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客栈-第10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玄都扳过秦素的身子,让她面对着自己,然后用双手托住她的脸颊:“哪里都好看。”
第一百零七章 派系
陆雁冰返回齐州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购置祭田,对于她来说,这才是紧要大事,不能有半分差池。不过也不必她亲自出面,作为天罡堂的堂主,又是做了多年的五先生,自有属下心腹替她操办,只要拿着她的名帖去依次登门拜访。若非李玄都执意要公平买卖,不欠人情债,不落人口实,陆雁冰都觉得不必花什么银钱,那几家多半会主动奉上。
另外,就是陆雁冰亲自“护送”着李元婴、谷玉笙、楼心卿等人返回东海三仙岛,蓬莱岛和方丈岛地位较为特殊,于是三人便被暂且安置在瀛洲岛的天罡堂中。这其实也是陆雁冰有意为之,当年李玄都失势,便隐居在瀛洲岛上,如今陆雁冰将李元婴也安置在此地,用心颇为不良。
不过这正是陆雁冰的风格,她本就不是什么君子,而是随风摇摆的墙头草,当初李元婴当权的时候,更为看重李太一而轻视陆雁冰,谷玉笙也不把陆雁冰当一回事,陆雁冰可是记在心里的。
到了如今,陆雁冰越发感念四师兄的好,什么叫异父异母的亲兄妹?这就是了。虽说教训自己的时候不留情面,但有好事也不会忘了自己,哪里像三师兄,假惺惺的,有用的时候就是兄妹,没用的时候便不认这个师妹了。
然后陆雁冰又见了张海石、李非烟、司徒玄略、李道师等清微宗高层人物,告知了李玄都的行程。
如果不出意外,新任宗主李玄都会在腊月二十八返回清微宗,在三仙岛停留一天,于腊月二十九返回北海府李家,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后才会再返回清微宗,至于他会在清微宗停留多长时间,视情况而定,不会早于二月初二青龙节之前离开清微宗,最晚则有可能要数月时间。在此期间,李玄都也会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拜访东华宗、社稷学宫、圣人府邸、齐州总督府等等。
对于这个行程,清微宗众人并不意外,几人商议之后,将其通报下去,令全宗上下准备迎接新宗主,主要是青领宫和八景别院,要做到焕然一新,不染尘埃,显现仙家气派。
这当然不是李玄都的本意,他自小便在三仙岛上长大,青领宫和八景别院到底是什么样,他比绝大多数清微宗弟子更熟悉,是新是旧,他也大概心中有数,何必来做这些官面文章。这其实是陆雁冰的“揣摩上意”,只是清微宗众人也都认可赞成,可见并非仅仅是一个陆雁冰的问题,而是风气如此,这也是当初李玄都劝谏李道虚时指出的清微宗弊端之一。
不过这个弊端只是疥癣之疾,真正让李玄都感到头疼的是清微宗内部的众多派系争斗。
清微宗内部派系十分复杂,以家族姓氏来划分,自然是李家最为势大,其次是代代皆有人杰的司徒家,然后是陆家,最后才是其他姓氏。不过李家并不是铁板一块,其中又分为嫡出、义子、女婿等等,比如李非烟便被视作嫡出一派,而李玄都、
李元婴都是义子一派,李道虚和李道师则是女婿一派。这三大派系之间,更是牵扯不清,有的是夫妻,有的是父母子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之间总有着各种亲缘关系,很难真正分清一个人到底属于哪个派系。
