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太平客栈 >

第1030章

太平客栈-第1030章

小说: 太平客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双方再次鏖战多日,更有损伤,陷入僵持之中。
  此地算是个咽喉要地,由一位金刚上师亲自坐镇。所谓上师,其地位类似于道门的真人,逊色于道门的圣人。
  这位金刚上师立于阵前,脸上有宝光流动,身着一身鲜红僧袍,裸露出一只手臂,周身肌肤泛着淡淡的金光,仿佛佛寺中的金身佛像。除了神仙一途的金身,佛门也有金身之法,两者颇有些相通之处,金身成时,如山岳大地,不可动摇,不可后退,修炼到极致之后,并不逊色人仙体魄。
  这名僧人便是修炼金身有成,身上有山岳耸立之势。他就像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岳,于巍峨绝顶之处睥睨山下众生。
  僧人胸前悬挂着大如拳头的骨质念珠,细细看去,其实每一颗念珠都是由人头骨以秘法炼成,不过似乎缩小许多,头骨中被填充有许多珍奇材料,使得每颗念珠熠熠生辉。
  这是真言宗独有的人骨念珠,真言宗僧人坐化圆寂后施行天葬,尸体喂食给老鹰,以达到佛祖割股喂鹰的慈悲境界,余下的骨头则用做法器。其每一枚骨珠,都取自一位高僧的头骨。所以眼前这名僧人的一副念珠都需等足一百零八名有归真境界以上修为的高僧圆寂后方能练就,可见其难得。
  他本以为这次领军之人还是无道宗的左尊者,可这一次他错了,尤其是他看到那个不曾身披甲胄的身影孤身出阵之后,心头骤然生出寒意,就像牛羊见到虎豹。
  再看到那些如潮水般向后撤退的西北大军,这位金刚上师脸色愈发凝重,知道凭借自己,绝不是此人的对手。
  西域佛门一脉的修行传承之道,向来与禅宗佛门迥然有异,甚至佛道合流之后的道门,也难以囊括西域佛门的种种,道门内的真言宗、金刚宗只能视为一个中原分支,在中原的势力寥寥,事实上两者也很少大规模参与中原争斗,唯一的例外是大真人府之变,结果遭到李玄都的重创。
  西域佛门虽是出自佛门一脉,但传至草原西域之后又与萨满教相互融合,而萨满教是上古巫教的分支变种,如此种种变化之后,西域佛门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灌顶手段,说白了就是将自身修为传承于下代弟子,师父传徒弟,徒弟再传徒弟,代代传承,使得西域佛门在佛门衰败之际仍旧能屹立不倒。
  眼前之人,在澹台云的感知之中,虽然有近乎于天人造化境的修为,但其中有一多半却呈现出游离之相,不似真正天人造化境大宗师那般圆融如一、无漏无缺,乃是凭借外力达到现在的境界,想来这就是所谓的传承之功了。
  这等修行法门,将一身修为都寄托于色身之中。有违中原佛门视肉身为臭皮囊,追求超脱色空之理,
  何谓色身?具有鼻、目、嘴、等五官及两手、两脚之四肢,圆颅方顶,有形有质之一个人的躯壳,谓之色身,也就是武夫人仙们千锤百炼的体魄。
  平心而论,人仙一途追求体魄并无甚错,可西域佛门作为佛门分支,却如此注重色身一途,也难怪中原佛门将其视为离经叛道,乃至于旁门左道。
  中原佛门视七窍为窟窿,视四肢为木节,视皮肉为脓胞,视五脏为痞块。舍此色身于度外,另寻出个无形之形、无象之象的真身,方能延的性,明的性。益以舍的假,方能求真。
  若是迷迷昏昏,以此色身为真,认假为真,以虚为实。外而六门,内而六识,内外交攻,斫丧真元。
