的名声,我略有耳闻,此人素有‘小孟尝’之称,江湖上都说他慷慨仗义,济人解困。至于钱玉楼,我也曾听冰雁多次提起过,只是缘锵一面,两人与其说是死在了牝女宗的谋划之下,倒不如说他们是各自死在了对方的手中,若非他们兄妹二人的内斗,给了外人钻空子的机会,牝女宗绝无可能插手钱家之事。”
  李玄都点头道:“苍蝇不叮无缝蛋,牝女宗行事历来如此,如今牝女宗的人又出现在这里,定是有其他图谋,关键应该就在那个年轻公子的身上,只要知道了此人的身份,想来不难推导出事情的来龙去脉。”
  白绢问道:“你觉得牝女宗是来帮青阳教的?”
  李玄都道:“青阳教与西北五宗联系紧密已是众所周知之事,故而牝女宗身为西北五宗之列,相帮青阳教也在情理之中,而且牝女宗素来精通挑拨策反之事,刚好与部堂说的城内有人要叛之事不谋而合。此次牝女宗派出高手相助青阳教,难保其他四宗没有动作。”
  白绢摇头道:“我倒不这样认为,齐州距离清微宗太近,若是西北五宗派遣大批高手来此,定然会引起清微宗的警惕,甚至双方还会展开大战,所以我觉得可能只有极少部分人手来到了齐州,如此便于隐蔽行踪,就算被清微宗发现了,也至于让清微宗大动干戈。”
  李玄都想了想,的确如白绢所说,齐州距离清微宗实在太近了,而且齐州境内还有一个东华宗,这儿不比正邪双方犬牙交错的中州,所以西北五宗不可能大举派遣人手,因为如此举动无异于与清微宗直接开战,而在一州之隔的还有芦州的太平宗,以及晋州的法相宗,一个不慎,便是牵动整个正邪大战的局面。
  李玄都问道:“那我们是先进城,还是跟上那队人马去一探究竟?”
  白绢道“听你的。”
  李玄都下了决断:“跟上去看看,然后再进城。”
  说罢,白绢将驴子拴在路旁的林子里,然后两人循着马蹄和车辙的痕迹,一路向南而行,最终来到一处密林之中。
  此时天色已然大亮,透过林间已经淡了许多的雾气,隐约可见其中有一座道观,占地颇大,楼阁重重。
  道观本身并不稀奇,大魏朝廷自太祖皇帝、太宗皇帝、世宗皇帝之后,在三位帝王的推崇之下,道门已经大有国教之势,尤以道门四宗为首,不过除了四宗之外,旁门四宗和西北十宗,也可以划分到道门的范畴之内,可见道门何等势大,所谓的正邪之争也不过是争夺一个玄门正宗的名头而已。正因为此等原因,天下十九州之间道观林立,毫不稀奇。真正让李玄都二人有些奇怪的是,这座道观修建在如此偏僻之处,却又颇为华丽,浑然不似什么避世清修之所,似乎还有人来人往,实在是透着一股子不正常。
  李玄都和白绢此时都变了容貌,也不怕泄漏踪迹,拣选了道观外的一处僻静无人处,李玄都正要翻墙而入,却被白绢一把拉住,然后就见白绢从自己的须弥宝物中取出一个纸包,打开之后,其中是些不知名的白色粉末,她轻轻一吹,这些白色粉末随风而起,径直飘向墙头,然后李玄都才看出门道,这墙头上竟是被人施以符箓,不能阻人,却能示警。
  白绢解释道:‘此物名为‘定光散’,乃是补天宗的秘传,专破各种隐蔽禁制。”
  李玄都点了点头,所谓术业有专攻,补天宗乃是古时刺客一脉的传承,精通各种潜隐刺杀之法,自然也有破解之法。
  此时在“定光散”的作用之下,一个个原本肉眼不可见字符凭空出现。
  李玄都身体紧贴在墙壁上,如同一只硕大的壁虎攀沿而上,绕过一个又一个字符,身形在墙头扭曲出一个诡异身姿,悄然无声地翻过墙头,然后御气止住坠势,身形再次如壁虎一般紧贴着墙壁缓缓滑下,这才躲过了层出不穷的玄机,来到道观里面。
  白绢跟在后面,有样学样,落地无声。
  落地之后,白绢环顾四周,轻声说道:“此地被人设了禁制,若是有方士想要用‘阴阳门’等术法直接进来,除非是天人境的大宗师,否则断无可能。”
  李玄都轻轻点头。
  认真说起来,这已经不是两人第一次一起潜入,这次更为默契,李玄都负责看人,躲过道观内的巡守之人,白绢负责看物,以防还有其他什么陷阱禁制。
  避开几个不出意料之外的暗桩后,两人来到一间厢房前,房中隐约传来细细碎碎的男女之声,似是有人在内欢好。
  若是只有李玄都一人还好,可此时还有白绢,两人岁数都不算小了,不再是什么也不懂的少年少女,就算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白绢顿时红了脸庞,双颊发烧,连带着李玄都也感觉不自在起来。
  李玄都犹豫了一下,伸手握住白绢的手,拉着她向另外一个方向行去。
  可出乎李玄都的意料之外,其他几个厢房中,虽然花样似乎有所不同,但总得来说都是一回事。
  都说阴极阳生,否极泰来,白绢最开始害羞脸红,连耳根子和脖子都红了,不过似乎是物极必反的缘故,到了后来,她反倒是慢慢镇定下来,脸色也恢复许多,只是握住李玄都的手却紧了一些。
  两人只能继续前行,一路上没看到几个道人,倒是有不少道姑女冠,个个容貌姣好,体态轻盈,不过这些道姑却没有半点出家人的出尘气,反倒是一身烟花习气,烟视媚行,不像良家女子。
  李玄都也算是见多识广,哪里还猜不出这里是个什么地方,低声道:“以前见过一遭,是在佛寺里头,没想到这道观里也有。”
  白绢轻轻掐了下他的掌心,小声道:“你去那种地方做什么?”
