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表哥万福 >

第398章

表哥万福-第398章

小说: 表哥万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虞幼窈嗓子眼发紧:“高强度的训练,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劳损,需要辅以药物调理,否则……”
  训练量加倍,训练强度加大,可大多时候,战士们的伙食,却只有高梁糊糊,参了粗糠的馍馍,掺了玉米杆的窝窝头,并一些红薯杂粮。
  明夫人苦笑一声:“军中并没有这种条件,战士们从进入军中的第一天开始,就已经在透支自己的身体,预支往后的健康。”
  虞幼窈深吸一口气道:“既然如此,就在食疗药膳上多下些功夫,简单的食材,搭配一些常见的药材,往往能起到疗养身体的功效,再配以香药辅助调养,虽然见效比较缓慢,但多少是能起到作用。”
  明夫人眼睛一亮:“关婆子每日照着你给的药膳方子做药膳,我吃了七八日,就吃出了好歹,这段时间,不光睡眠好了一些,手脚冰凉,不易转热的毛病也都改善了一些,若能将药膳推广到军中,不仅能改善一下,战士们的伙食,还能兼顾调养,那是再好不过了。”


第1022章 万君山
  两人一拍即合,连忙去了膳所。
  虞幼窈在军中,早已经不是什么,无名无姓的女军医。
  药务所在上次大战里,大放异彩。
  初时,军中的将士们,没觉得每日焚在军帐里的薰香,除了味道好闻一点,能有什么作用,还觉得娘们兮兮,背地里就没少吐糟。
  这韶懿长郡主,怎么尽整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呢?
  直到某个因夜睡不安,导致脾气暴躁,在军中素有“暴虎”之名,令人闻风丧胆的小将,突然脾气变好,对手底下的战士,那叫一个和风细雨,还引发了一场‘阴谋论’。
  战士们觉得他们将军不是中邪了,就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一个个瑟瑟又发抖。
  这件事又传进小将耳里,小将这才恍然惊觉,自己夜睡不安的毛病,竟然得到了改善,不仅夜里睡得踏实,情绪也没那么焦躁,脾气也好了许多。
  陡然就意识到,这些娘们兮兮的薰香,是个好东西。
  接着,就又有军医发现,在这么冷的天气里,伤兵们的伤口,却鲜少发生炎湿溃烂,久不愈合的情况,而且身体恢复速度加快,精神面貌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军医连忙寻了韶懿长郡主,询问了香药的功用。
  在得知,这些香药有湿散寒,温阳宁神,辟秽驱邪的作用时,恍惚点头:“这就是了,这就是了……”
  药务所一战成名。
  创建了药务所的韶懿长郡主,在军中的声威直追明夫人,甚至还有人拿她同已故的先王妃相提并论。
  因此,虞幼窈要整顿军中内务,改善战士伙食,增设药膳这一举动,并没有受到太大的阻拦。
  今年军中的物资比较充足,又正是战时,战士们的伙食也好些。
  规定每日都有一餐肉汤,大多都是海鲜、或肉骨头熬成,每隔三日,还有一餐肉食,虽然量少,但也能打一打牙祭。
  虞幼窈打算从早食和肉食入手。
  所选药材,皆是比较常见,又以温补见长。
  第一道早食杂粮粥,以麦麸、高梁、黑豆、玉米、番薯,这五种军中常吃的杂粮,加以枸杞、红枣、芡实等熬煮成粥。
  杂粮粥味道清香,搭配馍馍、窝头,也不干嗓子,还有温阳补中,健脾益胃的功效,得到了战士们激烈的发响。
  随后,军中的伙食明显变好了。
  除了杂粮粥,还另外加了药膳,有时是强筋壮骨,湿温阳的羊肉汤,有时候是一锅益精壮髓、固本培元的海鲜汤。
  虞幼窈用有限的食材,尽可能地改善战士们的生活,并且初见成效。
  伙食变好了,战士们的精神状态,也肉眼可见,变得更加饱满,民以食为天,且不说药膳的效果,就冲伙伴改善这一点,就已经极大地鼓舞了军心士气。
  旁人只当,韶懿长郡主的药膳方子,是打宫里的许姑姑那儿学来得,效果比一般的药膳要更好。
  却不知道,这些药膳里加了些微灵露。
