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太平客栈 >

第243章

太平客栈-第243章

小说: 太平客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绢没再去计较这个:“那……紫府你又为何叹息?”
  李玄都道:“前路迷茫,不知何去何从,不知何时是尽头。”
  他望向白绢,问道:“你呢?”
  白绢道:“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叹息,就是看到你叹息,忽然也想叹息。”
  李玄都对于这个答案哑然失笑。
  不知为何,在这一刻,他竟是觉得心灵从未如此平静祥和。
  当秦道方拄着双拐走出医馆时,就看到这样一幅场景,两个年轻男女并排靠在墙边,一起望向天地间的最后一抹残阳,两人的脸上都有淡淡的笑意。
  秦道方没有去打扰这幅画面,示意老郎中不必相送之后,也抬头望向那抹残阳。


第九十六章 话本小说
  李玄都和白绢都是归真境九重楼的高手,虽是出身,但也很快就发现了已经出门的秦道方,相继回神之后,有些赧然。
  好在秦道方没有多说什么,也知道两人既没有去客店,也没去找马车,只能自己拄着双拐往不远处的客店走去。
  李玄都和白绢跟在秦道方的身后。
  朱家庄的客店,自然比不得城镇里的客栈,甚至就连山野间的太平客栈也多有不如,秦道方虽是总督,但却不以为意,扭头问道:“想吃些什么?”
  白绢摇头道:“我最近正在辟谷。”
  李玄都疑惑道:“你受了伤势,只靠餐风饮露可不成。”
  白绢毫不客气地怼道:“要你管?”
  李玄都也不动怒,微笑道:“不吃就不吃,我替你吃掉你的那一份。”
  道家经典有言:“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故而在先天境以前,武夫食肉,方士食谷,待到先天境之后,两者都可以断断续续地进行辟谷,而到了归真境之后,便可以十天半月地长时间辟谷。所谓辟谷,即是不食五谷杂粮,不食禽类家畜,餐风饮露,以天地元气为食。这也是归真境可以驻颜返老的根由所在。
  有人说无论多美的仙子,也要行排泄之举,可对于那些女子高手而言,这话不对,因为她们为了驻颜不老,早早便开始行辟谷之举,不食自然不泄。
  如今李玄都也可以辟谷,不过对于他来说,没有这个必要,因为他是武夫,武夫注重血气,尤其是受伤之后,必须要大量进食血肉,弥补亏损血气,曾经有天人境武夫在一日之内吃掉九头黄牛,而武夫的体魄则像是一只貔貅,只出不进,可以将所食血肉悉数炼化为自身血气,弥补自身,壮大体魄,不过又极为讲究炼化之道,若是炼化手段不精却一味进补血肉,极有可能会使自身身躯变得庞大无比,行动不便,这就落入了下乘。
  若是不能踏足长生境界,算上各种延寿功法和秘药,寿元最多只有三个甲子,若是没有其他手段,正常来说,两个甲子便是极限。在身死之后,因为其体魄周身无漏,隔绝外邪,自身常净,故而可以保持肉身数百年不朽,这也是许多佛门高僧圆寂之后,仍是保留了肉身的缘故。
  李玄都曾经记得师父曾经对他说过,在三百年之前,金刚宗的宗主便是一位抵达长生境的武夫,当时他身兼金刚宗和真言宗两宗的宗主之位,所以除了修炼金刚宗的功法之外,同时还修炼了真言宗的“大欢喜禅”,即使是不食血肉,但凭借着吸纳庞大数量的女子元阴,仍是将自身气血壮大到极为骇人的程度。已经到了若是这位僧人不故意收敛,浑身上下便要散发红色气息的程度,站在他的身边,便仿佛是立于巨大火炉之中,血气之盛,所到之处,万鬼辟易,群邪退散。而他整个人便如一只荒古巨兽,若是将身躯彻底解放,便可化作十丈之高,此乃法身。
