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客栈-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渡船顺流而下,大约只要两个时辰便能抵达下一个渡口。
李玄都双手扶住渡船的栏杆,对一旁踮起脚尖才勉强高出栏杆稍许的周淑宁微笑道:“待会儿下船之后,我们三人便要往西南方向而行,离开芦州境内,进入中州益阳府,然后去往龙门府,这一路足有数千里之远,又有青鸾卫围追堵截,实在难行,你可要有吃苦的准备。”
周淑宁点了点头,刚想说话,忽然瞪大眼睛。
只见在宽阔的河面上,有两艘芦州水师的战船朝这边靠了过来,船高三丈,又设三楼,船头裹以兽面铁甲,狰狞骇人,船舷两侧女墙开有密密麻麻的箭孔,行驶于河面之上,气势磅礴,体量已经颇为不小的渡船与这两艘战船相比,可谓是小巫见大巫。
李玄都看了眼胡良。
胡良闭目感受片刻之后,摇头道:“船上没有先天境和玄元境的高手,只有一个抱丹境,应该不是咱们的踪迹暴露了,如果青鸾卫早就发现了我们的踪迹,也不必用望气术来搜寻我们,此时多半是青鸾卫知会了芦州总督衙门,在四下设卡拦截,要用总督衙门的兵来封锁芦州边境搜人。”
李玄都轻轻叹息一声,平静道:“甩开了青鸾卫的追踪,结果又迎面撞进了青鸾卫提前设下的大网之中,看来我们的运气不算太好。”
胡良脸上露出一抹狞笑,伸手按住腰间的大宗师,准备厮杀。
寻常兵卒,不过是固体境修为,就算百战老卒,至多是御气境,实在是经不起胡良这位先天境高手的折腾,只是民不与官斗,尤其没有宗门为依仗的江湖散人,多少有些忌讳。不过胡良可以算是军中出身,真要打起来,也不会顾忌什么,当年的帝京城都闹了,青鸾卫的都督也打死了,还怕这些地方军卒?
李玄都轻声道:“能不动手还是不动手为好,先看看再说。”
胡良嗯了一声,虽然脸上神情还算温和,可语气中却包含着不曾掩饰的杀气,
两艘战船逐渐靠近,清晰可见甲板上的水师兵卒,手中挽长弓,背后负羽箭。为首的是一名披甲将领,腰间挎刀,在这个刚刚有些许凉意的初秋时节,竟是披了件黑面红底的大披风,颇有些“装腔作势”之嫌。
两艘战船在距离渡船还有大概十余丈的地方停下,荡漾起的层层余波便使得渡船微微晃荡,
武将按刀而立,身后披风随风微动,看上去颇为潇洒威武,在他身旁的一名校官上前一步,朝渡船喊道:“奉总督衙门之令,搜捕钦犯!胆敢有包庇、窝藏钦犯者,或是反抗搜查者,立杀不赦!”