  虞幼窈加大了灵露的取用。
  连殷怀玺都不知道。
  可虞幼窈始终觉得,药膳与香药,只能起到辅助调养的作用,
  对战士们长年累月,因为训练,或受伤,遗留下的劳损和暗伤,疗养效果有限。
  于是,又打算从药酒入手。
  药酒成本较低,对药材的消耗也小。
  而药酒的效果,却远大于药膳食补,一个好的药膳方子,效果比药膳食补更全面,长期久服有通筋活络、活血行气、固本培元、强筋壮骨之功,可以逐步恢复战士们身体劳损,达到强身健体之效。
  唯一需求较大的就是酒。
  酒也是军需的一种,虽不能保证在全军供应,却可以供给伤兵,及一些身体劳损较为严重的战士。
  之前,她同谢府讨要了几个药酒方子送给了殷怀玺。
  但因为,所需药材都比较贵重,加之关中大旱,导致酒酿的产量,大幅度减少,并没有在军中大范围推广开来,只有受伤的战士,每日才能喝一小口。
  不过这件事,需要徐徐图之。
  这第一步,就要改良药酒方子,这一点倒是可以写信问一问外祖父,谢府对养身一道,很有见解,想来会有一些收获。
  这第二步,泡药酒最好的酒,就是高梁酒,辽东一带盛产高梁,等到来年倒是可以鼓励高梁种植,加大高梁产量。
  除此之外,还要让岳嬷嬷在辽东一带,试种全国各地的高梁种子,寻出更优质的粮种,种出更加高产的高梁。
  第三步,可以高价收购优质高梁,成立酒坊,酿制药酒,作为军需,供给军中,谢府在酿造药酒上,十分有经验。
  而大周朝的酒水,在海外有价无市,价格比一些丝茶,还要更高一筹,这个生意可以持续做大,前景十分可观。uu看书
  心里有了计较,虞幼窈也不急,眼下边城战情紧急,为免军机不被漏露,军中的大小消息,都禁止往外传送。
  便在这时,夏桃匆匆走进了营帐内:“小姐,驻地外面来了一群道士,说是从洛阳万君山来的,还带了道牒,身份确认无疑,有一位虚明道长,正是早前老夫人喜丧,去虞府为老夫人做法事的道长。”
  万君山传闻是太上老君的归隐之处,乃真正的仙家福地,道家圣地。
  虞幼窈不由一愣:“道不传教,只接无心者,故道家讲究清静无为,素来是兴时隐,乱世出,纵观我泱泱天朝,自有历以来,历朝历代的兴衰背后,都有道家仙长出世,拨乱反正,道家仙长来此,定是关乎苍生万计,万不可轻忽怠慢,然军营重地,还需禀报殿下,如何过来禀报我?!”
  夏桃连忙道:“殿下在林将军帐中,与林将军他们一起议事,不好打扰,虚明道长也言明要见小姐。”
  虞幼窈连忙起身:“怎么不早说。”
  说完,就立马出了营帐。
  军营重地,未经允许不能入内,虞幼窈赶到营地门口时,就看到一群青袍道士身形清矍,便是天寒地冻,身上也只一身道袍着身,浑身透着一股子仙风道骨,大约有三十余人,每个人都背着一个鼓鼓囊囊,足有半人高的大包裹,背在身上浑若无物一般。


第1023章 凤凰于飞
  虞幼窈扬声道:“放行。”
  守在营地门口的战士,见是韶懿长郡主,连忙收回了长枪,高喊一声:“放行。”
  一群青袍道长依次贯入。
  虞幼窈连忙上前见礼:“殿下与几位将军在营中议事,非同小可,诸位仙长远道而来,却有失远迎,万望见谅。”
  虚明道长上前一步,客气道:“我等皆是山野之人,自不敢扰了殿下大事。”
  寒喧了几句,虞幼窈连忙请虚明一行人,去帐中相商。
  茶毕,虚明道长说明了来意:“我等来此,是为出世,突闻北境有外邦之祸,特来助武穆王一臂之力,道家修行山、医、命、卜、相五术,贫道等不才,唯一身医术,还算过得去。”
  这不是瞌睡遇到枕头吗?虞幼窈求之不得。
  民间有不少人修道,但并不是每一个修道之人,都能获得道家认可,道家修建道场,需要经过朝廷的允许,没有在朝廷认可的道场修行,就得不到道牒,而道牒也要经过衙门发放,没有道牒,就称不上真正的修道之人。
  道不传教,只传无心者,从不是说说而已。
  因此道家的门槛,其实特别高,几乎每一个都是饱学之士,而道家高人精通歧黄之术,将这当成一种修行,医术也都十分高明。
  孙伯为了习医,就没少研究道学,还时常感慨,中医传承的精髓,尽在道家之中。
  考虑到明虚道长一行人,这一路舟车劳顿,甚是辛苦,在得知他们的来意后,虞幼窈安排了食宿之后,就没有久留。
  虚明道长问其中一个年岁最老的老道:“师叔怎么看?”
