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太平客栈 >

第1010章

太平客栈-第1010章

小说: 太平客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渠等人,也要比李玄都等人年长许多。这场儒道之争,谁的后劲更足,已经是不言而喻。
  不过儒门也明白这一点,所以儒门不会坐以待毙,一定会趁着自己这辈人还未彻底老去,在儒门还有一战之力的时候进行拼死一搏,而不是等着自己这辈人死绝,儒门不战而败。
  儒门这些老人,都多少经历了心学圣人的时代,算是心学圣人留给儒门的精华,着实不容小觑。
  想到此处,颜飞卿不由轻轻叹息一声。


第一百一十四章 腊月二十八(下)
  也许是谷玉笙的劝告起了作用,李元婴这次没有再去正面顶撞李玄都,面对李玄都时,只是低着头,沉默不语,一言不发。
  因为李元婴曾用“无影剑”险些将李玄都置于死地的缘故,秦素一直都对李元婴有不小的成见,此时见李元婴如此,心中难免不屑。在她看来,李元婴不想受辱,又没有一死了之的勇气,想要忍辱负重,又不甘向李玄都低头,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不过秦素并未表现出来。反倒是谷玉笙就很识时务,已经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对于李玄都和秦素甚是恭敬。
  李玄都与他们夫妻二人说了腊月二十九返回李家之事,李元婴不说话,谷玉笙便替他应承下来。
  李玄都没有久留,离开李元婴的住处,带着秦素就在瀛洲岛上随意走动。
  不知不觉间,两人便来到了当年李玄都隐居的地方。
  不同于忘剑峰上的茅屋梨树,这个隐居之地便很有些烟火气,砖石垒砌的房屋,篱笆围成的栅栏,周围还有几亩麦田和菜地。
  当年李玄都跌境失势,便是在这里种田读书,不得不说这几年的经历极大改变了李玄都的许多观念,所以这里对于李玄都来说,也是意义不凡。
  秦素早就听说这个地方,既然到了,哪有过门不入的道理?李玄都便带着秦素去了自己的小院,虽然自从天宝六年李玄都前往徽州怀南府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但这里也如同八景别院一般,被人仔细打扫过,故而不显丝毫颓败,甚至屋后的小菜圃中还种了许多冬白菜,在一片荒芜中平添了几分绿意,可见是花了不少心思。
  什么叫揣摩上意?所谓“会来事”,这就是了。
  李玄都带着秦素来到自己的书房,里面的摆设十分简单,除了一桌一椅之外,就是占据了三面墙壁的书架了,秦素兴致勃勃地来到书架前,目光一一扫过。
  黄梨木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虽没有什么罕见珍本,但是内容极为广博,以儒家经典为主,以道家、法家、墨家的经典为辅,再有就是各种史书,以正史为主,夹杂着一些颇有名气的野史笔记之流。
  这间书房与八景别院中的那间书房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这里没有一本书是与练气修炼有关,都是些阐述各家思想的典籍,显然当年李玄都在此读书的时候,不是为了修补境界,也不是为了养浩然之气,而是为了想明白一件事,他到底要做什么,又该怎么做。
  这样的书房,放眼整个清微宗并不是独一份,李道虚也有一座类似的书房,不过除了师徒两人之外,在没有第三座了。
  从天宝二年到天宝六年,李玄都读了四年书,学问没有长进多少,让他去科举考试,多半连秀才也考不上,可让他的性情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说起来,李元婴最应该感谢这座书房,若无这四年经历,他绝对没法活着返回清微宗。不过话说回来,若无这四年的经历,李玄都能否有今日成就也是
  难说。
  秦素看着密密麻麻的书签,有些震撼。
  李玄都看着这些书,倒是没有流露出太多的感怀神色,只是有点不易察觉的不自在,好似一个独居之人,自己平常怎样都无所谓,可突然来了客人,关键还来不及收拾,让客人把自己的小窝看了个通透,那就有些尴尬了。
  此时秦素就是那个客人,倒不是说秦素是外人,而是夫妻之间,有时候也应互相留出一些空间。不过这次是李玄都带着秦素过来的,总不能把秦素赶出去。
  秦素指了指书架上的书,问道:“我能看看吗?”
