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客栈-第10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十六道雷声同时响起,使得此方天地都震荡不休,而那道紫色雷霆与平时一闪而逝的闪电天雷又是不同,落势极慢,肉眼可见,又携带了不可阻挡之势,滚滚落下。
此时此刻,在气机牵引之下,龙老人竟是不能逃离这道雷霆的落下范围,只能硬撼这道天雷。
颜色愈发转深的紫色天雷轰然坠下。
龙老人以手中“素王”迎向天雷,不见剑身,只见剑柄。
一瞬间,无数雷霆好似水花四溅开来。同时又有紫色雷霆如水浆疯狂倾泻在龙老人的头颅和肩头。
这一幕,蔚为大观。
龙老人身周生出赤红色的浩然之气,使得来势汹汹的天雷没有伤及体魄,但是下坠乃是大势所趋,紫雷便开始由上而下层层挤压,势头始终不弱分毫。
龙老人仅存的右手已经可见白骨,轰然落地,双脚陷地数尺,手臂弯曲,仿佛是不堪重负,只能以后颈和肩膀扛起这道随之下落的天雷。
此时此刻,龙老人耳中不闻半分雷声,只听到自己的心脏跳动如擂鼓。
他艰难抬头,望着头顶的雷光,突然嘶吼一声,以大龙汲水之姿态,疯狂汲取“传国玺”的气机,无数金色气息仿佛细小蛟龙,透过肌肤,进入体内,使得脉络骨骼都呈现出浓郁的金黄色彩,清晰可见,身上的“浩然气”更是一涨再涨,
龙老人微微弯曲的手臂瞬间伸直,握剑的右手复原如初,身形挺直,再次撑起滚滚天雷。
这一次,龙老人非但不退分毫,反而还要逆流而起。
只见天地之间有一紫一赤两条长线对撞,由上而下的紫线不断变短,由下而上的赤线不断变长。
最终紫雷被龙老人生生顶回天上。
生出紫雷的巨大漩涡中顿时震荡出一圈肉眼可及的剧烈涟漪,然后迅猛扩展出去,整个帝京城再次随之颤动。
维持漩涡的三十六轮“紫日”飘摇不定,最终化作无数“流萤”,缓缓升空,复归于天。
龙老人哈哈大笑:“不过如此。”
话音未落,两道直通天际的巨大“刑柱”缓缓现世,仿若山岳之粗,周围有云气雾气缭绕,其上刻有巨大的古老铭文,光华绚烂。
李玄都手持双剑,如同位降临凡尘俗世的天上仙人,立于“刑柱”上方,居高临下地俯瞰龙老人。
第二百四十七章 手段尽出
李玄都的三大化身齐动。
杀气最重的紫府剑仙当先而行,人剑合一,化作一道长虹,直奔龙老人而去。
龙老人只得以手中“素王”格挡,虽然紫府剑仙比不得本尊,可此时的龙老人也是元气大伤,竟是没能一剑逼退紫府剑仙。
趁此时机,李如碃祭起手中的“长生石”,朝着龙老人的后脑打去。
龙老人不防之下,被打了个踉跄。
紫府剑仙趁此时机,一剑刺中龙老人的胸口,留下一道剑痕。
龙老人正要反击,结果就是苏蓊手持“三宝如意”攻至,将龙老人拦下。
三人结成阵势,将龙老人围困正中,在三大仙物的加持下,龙老人一时间也难以脱困而出。
李玄都开始以手中双剑催动两大“刑柱”。
龙老人自然知道其中厉害,若是真让李玄都发动了地仙三灾,他纵然不死,也要掉一层皮。
于是他不得不拼死一搏了。
如果李玄都炼成了三尊三尸化身,三尸同出一体,自然是如同一人,配合无间,没有丝毫破绽可言。不过此时的李玄都只有两尊三尸化身,苏蓊终究是差了一线,非是境界修为上不如,而是默契配合上有一线差距。若是对上寻常对手,这一线差距几乎难以察觉,可对上龙老人这等长生之人,这一线差距却是清晰可见。