  天地间万物,凡有形者皆有坏,若爱此色身为假,而不穷性命之真,大限一到,我是谁而身是谁,身与我两不相干。
  换而言之,若是不能求得长生不死之身,体魄就是臭皮囊,就是一件可以抛却的衣物,所以中原佛门轻视体魄,道门的神仙、鬼仙也轻视体魄,抛却体魄,前者以香火愿力铸成神道金身,后者以神魂念头出窍,好似脱去了身上的衣裳。就算地仙和天仙,也要脱胎换骨不可,摆脱凡躯,等同是换了一件衣裳。
  唯有道门的人仙一途不“脱衣裳”,也不“换衣裳”,而是以体魄突破天人界限,以体魄为舟,渡过苦海,抵达彼岸,成就长生。
  从这一点上来说,西域佛门也不能算错。
  不过放到澹台云的面前,就有些班门弄斧了,毕竟澹台云才是货真价实的人仙,已经是长生之人。
  


第一百五十章 四脉传承
  澹台云摘去头上的帷帽,露出本来面容。
  身上衣衫在大风中猎猎作响。
  僧人虽然对澹台云忌惮非常,但在两军阵前却也不好畏惧退缩,先是宣了一声佛号,随即用不算十分熟练的中原官话说道:“没想到堂堂圣君竟然是一位女子。”
  僧人声音好似洪钟大吕,振聋发聩,滚滚声浪犹如实质一般,他身后的众多僧兵都不得不四散退开。
  此乃佛门神通“狮子吼”,修炼到极致之后,不仅能震慑心神,甚至仅凭一吼之威便能伤人魂魄,轻则魂魄不稳,神智失常,变为疯子傻子,重则直接魂飞魄散,只剩下一具臭皮囊。
  不过对于澹台云来说,不过是清风拂面。
  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哪怕澹台云在大荒北宫被李玄都和秦清重创,哪怕澹台云因为转走人仙途径而跌落了一个境界,仍旧不是随便什么人就可以随意挑衅的。
  那日在帝京城头,李玄都为了招待澹台云,可是派出了双手之数的天人境大宗师,这才挡住了澹台云的脚步。
  澹台云开口道:“女子……女子怎么了?”
  话音落下,澹台云向前一步踏出,缩地成寸一般出现在僧人的面前,一个洁白如玉的拳头瞬间占据了僧人的视野,再无他物。
  僧人双掌合十,肌肤上萦绕的金光骤然浓郁,化为实质,他整个人只剩下纯粹的金色,仿佛是一座纯金佛像。
  澹台云一拳落在僧人的金身之上,看似轻描淡写,号称不退不动的金身轰然倒退,原本合十的双掌裂开一道缝隙,其中迸射出道道金光,金身上下更是出现一道道如同蛛网的裂痕,裂痕下有金光四溢,片刻之后,更是有金色血液从中流淌开来。
  长生人仙的一拳,又岂是那么好接的。
  僧人堪堪止住退势,再次双掌合十,勉强压下伤势。
  就在此时,天上骤然传来滚滚佛音,语言与中原佛门截然不同,可偏偏又能让人听懂,似乎蕴含有“他心通”的玄妙,天地间佛光大盛,甚至一举盖过了日光。
  紧接着一队西域佛门的僧人飞天而至,或是手执转经轮、或是手持金刚杵、或是手持白骨法器,或是幡旗、宝幢,宝相庄严,口中齐声念诵真言,顷刻之间满天上下俱是金光璀璨,仿佛来到了佛国之境。
  在这队僧人正中位置有一张通体金色的巨大床榻,以实心的镶金黄铜铸就,四面刻以相轮、覆盆、仰月、宝珠、花卉、龙图等图案,周围有云气自生,也正是这张床榻,才能使得众多未到天人境的僧人可以浮空飞行,仿佛腾云驾雾。
  在床榻上端坐着一名体型如小山的僧人,只是穿了一件单薄的土黄色僧衣,袒胸露腹,笑口常开,竟是与东来佛祖有几分相似。
  此人本身境界未必如何,可在诸多弟子、法器、真言、愿力的加持之下,同样堪比一位天人造化境的大宗师。
  这便是真言宗称雄西域多年的
  底蕴了,并不逊色于无道宗、补天宗、清微宗这些当世大宗,这也是真言宗敢于插手大真人府之变的底气所在,也正因为这一点,李玄都事后没有追究真言宗的过错,只是处置了直接参与此事的法空一人,而且还将“七宝菩提”归还给了真言宗。当然,这其中也有李玄都想要通过真言宗牵制无道宗使其不能干涉中原的意图。