  李玄都点了点头,说道:“可以。”
  秦素从书架的格子上搬下一匣书,这种书匣并非上、下、左、右、前、后六面封闭,而是只有上、下、左、右四面封闭,前后却是没有任何隔挡,可以看到里面的书籍,一般来说,一匣书就是刚好一套,而秦素搬下来的这套正是《左传》。
  秦素打开书匣,取出一本,随意翻看一二,发现其中随处可见李玄都的笔记。当然,以李玄都的水平,还不足以像大儒那般批注什么,更多是李玄都勾画出部分他认为有用或者有意思的内容,并分别注释了甲、乙、丙、丁,以及子丑寅卯等等。
  秦素好奇问道:“这个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是什么意思?”
  李玄都解释道:“是我自己为了方便阅读记忆的一些记号,十二地支代表了类别,比如‘子’便对应政事,‘丑’对应兵事,‘寅’对应农事,‘卯’对应商事,以此类推。而十天干对应的是程度不同,‘甲’是第一等,指的是让我大受裨益或者大有启发的内容,需要立刻牢记,然后领会其中含义;‘乙’是第二等,有所裨益或者有所启发,不必立刻记忆,可以暂缓一二。其后还有不求甚解、略微涉猎、看过就算等等,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秦素有大开眼界之感,感叹道:“没想到你读书这么细,我就不行了,一般就是不求甚解和看过就算。”
  李玄都道:“你是有得选,我是没得选,那时候的我,除了读书还能做什么呢?就算要恢复境界,也要先沉寂一段时间,让别人放下心来,否则也太刺别人的眼了。”
  秦素闻言沉默了片刻,没有如妻子一般闻言安慰,而是如朋友一般拍了拍李玄都的肩膀,好似是在说,真是苦了你。
  李玄都没想到秦素还有这样一面,一时间竟是没有回过神来。
  秦素把书放回书匣,又把书匣送回了原位,继续打量。她发现这些书架其实也作了分类,儒家的放在一处,道家的放在一处,法家、墨家等放在一处,而且每一层都按照经史子集做了分类,可见当年李玄都当年没少用心思,仅仅是整理了这些书,就是个浩大工程。
  李玄都轻声道:“这些书都是二师兄给我买的,那几年,二师兄将齐州几家书坊刻印的数差不多买了个遍,书不便宜,尤其是这种套书,就算不是孤本珍本
  ,价格也是不菲。寻常秀才举人,多是要借了旁人的书后自己抄录而成。我却不费吹灰之力就拥有了这么多书,可见我哪怕失势,也还是比绝大多数人更为幸运的。”
  秦素点点头,忽然问道:“我们明天才去北海府,今晚就在这里过夜,怎么样?”
  李玄都自无不可,不过还是提醒道:“这里只有一张床,我当初可没想过在这里成家立业。”
  秦素脸色微红,白了他一眼,留下一句“你在书房睡好了”的话语之后,径自往卧房去了。
  李玄都站在原地,环顾满屋藏书,不由摸了摸下巴。
  红袖添香夜读书倒也不错。
  至于那夫妻之事,且不说秦素害羞腼腆的性子,就是规矩礼法,也不容许他做出婚前苟合的事情来,既不好听,也没那个必要。
  天色渐渐黯淡下来。
  两人都没有吃饭的心思,不过李玄都还是去后面的菜圃拔了一棵大白菜,伙房里柴油酱醋一应俱全,他亲自下厨做了道醋溜白菜,与当初在太平宗吃的“清水白菜”自然是天差地别,不过这却是李玄都身上所剩不多的烟火气。
  现在的李玄都,没有烟火气,当然也没有什么仙气,更多时候是暮气,偶尔有杀气,所以秦素还是很领情的,搬出一张桌子,两人就在院子里相对而坐,全然不顾寒冬腊月的天气,倒像是夏日时节,分食了这盘白菜。
  秦素看着安静不语的李玄都,说道:“自从认识你之后,我多年的辟谷功夫算是毁了个干净。”
  李玄都笑道:“到了天人境之后,辟谷与否已经影响不大了,就算吃点东西,也是消化个干净,又何必在意?”
