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表哥万福 >

第349章

表哥万福-第349章

小说: 表哥万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就能告一段落,到时就该审理张氏丈夫刘大根的案子了。”
  虞幼窈心里有了底,在炉子里添了碳,摆上瓷制的蒸馏器,将磨好的乳香浆水,倒入蒸馏器里,密封好。
  最早的蒸馏器是青铜器,是为了蒸馏取酒。
  后来有人用金、银、瓷、铁做出了不同材质的蒸馏器,工艺也改良了许多,蒸馏提取的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夏桃点头:“州府衙门已经从县衙调取了,有关刘大根之死的案卷,开始调查取证了。”
  虞幼窈轻弯了一下唇儿:“案子的进度,比想象之中还要快,叶大人办起事来,还真是雷厉风行,毫不含糊。”
  她的案子并不复杂,也不是什么大案子,对州府衙门来说,也是小菜一碟。
  关键还要看办案之人的态度。
  虞幼窈取了玫瑰干花,将干花岛碎,反复研磨成了粉,磨完了之后,又筛了细粉,加入几滴益母果汁(柠檬),暗淡的红色,顿时变成了鲜亮的正红。


第893章 吊大鱼
  再继续加入青果油(橄榄油)进行搅拌,将玫瑰花粉和青果油融合在一起后,加入峰蜡搅拌均匀,倒入唇脂盒里,凝固之后,一盒玫瑰口脂就做好了。
  她用小银勺,轻挑了些涂在手背上,颜色鲜亮纯正,透了一般馥郁香甜的玫瑰花香,她滴了几滴水上去,用力擦拭,也不会轻易脱色。
  而这时,蒸馏器里的乳香浆汁也沸了,一滴一滴的蒸馏水,从蒸馏器的馏管里,滴到透明的琉璃盏中。
  不一会儿,琉璃盏就满了。
  虞幼窈换了新的琉璃盏,将刚满的乳香蒸馏水摆到一旁冷却。
  冷却过后的蒸馏水,会水、油分离。
  金黄色的精露上浮,下面的蒸馏水,就是纯露水,提取比较简单,但只有含油较高,才能提取出精露。
  纯露可用于净脸后润养柔肤,精油更珍贵。
  这时,殷十走进了屋里:“按照您的吩咐,已经将混迹在襄平城中,士族安插的眼线和钉子都抓了起来,关在城外一处庄子上,派人严加审问,只等衙门正式审理刘大根死亡一案,就可以做为人证,交到衙门手中,成为指控韩氏族,陷害您的人证。”
  虞幼窈轻笑了一声:“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士族为她安排了“张氏告状”这一出大戏,可以推断,士族肯定在襄平城中,安插了不少眼线和人手。
  她故意指使白府张贴了,是受韶懿郡主点拨,决心从懿向善的告示,进而开展“优惠”活动,麻痹士族。
  让士族误以为,对付她的时机到了。
  觉得只要搞臭了白府的名声,斗垮了白府,就势必能借由这张告示,顺理成章地牵连到她身上。
  士族的眼线和人手在暗处,不易曝露,但他们在襄平城闹出的动静越大,需要做的就越多,曝露的机会就越大。
  传播消息,往往要在人比较密集的场合,如酒楼、赌场、闹市,她派人盯着这些地方,纵容襄平城内有关白府和她的不利流言,传得沸沸扬扬,就是为了将士族安插的眼线和人手抓捕起来。
  人证抓到了手,也算彻底坐实了韩氏族污蔑、陷害她的事实。
  殷十没有多说什么,只问道:“接下来,该怎么做?”
  虞幼窈笑了笑:“继续放长线吊大鱼,不过我们抓了这么多人,恐怕会引起他们的警惕,你再安排一些人,继续在襄平城里,放一些对白府与我不利的流言,将襄平的水搅混了,越混越好。”
  现在抓到的人,都是小杂鱼,真正的大鱼藏在背后,不会轻易冒头,必须要给他们创造冒头的机会。
  殷十点了一下头:“这几天,每日都有百姓聚众到白府门前闹事,白府府门紧闭,连白记道地药铺都关了,会不会影响后续计划?”