胡良说道:“咱们两个能瞒混过去,就怕小丫头被他们认出来。”
李玄都轻声道:“如果瞒不过去,那你出手便是。”
胡良缓缓点头,衣袖猎猎,腰间大宗师出鞘三分。
第四十章 战船横江
战船上的为首将领是实打实的抱丹境,乃是芦州总兵官麾下的一员参将。
大魏官制,承袭前朝,建立卫所制度。从朝廷到地方各州府的管辖秩序为大都督府、都司、卫所体系。即大都督府和都司分别为朝廷和地方州府的最高掌兵衙门,都司下辖卫所,各都司所率卫所隶属于大都督府,而听令于兵部。
大都督府以正一品大都督为尊,下设五军都督府,每府设从一品左都督和正二品右都督、从二品都督同知、正三品都督佥事,各都司所设都指挥使即是一州之地的最高武官,是为正三品,如有战事,朝廷还要往下派遣总兵官或是提督总兵官,挂将军印或大将军印,并无固定品级,以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佥事及公、侯、伯充任,有节制地方都指挥使之权,却无处置都指挥使之权。待到战事完毕,印信上交,卸任总兵官职务。
当年秦襄以左都督的身份出征西北,便是挂征虏大将军印,出任提督秦州和中州军务总兵官。
到了后来,如西北等地战事不断,短期内无法结束战事,总兵官常驻地方渐渐成例,为防止总兵官拥兵自重,朝廷又往下派了巡抚,总领一州事务,削弱总兵兵权。
待到如今,很多事情牵涉数州之地,为了协调数州,又在巡抚之上加总督官职,挂兵部尚书衔,总掌数州之地的军政大权,虽然总督与巡抚和总兵官属于同僚而非上下从属,但在职权上却要高出两者,如今的荆楚总督便是主掌芦州、荆州、楚州三州之地,从一品官衔,全名是“总督楚州、荆州、芦州等处地方提督军伍粮饷兼巡抚事”,可谓是实实在在的封疆大吏。
大体来说,总督和巡抚之间没有直接隶属关系,都是直接隶属于朝廷,故而常常会有督抚之争,但总督的权力更大,如今的荆楚总督身兼了芦州巡抚,放眼整个芦州境内,便是以他为尊,包括芦州总兵官,都要听这位部堂大人的调遣。
在总兵官之下,又有副总兵、参将、游击、守备,均为临时任命派遣,受总兵官的节制。不过大魏朝廷施行大小相制,总兵官有战时领兵之权,可以节制副总兵、参将、游击,但并无人事之权,所以总兵官听起来威风,真正的嫡系兵力只有一个正兵营而已,下面各游兵营,援兵营,奇兵营,依大小相制的原则,由副总兵、参将、游击等分别统领。
故而这位参将大人虽然不是总兵官,但仍是手握实实在在的兵权,有抱丹境的修为也在情理之中。
在他看来,这次横江拦路,不算什么大事,无非是应青鸾卫的要求例行公事而已,按照青鸾卫的情报,那个钦犯不过是玄元境的修为,还带着一个孩子,面对他带的一千大军和两艘战舰,翻不起什么大浪。
再者说了,那个钦犯也未必就会从此经过,如果不经过最好,双方相安无事,他就是带兵做个样子,还能与青鸾卫结下香火情分,何乐不为?
只是当他感受到渡船上骤然升起的一股磅礴气机之后,脸色骤然变得凝重起来,凝重中又带出三分阴沉。
吆喝,竟然还真让他给撞上了,而且看这架势,这钦犯竟是要跟他这位参将掰一掰手腕?
这位参将向前一步,他一上前,先前那名喊话的校尉便向后退下。
参将手按腰刀,望向渡船,问道:“何方高人,可否出来一见?”
他的嗓音不大,却清清楚楚地传遍整个渡船。
无人回应,只是那股磅礴气机仍在节节攀升。
渡船上的人面面相觑,不明白这位参将大人何出此言。
参将的脸上露出一丝阴沉,一抬手,船舱内的兵卒尽数出舱,其中有好些兵卒持弩而立,弩箭乃是对付江湖豪客的无双利器,尤其是结成阵势之后,就算是玄元境的高手也不敢说能全身而退。故而朝廷虽然不禁止江湖游侠携带刀剑,甚至就是弓箭和长枪也在两可之间,唯独弩箭非军伍不得私自配置,若有违反者,以谋反大罪论处。
可即便他已经摆出了如此阵势,那道气机仍是没有停止的趋势,从抱丹境到玄元境,又从玄元境一路往上,如今竟是隐隐有了要突破至先天境的架势。
如果真是一位先天境的高手,而不是预料中的玄元境,那么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虽说两者同在登堂入室三境之中,但在最初划分境界的时候,其实是有人提出过异议的,当时那位天人境的大高手认为,可以把先天境划归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之中,把入神境划归到登堂入室的境界之中,最后把长生境划归为独一档。
只是一位极为德高望重的长生境前辈高人否决了这个提议,原因有些近乎幼稚荒唐,说是不符合三三之数,所以几乎已经超然世间的长生境还是被划分在出神入化的境界中,先天境也就没能进入最后三境,而是留在了位置不上不下的中三境,但这不意味着先天境与玄元境之间的差距不大,事实上两者之间的门槛之高,几乎等同于先天境到归真境的门槛。
当初帝京一战,在十余位归真境大高手出手的情形下,数量更多的先天境高手仍旧可以参与其中,甚至凭借人数优势还将一位归真境的青鸾卫都督围攻致死,由此可见,先天境与归真境之间的差距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大,而先天境与玄元境之间的差距却要比想象中大出许多。
如果那个所谓的钦犯,真是一个先天境的高手,可以初步调用周围的天地元气,气机绵绵不绝,那么想要凭借人数优势将其气机耗尽的想法就很难施行。
当然,也不是说没有办法对付先天境高手,毕竟当年的归真境都能被围攻致死,自然也有对付先天境高手的办法,但是这位参将率兵来此地设卡之前,从没有想过自己的对手会是一个先天境的高手,自然也就没有相应的准备。
想到这儿,这位参将忍不住咬牙切齿地骂道:“去你娘的青鸾卫!你们不是说至多玄元境吗?”