除此之外,其他几家也与李家大有渊源,拿司徒家来说,先后两代家主分别是司徒文台和司徒玄策,此时司徒家族一直是紧紧依附在李道虚的周围,而在司徒玄策死后,随着李道虚开始着手培养继承人,司徒家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裂。一部分追随新家主司徒玄略,仍旧依附在李道虚周围,而另一部分却是选择跟随张海石,毕竟司徒玄策生前与张海石关系极好,张海石更是登堂拜母,仿佛一家人。
除此之外,司徒玄策作为李道虚钦定也是全宗上下公认的下任宗主,李家也不乏效忠之人,就好似东宫势力,这些人在司徒玄策身故之后大多归到了张海石的麾下。
张海石虽然不属于三大家族之一,却差点做了陆家的女婿,张海石看着陆雁冰长大,多次庇护陆时贞姐弟二人,都可见端倪。那么陆家在缺少一个当家主事人的情况下,也是以张海石为马首是瞻。
如此一来,张海石就变得极为势大,成为李道虚之下的清微宗第二号人物,李元婴若无李道虚的支持,根本无法与张海石抗衡。
不过张海石因为各种原因无意出任清微宗的宗主,他一生无子无女,除了大师兄司徒玄策之外,最为亲近之人就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师弟李玄都和师妹陆雁冰,无奈陆雁冰烂泥扶不上墙,他便选择扶持李玄都成为新任宗主,接替当年司徒玄策的位置,这便是当年在清微宗中显赫一时的“四先生党”的由来。
当时的李道虚已经生出厌世之心,在没有更好接班人的情况下,他也不介意看看李玄都能否担当起重担,故而对此的态度是听之任之。
李玄都倒也争气,先是在江湖上闯下偌大名头,又在机缘巧合之下与张肃卿有了交集,于是便有了后来的种种之事。
当时张肃卿正是权倾朝野,许多墙头草看到李玄都似乎有可能成为当朝宰相的女婿,纷纷依附,四先生党势大一时,似乎就连李道虚也要让其三分。
只可惜天宝二年的帝京之变,一场大败,最后还是要李道虚亲自出面收拾残局。此事之后,总要有人担责,李玄都责无旁贷,一无所有,只能在张海石的羽翼庇护下“苟延残喘”。曾经占据了清微宗半壁江山的四先生党也土崩瓦解,司徒玄略得以整合司徒家,成为名副其实的司徒家家主,张海石手中只剩下陆家的势力,可以算是陆家的家主。
李家一片乱象,李元婴趁机起势,拉拢部分李家人,在李道虚的支持下,成为宗主。李太一也开始崭露头角,许多李家之人暗自下注在李太一的身上。
如此一来,形势本来已经渐渐明朗。
如果不出意外,李元婴或者李太一迟早能整合李家,其中胜者在司徒家的支持下,成功掌握清微宗,张海石一人孤木难支,只能默认。
可随着李玄都东山再起,以及李非烟重新回归清微宗并与张海石联手,一切又生出种种变数。
若说谁能挑战李道虚在李家的威望,非李非烟莫属,因为她是正统李家之人,被视作嫡出。她被困镇魔台,嫡出一派群龙无首,可随着她的回归,嫡出一派又重新有了头领,聚拢一处。而女婿一派的领头人物李道师虽然有心偏向李元婴,但先天矮李非烟一头,被李非烟处处压制。
关键是李玄都一天天势大,李道虚的态度暧昧不明,使得许多四先生党旧人又生出活泛心思。原本看似稳固且最为势大的义子一派直接一分为三,分别支持李元婴、李玄都、李太一。
这一切都源于李道虚的不作为,他完全可以压制这些派系争斗,可他什么也没有做,只是冷眼旁观。李玄都对此原本是有怨言的,可随着李玄都来到李道虚的位置上,他忽然发现,李道虚的倦怠其实是有道理的。
当初道门南北和谈,李玄都将李元婴和李太一赶出清微宗,扶持陆家的陆雁冰、陆时贞上位,又以李家嫡出一派的李如剑代替了义子一派的李如冼。至此,李家的嫡出一派、义子一派、以张海石为首的陆家都已经选择支持李玄都。女婿一派和司徒家以李道虚为马首是瞻,随着李道虚正式传位给李玄都,也不存在什么问题。
如此看来,李玄都可谓是众望所归。
