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霜刃裁天 >

第3章

霜刃裁天-第3章

小说: 霜刃裁天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屁,都这么多年了,怎么从没听人说过这个规矩?你们都走吧,到时我连本带利一文钱都不会少的。”这是柳家最近第三次上门了,林岩已经有些不耐烦了。

    “林岩,你再想想,你那几亩地,今年的稻子就算全卖了,也卖不到二十两银子,你还是还不上钱。再说明年呢?后年呢?日子总是要过的,柳老爷放话出来了,只要你把那六亩水田加上那两间破房子都卖给柳家,每亩地的价格可以加到三十两,另外年底的税也不用你来交。我们知道你身手不错,如果你愿意,柳家还可以雇你作护院,每月五两纹银,总好过这田家汉子。”

    “别废话了,老子什么都不卖”

    “林岩,你也知道这里的稻田都已是薄田,一亩地最多只能卖二十两,你那间破房子再出你五十两,柳家可是给足面子了,你莫要再不知足……”

    “滚滚滚……”

    “嘿嘿,那就别怪兄弟们不客气了,大家都进去看看有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那群大汉不由分说都准备闯进屋去,更有一人直接一脚踹飞了木门。

    “谁敢!”林岩父子两人几乎同时大喝,林川更是推了一把踹门大汉的肩膀,一跨步拦在其身前。那林川今年已是十六,七尺身高不逊父亲,但与那大汉仍是差了半头。那大汉有些气急,一掌就向林川脸上拍下。林川恼他踢坏大门,也不躲闪,右脚朝天一蹬,后发先至,踹在那大汉的胸口,只见那大汉闷哼一声,倒飞出去两步,头前脚后,面孔朝下,直直地被踢趴在林川脚下,其他人见状正欲群起而殴,有两个更是偷偷抽也匕首,不过为首书生模样那人一收折扇,恨恨地说了句:“扶起黑皮,走人。”只是不知为何,转身嘴角却翘起一个不易察觉的弧度……

    林岩看了看儿子,有些得意又有些焦虑地说道:“以后能不出手就别出手,有爹在。”

    林川的母亲急急从内屋跑出,只是抱着儿子,看了眼林岩也不敢说话。    “妈,别担心,我们又不犯法,打架他们也不禁打,等会你们先吃饭吧,我去杨叔那里练功,顺便找少爷玩。”

    林川赶到草庐那里时已近黄昏,多日来难得一见的斜阳刺破无边的云层,如万柄光剑直直射在白练山如虹的瀑布之上,磅礴的水花裹着一层光幕,如晶石一般四下飞溅,深潭之上一道彩虹煜煜生辉。只见瀑布中央一个浅浅的身影正在快速沿光滑的山壁向上攀爬,离瀑布顶端只余五六丈距离。“嗖——”,一声轻响划破水幕,自潭边急速向瀑布上的身影飞去,原来是潭边坐在轮椅上的杨战向那身影用力掷出了一枚鹅卵石。

    杨战在黄荃和齐舟母子照料下,尽管余毒旧伤已无法痊愈,但身体状况仍是好了不少,况且他本来就是武道高手,这一掷竟是外裹真气、劲力十足,眼看就要击中那身影的后背,却见那身影背后似长眼一般,一扭腰,鹅卵石从其肋旁射入瀑布,”噗”地一声,激起一朵水花。

    杨战一击不成,又“嗖、嗖、嗖”连环掷出三枚石子,一枚仍是打背部,另两枚各在其旁边一尺,将闪避之处封死,后掷的石子一下子加速,三枚石子竟然同时抵达那道身影。那身影在闪躲的时候也不停下攀爬的脚步,听到石子将近,也不管身侧的石子,只是腾出一只手来,用力向后拍在那枚中间的石子上,借势向上一窜,到达瀑顶,然后任由水流将其冲向二十丈下的水潭,堪堪到水面之时,只见他一个团身翻转,然后绷直脚尖,直直插入水底。

    须臾后,一名健硕男子,跃出水面,走至轮椅旁边,怪叫道:“三叔,你要取我小命啊!”然后摊开一只发红微肿的手掌给轮椅上的杨战看:“你这次到底使了几分真气?是不是还想再看我多摔昏一次啊?”

