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霜刃裁天 >

第243章

霜刃裁天-第243章

小说: 霜刃裁天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汤泰成道:“内阁也是的,这么多折子,一个意见都不出,都要您亲自批复,那还要他们来干嘛?”

    姜琮道:“他们既然想斗,好,那就斗吧,明早朕去看看,究竟还能出些什么花样。”

    ……

    皇城,左都御史府,未时

    “老爷,贺公子已经等了您半个多时辰了。”管家说道。

    “哦,是在书房吗?我这就过去。”刚刚退朝的柳晋安说道。

    管家问道:“您不先吃口饭再去?”

    柳晋安问道:“贺齐舟吃了吗?”

    管家道:“他说是依约吃完午饭后过来的。”

    柳晋安快步走向书房,道:“那我就待会再吃吧。”

    “柳大人,您来了。”贺齐舟起身相迎。

    柳晋安笑道:“贤侄不必多礼,昨日的确事情太多,今日是早朝退得晚了,让你久等了。”

    贺齐舟忙道:“是下官冒昧了。”

    柳晋安和声道:“贤侄不必客气,我是大将军一手提拔起来的,和你又有同乡之谊,在这里就随便一点吧。说吧,找我何事?是不是这那道奏疏的事?”

    “哦,那我就叫您柳叔吧,的确是想和您说一下,那道折子真是我一人所为,与其他人无干,有什么因果,小侄愿一力承担。”贺齐舟道。

    “真和大将军一个脾气,唉,当年他的想法和你也差不了多少,可惜咱们皇帝是仁孝之人,就是不愿改祖宗成法。你现在这么一提也好,时过境迁,是要改改了。凡事不仅要看出弊端,更要有人大胆进言,无论对错,可不能堵了言路,今天我在朝堂上就是这么说的。”

    贺齐舟作揖道:“谢谢柳叔仗义执言。”

    “你啊,真不该在这个时候过来,让别人有置喙之处。好在你品级还低,至少没有私下串通的嫌疑。”柳晋安道。官员私底下互相走动可是官场一忌。

    贺齐舟道:“柳叔,这次过来,我有些疑问还想问问您。”

    “哦?你义父的事?”柳晋安问道。

    “嗯,我想问问当年西风口侦骑失误一案的调查结果。”贺齐舟道。

    柳晋安脸色一变,沉默了一会后说道:“大将军因为那件事转折了人生,你是不是在枢密院看到了些什么?”

    贺齐舟不想隐瞒,便道:“替人送档案时正好看见您当时是枢密院的主办官员之一。叶叙是不是还活着?”

    “不错。说起来,其实这个案子到现在还没完结,枢密院张大人也一直在关心此案,前两年还来审过叶叙。如果你看过枢密院的档案,我并没有什么可以多说的,那里有最详尽的调查经过。”柳晋安道。

    “那结果呢?真是中继三名侦骑谎报军情?”贺齐舟问道。

    “看来张大人还真是赏识你啊!”听贺齐舟这么一说,柳晋安便知对方已经完整看过案档,便道:“中继三名侦骑撒谎的可能性最大,但他们的背后是谁,或者说真正撒谎者的背后是谁,一直没有找到,所以到现在也没有真正结案。”

    “我能不能见一下叶叙?”贺齐舟忽然问道。

    “这个……这个恐怕不行。”柳晋安道。



第四百十四章 与战有关



“那怎么样才能见他?您去审他也不行吗?”贺齐舟不依不饶地问道。

    “无论是谁都不能单独去见他。想要见他需要都察院、枢密院、刑部三方同意后,在锦衣卫监视之下才能提人问话。我自然可以见他,但也需看守的锦衣卫陪同。”柳晋安道。

    “是这样啊……如果我提出申请,您这里愿不愿意帮我一把。”贺齐舟问道。

    “如果胡尚书和莫枢密使同意,我可以为你打开方便之门,只是我劝你一句,还是不要动这个脑筋了,叶叙翻来覆去就是一句话:‘敌人是三万骑’!”