可李玄都并不如何高兴,因为那些派系争斗并未消失,仍旧存在,只是攻守之势异也。比如李元婴当权时期要忍气吞声的陆家,如今可谓是扬眉吐气,而李道师为首的女婿一派和司徒家,许多人都惴惴不安,担心陆家和李家嫡出一派趁机反攻倒算。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李玄都可以压制这些派系争斗,却无法消弭,甚至无法从根本上缓和这些争斗,他的每一次压制,其实都是在加深这种矛盾和裂痕。
李玄都能去制止陆家的反攻吗?不能。陆家也有话说,当年你落魄时,我们陆家不离不弃,如今你上位了,这不是我们该得的?若是李玄都真这么做了,那便寒了人心,一个刻薄寡恩的名声是逃不掉了,陆雁冰和陆时贞等人如何看李玄都?甚至张海石也要生出不满。
这还仅仅是一个陆家。
还有司徒家、李家三大派系。
所以李玄都能明白李道虚晚年时为何厌世倦怠了,无处下手,收效甚微。李道虚可以通过自己的威望和各家之间的矛盾将诸多派系玩弄鼓掌之间,却不能消弭这些矛盾,这才是关键所在。
所以李玄都这次返回清微宗,深感道路艰难。毕竟清微宗不是帝京城,都是自己人,便不能随意举刀拔剑,更无法快刀斩乱麻。
第一百零八章 船坚炮利
自从李道虚搬入八景别院之后,蓬莱岛就成了类似禁地所在,除了天魁堂弟子,终年不见几个人影,大多数时候安静得像一座无人之岛。
在天宝八载岁末腊月二十八这一天,打破了蓬莱岛多年的平静。
一轮红日跃出海面,照亮了蓬莱岛,可见蓬莱岛的港口中已经停靠了各种各样的船只。
有传统的宝船,有西海色目人的帆船,甚至还有几艘楼船。
这些大船如同一座座小城整齐排列,当真是桅杆如林,船帆如云,遮天蔽日。
大部分船只都配备了火炮,黑洞洞的炮口面向岛外,当初牝女宗攻打玄女宗的船队与这些大船比起来,便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
陆地之上,辽东铁骑首屈一指,可以与金帐铁骑野外交战而不落下风,甚至犹有胜之,可到了海上,便是清微宗的天下。如果清微宗愿意,甚至可以从海上封锁从辽东到岭南的所有港口,这也是清微宗敢于让所有进入东海的商船必须购买令旗的底气所在。
不过此时聚集在蓬莱岛的船只还只是清微宗庞大船队的冰山一角而已,事实上清微宗高层并未在今天调动船队,这些只是各位岛主、堂主、长老的座船而已。
当年无忧谷一战,清微宗败于太平宗之手,不得不离开太平山,一路向北来到齐州,可惜齐州乃是儒门发源之地,并无他们的立足之地。他们只能来到继续向东东海之滨,征服了盘踞各个海岛的海贼,占据了这些岛屿,并且从投降的海贼手中学会了航海造船的技术,虽然清微宗主要继承了墨家游侠派,但也多少涉猎了墨家后学,以此基础开始不断发展,经过这么多年的传承,清微宗的造船术已经是首屈一指。
根据上一次清微宗统计,不算普通商船,清微宗共有配备火炮的“快船”六十余艘,“大船”三十余艘,武装商船一百余艘,其他小型船只不计其数。
“快船”和“大船”相比,“快船”要小很多,体型窄长,船舷较低,完全取消了前船楼,而缩小了后船楼,战船的重心大大降低,可以装备更重的火炮而不至于影响船身的稳定性,被命名为“青蛟”。
“青蛟”的航速高,灵活性好,不过船舷低矮,如果被敌人接舷则必输无疑。但是“青蛟”赌的就是一个“快”字,如果被逮住,当然不是对手,但如果逮不住,那“青蛟”就能凭借速度和火炮射程优势大占上风,有些类似于金帐韩国的轻骑兵游斗疲敌战术。
“大船”又被命名为“黄龙”,船身巨大,速度稍有不足,更为坚固,每艘船配备火炮五十门,虽然不如“青蛟”那般灵活,却是运送兵员和接舷战的利器,类似于陆地战场上的重骑兵。