    说话者正是现年十七岁的贺齐舟,光着膀子的齐舟身材修长,较之林川约莫还高了一寸,肌肤白晰,浓眉小眼薄唇,牙齿还是那么地洁白整齐,大口呼吸之间,一身健硕的肌肉若隐若现,虽不如何俊美,倒也是耐看的面相,浑身上下透着勃勃英气,不过微圆的小脸仍显得稚气未脱。

    一屁股坐地上的齐舟更是显得无赖,细声说道:“三叔,您看,我手也受伤了,今天挨打的功夫能不能暂停一次?”

    “不行,你那身皮可是比山上的野猪都要厚上几分,还好意思说。现在就练,练好去找老黄涂药推拿,林川,你先去练剑吧。”杨战从来也不是个讲情面的人。

    所谓“挨打的功夫”就是杨战坐在轮椅上,贺齐舟站在其身前一块直径三尺的石板上,杨战持一根三尺长的竹杆进攻,贺齐舟站在石板上闪转腾挪,上下格挡,这也是陆宝根当初交待下来的练功法门。想那陆宝根除了偶有书信往来,已有六七年未曾来过。

    自从十年前离开后,之后三年陆宝根又陆续来了几次,根据齐舟的练功情况调整了一些吐纳法门,贺齐舟的那套掌法已经练得无可指摘,但由于一直未曾通脉,很多稍微高深一点的功法都没法练,所谓武功密籍就是招式加上内功心法,因为发力、出招都要结合真气流转,木头一根的贺齐舟就只能练挨打和躲闪了,当然如果能想办法突破杨战的进攻,发起反击,只要触碰到杨战,甚至摸到那架轮椅,就能提前结束挨打,虽然这种事情很少发生,但聪明顽强的贺齐舟也曾做到过好几次。

    陆宝根本身就教务缠身,加上也实在没什么东西需要他亲自去教,就准备等齐舟差不多二十岁时再来看看。如果齐舟那时能通个一脉两脉,再开始传授功夫也不迟。不过他每次来都会挑一些茅屋内的功法书籍让齐舟先学起来,自己再加以讲解。这些书籍与京师国子监武备馆的藏书同出一脉,但这里的藏书很多都有杨征兄弟的批注和修订,对一些花哨的招式去繁就简,有些深奥的内容会深刻剖析,因此就算贺齐舟不会用,但也能理解,加上陆宝根和杨战的指点,十年功夫,小齐舟差不多看完了大半的藏书。

    杨战更是会用书中的招式,用三尺竹杆来摸拟,随着小齐舟的成长,不断加快出招速度和力度,今日杨战更是用上了七分气力,半柱香的时间,就已出手三百余招,有剑刺、刀劈、棍扫、指点……,只见那贺齐舟上窜下跳,好不狼狈,实在躲不掉就用岩石一般的双臂格档,更有几次碰上躲无可躲的刀剑招式,居然用三指去捏剑刃,用双指去弹刀身。不过身子被竹杆击中的啪啪声仍不时响起,贺齐舟根本就不敢跳出石块,因为只要一出圈,就要重新来过,这是杨战雷打不动的规矩。好在“挨打”也就一柱香的时间,结束后,贺齐舟一下子瘫倒在大石板上,再也不愿动弹一下。

    “今天被剑刺中要害两次,手脚各被砍断一次、夺刃有两次没捏准,至少会被削去三根手指,小子,你今天可不怎么样啊?就这样还想进武备馆?痴人做梦!”杨战不紧不慢地说道。

    “三叔,不带你这么耍赖的,说好不超过五百招,今天至少得有六百招了吧?还有五十招我都没见过,你还这么用力,你当我神仙啊?我都散架了。我不能进武备馆?你看那“木头”和“山羊”哪次能打过我啊?”

