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客栈-第10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素王”因为太“大”、太“重”的缘故,速度略显缓慢,虽然有摧枯拉朽之势,但想要彻底分开“太易法诀”所化的滚滚大潮,尚且需要一段时间。
除此之外,先前龙老人已经被第三重“太易法诀”重创体魄,此时又强行驾驭“素王”,对于自身也是极大的负担,毕竟不是人仙体魄或者神道金身,已经有了摇摇欲坠的迹象。
只见龙老人迅速苍老,黑发重新化作白发,高大的身躯又变得佝偻矮小,转眼间已经无法维持返老还童的真身,重新变回了好似土地公的模样。
到了此时,局势已经十分明了,两人各自用出最后手段之后,都是强弩之末,就看谁能坚持得时间更久,就眼下而言,龙老人仍旧是占据了上风,如果不出意外,他能在自己无法支撑之前将李玄都斩于剑下。
天下剑道第一人死于儒门神剑之下,真是莫大的讽刺。
想到此处,脸上已经满是鲜血的龙老人露出了一个淡淡的微笑。
虽然这次付出的代价之惨重,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不过整体方向并没有相差多少,只要杀掉了李玄都,一切都是值得的。只剩下秦清一人,哪怕是大魏朝廷保不住了,儒门也有足够的资格去与辽东讨价还价,哪怕是改朝换代,哪怕割舍部分利益,可儒门的根基还在,假以时日,这天下就还是儒门的天下。
只是有些时候,世上事最怕的就是“意外”二字。
李玄都虽然没有料到龙老人会将栖霞山的古阵法转守为攻,但他也做出了一定的布置,以徐三为首,以诸葛錾、陆时盈、徐十三等人为辅,还有大批太平宗弟子、阴阳宗弟子、齐王府门客听令行事,埋伏在栖霞山地气走向的一线之上,若是情况有变,徐三等人便可将地气“断流”,起到釜底抽薪的效果。
这便是权势的力量了,若是孤家寡人,固然不用承担责任,逍遥自在,可遇到这种事情,分身乏术,就只能坐以待毙。
虽然儒门也有防备,但从栖霞山到五行山,何止千里,如何能悉数防备?备前而后寡,备后而前寡,备左而右寡,备右而左寡,处处皆备则处处皆寡,只能守住几处关键要害节点。而且在儒门看来,地气滚滚,就如大江长河,几时有人能将大江长河从中截断的?
第一百六十六章 分江断流
当年青阳教起事,战火烧遍了齐州,却没有烧到这么个不起眼的村子,它既不是兵家必争之地,也不富足,再加上位于山上,进出的山路十分陡峭险峻,使得此处好似一处世外之地。
当然,这里远远称不上“桃源”,虽然山顶是一片开阔地,十分平整,但注定了耕地不多,更不肥沃,百姓们也少不得要忍饥挨饿。
不过就在昨天,一伙人打破了村子的宁静。
浩浩荡荡几百人,个个身手不俗,行走山路好似如履平地,就如同神兵天降一般来到了村子之中。
居住在此地的百姓无不惊惧,不过这伙人显然对村子和居住在此地的百姓没什么兴趣,给了村民一些银钱后,便在此地驻扎下来。他们不要百姓的粮食,要么自带类似药丸一样的干粮,一天只吃一颗,要么就干脆不吃饭,偶尔打坐运气,似乎是神仙一般的餐风饮露。他们也不要房屋居住,视料峭春寒于无物,甚至许多人只穿着单衣。
这伙人来到此地之后,就不分白天黑夜地开始大兴土木,有些人拿着一个类似圆盘的东西四处走动,指指点点,有些人在地上写写画画,还有些人挖了许多大坑,又埋了许多东西。
这让村子里的百姓愈发好奇这伙人到底要干什么。
而且村民们也发现,这伙人的衣着也略有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路人马,一路穿白衣,一路穿黑衣,还有一路是身着暗红色服饰,就好像官兵们的战袄。
这三路人马正是太平宗、阴阳宗、齐王门客。太平宗弟子的衣着白色为主而黑色为辅,阴阳宗弟子恰恰相反,黑色为主而白色为辅,两者站在一起就像是阴阳双鱼,暗红色服饰则是齐王门客,因为大魏火德,所以红色是主色。
阵法建造必然繁琐,所以龙老人才要以栖霞山的古阵法为基础,不过此时修建的阵法要简单许多,再加上不惜人力物力,所以只用了一天的时间便修建完成。
徐三与陆夫人、徐十三、诸葛錾站在阵法的中心位置。
徐十三忧心忡忡道:“仅凭这座阵法,真能行?”
