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刃裁天-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景不长,杨家盛极而衰,杨征死后三年,朝廷中先是暴出杨征杨战兄弟曾被周国军队俘虏的丑闻;继而有人怀疑杨征与他原来的部下也就是齐国最大的叛徒何青山藕断丝连、暗通音信;本来杨征最后一次出关遇刺身亡被皇帝封赏,最后也被挖出真相,原来是私自领兵去搭救旧部,害得齐国损兵折将。朝中群情汹汹,皇帝震怒,杨征的一应封赏全部褫夺,不过念及杨征已死,且杨家世代忠良,就不再株连家族。
巧的是,将军村在十年前又出了一位名臣,名叫柳晋安,现已官至副左都御史;深得朕宠,封赏不断,杨家被褫夺的田地、房产尽数归了柳家。这白练山脚下的一大片官宅,右边一半为杨家,左边一半为柳家,各有几十进的院落。好在柳家念及杨家气运犹存而杨家也惧柳家官声日隆,双方倒也相安无事。
两家青壮男丁多在外当官求学,族内多为妇孺,两家也乐得将子弟聚在一起上私孰、习武艺。随着柳家越来越强盛,而杨家越来越式微,一起上学的小孩,自然也有了高低尊卑之分,而杨家为免受杨征一案牵连,更是在两年前将贺齐舟母子迁出族谱。大人们尚顾及颜面,可童言无忌,加上贺齐舟生性顽劣,在私塾内备受柳家子弟白眼。
两年前,杨家重分家产,因老大杨伐家三子二女,人丁兴旺,分得七成田地房产;老太爷保留两成;老三杨战分得山脚下最右边一套二进的小宅和百亩农田;老二家本已无田产名分,杨老太爷念及孤儿寡母可怜,拨出祖产百亩田地及田间小屋一栋以供生计,并允许小齐舟以杨家名义进私塾学习。那杨战最是崇敬二哥,被救回后,性格乖戾,与大哥家的小辈亦是相看两厌,动辄就破口大骂,不愿居住祖宅,宁愿带着一名军中相伴的随从,居住在山中草屋。但杨战与齐舟母子却较为亲近,将自己的两进宅院和田产,赠予他们。齐舟母亲贺莲亦是识礼之人,主动担下了照顾三叔的衣食起居。
这山中草屋其实也大有讲究,因草屋内藏有杨氏兄弟二人摘抄、整理的大量武学典籍,再加上杨氏兄弟结仇无数,为保护典籍及受伤极重的杨战,故草屋入口由杨征亲自排布全真阵法,以八卦为基,暗合极高明的阴阳五行阵法,除了少数掌握窍门的杨家子弟,普通高手根本无迹可寻,但自然难不倒身为全真长老的陆宝根。也无怪乎小齐舟心中认定他是理所当然的高手,果断拜师。
小齐舟在四岁以前那叫是众星拱月,呼风唤雨,不光在族内被高高捧起,生辰之日州府官员都会踩破家门,连总督巡抚这样的封疆大吏,也会趁着杨征回乡省亲时过来送礼、拜访,对聪慧、白净的小齐舟更是赞颂不已,恨不得都与其结成儿女亲家。可惜一夜之后,往来的贵宾都去了柳家,成群的奴仆皆都散尽。
俗话说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但贺莲母亲却是一个不简单的人物,她是和齐舟一起被杨征带回家的,据说是边城在军中照顾杨征的侍女,两人日久生情,杨征性情豪迈,在军中就办了婚事,贺莲也未为杨征留下一儿半女,只将齐舟视为己出。杨家分家后,贺莲变卖了一些金银细软,连同一半田地都分给了原来家中的一应奴仆,将老太爷赏的田间小屋及十来亩稻田赠予了管家林岩,自己一个仆从也不留,雇人耕种剩下的百亩田地,自己操持家务、照顾小叔。
那林岩对杨征可谓忠心不二,随贺莲到了将军村后,娶了当地女子为妻,生下儿子林川,仍将自己一家视作杨家待卫、仆从,自己妻儿如对贺莲母子稍有不敬就会呵斥打骂。林川也以齐舟书僮身份到私塾念书。
瀑布边,茅屋内,四人围坐在一张矮几边上,杨战与宝根道人分坐南北,东边是一名年近六旬的老者,身材高大,须发灰白相间,灰袍执一把蒲扇,面相柔善,名为黄荃。西边是贺齐舟的母亲贺莲,粗布衣裳,一根简易的木簪固定粗略挽起的秀发,身材稍显瘦小,面相清秀、眼角皱纹渐起,一双大眼睛透着一丝坚毅。小齐舟跑去把贺莲叫来后就自己去做每天必做的功课——瀑布下打坐。
“三叔,我还是不太放心舟儿习武,在这里或许还能安享一生平安。”贺莲似乎有一些哽噎。
“二嫂,你也知道齐舟的志向,他绝非池中之物,好男儿总要有所担当的”,杨战又看向道人,说道:“陆兄,那小子的状况真的这么糟吗?”