第四十一章 抽刀分水
世宗皇帝曾经有过一句名言,“朝廷也就是几座宫殿几座衙门罢了,饭还是分锅吃的。”
这句话放在朝廷行得通,放在地方州府也行得通,甚至是放在宗门、江湖,乃至于整个天下,都行得通。
青鸾卫是朝廷的人,他这个参将也是朝廷的人,可青鸾卫的上头是青鸾卫都督府,而他的上头是总督府,拿芦州来说,就有总督衙门、巡抚衙门、承宣布政使司衙门、提刑按察使司衙门、都指挥使司衙门、各地知府衙门、青鸾卫衙门、河道衙门、漕运衙门、织造局等大大小小十几个实权衙门,如此多的衙门,怎么能不分锅吃饭。
青鸾卫的人来总督衙门打了招呼,总督衙门自然要给青鸾卫几分面子,可这个面子还没大到让他为之拼命的地步。
要不怎么说官场无朋友?
此时的参将已经萌生退意,只是有些事情,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的,就像一个泥潭,你一只脚迈进来容易,再想要把脚收回去,可就难了。
渡船上,胡良已经将自身气机攀升至顶峰,突破玄元境,踏足先天境。
这也是他身上有伤的缘故,虽说他在跟李玄都解释的时候,话语中满是轻描淡写,但对手既然是无道宗的长老,那便不是什么善茬,他能摆脱此人,不付出些代价是不可能的。
再说李玄都这边,他们本是想接着渡船来隐蔽行踪,以摆脱青鸾卫的追查,只是没想到青鸾卫竟然动用了地方都司的兵力,在风阴府边境一线设卡拦截盘查,便无法再将行踪继续隐瞒下去。
如此一来,胡良便不得不出手了,尤其是当下这个时候,万没有半分容情的余地。
毕竟小丫头也好,李玄都和胡良也罢,哪个不是朝廷的钦犯?小丫头是罪眷,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充入教坊司,胡良曾经参与过帝京一战,还参与了围杀青鸾卫都督的一战,想来是在青鸾卫逆贼名单上挂名之人,还有李玄都,就算青鸾卫并不知道他紫府剑仙的身份,单凭劫走朝廷钦犯并打死青鸾卫一事,也是死罪。
既然都是朝廷眼中的反贼,正所谓冰炭不相容,李玄都这边自然也没有留手的想法。
周淑宁被李玄都挡在身后,只能偷偷探出半个小脑袋,望着那两座好像小山似的巨大战船,脸上满是不符合她这个年纪的担忧。
李玄都没有低头,却能猜出小丫头此时正眉头紧皱的小大人神情,想了想,说道:“你想知道江湖是什么样子的吗?今天便可以见识一下。江湖从来都不仅仅是江湖人的江湖,江湖与庙堂看似很远,其实很近,庙堂上稍微有些风吹草动,都会在江湖上掀起滔天大浪。就像我们今天遇到的事情,很可能只是因为上头总督的一句话,底下便要派出成百上千的兵卒,这些兵卒也是活生生的人,也有父母妻儿,可那又能怎么样呢?他们不死,我们便要去死。我们不是割肉喂鹰的圣人,能做的只是独善其身而已。”
李玄都的这番话有些绕口繁琐,但是周淑宁听懂了,她的小脸骤然变得苍白起来。
她知道,李玄都和那位天良叔叔应该是要杀人了。
李玄都背负起双手,继续说道:“行走江湖,经常被提起的四个字是‘生死自负’,既然一脚迈进了江湖,生死便由不得自己,是刀光剑影闯过去,成功名就,还是死在阴沟里,淹死在这江湖中,既看天意,也看自己。有道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从来都是一句金玉良言。”
周淑宁问道:“哥哥也是吗?”