  虞幼窈表情一淡:“我的网已经撒下了,接下来就看白家夫妻,”她收了收笑容,眉目间渗了一丝凉意:“识不识相!”
  ……
  白老爷和白太太龟缩在府中,听着府外疯狂叫嚣、漫骂,打砸的声音,终于为自己当初利欲熏心的行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白太太茫然地看着丈夫:“事情怎么会发展到这个地步?韶懿郡主不是说,只要让百姓实打实地得了好处,白府的名声,就有挽回的余地吗?她明明答应过我们,不会让我们家,承担莫须有的罪名……”
  白老爷面色颓然道:“可她没有承诺,不让白府损失惨重,也没有承诺,韩氏族不会继续对我们出手。”
  讲白了,还是他们太托大。
  自以为是地认为,韶懿郡主要利用白府,对付韩氏族,震慑其他豪绅,不会轻易抛弃他们,难免就有些有恃无恐。
  白太太惊瞪了双睛,不可置信道:“这、这是什么意思?为了配合韶懿郡主对付韩氏一族,我们家主动承认了,售卖次等药材一事,还主动降价、折扣、赠药、义诊,我们家已经损失巨大,难道这还不够吗?”
  白老爷苦笑了一声:“三国时期,吕布被曹操所擒,吕布对曹操说,曹公得到我,由我率令骑兵,曹公率领步兵,可以统一天下了,曹操敬吕布三国第一猛将之名,一时大为心动,但最后曹操还是杀了吕布。”
  白太太愣了一下,下意识道:“因为刘备在一旁说,吕布是三姓家奴,这令曹操想到了,被吕布噬主的丁建阳和董太师,一奴不事二主,韶懿郡主要给我们一个惨痛的教训,让我们今后甘心受她驱使。”
  一番话说完,她连骨头缝里,都渗出了冷意。
  有句话叫,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韶懿郡主要用他们,并不会去纠结,他们是否真心投诚,将来是否会真的帮助她,去对付韩氏一族。
  她用自己的方法,让白府无路可退。
  韶懿郡主不会考验人性,因为她轻易就能拿捏人心、人性。
  一个小姑娘的城府,真的能深沉缜密到这个地步吗?
  白老爷点头:“韩氏族表面上针对的是白府,实际上他们的矛头,一开始就对准了韶懿郡主一人,这一切都是韶懿郡主的算计,她以白府为棋,精心布下了一局好棋,士族的反扑越疯狂,等到清算的时候,韩氏族干系越大,就越泥足深陷,不可自拔。”
  白太太陡然反应过来:“韩氏族为了对付韶懿郡主,借助了不少士绅力量,难道,”她陡然瞪大了眼睛,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韶懿郡主不光要将,韩氏一族连根拔起,还要将与韩氏一族相关大小士绅一并除去!”
  白老爷面色沉重地点点头。
  白太太身体一软:“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做?”