“你看得没错,来时我探查了一下小齐舟的体质,十二正经异常强健,可惜奇经八脉过于粗壮,二十岁以前都难通一脉!好在这两年你天天让他在瀑布下打坐调息,骨肉心肺之强健远超常人,待冲脉时能忍常人之不忍。”
陆道人又说道:“杨老弟,我看你虽然伤势已趋稳定,但余毒很难解清,切忌不可动怒、饮酒!”
“那老子还不如死了算了!”杨战冷冷哼了一声:“你这两年有没有点收获?”
“从北到南绕了一大圈,知道的基本上都给宰了,姜家那几个家伙虽可疑,一来一直没找到实证、二来动静会太大,所以也不敢妄动,线索都断了,真他娘憋屈!”陆宝根又说道:“我之后可能会很忙,掌教师兄走了,观里好像闹得一沓糊涂,这里我最多待上十天,教会齐舟吐纳心法,如果有时间再教一套拳,再不回去,全真教真要被那两派的王八蛋卖掉了!”
“真人辛苦了,舟儿能得您垂青也是他的造化,我们杨家也不知道拿什么报答您。”贺莲说道。
“是啊,老夫瞧仙长内伤颇重,不如在此间多盘桓几日,一来调理伤势、二来可以多教教小少爷”,黄姓老者说道。
陆宝根豁然一笑,“无妨,似杨家这等英雄气概,贫道之举实在不值一提。黄先生真是好眼力,不愧为“西齐医圣”之号,我待个十日左右估计这点小伤也能好个大半了,先行谢过黄前辈了。”
“真人,小女子还有个不情之请”
“夫人但说无妨”
“小齐舟隐隐有他义父的脾性,小小年纪就想着投军报国,还学着讲义气,他的身世在学有大成之前还请真人不要挑明。”
“嗯,夫人说得极是,小家伙也是个可怜之人,老夫所学定当倾囊相授,天理昭昭,我们师徒定会为杨家正名昭雪。”陆宝根用力拍了拍竹椅扶手,猥琐的脸上却是一脸正气,继尔又问道:“夫人,小齐舟好像已经上了私孰,如今识字如何?”
贺莲道:“舟儿倒是个聪明的孩子,我三岁起就开始教他识字,三字经、千字文早已熟透,所以私塾那里也学不到什么,就三天两头逃课,一直想跟黄老先生骑马去山中采药打猎,也不知被我骂了几回。”
“嗯,那孩子倒真是聪慧,老夫已开始教他经史典籍,不过他吵着要学兵法韬略,只好哄他如果学不好经史就不教兵法、不带去采药,他倒也识相,现在七岁多点,总有私塾四五年的水准了吧,那柳家长房兄妹二人倒也出彩,但虽长了周儿一两岁,应该还是不及舟儿的学识。”黄荃颇为得意,捻须说道。
“如此甚好,杨将军,我知你家抄录的武学典籍无数,可以让他先看起来了,以后脉象通了,学起来事半功倍!”
正说话间,只穿一条小裤衩的贺齐舟,撞开木门,浑身湿漉漉地冲了进来嚷道:“三叔,今天水特别大,不过我还是往里面挪了一尺,离最中间一丈都不到了!而且只被冲下去一次!”