  李玄都顿觉失言,不过也谈不上心虚,坦然道:“过去我虽然常在江湖行走,但每年总要回宗内一两次,每次回去,都有些推不开的应酬。按照辈分来算,都是些师兄师叔,他们将酒宴设在了那种地方,我总不好强行更改,最多酒宴之后不跟他们胡混就是了。”
  白绢听他如此说,心中顿觉欢喜,若是李玄都也是那种流连烟花之地的男人,那她才要失望。
  说话间,李玄都和白绢来到了道观的三清殿位置。
  此地却是没有那些污声秽语,极为幽静。
  李玄都和白绢绕了一圈,来到三清殿一侧的开窗位置,透过窗户缝隙向内偷瞧,只见那名儒衫公子和柳玉霜正坐在殿内的蒲团上,似乎在等什么人。


第一百二十五章 唐文波
  若论境界修为,此二人都不如李玄都和白绢,再加上这座道观防备森严,二人进到此间之后心神上也多少有些松懈意味,所以李玄都和白绢也不虞被他发现,白绢束音成线道:“不知他们二人在此等待何人?”
  李玄都以同样的手法回复道:“稍后一看便知。不过依照我的猜测,此地倒像是个隐蔽已久的藏身之地,他们二人要么是应邀前来,要么是登门拜访。”
  话音未落,就见一行人从三清殿的后门进到殿中,为首的是个看上去二十七八的公子哥,未曾戴冠,亦未曾以簪子束发,披头散发,宽袍大袖,脚穿木屐,袒露着胸膛,仪态潇洒,颇有些古时慢王侯、傲公卿的狂士风范。随他一起而来的还跟着七八个妙龄道姑,簇拥着他,如众星捧月一般。
  李玄都眼毒,一眼就瞧出这位公子哥的症状,对白绢道:“此人怕是刚刚服用了五石散。此物本是不入流的丹药,于人无益,只是被许多文人雅士推崇,盖因此药服食之后可有滋阳之功效,又令人周身肌肤敏感,穿不得丝绸,亢奋狂躁,浑身燥热,需要疾走出汗来发挥药效,故而才有穿旧衣、捉虱子、寒冬腊月寒食温酒、脱衣裸袒、甚至是狂言妄语的所谓名士风范。当年世宗皇帝也喜服用此类丹药,以石钟乳、紫石英、赤石脂为材料,由道门真人亲自炼制成丹,服饵用丹之后,再吃冰散气,夏日着棉袍,冬日着绸袍,被视作是修道有成。”
  当日李玄都去见钱玉龙时,钱玉龙也是袒露胸膛,便是因为五石散之故。
  白绢微微点头,她自然也听说过五石散的大名,只是江湖中人极为瞧不上这类物事,而她又久在江湖,对于此物的了解不如李玄都那么深刻。
  见到这名公子哥之后,柳玉霜与那名公子一同起身,柳玉霜微笑道:“谁也想不到,唐公子竟然就在距离琅琊府城不足二十里的地方栖身。”
  李玄都听到“唐公子”三字,心中一动,道:“我知道此人是谁了。”
  “谁?”白绢问道。
  李玄都轻声道:“地公将军唐秦的儿子,唐文波。”
  白绢惊讶道:“是他?”