  再有就是,真言宗弟子本土作战和异地作战截然不同,在西域本土,家家户户都有转经轮,都供奉有佛祖,虔诚信徒遍地都是,所能调用的香火愿力极为庞大,几乎是取之不竭,也正因为真言宗太过依赖香火愿力,真言宗的势力很少离开西域,非不愿也,实不能也。
  至于西域佛门中为何没有神仙人物,是因为香火愿力更多是归于佛祖和漫天诸佛、菩萨所在的佛国,西域佛门的僧人可以借用,却不能在没有佛祖恩赐的前提下以此私自成就佛陀、菩萨果位。若是能够成就佛陀、菩萨果位,也就是道门的神仙,则离开人间进入佛国,也不会参与世间争斗了。
  澹台云抬头望向庞大僧人,并不如何惊讶。
  两军交战,自然要知己知彼。西域佛门有四大传承,分别是大圆满、大手印、大道果、大威德,类似于道门五仙,各有独到之处。过去时候,四脉之间或多或少有些明争暗斗,如今大敌当前,已经撼动了西域佛门的根基,却是联合到了一处。
  当初直接参与了大真人府之变的法空便是大威德一脉,被澹台云一拳重创的金刚上师同样是大威德一脉,至于这位后来出现的胖大僧人,则是大手印一脉。
  大手印又被称作大心印,这也是“他心通”的由来。
  胖大僧人高坐金床之上,声音同样宏大无比,却没有咄咄逼人之感:“圣君亲临西域,不胜惶恐。只是圣君当真觉得能够凭借一己之力灭去我西域佛门的传承道统吗?就是道门、儒门,也不敢作如此之想。”
  澹台云知道这僧人说的没错,西域佛门扎根西域上千年,底蕴何其深厚,不说遍地信徒和取之不竭的香火愿力,便是弟子僧兵,也不可小觑,尤其是中原佛道合流之后,西域佛门大有以旁支入继正统的架势,如果无道宗有灭去西域佛门的势力,那也不必来此西域了,大可以继续逐鹿中原。
  澹台云沉声说道:“西域足够广阔,容得下真言宗和无道宗。”
  胖大僧人脸上的笑意渐渐淡去,只剩下宝相庄严。
  澹台云看了两人一眼,淡然道:“仅凭你们二人,不是我的对手。”
  无论是大手印一脉的胖大僧人,还是大威德一脉的金刚上师,都没有开口否认,因为澹台云只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上。
  便在这时,又有一道光华疾驰而来,在胖大僧人的不远处停下,显出身形。来人脸庞柔美,肌肤呈现玉白之色,却是男生女相,头戴宝冠,身着长长下摆好似孔雀尾羽的碧绿长裙,上身缠绕绫罗,无风自动,好似仙女、飞天的飘带
  ,脚下踩踏莲座,谓之为“孔雀座”。
  在他身后同样是众多手持各色法器的弟子,净瓶、花罐、鱼肠、白罗伞盖、金弓、银戟、宝幢等等,这些弟子将法器中蕴含的香火愿力汇聚于此人身上,使其同样有了天人造化境的修为。
  孔雀翎有圆花纹,分单眼、双眼、三眼,一个圆圈就算做一眼。此时他衣摆上的每个圆花纹都好似一个佛窟,每个佛窟中都有一尊孔雀大明王。
  孔雀明王又被称为佛母金刚、护世金刚。在佛门修法中,以孔雀明王为本尊而修者,称为孔雀明王经法,又称孔雀经法。为西域佛门四大法之一。
  澹台云望向此人:“大道果一脉也到了。”
  只剩下最为势大的大圆满一脉未到。
  澹台云不再压制自己的气息,以她立足之处为圆心,浩荡血气如狂风一般向四周层层扩散开来,漫天浮云被一冲而散。
  先前硬接了澹台云一拳的金刚上师也带着部分僧兵缓缓升空,与另外两人合并一处,当真是黑云压城的气势。
  不管怎么说,此时三人已经凑足三三之数,联手不敢妄言取胜,与澹台云周旋一二却是不难。
  男生女相的大道果上师缓缓开口道:“圣君已然动了嗔念,今日只怕无法善了。”