    “木头”就是林川,当年林岩是杨征的亲兵,功夫都是杨征教的,而比齐舟小一岁的林川,则一大半的功夫是贺齐舟教的。林川是细脉中筋的练武胚子,只是不够聪明,私塾的学业也一直不上不下,去年和齐舟一起考秀才,齐舟轻轻松松就得了乡试第四,惊得一直把他当作顽童的老夫子目瞪口呆,而林川则名落孙山了。不过在武道上,林川九岁就开了阳跷脉,去年更是打通了第三脉阴维脉,体内真气充盈、流转无碍。齐舟学来的典籍正好去教林川演练。

    一同向贺齐舟“学武”的还有“山羊”,“山羊”本名杨山,是齐舟大伯的嫡孙,比贺齐舟只小了两岁,但也要叫齐舟一声小叔。杨家老太爷已多年不管家事,现在主要是杨山的父亲杨峙在当家,杨峙子女较多,小杨山从小和一些兄弟姐妹跟着家中请的护院学武,与杨家其他子弟不同,最得宠的杨山没有轻视齐舟的贫寒与无赖,也不惧杨战的暴躁,反而从小就喜欢腻在齐舟身后当跟屁虫,直到有一日杨战发现小杨山居然是强筋细脉的天才,大喜之下就叫他跟着林川一起向齐舟讨教,自己也会抽空指点一二。

    杨山十二岁就通了三脉,因为只要通了四脉就算在武道上登堂入室了,但修习内功有几道坎,而通四脉是最大的一道,因通四脉者大多年轻浮躁,最忌操之过急,稍有不慎就会伤及筋脉,影响之后的修行,所以需要明师辅导、护持。因此两年前,杨峙花重金将杨山送入府城,拜在全真名宿元澈真人门下。那元澈为南直隶全真分教教尊,是全真派仅存的几位长老之一,本已不再收徒,但见杨山根骨奇佳,杨峙又为教门贡献良多,就答应收杨山为关门弟子,待打通四脉后,走武举致仕之路,杨山也确实不孚众望,十五岁时就打通了四脉,目标就是在今年秋季的武举大校中进入国子监武备馆,据说在武察司最近公布的武举榜上已经排进了前三十,成了省内名符其实的少年天才,这令一脉不通的贺齐舟无比羡慕,因为贺齐舟最大的人生目标就是通过武举进入国子监再从国子监进入军界。



第五章 齐周一战



说起国子监武备馆那就不能不提起杨征了。当初雄才武略的太祖帝一统中原后仅四年就驾崩了,为了让备受太祖青睐的嫡长孙姜琮继承大宝,太祖传位给了貌似平庸的二皇子,削去了在开国之战中立下奇功的大皇子、六皇子兵权,临走前更是屡生大案,带走了一大批开国武将。

    姜琮的父亲在位十四年,崇道尊儒,不事兵戈,兴科举、治水患、修漕运、促农业,国力日盛;姜琮二十二岁继位,定国号元禧,继位时已监国三年,有太祖遗风,一改父亲的无为国策,进一步集权中央,去宰相,裁尚书、中书、门下三省,设内阁总揽六部,重设枢密院掌天下兵马,收缴地方兵权,派督府掌管全国一十六行省。

    元禧六年,齐国已一统中原二十六年,仓廪实、兵甲盛,神州只知齐国而不念故国,南方的安南国、西陲土玉浑国也相继称臣纳贡,留在姜琮心中的只有一根尖刺了。那根尖刺就是夹在周国和齐国中间的北燕。当初齐国逐鹿中原,定下了先北后南的策略,将广陵江以北业已腐化的蛮夷政权尽数驱回北方草原,之后南方诸国大多一战既溃,最后只留下东北角仅一省大小的北燕无法征服;而西北党项族赫连氏乘乱崛起,经连年血战,一统草原三千部落,并仿效中原体制,尊佛重儒,普及汉字、推广科举,大力吸纳中原故国胡汉各族,临朝称制,其势更盛齐国。

    然而二十几年过去,也是无法征服相隔太行山、燕山的北燕。北燕自古乃百战之地,地处平原,人多田广,建国业已百年,中原大战后,之所以能苟存这二十多年,还要归功于一生胆略无双的北燕第六位皇帝慕容千山。中原乱战时,地处一隅的慕容千山韬光养晦,吸纳了大量兵马、财富,并在大行、燕山隘口大量修筑城墙关防,囤精锐步卒以防北周铁骑,同时不惜财力收买周朝权臣,并互开榷场以示好。向南则布以全部的骑兵主力,打退了齐国多次进攻,但从不骄兵冒进,对齐国只称弟,不称臣,并自称愿为齐国守北疆。齐太祖数次大军压境,慕容千山就威胁要举国降周。因忌惮失去燕山屏障,太祖也只得无功而返。