徐三瞥了他一眼,答非所问道:“当年祖龙巡游天下,路过金陵府,只见此处龙盘虎踞,龙气极盛,便派人截断方山,然后引秦淮之水,贯穿金陵城,进入大江,以泄龙气,这便导致了南龙一蹶不振,自古以来,退守江南是偏安。三条龙脉好似大江大河,想要阻断,那是千难万难,只能是通过改变地貌的手段,我们上次能够暂时改变北龙的地气运转,便是此等原因。”
徐十三道:“上次是因为老主人准备多年,又是在南山这个关键节点上,我们方才能够侥幸成功,如今我们不过是仓促行事,只怕是……”
徐三摇头道:“我们这次准备仓促不假,可你也忽略了一点,北龙、南龙是真正的大江长河,从五行山到栖霞山,至多是一条支流,而且还是人工开凿,算是运河,如何能与大江长河相比?”
闻听此言,徐十三眼神一亮,若有所悟
。
自古以来,没人能截断大江长河,可截断一条支流运河还是不难。
徐三又道:“北龙成形多年,‘河道’稳固,想要将其长时间阻断,而不是像我们上次那样暂时阻断,非要大军攻城掠地然后动用数万民夫挖山掘地不可。这条支流不过是儒门临时开辟出来的,并不稳定,所以不必占据关键节点,也能将其截断。退一步来说,我们不必直接截断,使其改道也是可以的,所以我们临时构建的这个阵法,已经是足够了。”
徐十三击掌道:“我明白了,这充其量就是一条儒门临时修筑的引水渠,我们现在就是在引水渠的中段位置刨开个口子,让里面的水流出来,对不对?”
徐三点头抚须道:“孺子可教也。”
诸葛錾与徐三也算是旧相识了,问道:“依徐兄看来,儒门导引帝京之龙气到底是意欲何为?”
徐三沉吟道:“若说他们要用以此困住明公,似乎有些不切实际,当初大真人府坐拥云锦山的地利,尚且不能成功,他们如此抽调地气,就好似劳师远征,实乃下策。”
陆夫人若有所思道:“劳师远征……关键在于一个‘征’字,如果儒门之人不想困人,而是想要杀人呢?”
徐三一怔:“倒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就在这时,徐三脸色一变,喝道:“有大股地气涌来,帝京方向,是儒门动手了!”
所有人的脸色顿时肃穆起来。
徐三单膝跪地,双手按在地面上,脸色凝重:“地气流速怎么会如此之快?儒门到底用了什么手段?”
陆夫人急声问道:“出什么差错了吗?”
徐三沉声道:“与我们的计划有些出入。”
“堵不住吗?”诸葛錾有些紧张。
“堵不住是意料中事。”徐三并不惊慌,不过语气颇为沉重,“如此短的时间内,有如此快的流转速度,没有一丝稳定可言,若是用来维持阵法,这等激烈的地气非要把阵法冲垮不可。看来真让陆夫人说对了,他们不是困人,而是要杀人!”