  白老爷无奈道:“我们已经彻底没了后路,便按照计划行事吧,韶懿郡主需要利用白府对付韩氏族,是不会放弃我们的。”
  传言越演越烈,就在这时,白府门口又张贴了一张告示:白府慕韶懿郡主懿德,决定效仿谢府,将七成家财捐赠武穆王定北王做军资,并且向官府捐一批物资和药材,支援灾民防疫和安置。


第894章 不破不立
  消息一出,襄平城内又是一片哗然,在有人心的挑拔,煽动之下,百姓们纷纷认为,白府妄图讨好武穆定北王和官府,逃脱罪责,更是群情激愤。
  到了第二天,黄文献和安远将军就上了白府。
  白家夫妻战战兢兢地当着黄文献和安远将军的面儿,清点了白府家财,将一叠又一叠的银票,交到了黄文献手中。
  待家财交割完毕,白老爷和白太太突然就有种尘埃落定,仿佛了结了一桩心病,连日来的不安和恐惶,尽数落定了。
  黄文献见他们还算识相,就道:“郡主让我给你们夫妻二人带一句话,白府与韩氏族合作多年,利害关系牵扯不断,白府借着刘大根之死,咬紧了白府,是最好的局面,有一句话叫不破不立。”
  白老爷脸色胚变。
  韶懿郡主的意思很清楚,韩氏族不会轻易放过白府,倘若不能在刘大根的案子上对付白府,就一定会从别的地方出手。
  韩氏族和白府,作多年,正如白府掌握了不少; 有关韩氏族的把柄; 韩氏族同样也掌握了白府的把柄,并且只多不少。
  因为那些把柄,多少与韩氏族有些牵扯,对韩氏族不利; 韩氏族暂时不会损人不利已; 选择了与自己没有干系的济民堂入手,还能借此机会; 把矛头对准韶懿郡主; 一箭双雕。
  白府因张大根一案遭受重创,这是最好的结果。
  至少刘大根的死; 与白府没有干系。
  只要韶懿郡主遵守承诺; 还白府一个清白,白府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黄文献又道:“眼下白府的处境越糟糕,等冤情平反的时候,白府就越清白; 越无辜; 白府一系列的优惠活动; 成了痛改前非; 捐赠的行为; 也成了向善从懿; 白府指认韩氏一族的行径; 也成了弃暗投明。”
  白太太眼睛越来越亮; 黄军师肯说这番话; 那就说明武穆定北王承了白府捐赠的情。
  安远将军也道:“俗话说,知错能改; 善莫大焉,现在做的越多; 白府将来的处境就会越好。白府经此之一劫,蒙受巨大损失; 权当是买了一个教训,希望你们从今往后; 真正能做到向善从懿; 立德立信。”
  白老爷激地不已,躬身下拜:“小民受教了。”
  黄文献和安远将军前脚刚走,州府衙门就派兵把白府围了起来,衙役驱散了; 堵在白府门口的百姓,大力敲开了白府的大门; 将白家夫妇传唤进了衙门。
  刘大根一案,在没有新的证据之前,白家夫妇是以嫌疑犯的身份,被传唤到公堂受审。
  案子如火似荼地进行。
  黄太太和宁远将军夫人的募捐,也红红火火地展开,百姓们穷归穷,但是他们热情爽朗,有钱捐钱,没钱也都站出来捧个人场,农耕时节百姓们不算太忙,附近的山民,甚至自发地组织村民上山采药捐赠。
  防疫病疫的药材,如半夏、艾草、白芷、苍术等,都是常见的药材。
  谢府和白府捐赠的药材,也都陆陆续续送往龙城,虞幼窈名下的香坊; 因为药材、香料比较齐全,组织了一些百姓,日夜不停地加紧赶制,各种避疫的香药,脂玉楼还将各类避疫的香方,以张贴告示的方试,向百姓们公开。
  百姓们可以自己采药,自己制作。
  经常使用这些香药,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起到防病的功效。
  有老百姓惊奇地发现,身上一些轻微的风寒症状,因为用了避疫的香药,竟然两三天就不药自愈了。
  到药店去一打听,就知道了,原来避疫的方子,大多都有扶正袪秽,清洁空气,袪湿行气的功用。
  只花少许的时间,就能减少生病,省了药钱,又省了因病耽误活儿的损失,百姓们何乐而不为呢?