  不过这位僧人的下场不算太好,可以说是成也元阴,败也元阴,如此数量的原因自然极为驳杂,使其体魄看似强大却又破绽极大,甚至损害性命根本,在其他长生境地仙的眼中,外强中干,最终此人想要化虹去往西方极乐时,抵不住天地之威,化作灰灰。
  说得远了,近百年来,当年的秦中总督祁英,除了用枪厉害之外,也是一位精通“吃道”的人物,曾经率军猎杀一只异兽狰,其状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击石,祁英将其吃下之后,三年不饿。
  不过此法也要慎之又慎,若是炼化手段不精,身上恐怕会出现异兽的特征,青阳教的青牛角之所以得了这个外号,便是因为他误食一头异牛的血肉之后,在额头上生出一个形似犀牛角的凸起。
  故而对于武夫而言,最正的好东西不是什么天材地宝,这都是“谷”的范畴,那是方士的偏爱,武夫更喜欢各种异兽的血肉,以此为食,可壮大血气。
  若是没有,就只能用普通食物替代,故而李玄都基本上都是每餐必吃,只进不出,如此也可以极为缓慢地增进气血,即是精血,继而炼精化气,炼气化神。
  于是李玄都极为豪气地点了两只羊腿,秦道方则是只要了一碗阳春面。
  什么也没有的白绢就看着李玄都吃这两只烤羊腿,有些出乎她的意料之外,李玄都吃东西并不是那种大块吃肉的豪迈姿态,反而是极为细致,最是讲究礼数的世家公子来吃羊腿也不过如此了,只是李玄都吃起来的速度极快,这就有些诡异了。
  秦道方的一碗阳春面未曾吃完,李玄都的面前便只剩下两根洁白的腿骨。
  白绢神情复杂道:“李先……紫府,你这做派倒像是饿死鬼投胎。”
  李玄都平静道:“我小的时候,家乡刚好饥荒,那时候无论是观音土,还是草根树皮,能吃的都吃了,可就算这样,我的爹娘还是被饿死了,所以对我来说,能吃就是福气。”
  正在吃面的秦道方听到此言,也放下了筷子,叹道:“没想到紫府竟有如此境遇,自顾民以食为天,如今齐州的惨状,也皆是因为没有粮食而致。”
  白绢稍稍沉默了片刻,轻声道:“抱歉,我不知道……”
  李玄都摆了摆手道:“于我而言,无不可说之事,正如白绢你先前所言,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秦道方看了李玄都一眼,又看了白绢一眼,再也没有拿起那双筷子,直接扶着拐杖起身,往客房去了。
  只剩下两人之后,李玄都擦净手上的油腻,问道:“出去走走?”
  白绢点了点头:“正好我也有话想要问你。”
  此时天色渐暗,不过还未到宵禁的时候,所以也没人来阻拦两人。
  两人并肩走了一段,相顾无言。
  李玄都忽然问道:“秦姑娘,先前你说‘白绢’二字是你自己取的,不知是何缘由?”
  白绢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李先生,你当初踏足江湖的时候,为什么要叫紫府客,而不是用自己的本来姓名?”
  李玄都一怔,道:“按照常理而言,要到及冠的时候才取表字,不过我是个例外,我当初是名和字一起取的。‘李玄都’这个名字,在江湖中没什么名气,可是在宗中还是很有名气的。我当时只有十岁,说是行走江湖,其实就是在齐州境内游历而已,若是在齐州就用本名,齐州的江湖与有清微宗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不少人都会知道我的身份,所谓的游历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再到后来,我剑道小成,离开齐州前往河朔之地,在这里登门挑战,自然也不敢用真名。若是败了,那就坠了师父和宗门的名声,若是胜了,也要结仇,干脆就用假名。有个说法叫做‘将错就错’,我自己也没有想到,竟然会在江湖上闯荡出一个‘紫府剑仙’的名头。”
  李玄都望向白绢,问道:“你问这些做什么?”
  白绢道:“方才你不是问我为什么要用‘白绢’这个名字吗?”