  秦素不讲道理道:“那也不行,反正是毁了,你得赔我。”
  “好吧。”李玄都点点头,“我可以帮你,把刚才吃的全都吐出来。”
  秦素好气又好笑,李玄都总是这般不按套路出牌,要是因此以为李玄都是个不解风情的木头,那可是大错特错了,这家伙就是故意这么说,趁机“调戏”自己。
  秦素玩笑道:“怎么,你还要给我一拳?那我可要喊了,清平先生打、打……”
  秦素忽然意识到不对,最后几个字却是说不出来了。
  李玄都替她说道:“打什么?打老婆吗?”
  大晋年间有诗云:“老婆心急频相劝,令严只得三日限。我耳已聪君不割,且喜两家皆平善”,诗中的“老婆”二字便是指代自己的妻子,一直沿用至今。
  秦素脸色通红,索性不搭理李玄都了,直接起身往卧房走去,然后把门牢牢闭上,哪怕两人都知道这木门什么也挡不住。
  李玄都没有去书房,独坐片刻之后,起身离开小院。
  一夜的时间,应该足够他去一趟龙宫洞天。
  他仍旧记得师父脱胎换骨时的病症便是因为进入龙宫洞天而落下的,所以便不带秦素一起前去了。


第一百一十五章 龙宫洞天
  当年李道虚潜入东海深处,寻觅隐藏于海底深处的龙宫洞天,每下潜一分,海水带来的压力就大上一分,待到极深处,寻常人会直接死于海水的万钧重力之下,其中蕴含力道之大更甚深海千丈,据说海下三千丈的海水足有两千斤之重,而且不是一掌之力的两千斤,而是全身上下所有地方都要承受两千斤之力的压迫,好比是几十个天人境大宗师向全身上下各处出掌不停,其中厉害可想而知。当时李道虚未曾跻身长生境,承受的压力极大,也算是险象环生,甚至留有遗患。
  不过对于已经跻身长生境的李玄都而言,便算不得什么了。
  至于龙宫洞天的位置所在,倒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秘密,张海石和李非烟都知道其所在,不过两人不是从“瑾”字辈老人口中得知,也不是从宗内典籍上得知,而是从李道虚那里得知此事,这也是李道虚在帝京城中没有向李玄都提及龙宫洞天具体位置的缘故。
  蓬莱岛、瀛洲岛、方丈岛并称为三仙岛,三岛被其余众多岛屿环绕,而三者又呈鼎足之势,也就是一个不甚规则的三角形状,龙宫洞天就位于这个三角的正中位置。
  关键在于龙宫洞天位于海底深处,少有人能够承受着海水的万钧重压靠近龙宫洞天,更遑论是进入其中了。
  李玄都独自一人离开瀛洲岛后,飞掠至对应龙宫洞天的大概位置,然后运转“极天烟罗”,在自己身周生出护体气机,然后一头扎入海水之中。
  冬天的海水冰寒刺骨,不过对于李玄都来说却算不得什么,李玄都催运气机,径直向下方潜去。
  此时本就是黑夜,越往海底深处潜去,越是黑暗,及至后来,已经是伸手不见五指,好在李玄都有夜视之能,兼有神念发散之妙,倒也难不住他。
  如此下潜了一个时辰的时间,李玄都发现周围的鱼类已经变得十分诡异奇怪,甚至有些渗人,好似魔物邪物,而且因为终年天光不至的缘故,海水更是冰冷无比。不过这些都不是阻挡天人境大宗师的关键原因,随着下潜深度的不断增加,海水的压力越来越大,换成寻常人在此,只怕已经挤压成肉泥,没有半分幸理。就算是天人境大宗师,面对如此压力,也要倍感吃力。
  再有就是,如果不是事先知道龙宫洞天的存在,大多数人到了此处也该打道回府了,毕竟在浩瀚汪洋中漫无目的地寻找一座门户隐蔽的洞天,无异于海底捞针。