  要知道,北境物资本就缺乏,药材价格也不低,许多百姓都吃不起药的。
  一时间,制香用香风靡了整个襄平县,及周边各个小县,甚至还有向外扩散的趋势。
  脂玉楼未开先火了。
  就连虞幼窈在听说了这事之后,都忍不住感慨:“要不是那些方子,都是《天香录》和各种香典上记载了,并且都是十分难得的方子,我几乎都要以为,是不是白芍姐姐和青袖姐姐,寻人演了一场场戏,为脂玉楼造势。”
  脂玉楼制作各中避疫香药,用于灾民防治病疫,这是站在大义的立场上,建立了良好的经营形象。
  公开香药方子,这是造福百姓。
  香药方子真实有效,这变相说明了脂玉楼的实力。
  春晓忍不住笑:“您手中的香药方子,那都是大浪淘沙之后,传承下来的好东西,也只有您不当回事,换作其他人,少不得也要藏掖着,为自己谋利。”
  甭看那些香药方子,用的药材、香料都是常见的。
  但是,春晓却是知道,越是高明的大夫,开的药方就越精简,用的药材配伍就越普通,就好比孙伯,他自己研究了不少药方,大部分用药,都是控制在十种药材以内,便是复杂一些的病症,也不会超过二十种。
  而香药也是如此。
  小姐研制的天泽香丸和膏油,从最初的上百种药材的配伍,渐渐浓缩成了三十多种,所用的香料和药材少了,也更简单了。
  不仅降低了成本,效果也更好了。
  虞幼窈轻笑了:“个人的力量始终有限,只有让百姓们一起重视,才能达到真正的防预,不要以为灾民得到了安置,就不会爆发疫症。”
  春晓愣了一下:“难道不是吗?”
  虞幼窈摇摇头,解释道:“灾民逃荒到了辽东,一路上挨饿受冻,身体亏得厉害,眼下灾难还没有真正过去,他们都憋着一股劲,狠撑着,等他们安定下来了,有了食物,精神一松,气儿一泄,会有不少人病倒,病症都有一定的传染性,一传十,十传百,普通的风寒就演变成了温疫。”
  防治病疫的香药,有的驱秽避邪、有的扶正温阳、有的袪湿行气,能很好的防病养神,再配合官府一些防治病疫的药,效果立竿见影。
  这是药治。


第895章 香坊
  另外,中医还讲究治病先治心。
  将人的精神养起来了,给人一种心理上的暗示,让他们在潜意识里相信,用了这些药身体能好,身体才会对抗病疫,轻易不会发病。
  春晓恍然大悟:“我早前就听说过,很多灾民进了流民收容营都病倒了,那些流民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了流民收容营,往往一顿热饭下了肚,紧绷的精神一放松,一口气儿就去了。”
  一路逃荒,对流民的身体、心理、精神都造成了极大的创伤。
  虞幼窈听得一愣,忍不住抿了抿唇:“每天都死很多人?”
  春晓点头:“听说每天至少都有上百人死去。”
  虞幼窈半晌才道:“只能尽早将灾民安置妥当,也能避免大批灾民聚集一起,倘若爆发了疫症,牵连是上百万灾民,郎中数量不足、药材大批消耗,这都不是北境可以承受,将灾民分散收容,可以减少疫情发生的机率,就算疫症不幸发生,一个村子,几个村子,也更好控制一些,救治相对容易。”
  灾民数量少了,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不会波及太多人,同时也能集中资源,进行救治。
  香坊规模很大,清洗药材,晾晒,炮制等,都有专门的人在做,大家手脚麻利,干起活儿来有条不紊。
  青袖带着虞幼窈在香坊里逛了一圈。
  虞幼窈发现这处庄子很大,而且里面种了不少药材和香料,有些吃惊:“这里原来是一处药庄吗?”
  青袖点头:“这处庄子,地处神女峰山下,以坡地居多,种不了农作物,却适合种一些常见的药材和香料,拢共有三万多亩,种了三百多种常用药材及香料。”
  虞幼窈震惊了:“居然这么大?”
  北境的士绅十分排外,外来人想要置办产业非常困难。
  青袖笑了:“不光这处药庄,连药庄附近的山林都买下了,拢共有七八万亩,将来香坊发展起来,还可以继续开劈药园,只需向衙门办理购地即可,我寻了负责安置灾民的幽军,挑了一批懂些药理的难民,签了长工的工契,让他们种药,虽然庄上所产出的药材,没法自给自足,但至少能解燃眉之急,不会被当地的药商卡脖子。”
  来了襄平之后,虞幼窈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也没时间管香坊的事,早前听白芍说了一些,认可了白芍和青袖的能力,就没再关注。
  竟然不知道,青袖和白芍两人,不声不响就干出了这么大的阵仗。
  她震惊不已:“辽东一带药材价值偏高,这一处药庄应当很紧手,你和白芍姐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