第三章 学艺
道人转头望向窗外瀑布,雨后瀑布如一条巨龙自二十丈高的山腰处一气冲入山下深潭,瀑布宽约十余丈,呈弧形向内凹向山体,两头水势较小,越至中间,水势愈隆,水潭靠近瀑布一侧天然形成一道弧形长堤,半隐于瀑布之内,应是经年冲蚀所成,想那齐舟坐于长堤之上,承受跌水的冲击、溅射,心中叹到,看那小孩油嘴滑舌,居然有如此之毅力,就算是一般的成人恐怕也难以在那堤上待上一盏茶时间,不禁喜从中来,嚷道,“杨夫人,您看今晚能否讨点酒喝啊”。
“正是正是,小齐舟,快快去买酒,记得不要那淡出鸟来的老米酒,村口酒家的竹叶青最好不过了。”杨战混浊的双眼马上湛出了精光。
小齐舟抬头看了看贺莲,贺莲无奈摇了摇头,掏出二两银子,对齐舟说道,“去买一坛吧,记得把以前偷偷赊的酒钱也还上,不过小叔您最多只能喝二两哦。”
此后不过短短七日,小齐舟不仅学会了号称内家功法至宝的“全真重阳吐息法”,一套全真教入门掌法的招式也均已记熟,令宝根道人更刮目相看的是,小齐舟并非死记硬背,每每都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好在陆宝根看似其貌不扬,实则心性极佳,加上喜欢小齐舟的聪慧,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师傅,我觉得自己挺厉害的,别看柳胖子比我高半头,家里还请了大师傅,可打架却打不赢我,但杨叔老说我不适合练功,说什么脉象不对,这是为何啊?”
“练武功法有内外之分,俗话说外练经骨皮,内练一口气,你的体质是经强脉强,适合练外家功夫,极难练成内家高手”
“经强脉强还不行?”
“人体内存十二正经,分别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络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连通五脏六腑,正经强者,先天体质强健;另有奇经八脉,分别为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维脉、阴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别道奇行”,故称“奇经”……”
“这些老黄教过,说重点!”
“兔崽子,别插嘴,咦,他们为什么叫你兔崽子?”
“属兔的,老头,别打岔,接着说!”
“有这么年轻的老头?此奇经八脉连通周身穴位,若能打通脉络,则体内真气运转畅通,正经亦可愈练愈强。故脉愈强则愈粗滞难通,练内家功法脉细者为佳,本道长所学全真功法就是正统的内家功法。练武资质分三类九等,第一类为细脉者,第二类为中脉者,第三类为粗脉者,每类均分为强经、中经、弱经三等,细脉强经者可谓凤毛麟角,可内外兼修,为练武奇材”。
“老头,你是哪一类,我呢?“
“老道士当然是细脉强经,天才中的天才,你么,是粗脉强经,其实只适合练外家功法,傻小子一个。”
“那你为何还要教我内功吐息?”
“蠢货,外家功夫到了极至也就是铜皮铁骨,内家只需通六脉就可真气护体,轻易胜之,柳家小孩资质不错,一旦通了两脉你就很难赢了。你脉虽粗,只要勤耕不辍总有打通之日。”
“那真气又是什么完意?”
“人一呼一吸之间,空气进肺腑经血脉,周转取其精气,呼出浊气,然寻常人等,精气不存,举手投足之间就已消耗,而习内家功法,将吸入体内之气加以提炼,部分仍用于气血运行,部分存于丹田气海。真气就象那银子,只有存多了、一直存,才能随便花,大胆花。但使用真气的前提是得打通奇脉,内家武功唯有通脉之后方能习之。教你的那套重阳吐息法是道门正宗、本门绝学,只要一得空,你就要勤加练习,瀑下打坐时练习更佳,这就好比是在存银子;纳入的真气亦像涓涓细流,练功时,一边存一边要去冲淘你那粗得像牛筋的经脉,记住,滴水可穿石。”
陆宝根喝了口水,继续说道:“世人只知道粗脉者是废物,但细脉者不是永远细脉,练到一定程度奇脉也会越来越强健,也唯有练强了内脉才能成为真正的高手!很多练到四脉五脉的人也经不起重击,经脉一断,武功全废,你小子,打死了估计都不会断脉。还有,那套三清掌法一共二十四式,是山门祖师所创,攻守兼备,决窍在于身、心、眼、手、腿配合协调,无需通脉亦可练习,常练不仅可强身健体,如能烂熟于心,化有招为无招,更能御敌三尺、空手夺刃。”
“你那抢银子的手法啥时教我?”