    贺齐舟有点头痛,但仍不死心,道:“哦,可我还是想碰碰运气。”

    柳晋安摇了摇头,道:“随你吧,最近还是小心一点,你那道奏疏已经搞得满朝风雨了,最好别再多生事端。”

    “嗯,谢谢柳叔。那我先走了。”

    “慢走,不送。”直到贺齐舟的背影离开视线,柳晋安的目光才移到别处,似乎又回忆起二十年前的情景。

    ……

    “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四天,姜琮入主早朝,前几天的喧嚣暂时没了踪影,但好景不长,半个多时辰后,再次有人提出,要以“大不敬”之名,治罪贺齐舟与许轻寒。

    姜琮任由堂上官员争吵不休,姜杉及诚王也不再发言,堂下之人吵得再凶也没用,最后还是要听姜琮的。

    陈党的领军人物陈裕显然也意识到这一点,又过了半个时辰,见时机成熟,便面向皇帝,跪下奏报道:“陛下,弹劾许轻寒、治罪贺齐舟的奏章已经堆积如山,因刘大人不愿联署,内阁无法出具意见,还望太子殿下和您作出决断!”

    “姜杉,你怎么说?”姜琮看向下首就坐的太子。

    “父皇,儿臣无能,不敢妄断。”姜杉起身作揖道。

    姜琮微微摇头,摆手示意姜杉坐下,又问另一侧的诚王。

    姜珪亦是起身道:“皇兄,临近大战,臣弟觉得此疏有不妥之处,至于如何决断,还请皇兄定夺。”

    姜琮点了点头,也让姜珪落座,殿下大堂内的三名宗亲也各有座位,宗人令正欲起身发话,姜琮抢先说道:“皇叔就不必操劳了,既然众说纷纭,何不听听当事之人是什么一个说法,泰成……”

    “是,陛下,宣贺齐舟!”汤泰成依言宣旨,“宣贺齐舟”的声音由近及远,一直传到宫门之外。

    贺齐舟昨天就回到枢密院去帮忙了,当然,最主要的目标是让张致仁想办法同意自己见一眼叶叙,只是现在还没有得到明确答复。

    皇帝应该也知道贺齐舟正在宫中,所以也没让百官等多久,贺齐舟就被带入建极殿,一路经过怒目相向的百官,径直走到最前面的阶梯前,叩拜皇帝姜琮。

    “平身吧,贺主事,大战当前,说说为何要上这道折子。”姜琮的声音有些阴冷。

    贺齐舟深吸一口气,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尽量不去想

    (本章未完,请翻页)

    百官那一张张带着仇恨的脸,也不想分辨哪些人是真恨,哪些人不过是装装样子。

    “回陛下,分封过多的弊端微臣已经在奏折里写过了,不再赘述,至于为何想起来要上疏,只因一事而起。”贺齐舟朗声说道。

    “何事?”姜琮问道。

    “正是与大战有关!”贺齐舟斩杀截铁地说道:“这次榆关能守住,光靠士卒是绝对不可能的,榆州上万百姓的弛援,军民一心,才是守住城池的关键所在!”

    “这和你的奏折有什么关系?”姜琮问道。

    贺齐舟道:“有关系。榆州的百姓为何没有逃跑,为何冒死参战?因为是要保卫自己的家园和田地,知府柳泊舟和朝廷又许诺免他们田赋,所以人人争先,个个无畏,有这样的百姓支持,我军才能大胜!

    反观晋东、河北二地,田地一半荒芜,百姓不是变成佃农就是成为民夫。失去了根本,谁愿意拼死守护家园?再加上贪官作祟,更令民不聊生、乞丐成群。

    所以只有让百姓居有室,耕有田,他们才愿意与朝廷同心同德,才愿意保卫家国,才能支持大军一路北进,那些源自百姓的军人也愿意付出生命去保卫家人和田园。

    故微臣才希望大战开启之前,让天下百姓知晓,宗室不会无限扩张,朝廷会减轻他们的负担……”

    “放肆!你,你,你竟敢将百姓之苦归咎皇家!”年迈的宗人令,气得当堂大喝起来,一时间,攻诘之声四起。

    诚王轻轻摇头,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和皇帝说话:“太幼稚了……”

    姜琮只觉得一阵烦燥,示意了一下身边的汤泰成。

    “肃静!肃静!”汤泰成打断殿上纷闹,大殿内重归平静。

    姜琮见无人再开口,冷冷说道:“把那道奏折发往各地,让督、抚、王、侯都说说该如何处之,此议半月后重启,在此期间别再烦朕!诚王,你也该准备出征了,明天开始就专心战事吧,退朝!”