  不过李玄都并未遇到的海怪之流,李玄都记得宗中典籍曾经记载过一起海怪伤人之事,那海怪体型极为庞大,生有无数触手,每根触手都有百余尺之长,如同巨大蟒蛇,其上密布可怖的吸盘,若是被其吸到,很难逃脱。曾有船只不慎被这海怪盯上,海怪伸出众多触手将船身死死缠绕,只是稍稍用力,便将一艘商船从中折成两段,待到其他船只想要攻击它的时候,海怪又沉入海水之中,掀起好大的波浪。
  不过
  清微宗的辖境内没有海怪也在情理之中,就连兴风作浪的蛟龙都要被清微宗诛杀,真有海怪,也活不到今日,更不用说此地还是清微宗核心三仙岛所在,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如此又是大半个时辰之后,李玄都终于到了此处海底,他双目所及,全部可见,只有漆黑一片,就连那些稀奇古怪的鱼类也不见多少,甚是荒芜。
  李玄都将神念发散开来,寻找传说中的龙宫洞天。在各种传说之中,龙宫又被称作水晶宫,富丽堂皇,是龙王居住之地,由水晶修建而成,故名。
  《太上洞渊神咒经》中有“龙王品”一说,列有以方位为区分的“五帝龙王”,以海洋为区分的“四海龙王”,以天地万物为区分的五十四名龙王名字和六十二名神龙王名字。不过在李玄都看来,所谓“五帝龙王”和“四海龙王”应是真龙之属,而其余的五十四名龙王名字和六十二名神龙王应该只是蛟龙之属。这些龙王们也并非是同一年代的蛟龙,其中可能相差了上千年之久,而且如今大多都已经不在人世,或是已经死于非命,或是飞升离世。
  至于清微宗的这座龙宫洞天,很有可能是某位龙王的遗留所在。
  不过现在看来,此处却是没有什么水晶宫的痕迹。
  李玄都只能继续发散神念,意图寻找出些许蛛丝马迹。
  只可惜这次仍旧是一无所获,佩带的“叩天门”也并未生出感应,寂然无声。
  在此等情况之下,李玄都不得不陷入沉思之中,双脚触及地面,站在海底之中。
  忽然之间,李玄都心头一片明悟,他知道龙宫洞天位于何处了,他抬起脚狠狠一跺,以落足处为中心,一圈涟漪凶向四周扩散开来,显露出此地的真面目。
  竟然是一面平铺在地面上的龙壁,共有九龙,正在争夺一颗珠子,而李玄都便刚好站在一龙的眼睛位置。
  此时那颗被九龙争夺的珠子位置,却是空着,李玄都福至心灵,将手中龙珠放入其中,虽然这颗龙珠稍小几分,但仍旧生出奇异变化。
  一瞬间,龙壁开启,原本纠缠一处的九龙四散分开,其后又是另外一重天地。
  李玄都立时明白,龙珠才是开启龙宫洞天的关键所在,难怪那日在帝京城中,老爷子特意嘱咐自己要带着龙珠前往龙宫洞天,表面意思是让自己把龙珠置于龙宫洞天之中,使其自行汲取水气,慢慢恢复,真正暗藏之意却在于此。
  至于当年李道虚如何进入龙宫洞天,想来是暂且用了白龙楼船中的龙珠。
  李玄都进入龙宫洞天。
  洞天与现世不同,现世之中,那面龙壁分明是平铺在地面之上,可李玄都进入洞天之后,却变成了一道竖立着的门户,其中有一道冰蓝色光幕,阻隔了外面的万顷碧波。
  至于洞天内部,自成一方小天地,也分天地清浊,也有日月星城。只是以大小而论,远不
  如昆仑洞天和五行洞天,甚至还要稍逊于青丘山洞天。
  此时李玄都正站在一方沙滩之上,在他身后除了那道通往外界的门户,是一片碧海蓝天。不同于现世的寒冬腊月,洞天之中好像是盛夏时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