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客栈-第10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秦龙城果真做了皇帝,又置我们宗主于何地?总不能封宗主一个驸马之位。自古以来,有皇太子、皇太弟、皇太女、皇太孙、皇太叔,还从未听说过有皇太婿的。就算有,以宗主的身份,何必做什么储君?我看二圣临朝、二帝共治也不是不行。”
“我们清微宗的船坚炮利厉害不假,可不能上岸,想要逐鹿天下,还要靠铁骑,所以这皇帝之位,注定与咱们无缘了,咱们宗主也不在意这个,关键是那道门大掌教的尊位。这才是不是皇帝胜似皇帝。”
便在这时,有人高声道:“副宗主、诸位堂主到。”
原本正在交谈的众人随之一静,举目望去,就见一艘“青龙”正缓缓驶来。
张海石、李非烟、司徒玄略、李道师、陆雁冰、李如剑、陆时贞都在船上,他们是从邻近的方丈岛上过来。
待到“青龙”靠岸,几人下船,众多堂主、岛主迎上前去,纷纷行礼道:“见过副宗主。”
张海石和李非烟微微点头示意。
两人都是清微宗的老人,根基深厚,这些堂主、岛主都是多年的属下,也不必太过注重礼数。
两人相隔三丈分开站定,在两人身后迅速变成两个阵营,好似文武官员分列左右。
站在李非烟身后的是李道师、李如剑、司徒玄略,站在张海石身后的是陆雁冰、陆时贞,以及被张海石特意叫过来的司徒秋水。
司徒秋水不是堂主,甚至连岛主也不是,只是个执事,却站在极为靠前的位置,有些忐忑不安。早在前几天就传出消息,那位四婶很喜欢她,在宗主面前说了许多好话,所以宗主想要见见她。
她去问过父亲,父亲起初什么也没说,最后感叹了一句:“宗主志在天下,不想长久执掌清微宗,这是要提前物色年轻新人了。如果真有那一天,司徒家说不定还要靠你。”
司徒秋水听完父亲的这番话,有些明悟,又有些惶恐。她知道那位四婶很喜欢自己,却不知道会产生这样的深远影响,她更不明白自己怎么突然就要扛起司徒家的千钧重担了。
不过有一点她很明白,随着这位四叔重返清微宗,清微宗要变天了。
第一百零九章 恭迎宗主
此时蓬莱岛的港口已经满满当当,桅杆如林,船帆如云,不过许多人都是乘坐小船登岸,最靠近码头的那块水域还是空空荡荡,没有半艘船敢于逾矩。
多少年了,这个地方始终是宗主座船停泊的地方,哪怕众多岛主和堂主很少踏足蓬莱岛,哪怕换了个宗主,仍旧记得清清楚楚,用李道虚的话来说,这就叫规矩。
张海石招手示意司徒秋水站到自己身旁。
司徒秋水大为惶恐,却又不敢违背二伯的意思,只能小心翼翼地上前,稍稍落后半个身为,规规矩矩。
陆雁冰看了眼司徒秋水,脸上看不出什么,只是眼神略有晦暗。
到了如今,司徒家还想高出陆家一头吗?