“嘻嘻,御真气于体外,如臂使指,不是这么好学的,你先一脉一脉通了再说吧。”陆宝根其实心中有些遗憾,这御气功夫至少要通六脉才能开始练,大成可是要打通任督二脉后才能做到的,小子很有可能一辈子都学不会啊,因不想打击他士气,不想和他明说。
十日之期眨眼就到了,陆宝根喜欢小齐舟的聪慧勤奋,小齐舟也喜欢陆宝根的宽厚豁达,临别之期居然依依不舍,小齐舟更是清泪盈眶,惹得老道士也是一阵心酸,陆宝根答应待处理好教中事务,一有空就再过来教小齐舟。
那陆道士道法精湛,容颜不老,虽已五十多岁的年纪,但看上去才四十出头,其实他在全真教中辈份极高,为上代全真掌教在世的唯一师弟,和杨征均师从号称“谪仙”的青阳真人,青阳真人神龙见首不见尾,收了杨征这个俗家弟子之后就云游天下,不问世事。大弟子道号元通,宽仁于世,执掌天下第一道教三十年,不久之前以耄耋之龄升天;二弟子陆宝根道号元宝,嫉恶如仇,全心辅佐三师弟杨征治理江湖、决胜疆场。
因齐国道教信众无数,全真教亦遍布天下,掌教突然离世,教内各派蠢蠢欲动,朝廷亦有意染指道门,元宝真人因此要急着赶回教中处理教务。好在黄荃医术实在了得,经过十日的医治调养,内伤也好了个七七八八。
第四章 收债
不知不觉十年一晃而过,由于北周双雄争霸,无暇南顾,齐国倒是迎来了难得的太平盛世。又是一年盛夏,连日的暴雨似乎没个尽头,好在将军村地势较高,水稻的长势还算可以,但收成肯定就不如往年了。这一日,林川刚从私塾散学回家就见门前围着十来个壮汉,一进门才知是柳家喊人来收债了。
说起林家的债务还与齐国十年前的新政有关,本来只按人丁收税,现在摊丁入亩,按每家的田亩数量交税,按人丁计算的劳役也折算成银两交税,林家的十几亩地经过几十年的耕作,地力几近枯竭,收成大不如昔,加上粮贱银贵,官府又要收各种火耗、杂捐,年景好时一半的收成都要交税,像这种鬼天气,一年的劳作都要白辛苦了。
林家又要为独子支付私塾学费,林川的父亲生性耿直,知道主人家也过得艰辛,不愿再去麻烦齐舟母子,故这几年陆续向柳家二公子开的钱庄借了上百两银子,还卖给柳家几亩地偿债。像林岩这样的人家日子还算好的,将军村一大半的农户都不堪重税,不得不卖掉田产而去做佃农,靠劳力勉强糊口,而田地多数是落入了柳家之手。林家还欠柳家钱庄近三十两白银,本来是要到年底才到期,不知为何柳家就遣人来要债了。
为首一人手持折扇,一袭长袍,虽长得有点贼眉鼠眼,但还算斯文,其他的十来人大多光着膀子,个个五大三粗。只听那持扇之人细声说道:“林岩,虽说约定时日未到,但借契亦有明文,钱庄如觉得借债者无法还债,有权只收一半的利钱提前收回借款。”
“放屁,都这么多年了,怎么从没听人说过这个规矩?你们都走吧,到时我连本带利一文钱都不会少的。”这是柳家最近第三次上门了,林岩已经有些不耐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