  老道闭目:“凤凰于飞,其羽。”
  出自《诗经…大雅…卷阿…民生之什》,虚明道长目光微闪。
  当年,周王出游卷阿之地,诗人写下这首诗歌,是歌颂并劝勉周成王要礼贤下士,言求贤用吉士。
  大意是,青天白日凤凰飞,百鸟展翅紧相随。
  自古凤男凰女,以凤凰比喻武穆王和韶懿长郡主,以百鸟隐喻那些追随他们之人,也说明了殷怀玺是天命所系。
  更有意思的是,这首诗是歌讼周天子。
  “天子”二字,已然道明了一切。
  虚明道长又问:“依师叔看,此劫是否能渡?”
  老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依,自古独龙不势,孤凰不鸣,龙凤聚,则呈祥,殷怀玺天命已成。”
  虚明道长心中一喜,四十年前,万君山一位擅长观星测命的道长夜观星象,发现紫薇星黯,破军星大放之光,心中大骇。
  破军星是“耗星”,破军者多独断专行,自以为是,且喜怒无常,心胸狭隘之辈,破军之耗,能将辛苦多年的储蓄,在一夕之间消耗殆尽,这个“耗”是应在国运上,消耗的正是国运。
  后今上登基,亲征北伐,验明了这一点。
  之后,周厉王身死,紫薇星陨。
  大周朝龙脉将绝。
  天下锋烟战火,北狄入主中原。
  在师祖的卦相里,周厉王才是天命所归,乃一代明君圣主,却遭破军窃国,断送了大周朝的龙脉。
  直到五年前初春一日,
  卦相上迎来了一丝转机。
  而这一丝转机,竟应在了虞府,年仅十岁的嫡长女,虞氏幼窈之身,只是这一丝转机残灯如豆,却是微弱得很。
  虞大小姐跟前的许姑姑,早些年与道家有些渊缘,虚明道长进宫讲道之时,颇受太后娘娘礼遇,甚至派许姑姑到跟前照应,许姑姑精通药理,也懂一些道学,虚明见此女灵慧,便点拨过一二。
  许姑姑出宫之后,去清虚观问前程。
  在虚明道长的干涉下,许姑姑入了虞府,到了虞大小姐身边。
  所幸虞幼窈凤命成势。
  虚明心里松了一口气,又问:“北狄可入中原否?”
  在原来的卦相上,周厉王死后,大周朝龙脉将断,新帝登基,却是贪狼祸国,贪狼者聪明威势,世故圆滑,若为将者,乃吉星降临,扫除海内而太平焉,为君者,却贪多骛得,性多疑猜忌,欲望强烈,乃祸星临世。
  故而,大周朝龙脉是被北狄斩断。
  老道掀了掀眼皮:“且看吧!”