她不明白两位师兄到底是怎么想的,竟然如此看重司徒秋水,总不能将清微宗的重任交到这么一个黄毛丫头的手中。同时她又暗暗埋怨起秦素,亏两人还是多年的闺蜜呢,竟然胳膊肘向外拐,不给自己说好话也就罢了,还给自己使绊子。
不过陆雁冰却是忘了一点,并非秦素不仗义,而是她到底是什么品性,李玄都恐怕比秦素更清楚。再有就是,这段时间以来,陆雁冰一直跟随在李玄都左右,李玄都又不是没有眼睛,自己会看,就算秦素说了,李玄都也不见得会信。
其实陆雁冰的这种心态,正是李玄都所担忧无奈的。都是他的属下,都对他忠心,可两人有了矛盾,便有些难以处置,关键在于李玄都是个念旧情的人,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他做不到大义灭亲。
这其实也是李道虚的难处,而李道虚的应对方式便是为双方划下一道底线,只要在底线之内,李道虚便不闻不问,谁要按捺不住,第一个越线,李道虚便直接出手将其拿下。如此一来,没人会说李道虚偏心,而且都有求于居中裁决的李道虚,可结果就是双方的争斗更为隐蔽激烈,暗流涌动,又都有求于李道虚,形成揣摩上意、逢迎上意的风气。
有人说纳头就拜的戏码十分虚假,其实半点不假,纳头就拜只是个形式,拜一拜也不少块肉,这边说些场面话,那边做些面子功夫,这边画个大饼,那边表表忠心,花花轿子一起抬。关键是心里怎么想的,这才是关键。
眼下的清微宗,哪个不对新任宗主表示恭顺?与所谓的纳头就拜也没什么区别了,可这又能说明什么呢,所有人都对李玄都忠心耿耿?所有人都将李玄都奉若神明?恐怕不见得。
这还是清微宗,还有更大的道门,现在凡是道门中人都是一口一个“清平先生”,可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李玄都能否真正整合道门,使其不再相互内斗厮杀,而不是短暂的因利而聚,也是个未知数。如果李玄都不在之后,道门又四分五裂,继续争斗厮杀,那么所谓的整合道门又整合在什么地方?
当然,这需要极为漫长的时间,可能需要几十年上百年,甚至还要后人的努力,李玄都未必能看到那一天。
张海石目视前方,向身旁的司徒秋水说道:“秋水,你似乎很紧张。”
“是。”司徒秋水没有强装镇定,“有人说我要青云直上了,我却觉得自己还有许多不足,无法担当大任,所以我害怕辜负二伯、爹爹、姑祖母、四婶的信任。”
张海石不由笑了一声,:“偌大一个清微宗,哪里就需要你一个小丫头担当大任了?当我们这些人都是摆设吗?你四叔看的是以后未来,我和你姑祖母都已经老了,你四叔要兼顾的事情太多,你三叔、六叔又犯了大错,所以他要在你们这辈人中选人培养,正巧你四婶提到了你,对你多有夸赞,你四叔便动了心思,打算见一见你。所以你不要紧张,年轻时犯错是常事,谁能不犯错呢?关键是以后走到了高处不要犯错。”
司徒秋水稍稍松了一口气,心情逐渐平静下来。
张海石又瞥了眼一直沉默不语的陆雁冰,加重语气:“冰雁,我刚才提了秋水的三叔、四叔、六叔,唯独没提你这个老五,你不太高兴是吧?”
陆雁冰吃了一惊,赶忙道:“二师兄这是哪里的话,我是在想祭田的事情,要说耽误了宗主师兄祭祖,我可是吃罪不起。”
张海石是看着陆雁冰长大的,哪里看不穿陆雁冰的心思,语重心长道:“清微宗不是一个人的清微宗,就算是老宗主,也有文公等人从旁协助,紫府担任宗主,还要我们这些人协助。且不说日后是谁担任宗主,总不能是个光杆宗主吧?”