    回到枢密院后,贺齐舟再次向张致仁提出想去看一眼叶叙,自己不敢去求莫德正,请张致仁帮忙打个招呼。

    有了贺齐舟自刑部获得的信息,张致仁其实也很想再去看一眼叶叙,但如果单独为贺齐舟去申请,他很清楚,莫德正与自己和许轻寒刚刚在廷上吵过,他是不太可能为这个引起事端的低级官员开口子的,便道:“我有三司授予提审叶叙的权限,上面也没写明日期,既然柳晋安不反对你去,那你就跟我一起去吧。”

    “那太好了,您为何不早说啊。”贺齐舟喜道。

    “照理我是可以带个书记人员的,你现在是枢密院院士,名义上也算是枢密院的人,我带你过去别人也无话可说。只是……”张致仁仍有些犹豫。

    “只是什么?”

    张致仁道:“只是这是块揭不得的伤疤,你现在吉凶未卜,实在不应再?这趟浑水。”

    贺齐舟道:“杨征是我崇敬的义父,不亲自揭开这个迷底

    (本章未完,请翻页)

    ,我就一直不会心安。张大人……”

    张致仁道:“好吧,我会派人和都察院说一下,明日晚间就去提审叶叙!”

    都察院的大牢一点都不起眼,就紧挨着气势宏伟的都察院西墙边上,沿街并没有门,正门开在都察院第二进的边墙上。缓缓跟着身前的张致仁和柳晋安走在狭窄的巷子内,两旁牢房的高大墙壁让自己有一种强烈的压迫感,这一点,连在武察司大牢里都没感受到。

    “我这里看押的都是有点品级的官员,所以牢房也比较宽敞,官员到哪里都会享受一点特权的。”柳晋安见贺齐舟有些紧张,半开玩笑地说道。

    张致仁道:“说不定哪天我也会到这里住些日子。”

    柳晋安笑道:“张大人高风亮节,此处可不会欢迎您。”

    “也是,要去就去邹指挥史那里了。”张致仁说道。

    柳晋安道:“别尽讲这些不吉利的话了。那小子是不是发现了什么?居然请动了您这尊大佛。”

    “那个案子困扰我很久了,正好闲着没事,让贺齐舟看了一眼卷宗,他便吵着要来看看叶叙,我想着他也算是杨征的后人,说不定杨征在天有灵,真能让他看出些什么来。”张致仁说道。

    柳晋安神色一凛,道:“是啊,那么多同袍惨死,杨将军也落得个被俘之辱,可能就是因为叶叙的一个口令!我们到了。”

    关押叶叙的是牢房最中心位置的一个小院,院门口由六名锦衣卫把守,见有人过来,一名百户迎了上来,道:“张大人,柳大人,这么晚了还过来提审?”

    “嗯,辛苦严指挥了。”柳晋安显然已与门前的锦衣卫熟识。

    “两位请,这位是……”严指挥指了指走在最后面的贺齐舟。

    “哦,是我的书记,贺齐舟。”张致仁说道。

    贺齐舟急忙上前递上枢密院的鱼符,以供对方查验。

    “还看什么?江陵侯这张俊脸谁不认识,哪个不羡慕啊。请随我来吧。”严指挥说是这么说,还是瞄了一眼贺齐舟手上的鱼符。

    贺齐舟当然知道对方说的羡慕是指什么,脸上一阵发烫,也不辩解,脚下则紧跟着对方,进入小院。

    院中只有一排房屋,三个开间,六间房,叶叙的牢房在中间房屋的里间,墙壁由一块块巨石砌成,朝南整面是一排铁栅,枝条根根都有小臂这么粗。只要进入外间,里间牢内的动静便一览无余。