  李玄都点了点头。
  白绢道:“我现在就告诉你,这是一个笔名。”
  李玄都愕然。
  如今世道,话本不被视作文章大道,为人轻视,不登大雅之堂,故而话本的作者顾及名誉,多是使用笔名。在黑市上,最为大名鼎鼎的作者便是兰陵府笑书生,至今也不知到底是何人,不过有人猜测此人就是当今的文坛领袖之一裴舟,不知真假。还有几位,同样鼎鼎大名,只是常常半途而废,被人猜测其身份是宫内的大太监,位高权重,故而率性而为,聊以自乐。
  然后就听白绢自顾自说道:“我虽然是忘情宗的弟子,但我不喜欢一直待在辽东,于是我很早就开始游历天下,从辽东到幽燕之地,再到河朔之地,从江北到江南,从江南到西北,再到中原,在这一路上看了很多美景,也见了很多的人和事,于是我就想动笔记下来。你也知道,这些话本是不能用本名的,于是我就给自己取了‘白绢’这个笔名。”
  白绢继续说道:“我想把你写进我的里。”
  李玄都用手指点了点自己的额头:“话本?”
  白绢点头道:“话本。”
  李玄都问道:“写话本赚钱吗?”
  白绢摇头道:“不太赚钱,比不上写戏文的。”
  李玄都好奇问道:“不知白姑娘有什么大作?”
  白绢脸色微红,有些不好意思道:“如今市面上卖得好的分别是神魔志异、江湖游侠、男女情事,我刚刚写了一本才子佳人的,可惜卖得不太好,所以我打算再写一本关于江湖游侠儿的。”
  李玄都笑道:“你都没经历过男女情事,如何写得好男女情事?”
  白绢脸色微红,不服气道:“你行你来写。”
  李玄都作势挽起袖子,笑道:“这有何难?我明天就写一本,从咱们在太平客栈联手退敌开始写,书名我都想好了,就叫《太平客栈传奇》。”


第九十七章 彼此彼此
  白绢毫不客气地哂笑一声,认为李玄都是不自量力。
  李玄都也读过几本话本,尤其是四大奇书,分别是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志异、人间世情,讲得极好,极见世情,可惜其中的《西域游记》一书被朝廷给禁了。另外还有一本《封神》,较之四大奇书,文笔略有不如,可想法极佳,可谓是道家各种传说之集大成者,梳理了玄门三圣和西方二圣的关系,又有十二金仙和众多散仙,以及众多奇妙法宝和阵法,让人神往。
  李玄都自认腹中墨水不多,作不得华美辞赋,作不得道德文章,同样写不出四大奇书,可照猫画虎,写几本不入流的话本,应该还是不成问题的,于是说道:“这有什么难的?不是我自夸,将我的经历写进去,那便成了,有句话说得好,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说的就是我了。”
  若是在其他人面前,李玄都断然不会作如此轻佻之态,只是在白绢面前,他不会太过拘泥自己,倒是与平常的李玄都不太一样。
  此时白绢也有些放开了,道:“别说大话,如果你说你练剑是百年难见的天才,这一点我承认,可你要说你是文武全才,那我就万万不信了,不要觉得会写字就能写话本,也不要觉得会说话就能去当说书先生,这行的门槛在门里头。”
  李玄都笑问道:“那秦姑娘有何高见?不妨说来听听,也让我这个外行人长长见识。”
  白绢伸出两根手指,道:“我就说两点。第一,话本不是道德文章,不是高头讲义,不是华美辞赋,面向受众并非文人士子,而是普通百姓,所以务必不要过于摆弄文笔,写得晦涩难懂,那是行不通的,要以白话为主。其次,话本的核心在于故事,一切前提都在于讲好你要写的这个故事,至于大道理也好,个人感怀也罢,都是其次,万不可主次颠倒。”
  李玄都点了点头:“懂了,写话本不需要文笔,关键在于讲故事。”
  “错,大错特错。”白绢脸色一正:“不是不需要文笔,而是不要过分苛求文笔。如果将文字功夫算成十分,传世名篇大概在九分以上,如果你写话本的文笔能有四分,便是及格,五分算是优美,若是再往上,便过犹不及。可如果你的文笔只有一分或是两分,就万万不可轻视这文字上的功夫,更不要相信文笔不重要的话语。”
  李玄都接着问道:“那讲故事呢?”