  然后就听三清殿内的唐文波说道:“灯下黑的道理人人都懂,可道理这个东西,从来都是懂得容易,做起来难,大部分时候不过是将其束之高阁,待到需要扣帽子的时候,再拿下来一用。打个不好听的比方,就像床底下的夜壶,用的时候拿出来用,不用的时候就嫌臭了。”
  柳玉霜笑道:“唐公子高论。”
  唐文波摆手道:“算不上高论,不过是胡说八道罢了,倒是要让萧公子见笑。”
  窗外偷听的李玄都和白绢对视一眼,皆是有些惊讶。
  唐文波的口中所说的“萧公子”自然就是与柳玉霜一道前来的那名年轻公子。世人皆知,齐州有两大豪阀世家,一者是兰陵府的裴家,一者是琅琊府的萧家,既然此人被称呼为萧公子,那也就说明他是萧家之人。
  李玄都轻声道:“如果此人果真是琅琊府萧氏之人,那么事情就变得复杂了。”
  白绢道:“只是现在还不知道此事是他一人所为,还是整个萧家都已经反水。”
  就在两人说话的时候,殿内的三人已经寒暄毕,各自坐下,同时唐文波也挥退了一众道姑,这才说道:“探子传来消息,秦道方和楚云深已经决意于十八日动身返回总督行辕,最快明日,最迟后日,便能返回琅琊府城。”
  柳玉霜道:“我二人正是为了此事而来。”
  唐文波道:“计策早已定好,只需要依计行事即可,不知你二人这次过来还有什么事?若是被有心人发现,难免要再生事端。”
  柳玉霜和那位萧公子对视一眼,萧公子道:“先前唐公子已经说了,待到事成之后,会立刻离开琅琊府城,不知此言可是当真。”
  唐文波的脸上露出几分不快神色,道:“这是早已谈好的条件,事到临头,你们又提,莫不是要坐地抬价。”
  那萧公子摇头道:“自是不敢如此,只是还有几分疑虑,放心不下。”
  唐文波脸上不快稍稍收敛,道:“还有哪几分疑虑?”
  萧公子道:“若是事后唐公子的人不退,那又是如何说法?”
  “不退?”唐文波轻轻重复了一遍。
  萧公子深深望着唐文波,又重复了一遍:“不退。”
  “萧迟。”唐文波沉默了片刻,说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已经不是你第一次问这个问题,我也早就回答过你。”
  萧迟道:“可我还想再问一遍,希望唐公子也能再答我一遍。”
  唐文波盯着萧迟,沉默了片刻,笑道:“那我就再告诉萧公子一遍,我们只有千余人,守不住一座十万人的城,所以我们会在事成之后离开琅琊府。”
  萧迟摇头道:“什么时候退,如何退,大有讲究,我要的是一座完整的琅琊府城,而不是一座支离破碎的琅琊府城,这里是我们萧家的根,可不是你们唐家的根,若是任由你们在此大肆劫掠一番再走,那我们又何必参与到此事中来。”
  “有意思。”唐文波以手撑额,然后将手肘抵在椅子的扶手上,轻轻说道:“当初议定此事的时候,你不说话,现在事到临头了,却又重提此事,直说吧,你们到底想要干什么?!”
  萧迟道:“既然是‘议’,那么就要让人说话,若是事事不变,事事已定,那也就没有必要来议这个事了。”
  唐文波过了许久才说道:“万事不由人,也罢,就请萧公子直言吧,也希望萧公子这次不会再有什么变数了。”
  “这是自然。”萧迟点头道:“我想要唐公子的一个承诺。”
  唐文波问道:“什么承诺?”
  萧迟道:“不动琅琊府分毫。”
  唐文波笑道:“萧公子信得过我?若是我现在答应,到时候却又反悔,那萧公子又该如何?”
  萧迟道:“你我这次结盟,牝女宗是保人,所以我这次特意请了柳姑娘一起过来,让她做个见证。若是唐公子不守承诺,萧某认栽便是,只是日后西北五宗那边,自有公论,怕是对唐公子的名望不利。”


第一百二十六章 兵分两路
  听到这里,唐文波将目光转向柳玉霜。
  柳玉霜含笑点头道:“正是如此。”
  西北五宗何等势大,割据秦州、凉州、蜀州三州之地,自立一国,青阳教之所以能够起事,也与西北五宗的暗中支持大有关系,唐文波身为青阳教之人,自然不敢忤逆西北五宗,只是他仍旧有些心有不甘,望着柳玉霜,道:“此事是牝女宗的意思,还是西北五宗的意思?”
  柳玉霜道:“此事是由地师吩咐下来,广妙姬承命,又令我全权处理此事。这件事,可以看作是牝女宗的意思,也可以看作是地师的意思,地气宗师到底代表了什么,唐公子不会不知道吧。”
  “知道,当然知道。”唐文波的笑容有些牵强:“地师是咱们大周的国师,也就是帝师,他老人家的话,一字万金,唐某自是不敢不从。”
  萧迟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