    外间还有两名锦衣卫坐镇。贺齐舟进入外间后,目光就停留在了铁栅后的疑犯身上。一个四十余岁的中年人,衣着整洁,斜躺在床上看书,对开门进来的众人视而不见。

    贺齐舟心想,有这样一份淡定,对方说不定已经被提审过成千上百次了吧。

    从外院进到这里,章指挥用钥匙开过两次门,最后那道铁栅门,上了两把巨锁,钥匙分别掌握在严指挥和柳晋安手上。两人依次打开巨锁,柳晋安道:“叶叙,出来吧,陪你讲讲话了。”

    (本章完)

    7017k



第四百十五章 夜审叶叙



叶叙身上并无枷锁,闻声缓缓坐起,目光涣散地走出牢门,自觉走入西侧的外间,那里是问话的地方。行走之时,一脚高一脚低,像是瘸了,也不知是战时受的伤,还是刑讯逼供遭的罪。

    “两位大人,还有贺大人,请吧。”严指挥请诸人一同进入西侧外间,另有一名锦衣卫也随同进入。

    屋内,叶叙已经习惯性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对面居中而坐的是张致仁、柳晋安,两名锦衣卫分立左右。贺齐舟坐上书记的位子,取出袖中的抄手砚、纸、笔,用水化开墨球,准备记录。

    张致仁的问话记了一大堆,叶叙的答话始终只有一句:“敌军来了三万骑!”

    张致仁苦笑着对贺齐舟道:“上次来也是这样,万一他说的是实话呢?我也不想再用刑为难他了。”

    “会不会疯了?”贺齐舟问道。

    “不会,想看书,想吃点好的,想晒晒太阳,想知道外面的消息,那家伙的家求多着呢,但只要有人一问话,他就只会这么答。”严指挥道。

    “不答应他的要求呢?”贺齐舟又问。

    严指挥道:“不答应,不答应就不答应呗,他不会有一句怨言的,好像没什么可以打动他。”

    那些审讯者在说话,叶叙的目光始终是空洞地看往正前方,也不朝边角的贺齐舟看上一眼。

    柳晋安道:“张大人,您看是不是……”

    “我能不能问一句?”见柳晋安已有去意,贺齐舟急忙说道。

    “你问吧。”张致仁道。

    贺齐舟清了清嗓子,有些紧张地说道:“叶叙,我,我是杨征的义子。”贺齐舟一直紧盯着叶叙,对方听到这句话后虽然没有转头,但一个极微小的颤动,并没有逃出自己的双目。

    “敌军来了三万骑。”叶叙又重复了一遍。

    贺齐舟道:“除了叶大成夫妇,你,你还有亲人吗?”

    叶叙这次没有颤动,只是回答时稍稍有个停顿:“敌军来了三万骑。”

    “这么多人因为一句话而枉死,你真的不痛心吗,那些可是你生死与共的同袍!”贺齐舟继续发问。

    “敌军来了三万骑。”这次的回答,平稳得与张致仁问话的时候一模一样。

    “贤侄,曾经问过两天两夜,也是这么一句话,我看算了吧。”柳晋安道。

    “算了吧。”张致仁也叹了口气。

    “好。”贺齐舟虽然有些不甘心,但仍是点头同意。

    ……

    接下来的十余天,风平浪静。贺齐舟仍旧在枢密院奔忙,值夜的活基本上由他包了。那叠卷宗又仔细地看了两遍;

    有了晚上大把运功疗伤的时间,加上莫兰的伤药的确有效,十天里,伤情大有好转,功力大概又恢复了两成;

    萧寄怀早就去幽州了,但和小雪单独相处的机会还是不多,在皇宫内人太多,难得去许家吃过两回饭,也都被小苹紧紧盯着,许家人都不怎么轻松,半月之期快到了,关于那道折子的争论将再次开启。

    诚王率领御林军主力在五天前已正式动身,走时静悄悄地,一点都没惊动到京城百姓,自己因为要去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