龙老人不愧是七隐士中最为杰出之人,也是儒门最后的守门人扛鼎之人,在如此紧迫危急的关头,竟还能强行稳住自己的心境,不急不躁,稳扎稳打,终于是找到了一处转瞬即逝的破绽,手中“素王”瞬间由一点萤火化作一轮皓月,剑气大盛,横扫八方,将三人悉数逼退。
若非三尊化身有仙物在手,就要被这一剑悉数斩灭,不过也受到重创,身形顿时虚幻几分,飘摇不定。
龙老人暂时顾不得三尊化身,整个人似长虹贯日,直奔李玄都而来。
这简简单单一剑,来势之凶猛,着实是出乎李玄都的意料之外,以致于李玄都不得不停止催动“刑柱”,转而专心应对龙老人的这一剑。
李玄都双袖一振,手上双剑分别刺入两根“刑柱”之中,不致于前功尽弃,然后他伸出右手,五指自然向上舒展,掌心向外,平平推出,看似轻描淡写,但势可断江开山。
此乃真言宗的绝学“施无畏印”,与金刚宗的“尊胜宝瓶印”并列其名,不逊于“太阴十三剑”。
一瞬之间,地面上出现了一个深尺余长有二十丈的巨大掌印。
龙老人就站在这个掌印的掌心位置。
李玄都缓缓收回手掌,却见掌心上有一线血痕,就像一道细细的红线。
方才交手,李玄都一掌强行将龙老人逼退回原地,不过他也没占到便宜,被龙老人一剑破去了“施无畏印”,总的来说,还是李玄都吃了个小亏。
龙老人伸出手掌虚握,“素王”本是只有剑柄而无剑身,此时却是连剑柄也消失不见,龙
老人仿佛是握了一把无形之剑,然后身体重心下沉,摆出一个最是平常无奇的出剑动作。
李玄都双手负于身后,面容平静。
龙老人一步踏出,天地间随之出现一股近乎实质的凛冽剑意。
剑意临身,李玄都只觉得体魄和神魂之上俱是有撕裂之痛,仿佛要被这股剑意撕成两半。
下一刻,龙老人一闪而逝。
龙老人的出剑实在太快,哪怕是李玄都,也未能躲过这一剑。
李玄都的胸口位置炸开一团血雾,虽然“阴阳仙衣”还是完好无损,但却渗出血迹,而且还有无形剑气落地生根,李玄都不顾体魄伤势,直接扯断这些剑气,使其无法见功。
龙老人手中的无形之剑仍在,只是目不可见而已。
龙老人再出一剑。
滚滚剑气使得李玄都不受控制地向后倒飞出去。
龙老人随之踏出了自己的第三步,咫尺天涯,瞬间掠至李玄都的面前,手中的无形三尺瞬间刺穿李玄都的身体,穿过“阴阳仙衣”却又不伤“阴阳仙衣”分毫,好似抽刀断水。
“素王”有三重变化,大则如江河,小则如芥子,能幽能显,变化无穷。
栖霞山一战时的“素王”,是大而显,汇聚北龙气运,浩浩汤汤,沛然莫御,无人能挡,险些杀死李玄都,不过此时再无北龙气运加身,龙老人只能以“幽隐”之形态出剑,无形无相,似虚似实,让人很难防备,哪怕是李玄都也不例外。
龙老人正要从李玄都的胸口拔出“素王”,可出乎龙老人的意料之外,李玄都竟是伸手抓住了“素王”的无形剑锋,掌心之间电光缭绕,与“素王”的剑锋碰撞之后,溅起电光火花无数。
龙老人心中一惊。
手握“素王”的李玄都用出“逍遥六虚劫”。
上次栖霞山一战,李玄都的“逍遥六虚劫”对上龙老人的“浩然气”,催之不动,可这次不同,李玄都已经跻身元婴妙境,龙老人的“浩然气”仍旧能够抵御“逍遥六虚劫”,却再也谈不上克制,只能是各凭修为了。
龙老人立时感觉到一股六劫之力沿着“素王”进入自己的体内,六劫之力来势太快,没有任何征兆可言,所过之处,气机陡然溃散。这也就罢了,关键是六劫之力中又暗藏六咒,“六咒”向来是欺软怕硬,如今龙老人已经没有境界修为上的优势,却要受制于六咒。
龙老人身形有了片刻的凝滞。
李玄都趁机伸手朝龙老人一点,再将“龙虎剑诀”的两道剑气攻入龙老人的体内。