    对中原齐国而言,草原骑兵是数千年来的最大敌人,现在在西北与正北有大山、荒漠、沟壑、长城相阻,且与中原腹地相距遥远,但东北方只要一过燕山,就是一马平川,数日之内就可到达京都洛阳,加上北燕手握十万雄兵,两头摇摆不定,让姜琮如鲠在喉,早在五年前就开始暗暗准备兵马。对周国而言,北燕不仅是直通中原的门户,还有良田万倾,人口数百万,一旦草原有什么天灾,北燕十二州就是一个天大的粮仓。

    正是在这元禧六年,苦苦支撑的慕容千山驾崩,太子慕容虎继位,争储失利的大皇子慕容鹰,因恐遭弟弟杀害,携驻守阴山的七千亲兵投诚北周。慕容虎大怒,要求出资赎回慕容鹰,北周不予理睬。慕容虎随即派胞弟慕容豹增兵北线山防,同时威胁关闭两国榷场。此举正中周帝赫连大地下怀,一月之内齐集八万骑兵,号称五十万,奔赴燕山,由于有慕容鹰为先导,几天之内,连破两道防线。

    慕容虎方知事态严重,招来了真正的猛虎,只得向南齐求援,不曾想却是引狼入室。姜琮哪里肯放过这样的良机,十五日之内,陆续有五万齐骑、二十万步甲渡过黄河北上。北燕南线守将何晟见齐军势大,又得齐帝封燕王的许诺,率两万燕骑临阵倒戈,攻入燕京。慕容虎羞愤自刎,何晟为坐实王位,尽屠慕容王室。正在北线御敌的慕容豹闻讯当即大开国门,率五万燕卒投了赫连氏。由此精锐尽出的齐国周国便直接相对,第一次齐周大战就在燕京城外展开。

    燕京城外,齐国一方有已经渡河的齐骑五万,步卒二十万,投诚的燕骑两万,步卒一万,姜琮更是力排众议,亲率御林军马步各五万,准备渡河引为后援,总兵力达到惊人的四十万,准备一战定鼎江山。雄主赫连大地自幼随父亲赫连雄心南征北战,已登基三十余年,这次更是势在必得,亲率三万王帐骑兵羽林卫驰援。

    齐军主帅骠骑大将军程天河已年逾花甲,但犹能披甲上马,雄风不减当年,是硕果仅存的开国元勋,太祖在位时因忠于当时的太子,且不恋兵权,因此并未遭到清洗,这次被姜琮再次起用,任命为兵马大元帅。而周军则由赫连大地亲自挂帅,遣大将萧挞为先锋,这萧挞武力惊人,所率两万轻骑名为龙卷风,是战力相当于王帐骑兵的周军最精锐部队,萧挞每战必率先冲锋,擅奇袭、突袭,是草原部落闻风丧胆的悍将,当慕容豹打开关门,萧挞率两万亲骑,一天一夜突袭二百里,清晨时分抵达城外,不作休整,直接冲向正在燕京城外扎营的齐军中军。

    好在程天河决非徒有虚名,一得知慕容豹投敌就已经开始备战,发现进兵神速的萧骑后临危不乱,当即遣三万骑兵正面迎战,让城内的何晟率两万燕骑从侧翼进攻,自己率三万齐骑掠阵。可惜貌似神武的齐骑已有二十余年未曾大战,战力远不及北燕骑兵,五万联军在两万龙卷风冲击之下,竟然有崩溃之象。程天河当机立断,交待监军太监吴澄领五万步卒入燕京城加强城防,副帅刘锟率剩余十五万人沿城墙结鹿柴、挖壕沟、搭拒马、布弓弩。自己则亲率三万骑兵加入战局,以八万骑对两万骑。

    见主帅当先,齐军士气大振,三面受敌的萧挞渐渐不支,不得不边打边退,程天河本不想追击,但姜琮视此战为国战,已下了死令,必得北燕全境,只得冒险进攻。萧挞一退五十余里,死伤惨重,但章法不乱,败退三十里后,赫连大地的后续骑兵陆续赶到,加入战局,齐军顿呈败相。何晟一见不妙,更是马上退出战局,见机再降大周,燕齐联军瞬间就被击溃,数万人马四处逃散,死伤无数。程天河一来想为燕京城防争取时间,二来得此大败亦无颜苟活,率亲兵两千骑死战不退全部战死。北燕境内多为平原,极利马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