在许多时候,“青蛟”只能击败对手,却不能靠近俘获对手,因为火炮虽然在海战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想要让炮弹如“凤眼子”那般直接炸裂的技术尚且不
足,有炸膛的危险,而实心弹不足以直接击沉一艘大型战船,所以不管什么时候,接舷战和近战仍旧极为重要,这时候就要“黄龙”出动,一锤定音。
至于武装商船,顾名思义,平常时候就是商船,不过也配备火炮、火铳,船员们随时可以拔剑作战,乃是清微宗仗剑行商的标志代表,被称作“紫螭”,必要时候可以跟随“黄龙”和“青蛟”作战,或是追击,或是护卫,好似群狼。
李玄都和陆雁冰佩剑的名称也是由此而来。
最后就是普通商船,只能对付普通小股海盗,遇到战船基本没有还手之力,被称作“红鲤”,有些“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意思。
除此之外,李道虚在最近几年还下令秘密建造了十艘新式船只,暂定名为“青龙”,综合了“青蛟”的优点,在“黄龙”的基础上作出了一定改进,吃水更深,全长二十余,可以携带一百门火炮,其中二十门六十斤火炮,八门三十斤火炮,三十二门二十斤火炮,其余小炮也有十斤,可承载八百余人。
有这支船队在,若是清微宗不同意辽东借道,辽东大军想要来到齐州,只有一条路,那就是从陆地打穿整个直隶,因为海战没有半分胜算。
当然,若是清微宗同意借道,帮助辽东运送大军,辽东大军甚至可以直接从江南登陆,所谓的江防也成了摆设。
据说帮助清微宗打赢三场海战的关键人物司徒文台还有过“白龙”和“应龙”的设想。尤其是“应龙”,大如山岳,身披重甲,好似海上城池,可惜随着司徒文台早早身死,已经无人可知。再加上后来李道虚和司徒玄策逐渐将宗门重心转向了陆地,就只剩下两个空名而已。不过就算是“青龙”,也已经足以称霸四海,从辽东三州到凤鳞州,再到江南、岭南,乃至于遥远的婆娑州,无人能挡。
此时还不断有船只朝这边赶来,有些是结伴前行,有些是孤身前来,就好似帝京城中文武百官骑马、坐轿、乘车,只是坐船而来的气派更大就是了。
东海一百零八岛星罗棋布,有些时候想要见上一面也不算简单,所以许多人已经是许久不曾相见,下船之后少不得一番寒暄客套、相互攀谈,码头上随处可见三三两两交谈之人。
不过近水楼台的几位上三堂正副堂主还未现身,两位副宗主也未现身。
趁着这几位有资格在八景别院议事的核心人物还没到,众人议论不已。
“陆兄,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四先生这次终于得偿所愿,依你看来,日后的局势会如何变化?”
“时至今日,‘四先生’这个称呼已经不大妥当,还是称呼宗主为好,最不济也要称呼一声‘清平先生’,或是‘紫公’,方显亲近恭敬。”
“陆兄说的是,是我疏忽了。那么陆兄觉得,宗主这次回来会有哪些举动?”
“腊月初三,‘天刀’现
身帝京,亲自为宗主保驾护航,这其中的关系已经不必多言。如今宗主执掌清微宗,必然要投桃报李,帮助岳父谋划大事了。”
“谋划大事……莫不是秦龙城真要做皇帝?”
“老兄莫不是忘了,西北的澹台武阳早已称帝,秦家想做皇帝又有什么奇怪?难道澹台武阳做得,秦龙城就做不得?没有这样的道理吧。”
正如李道虚被称作李北海,秦清被称作秦龙城,澹台云的祖先是圣人弟子澹台灭明,祖籍齐州武阳县,故而被称作澹台武阳。
“仅仅是辽东一家,便已经让帝京城中提心吊胆,若是再有我们清微宗的助力,嘿嘿……”
“如果秦龙城果真做了皇帝,又置我们宗主于何地?总不能封宗主一个驸马之位。自古以来,有皇太子、皇太弟、皇太女、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