转眼之间,两道剑气衍化为一个黑白双鱼,分出太极阴阳,开辟浑沦,清浊分明,以地水火风定住四方,六气充斥其中,化作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继而日升月落,四季轮转,变化不停,是为一方世界。
此方小世界囊括了龙老人的众多穴窍,充斥每个角落,好似江河水充塞河道,断绝源头,又无出海之口,使活水变为死水。
龙老人在第一时间就尝试碾碎这两道剑气,可两道剑气阴阳相合,阳属剑气被毁,阴属剑气以阴阳相生之法又衍生出一道阳属剑气,阴属剑气被毁也是同理,不断往复循环,生生不灭。非要将两道剑气同时消灭不可,只是龙老人此时受制于体内的六劫之力和六咒,再加上先前耗费气机甚多,却是有心无力。
一时间,龙老人竟是动弹不得。
李玄都手掌翻覆。
阴阳双鱼好似一方磨盘,原本是正向旋转,生生不息,李玄都使其逆向旋转,剑诀所构造的小世界立时颠倒乾坤。
龙老人也随之翻覆颠倒。
不过此颠倒并非头下脚上那么简单,就连龙老人体内的气机和气血也随之开始逆流,厉害非常。
一正一反两道浩大气机如天地磨盘不断碾压龙老人的体魄,发出咔咔声音。
这也就罢了,对于龙老人而言,这两道剑气虽然厉害,但一时半刻之间还不能让他伤及本源,关键在于这两道剑气就像绳索束缚他的手脚,若是任由李玄都施为,只怕是凶多吉少。
龙老人一咬牙,不顾日后遗祸无穷,自毁数十穴窍,全身各处爆开一团血雾,强行凝聚修为,暂且镇压体内的六股异种气机,然后便要全力运剑,想要借助手中仙剑之利,作殊死一搏。
只是李玄都并不打算给龙老人这个机会,在龙老人受制的瞬间,他便再次以“未来星宿大乘劫经”借用修为。
“未来星宿大乘劫经”与“太上忘情经”“太阴十三剑”一般,妙用无穷,威力极大,却也隐患颇多。
所谓“借用”,实则是透支,只是没有强行透支的种种负面作用,不会给体魄造成负担,更不会损害根基,可本质上还是有借有还,绝非是凭空生出,日后要以苦修来弥补此时的亏空。
此法固然便利,却有许多局限,可谓是“九出十三归”,向未来的自己借十成气机,只能得到九成气机,一成气机被“未来星宿大乘劫经”本身消耗,日后却要返还十三成,否则便有损修为根基,哪怕以李玄都的境界修为,也不敢动用太多。
不过用于救急,却是足够了。
先前李玄都连续驾驭多件仙物,又没有“天师印”“传国玺”这样的仙物,自身气机损耗颇大,得了借来的气机之后,李玄都恢复巅峰状态,直接开始催动第三重“太易法诀”。
只见李玄都的掌心跃出一颗黑色圆球,飞速旋转,化作一方浑沦旋涡。
李玄都拼着硬挨“素王”一剑,先后以“逍遥六虚劫”六咒“龙虎剑诀”定住龙老人,为的就是此时。
李玄都轻轻一推,旋涡朝着动弹不得的龙老人激射而出。
下一刻,龙老人的身形直接被第三重“太易法诀”吞没,旋涡炸裂开来,将天幕染成了纯粹的黑色,不见日月浮云,不见一丝一毫的光亮。似是浊气上升,清气下降,天在下,地在上,天翻地覆,阴阳倒错,强行改变天时。
第二百四十八章 杀劫天数
第三重“太易法诀”所化的浑沦“浪潮”缓缓消散之后,龙老人重新显现出身形,虽然没有当场身死,但是遍体鳞伤,狼狈不堪,一身气机更是十不存一。
“传国玺”被龙老人几番汲取气机之后,此时已经“油尽灯枯”,再无法提供任何裨益。
龙老人唯一的希望就是退往身后不远处的皇城大阵。
不过本该开启的皇城大阵却迟迟没有动静。
司礼监掌印大太监杨吕负责掌管天子六玺,当天宝帝命令他开启大阵的时候,杨吕无动于衷,纹丝不动。
天宝帝高声道:“聋了吗?没听到朕的话吗?”