李玄都轻声说道:“自然也是,其实无论是招惹仇家也好,还是与那六宗站在对立面也罢,都不是我的本意,可事情从不以我的本意而变化,反而是我要跟随事情的走向而不断改变自己的本意,这便是身不由己。”
周淑宁嗯了一声。
李玄都叹息一声:“事未经历不知难,我现在与你说这些,你可能会想不明白,不过没关系,等你长大之后,真正涉足江湖了,自然会懂。”
就在此时,那位参将终于熬不住这种被人步步紧逼的气氛,下令准备迎敌。
大魏朝廷共计有弩六种,除去几种专供沙场作战之用的巨弩,以连弩最为杀伤力巨大,不逊于等闲强弓。
此时随着这位参将的一声令下,足足二十张连弩举起对准渡船。
下一刻,只听嗡得一声震响,显得格外刺耳。
虽然听上去仅有一声,但有二十余根弩箭激射向渡船。
飞箭如雨落,丝毫不管渡船上的普通百姓。
李玄都皱了皱眉头,伸出一只手用出璇玑指,对着身前空中指指点点,将这一拨箭雨都给点落在地。
第一拨箭雨之后,第二拨箭雨紧随而至,这才是军伍依仗人数优势围杀江湖豪客的关键所在,通常的玄元境高手能挡下一波箭雨不算稀奇,难的是连续挡下第二拨箭雨,原因在于这刚好是旧气已尽而新气未生的时候,很多玄元境高手体内一口气机未能续上,便在第二拨箭雨中或死或伤。
李玄都在将第一波箭雨点落时,就已经伸出手掌,原本被他点落的羽箭又悉数被他吸纳入手中,在第二拨箭雨来临之际,抖腕一抛,把手中的弩箭全部丢掷出去,以弩箭对撞弩箭,将这第二拨箭雨尽数挡下,自己毫发无损。
连续两拨好似大泼墨一般的箭雨,竟是都被这年轻人不动声色地挡下了。
参将的瞳孔收缩,死死盯着这个不知名姓的年轻人。
如果他所料不错,那么这就应该是青鸾卫所说的那个玄窍境高手了。
可更要命的是,那股直逼先天境的磅礴气机并非是来自于此人,而是另有其人。
换而言之,青鸾卫的情报没有错,的确是有个玄元境的钦犯,可在这段时间里,这个青鸾卫的钦犯已经与其同伙会合,情况却是比方才预料的还要糟糕。
这已经不是一个玄元境高手的事情,甚至不是一个先天境高手的事情,而是一个先天境再加上一个玄元境的事情!
这如何能敌?
也就在箭雨停歇的这个时候,胡良冷笑一声。
一脚向前踏出船头,身形飘荡如出江蛟龙。
蓄势已久的胡良终于出刀。
刀气去势不停,将河水从中分开一线,可见河底泥沙,足有百丈之长。
以两条战船之间的空隙为分界线,河水顿时从中一分为二。形成两道越青色水墙,透过水墙,可见其中泥沙翻滚,鱼虾游弋,玄妙无比。
无论是渡船上的乘客,还是战船上的兵卒,见此情景,吓得肝胆俱碎。
这个虬髯出刀之人,难道是传说中的神仙?
下一刻,高有数丈的水墙轰然崩碎,汹涌河水再度填满水道河床,激射无数大浪水花,水气弥漫。
两艘战船也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