陆夫人脸上没有半点喜色:“龙老人老谋深算,他定然料到了我们会从中阻挠,所以他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用什么阵法……”
徐三道:“我见过龙老人,他也不是神仙,不可能事事周全,我们如今想要从中截断是做不到了,不过分流还是可以的,将半数地气分散到其他方向,也算是尽我们所能了。不过地气来势如此猛烈,真要分流,阵法多半不堪重负,这个村子是决然保不住了,明公总说要顾惜人命,陆夫人,你派人带着村民撤离此地吧,事后补偿些银钱。”
陆夫人一凛,应道:“我立刻去。”
徐三又道:“十三、诸葛贤弟,你们安排人手,准备发动阵法。”
两人领命而去。
栖霞山上。
“素王”的剑锋距离李玄都只剩下不足三丈,李玄都甚至可以感受到丝丝缕缕的剑气落在自己的身上,如
针扎一般。
再有片刻,龙老人就能将眼前的“太易法诀”彻底分开,然后将李玄都劈成两半。
如此便大局已定。
可就在此时,龙老人忽觉手中的“素王”一“轻”。
龙老人一怔,随即发现原本摧枯拉朽的“素王”变得越来越慢。
后力不济。
龙老人暗中操纵朝局、儒门多年,自不是愚笨之辈,心思一转,立时明白了问题所在,心中说不出是何种感觉,既有功亏一篑的恼怒,也有难道真是天意如此的无奈,还有几分不可言说的惊惧。
天心难测,这世间的兴衰起伏,常常不因个人之力而改变,难道他辛劳一生,终究要落得一场空吗?
他也忍不住去想,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以后还有没有这样的良机,却是难说了。若是让李玄都走脱,有了防备,日后与秦清联手,那他如何能敌?
想到此处,龙老人眼底闪过一抹冷厉之色。
就算没有地气,“素王”也是仙物,其本身也有莫大威势。
龙老人是果决之人,没有丝毫犹豫,不顾自身伤势,甚至不惜反噬自身,损害根基,开始全力催动手中“素王”。
一瞬间,龙老人周身上下爆开一团血雾,他整个人变得更为苍老,脸上皱纹越来越深,仿佛要深入到骨头里,而他的七窍中不断有鲜血流出,填满了皱纹,十分可怖。
原本已经势弱的“素王”骤然间更进一步,突破了最后的三丈距离,两者的余波直接将本就算不得高山的栖霞山夷为平地。
无形的剑锋落在了李玄都的身上。
天地为之一静。
片刻后,李玄都身形巨震,甚至响起了连绵不绝的碎裂声音。
龙老人喝道:“李玄都!死也不死?”
李玄都此时已经无力回答,周身上下颤抖不止,脸上的裂纹迅速蔓延,就像一件碎裂的瓷器。
儒门众人见此情景,无论主战还是主和,都是喜不自胜。
道门众人则是百态皆有,惊惧者有之,悲愤者有之,暗喜者亦有之。
秦素脸色雪白,没有半分血色,唯有双目通红,双手握拳,指甲几乎刺入血肉之中而丝毫不觉。
只是不等众人有所动作,李玄都如同被搅乱打碎的水中倒影,变得扭曲起来,阴阳不定,颠倒逆转。
龙老人见多识广,大笑道:“李玄都,你不顾气机损耗,一气之间连用四次‘太易法诀’,这是遭了反噬,看来是天要亡你。”
龙老人话音未落,李玄都轰然炸裂。
只是不见血肉横飞的景象,而是变成了三个人。
左边之人,是年轻人的模样,意气风发,手持“叩天门”,俨然是过去的紫府剑仙。
右边之人,年长几分,内敛深沉,身着“阴阳仙衣”,正是众人所熟知的清平先生。
居中一人,则是个少年人,怀中抱有“长生石”,蜷缩成一团。
第一百六十七章 对影成三人(上)
此时的情况不可谓不诡异,龙老人倾力一剑,把李玄都打得身体炸裂,可李玄都却没有因此而死去,反而是变成了三个人,有些类似于王天笑修炼的“阴阳归一诀”,有些类似于徐无鬼的身外化身,又不全然相同。
不过龙老人很快便一语道破天机,这是李玄都在极短时间内连续用出四次“太易法诀”的缘故。前面两重还在其次,关键是第三重和第四重,已经超出极限。
这次与大真人府一战不同,李玄都当时在大真人府中,并非间歇不断地使用“太易法诀”,四次“太易法诀”之间都有明显间歇,甚至可以说李玄都颇为克制,直到张静沉出手偷袭秦素之后,才愤而用出第四重“太易法诀”。
可这一次第三重“太易法诀”还未结束就被龙老人以“素王”强行破去,李玄都不得已之下只能立刻使用第四重“太易法诀”,没有一丝一毫的间歇,再加上龙老人先后给李玄都造成的伤势,李玄都遭受反噬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三个李玄都皆是闭着双眼。片刻之后,身着“阴阳仙衣”的清平先生第一个睁开双眼,脸色略显凝重。紧接着,手持“叩天门”的紫府剑仙的李玄都也睁开了双眼,锋芒毕露。唯独居中的少年人仍旧紧闭双眼,昏迷不醒。
龙老人第一个反应过来,大喝道:“杀了他!”