被戳破心思的陆雁冰不知是不是真心,总之还是满面羞惭,低下头去:“二师兄教训的是。”
张海石不再多言,目视前方。
另一边,李非烟与李道师却是两相无言。无论是两人的容貌,还是两人的相处方式,都很难让不知情之人认为他们其实是一对夫妻,而且还是多年的老夫老妻。
当年大小李两位夫人,无论是清微宗自己人,还是江湖上的外人,都公认李卿云的姿容要胜过李非烟,反而是李道师的相貌更在李道虚之上,甚至是冠绝整个清微宗,在江湖上也是鼎鼎有名的美男子,被誉为“玉面剑仙”。只是到了如今,李非烟还是一如当年,李道师却是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了。
其实早在新婚之初,两人还算得上琴瑟和谐。导致两人决裂的根本原因是李家内部的派系斗争。李道虚虽然是李家女婿,但他身为一宗之主,不屑也不会做哪个派系的领袖,他要做的是居中平衡,所以女婿一派的领头人便成了李道师。在李卿云死后,李家内斗加剧,李非烟公然反对李道虚,在这个时候,李道师选择支持李道虚,而不是妻子李非烟,两人因此而决裂。
当然,表面上的直接原因是李道师被李非烟“欺压”多年,不堪忍受,要一振夫纲。秦素玩笑说李玄都是秦家赘婿,没人会当真,也没人觉得秦素会压在李玄都的头上,可李道师却是实实在在的李家赘婿,这其中的苦楚,就只有李道师自己知道了。
可话说回来,这也怪不得李非烟,如果不是李道师不计尊严地对她大献殷勤,她也不会嫁给李道师。李道师因为娶了李非烟而成为李道虚的连襟,由此跻身清微宗的高层,如今却又反过头来认为李非烟欺压自己,这就是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了。
归根究底,清微宗的派系争斗,不能归罪于李道虚,因为这是清微宗一直就有的病根,绵延千百年之久,只能说李道虚本有可能根除这个病根,可他却因为各种原因选择了无动于衷。
到了如今,李卿云不在了,李道虚也已经离世,只剩下夫妻二人,难免生出如此争斗为哪般的感慨。
不过李非烟不仅是个刚强的人,也是个乐观的人。姐姐死了,她没有哭哭啼啼,而是直接找李道虚算账。被困镇魔台,也算不得什么,就当看风景了。至于李道师,她还真不放在心上,更不会像个怨妇一般,整日就是他怎么伤我了,我如何如何看不开、放不下,一辈子都困在这点男女之事中,美其名曰“樊笼”。对于李非烟来说也简单,愿意过就听我的,不愿意过就一拍两散,眼不见心不烦。还要纠缠不休,就手底下见真章。
在这一点上,李玄都也受了李非烟的影响。
李非烟忽然道:“见过了紫府,你就打算养老?”
李道师道:“总之,我是不会再做这个天魁堂的堂主了,若是新宗主不愿意让我闲着,让我去做个岛主,我也没有意见。”
李非烟轻哼一声:“太便宜你了。”
李道师默然不语。
李非烟接着说道:“你是该庆幸,如今紫府变了许多,有容人之量,又是在这个关口,要善待老宗主留下的老人,稳定人心。否则就凭你过去做的那些烂事,紫府把你按在水牢之中也不冤枉。”
李道师开口道:“我知道。我还知道,他也是看在你的面子上,不管怎么说,我们毕竟是夫妻,我去坐牢,你的脸上也不好看。”
李非烟冷然道:“我不需要这个面子。”
李道师闭上双眼,不再说话。
便在这时,一艘白龙楼船破开重重云气,从空中缓缓落下。
所有人的脸色都是一肃。
白龙楼船落在那片单独留出来的水域中,一男一女走下楼船。
所有人一同行礼道:“恭迎宗主。”
来人正是李玄都和秦素。
李玄都没有倨傲到坦然受礼而不为所动,而是双手抱拳还礼,朗声道:“有劳诸位久候多时,玄都惶恐。”
李玄都带着秦素走向朝自己迎来的李非烟和张海石。
面对这两位亲长,李玄都没有摆什么宗主架子,歉然道:“何劳师兄和姑姑亲自等候。”
张海石笑道:“礼不可废,你就任宗主之后第一次回宗,我们要是不露面,别人还以为我们两个不服新宗主,又要生出事端。至于以后,等我们隐退养老了,你便是请我们来,我们也不来了。”
第一百一十章 新主旧事
李玄都穿过人群,走得极为缓慢。