  话音落下,在他背后出现一尊巨大的佛母法相,通体白色,穿白缯轻衣,有头冠、璎珞、耳珰、臂钏等装饰,乘坐金色孔雀,结跏趺坐青白二色的莲座之上,显慈悲相。有四臂,右边第一手执开敷莲华,第二手持俱缘果,左边第一手当心掌持吉祥果,第二手执三、五茎孔雀尾。四种持物中,莲华表敬爱,俱缘果表调伏,吉祥果表增益,孔雀尾表息灾。白莲座表摄取慈悲的本誓,青莲座表降伏之意。
  仅以法相威势而言,已经不逊色于白绣裳的观音法相和兰玄霜的白骨观法相。若在中原,他万万没有此等修为,可在西域,占据地利人和优势,诸法加持,甚至还有余力。
  与此同时,大威德一脉的金刚上师也显化法相,一尊金身大佛带着宏大威严的气势缓缓立起,周身有金光环绕,四周有天女伽蓝相随,梵音阵阵,脑后有一轮背光,其中不断浮现面露嗔怒之色的明王、金刚,又有宝相庄严的佛陀、菩萨、罗汉、诸天,让人望之便要生出敬畏之心,若是有凡夫俗子在此,恐怕就会将眼前之佛当做是佛祖现世。
  最后的胖大僧人仍旧高坐金床之上,并未唤出法相,而是双手结成法印。
  佛门以左手为常静,故名为慈悲之手,渡顽愚众生;右手为常动,故名为智慧之手,渡上根利器,双手并称为“悲智双运”渡尽无余凡夫。合此双手即表示断除“贪嗔痴疑慢”之烦恼障惑,是远离身语意之无始无明,其合掌的姿势名为“印”。
  澹台云面对西域佛门的三大金刚上师,不见丝毫惊慌,轻轻一跺脚,整个人冲天而起,瞬间来到金色大佛面前,扭腰送肩,一拳将出。


第一百五十一章 手段尽出
  面对澹台云的一拳,金身大佛一掌凌空拍下。
  澹台云不闪不避,拳掌相交。
  佛掌如山,遮住了澹台云头顶的一片天幕,在澹台云的下方映出了一个巨大的阴影。
  相比之下,澹台云渺小无比,如蜉蝣撼树,可笑不自量。
  然而下一刻,大树却在蜉蝣的撼动下开始摇晃。
  这一拳撑住了遮天般的佛掌。
  甚至还要洞穿这只挡住头上一片天幕的佛掌!
  澹台云深呼吸一口气,沉声道:“破!”
  佛掌顿时支离破碎,大威德上师的脸色骤然苍白,低头望去,他的掌心上凭空出现了一个血洞。
  澹台云整个人直接洞穿了佛掌,然后一拳打在了佛头上,使得金身大佛轰然后退,脸庞上多了无数裂痕,大佛周身的金光更是迅速黯淡下来。
  就在此时,大手印上师一掌平推而出。
  澹台云于刹那之间强行收拳,在空中扭转身形,堪堪躲过这一记惊天动地的大手印。
  下一刻,地面上蓦然出现一方覆盖了数十丈方圆的巨大掌印,掌纹清晰可见。
  大手印上师又是伸出另外一手,顿时佛光大盛,其中化生出无数的佛陀、菩萨、罗汉,个个栩栩如生,个个宝相庄严。同时他又开口发声,佛音如狮子之吼,震荡心神,有数不清的佛子的齐齐诵经之声,似是要引人超脱到传说中的佛国净土。
  滚滚佛音向四周扩散开来,激起一圈圈肉眼可见的气机涟漪。
  只是他小瞧了澹台云的人仙体魄,在一瞬间,澹台云的身形开始“变淡”,各个穴窍和其中身神骤然明亮,衬得她的体魄好似透明一般,只剩下一个由无数明亮穴窍勾勒出的人形轮廓。
  佛光也好,佛音也罢,  乃至于各种气机,都伤不到澹台云分毫,也动摇不得澹台云分毫。
  澹台云仿佛凭空挪移一般出现在大佛法相面前,毫无花哨地一拳击出。
  与法相相较,澹台云身形渺小,好似皓月与萤火,甚至在澹台云的拳头接触到法相之后,法相并未有什么异常。
  片刻后,法相开始轻轻颤抖,幅度越来越大。
  凝聚出这座大佛法相的大威德上师脸色微变,心头涌起一抹难以言说的惊悸。
  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