不是龙老人不想亲自动手,而是他为了击溃李玄都,着实付出了极大的代价。“逍遥六虚劫”和“龙虎剑诀”暂且不说,虽然他以“素王”破去了第三重“太易法诀”,但也硬抗了前面的半数“太易法诀”,这才化解了体内的“逍遥六虚劫”和“龙虎剑诀”,体魄由此遭受重创。紧接着龙老人又不惜代价强行驾驭“素王”,使得伤上加伤,尤其是在地气不济之后突破最后三丈的浑沦之力,更是使得龙老人显现出油尽灯枯之气象,此时已经是强弩之末。
几乎就在同时,秦素也喝道:“保护紫府!”
儒道两家的高手同时反应出来,纷纷出手。
紫燕山人第一时间对上了上官莞。
紫燕山人整只手掌发出“喀喀”的骨骼爆裂声响,骤然变大数倍,手背和五指则不断有鳞甲生出,五道指甲暴涨为三寸之长,漆黑锋锐。已是不似人之手掌,而是更类似于荒古巨兽的利爪。
紫燕山人伸手朝上官莞抓去。
上官莞右手持有“阴阳法剑”,左手掌托“天阳地阴烛龙印”,虽然只是顶尖宝物,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剑一印其实是“天师印”和“天师雌雄剑”的仿制品,同样可以配合使用。面对这一抓,上官莞不敢小觑,以手中的“阴阳法剑”一挡,两者相交的瞬间,金石之声刺耳,甚至是火花隐现。
上官莞借力后退,身形向后急退的同时,举起左手中的“天阳地阴烛龙印”,沉声道:“敕。”
随着上官莞一声令下,“天阳地
阴烛龙印”生出无数黑色细线,向四面八方激射,位于上官莞后撤一线之上的众多儒门弟子悉数被细线所控,沦为提线木偶,然后上官莞持印的左手一扯,使其挡在自己身前。
紫燕山人没有丝毫留手,一掠而过,这些儒门弟子悉数炸成血雾。
血雾凝而不散,竟然又被紫燕山人汲取到体内。
两人本就不是什么良善之辈,修炼巫教秘法之后,性情愈发古怪阴沉,浑然不把人命当做一回事。
上官莞趁此时机唤出自己的剑匣,匣盖自行开启,里面整齐排列着十三把形状、颜色、长短各异的玲珑飞剑,正好对应“太阴十三剑”之数。
每一柄飞剑都是宝物,各自对应一招太阴剑式,一整套飞剑可以算是半仙物,乃是徐无鬼年轻时所用,由清微宗的两位“道”字辈铸剑师联手铸成,在徐无鬼修为大成之后,就弃之不用,后来传给了上官莞,以作防身之用。
不见上官莞如何动作,十三柄飞剑自行出匣,在“天阳地阴烛龙印”的牵引下,以飞剑代替十三剑奴,结成“太阴剑阵”。
紫燕山人也不敢大意,在身后出现四根骨杖,每根骨杖都缭绕有漆黑气息,与儒门的“浩然气”截然不同。
这四根骨杖乃是当年四位大巫暗算巫咸之物,威力十分不俗,足以抵御上官莞的十三飞剑。
另一边,钟梧五指握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