因为每走一步,都会有人向李玄都行礼,李玄都也会放缓脚步,向对方回礼,并叫出对方的字号。这便是李玄都这段时间的功课了,将诸多堂主和岛主的姓名字号全部对应画像牢记心中,此时便派上用场,凡是被李玄都叫出名字之人,或是受宠若惊,或是与有荣焉。
李玄都穿过人群之后,与秦素、张海石、李非烟等人走在前面,其余众人根据身份高低,依次跟随身后,往八景别院行去。
如今的八景别院焕然一新,大门敞开,恭敬它的新主人。
李玄都在别院前停驻脚步,抬头看了眼门上高悬的牌匾,没有多说什么,既没有赞同,也没有扫了众人的好意。
毕竟是一番好意,伸手不打笑脸人。
李玄都收回视线,走入八景别院的大门。
在他身后的众人也只当新宗主在缅怀过往,并未深思。
八景别院占地极大,真境精舍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所以这次并非是去往真境精舍,而是直接前往八景别院的正堂。
八景别院的正堂不同于青领宫,青领宫是正式议事场所,最上方只有宗主宝座,然后是其他人分坐左右。
可八景别院其实是住处,所以这正堂与普通人家也没什么区别,布局中规中矩,正对门口的靠墙位置摆放一张长条案,条案前是一张四仙方桌,左右各放置一把太师椅,也就是主座。两侧摆放对称的几和椅,也就是从座。
李玄都和秦素坐在左右两个主位上,张海石和李非烟分别坐在两人的下首位置,其余人分而落座,只是椅子不够,其余人只好委屈些,站在椅子后面,比如司徒秋水此时便站在自己爹爹司徒玄略的身后。
李玄都没有正襟危坐,也不故作轻佻,就像平常落座那般随意,环视正堂一周,开口说道:“今天不议正事,只是说些家常,只是椅子不够,茶水也不够,还请诸位见谅。”
众人很给面子地皆道无妨。
不过这也不能算是假话,因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能够走进八景别院,的确是一种荣幸。
李玄都有意放满了语速:“在座的,或者站着的,都是自家人。我们这一家子,可真是浩浩荡荡的一大家子,不算那些记名附庸之人,核心弟子就有好几千人。所谓宗主,就是一家之长,要管理好这一大家子,用儒门的话来说,这就是君臣父子。”
所有人都是一震,这番话让他们不约而同地想起了八景别院的上一位主人李道虚,过去全宗上下在私下里都喜欢称呼老宗主为老爷子,这个称呼无疑就是儒门中“君父”之说的延伸。李玄都此时说的内容,说话的方式语气,都与李道虚大有关系,这又不由得让人想起李玄都和李道虚这对父子之间的矛盾,虽说李道虚将宗主之位传给了李玄都,但不意味着这些矛盾便不存在了。
除了张海石和李非烟,所有人都有些心中没底。
李玄都自嘲道:“论年龄,在场的大多数人都要年长于我,有些已经为人父为人母,甚至有些已经为人祖,我一个没有子嗣的人来谈论什么父子,未免有些可笑。”
在场之人没人觉得可笑。
李玄都道:“可父子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人,未必所有人都是为人父,可所有人都是为人子,父子之间的关系,不仅仅取决于父亲,也取决于儿子。”
有写人低下了头,有些人屏住了呼吸。
李玄都说道:“推及我们清微宗,所谓的宗门,其实并不高明,以师徒传承为纽带,师徒如父子,说到底还是家长制度,宗主和弟子的关系,说到底还是父子的关系。过去的时候,我是儿子,现在我是父亲。过去的时候,我是儿子,现在老爷子走了,我变成了父亲。”
低头之人把头低得更下了,唯恐有一丝表情流露。
“我和老爷子的争端,诸位都有耳闻,甚至亲身参与其中。”李玄都话锋一转,“那时候的我写了个东西,在其中大加指责老爷子,老宗主让三十六堂主合议我的罪过,就在八景别院的静心堂中,我也进行了自辩。”
此言一出,参与过那次论罪的堂主们的心都一下子悬到了嗓子眼。
不知过了多久,李玄都才接着说道:“我至今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二师兄问我:‘你向老宗主谏言,引得老宗主勃然大怒,说你出言不逊,且不论是否有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