  白绢背负双手,倒是有些当初在归德府教导那些孩子学琴时的样子,为人师表,神色庄重,道:“故事的本质并不新奇,比如你这位紫府剑仙的故事,拆开来看,也并不如何精彩,无非是大起大落而已,与那些被灭门之后偶得奇遇的复仇少年并无本质上的不同,复仇也好,天下大义也罢,都是一根线,你遇到的各种人和各种事,是一颗颗珠子,最终串成一张珠帘,这便是故事。”
  “有了故事,怎么讲也是学问,就好比厨子做菜,食材已经有了,可不同的厨子用同样的食材做出来的菜却是截然不同,这便是厨艺高低了,于细节之中见真功夫。文似看山不喜平,画如交友须求淡。想要让人喜欢这个故事,首先要让听故事的人置身于故事之中,心思随着故事中人的悲欢离合而上下起伏,其次便是……”
  白绢的话语戛然而止,她骤起眉头望着李玄都,语气不善道:“喂,你在听吗?”
  “当然在听。”李玄都微笑着点头道:“只是我有一个问题没有想明白。”
  白绢问道:“什么问题?”
  李玄都直白道:“既然秦姑娘已经如此明白,那么为何上一本书还是不尽如人意呢?”
  这句话,无异于打蛇打七寸,骂人专揭短,不亚于他的“太阴十三剑”。
  白绢果然气恼得胸口微颤,深深吸了一气才平稳住情绪,然后面无表情道:“知易行难。”
  知道容易,做起来难。
  就好比这天下间的官吏,谁不知道应该做一个清官能臣?可真要做起来,那可太难了。
  李玄都煞有介事地点头道:“有理,受教了。”
  白绢忍不住轻咬银牙,恨恨地想,这人怎么这么欠打!难怪当初被江北群雄追杀。还有,江湖上不是说紫府剑仙为人孤傲冷漠吗?一言不合即拔剑,拔剑见血即杀人,难道都是骗人的?还是说眼前的这个紫府剑仙根本就是个假货,亦或者是坠境以后性情大变?
  就在白绢在心底恨不得一刀砍下李玄都狗头的时候,李玄都话锋一转:“平心而论,我是很佩服秦姑娘的,练刀练得好,还精通音律,又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当真是文武全才,样样精通。我就不行了,除了在练剑一事上有些天赋之外,在其他事情上,一塌糊涂,琴棋书画,样样不精,诗词歌赋,狗屁不通。”
  白绢明知他故意奉承自己,却没有反驳,甚至还有几分不可言说的小小自得,毕竟奉承之人是曾经的少玄榜第一人,当初的紫府剑仙,而且此人虽说有些烦人,但并不讨厌。
  世上之事多半如此,没有女子不爱听漂亮话,之所以有些女子看起来八风不动,只是因为说话的人不对而已。
  两人继续并肩走出一段之后,白绢忽然想起什么,对身旁的李玄都说道:“喂。”
  李玄都无动于衷,仰天望天。
  “喂!”白绢加重了语气。
  李玄都这才收回视线,一脸茫然道:“秦姑娘是在跟我说话吗?”
  白绢语气不善道:“这里除了阁下,还有谁?”
  李玄都微笑道:“我不叫‘喂’,叫我紫府就好。”
  白绢道:“无耻。”
  李玄都道:“彼此彼此。”
  白绢道:“登徒子。”
  李玄都道:“彼此彼此。”
  “谁跟你彼此彼此?”
  “紫府和白绢。”
  “不要脸。”
  “彼此彼此。”
  “去你的。”
  “去哪儿?”
  不知不觉间,两人又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