  虽是意味不明的三个字,可虚明脸上凝重的表情,明显放松了一些。
  等殷怀玺与众将议事完毕,这才得知有道家仙长来此,连忙前去拜访,也不知道殷怀玺与道家仙长说了什么,道家仙长暂时在军中安顿下来。
  虚明道长一行人,是有备而来,每人都携带了不少药材,大多都是一些,军中所缺乏的金贵药材。
  这些药材,多从深山老林采摘而来,还有一部分是观中种植得来。
  据虚明道长言道,万君山已经召集了天下道者前往北境,接下来有不少道人,会陆陆续续从全国各地赶往军中。
  虞幼窈抬头望天,漫天大雪,席卷而下。
  得道多助,uu看书失道寡助。
  殷怀玺是对的。
  除了这些从前避世不出的道家仙长,大周朝还有千千万万热血不凉,心火不灭之人,他们一定正在赶往北境的路途之中。
  纵大雪弥天,道阻且长!
  第二日,殷怀玺就安排道长们在军中坐诊。
  道家的一众高人,尤其擅长针灸,战士们大多都是暗伤积於,身体劳损,针灸对此症却犹为见效。
  往往几个疗程的针灸,花少许的药材,就能药到病除,虞幼窈看得惊叹连连。
  虚明道长却道:“暗伤和劳损,都不是大病,坏在日积月累,根深蒂固,以针术疏筋骨,通脉络,活气血,可根除,但根除不代表治愈,暗伤於体,劳损日久,对身体的损害极大,往往折人寿,损天年,后续还需要辅以药物调养,此症难就难在调养二字上。”
  调养二字,对大部分人而言,也就多花些时间的事,可对于这些战士,却显得无比奢侈。
  虞幼窈轻抿了一下唇儿,仿佛做了什么决定,手掌一翻,一颗晶莹剔透的灵露,轻盈地在她掌心里跳跃。
  虚明道长见了,面色平淡:“古往今来,钟灵毓秀者,往往有殊异之处,并不足奇,广西凤凰山,有一乳泉,色似乳汁,终年不涸,投以钱币,却浮于水面,滋味香醇,长期饮用,有延年益寿之功。”


第1024章 佳期在望
  “黑龙江德都,有一药泉山,山中药泉治病强身,功效殊异。”
  “便是洛阳万君山中,也有一泉,甘香可口,四季水温不变,泉水滋阴养颜,有益气养神之效。”
  钟灵毓秀可用于山川之秀美。
  也可用于人之灵慧。
  “我观中有一位女冠,天生带有异香,此香有清静宁神之功,对常怀焦虑,心神不宁者,有治疗之效。”
  “我还有一位同门,天生神力……”
  虚明道长见多识广,一连举了许多殊奇的例子,虞幼窈问:“依道长看,我这一滴甘露,有何神异之处?”
  “甘露,是个好名字,佛家有观音,以净瓶,施杨枝甘露,普众生,救苦难,甘露意慈悲,慈悲为怀,故净瓶水取之不竭,用之不尽,”虚明道长笑了:“世人皆知,莲花是佛教圣物,殊不知自道教创建之初,莲花便是我道教三冠花之一,汲取天地精华,沐浴甘露,香远益清,乃蕴风骨,养德性!”
  一句话,道尽了灵露之玄机。
  莲花喻德,以德养性,虞幼窈敛衽下拜:“小女子受教了。”
  在虚明道长的话里,无非点明了一个“德”字,与她和殷怀玺的猜测不谋而合。
  虞幼窈心中的顾忌消散了许多,当下就取了一个巴掌大的小玉瓶,交给了虚明道长:“想来灵露在仙长手中,能发挥更大的效用。”
  这几日,道家仙长们已经崭露了诸多厉害手段。
  虚明道长拿出一种名叫‘培元丹’的奇药,功效竟与保天丸类似,效果上多有不如,但所需药材,虽珍贵,却并不难得,价值更在保天丸之上。
  她希望灵露能帮到更多的人,却也深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
  道家于养身一途也极有见地,也能发挥灵露最大的效用,将灵露交给道家仙长,是很好的选择。
  虚明道长并不推辞:“长郡主大善。”
  虞幼窈如释重负,笑了:“每隔三日,我会送些灵露过来,一切以战士们的身体为重,便有劳各位仙长多费心。”
  道家的仙长过来后,她所忧心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等殷怀玺回来,她和殷怀玺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