杨吕低垂眼帘:“老奴听到了,不过依照老奴之见,此时不应开启阵法。”
天宝帝胸口像被一个重物砰地狠击了一下,两眼紧紧地盯着杨吕,本就已经很高的声调又生生高了三分:“什么时候轮到你来做主了?朕才是天子!朕才是皇帝!这是朕的江山!”
杨吕淡淡道:“是陛下的江山吗?”
“你什么意思?”天宝帝双眼通红,双手紧紧握拳,指甲都刺入皮肉之中而丝毫未觉。
一直微微躬身的杨吕站直了身子,望向门外,缓缓说道:“老奴只看到了黑甲如潮,遮天蔽日。”
天宝帝哪里还不明白,怒道:“好你个阉奴,是朕瞎了眼,早就该把你千刀万剐!”
天宝帝气恼之下便要拔出墙上悬挂的宝剑,要将这个老奴一剑刺死。
结果杨吕毫发无损,天宝帝手中长剑却是断成三截。
杨吕瞥了天宝帝一眼:“不管怎么说,老奴都是天人造化境的修为,仅凭陛下那点三脚猫的本事,想要伤到老奴半根毫毛,是痴人说梦,所以老奴劝陛下还是省些力气。”
说罢杨吕不再理会天宝帝,大步离开了此地。
天宝帝高呼来人,结果不见平日里的亲随,反而是四名浑身阴气的宦官走了进来,将天宝帝团团围住,个个都是皮笑肉不笑。
天宝帝脸色微微发白,强自道:“你们要干什么?”
为首的一个宦官乜了天宝帝一眼:“我们遵老祖宗之令,专门来伺候陛下。”
另一个宦官附和道:“正是,老祖宗让我们几个来伺候陛下。”
天宝帝怒道:“滚,滚,朕不需要你们伺候!”
说罢,天宝帝大步向门口走去。
结果四名宦官站成一排,挡住了天宝帝的去路。
为首的宦官道:“陛下走了,老祖宗怪罪下来,我们可吃罪不起。”
另外三人纷纷道:“吃罪不起。”
天宝帝自知不是这四名宦官的对手,将手中的断剑丢在地上,怒喝道:“那你们干脆一剑把朕这个君弑了,你们的老祖宗马上可以拿着朕的脑袋去城外找秦清请赏,岂不更方便?!”
四个宦官却是浑然不惧。
“陛下真爱说笑。”
“奴婢们好怕。”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我们就只能以头抢地了。”
天宝帝差点气得背过气去。
“好了。”为首的宦官抬手打断他们,收敛了脸上的笑意,只剩下
阴冷,“陛下,杀不杀你,不是我们的事,我们只管看好了你,至于要不要拿你的人头向辽王齐王二位殿下请赏,那是老祖宗的事,老祖宗真要取你的项上人头,你活不了,老祖宗不想要你的命,你也死不了。所以陛下还是老实待着,毕竟好死不如赖活着。”
天宝帝气得满脸煞白,可又无可奈何,不由僵在那里。
儒门之所以会犯下这样的失误,最大的原因便是人手不足,被道门以众击寡,实在抽不出更多的人手去防备杨吕。
杨吕离开天宝帝的书房之后,径直返回了司礼监。
司礼监乍一看去,毫无出奇之处,让人很难联想到这就是与内阁并列其名的内廷,在司礼监的大堂上挂着一块牌匾,上书“声闻于天”四个大字,与大真人府的牌匾如出一辙。
杨吕所过之处,各级宦官跪了一地。
从司礼监的大堂中走出一名年轻公子,赫然是杨吕的侄孙杨天俸,他手持一把象牙扇骨的折扇,来到杨吕面前,恭敬行礼。
杨吕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礼。
杨天俸展开折扇,为杨吕扇风,说道:“老祖宗,魏姑娘回信了。”
杨吕问道:“信中怎么说?”
杨天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