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哥万福-第2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愿鲈斓茫胛乙裁坏酶上盗恕!
虞宗慎没说话。
虞老夫人恍惚又想到了谢氏,脸色一阵青灰:“当年的事,是我对不起你,谢府攘助朝廷开了海禁,朝廷恩赏谢府,柔嘉跟随谢府众人进京,我在家中设宴,款待谢府,柔嘉明艳大方,与我格外投缘,后来我无意见,发现你看柔嘉的眼神,鬼使神差就跟谢老爷子提了结亲之意。”
谢府当时并不同意。
不过也没一口回绝,虞府就两房兄弟,也没有一堆庶兄庶弟,后院里也干净,老大初入朝堂,还是有几分风骨才气,因着谢府与虞府有攘助的情份在,谢府也不用担心,女儿进了虞府会受委屈。
种种考量之下,虞府对谢氏来说,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老二是不知情的。
直到双方交换了庚帖,老二知道了真相,与她大吵了一架,可事已至此,木已成舟。
她当时试探过柔嘉。
也发现,柔嘉与老二并没有私相授受的情谊,全完是老二一头热,就想着这一厢情愿的感情,能有多深?
这才决定将柔嘉定给了老大。
另一方面,也是担心柔嘉嫁人了,老二也不肯死心,柔嘉成了兄嫂,老二大约也就不会惦记不忘了。
虞宗慎陡然搁下了茶杯,杯底“咯噔”地,砸到桌子上,发出了声响,他从椅子上站起来:“我累了,就先回去了。”
说完了,也不待虞老夫人说话,人已经大步向外面走了。
虞老夫人脑袋一晕,软倒在榻上,大气喘气。
“老夫人……”柳嬷嬷吓了一跳,连忙取了药,喂老夫人吃下。
虞老夫人吃了药,泪于雨下:“他恨我,就算我死了,他不会原谅我,他这些年来,扮演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但是他的心是冷得,在我跟前,他连谢氏也不肯提,是因为他认为,虞府任何人,多提谢氏一个字,都能脏了她的名讳,包括他自己……”
第659章 谢恩
柳嬷嬷也是泪流满面:“老夫人,您可得保重身子啊,大小姐还指望您呢……”
未经他人之苦,不道他人之痛,未经他人之痛,不道他人之过,老夫人这辈子,活得太苦了,她算计了一辈子,没有一桩是为了自己。
到了第二日,宫里又来了圣旨,这一次是谢府的诰命。
谢氏去世多年,她的圣旨,是由虞幼窈这个女儿接的。
经历了一回,虞幼窈从容了许多。
朱公公瞧着虞幼窈,笑容堆了满脸:“韶仪县主的诰册,命服已经完成了,咱家就顺带了一起带过来了。”
虞幼窈目光微微一闪,连忙道谢:“有劳公公不辞辛苦。”
她可不认为,朱公公有这样的闲心,过来宣读圣旨,还顺带帮她带了命服过来,这分明不是顺带,而是特地。
朱公公声音细柔:“举手之劳,韶仪县主客气了。”
说完了,他一击掌——
便有几个宫女托着鎏银的宫盘,低眉敛目,鱼贯而入,转眼就在前厅站成了一排。
宫盘上依次摆放了珠翠头冠、真红大袖翟衫,真紫绣鸾金纹霞帔、褙子,及搭配的坠子,每一样都是精雕细琢,巧夺天工,精美无比。
宗室爵位与诰命有所不同,用真红、凤鸾、真紫,金纹等,腰间多了一条象征宗亲贵爵的大红色缎绣鸾彩帨。
与诰命服大抵相似,只是用纹不同,颜色也用了金、紫,瞧着还要气派庄重一些,但规制上,还是严格按照了品级。
虞幼窈的五品县主,在品级上不如祖母。
虞幼窈又谢了朱公公。
朱公公笑眯眯地点头,连坐也没坐一下,只道:“皇上忧心旱灾,浙江又发了大水,近来身子越发不好了,咱家也不便久待,便回宫伺候去。”
看似什么也没说,但一个“旱灾”、“大水”,就已经把该表达的意思,都表达清楚了。
朱公公走后,虞老夫人盯着桌上珠翠满冠,华贵气派的县主命服:“我一会儿,就命人往宫里递牌子,明儿一早,你就穿这一身县主命服,先去祠堂,将诰册供到祠堂,拜完了祖宗,就随我一起进宫谢恩罢!”
旱灾可以缓一缓,可大水刻不容缓。
朱公公是在提点他们家,早些进宫“谢恩”呢。
虞幼窈点点头:“我知道了,祖母。”
虞老夫人精神不大好:“宫里的一应规矩,你都跟许嬷嬷学过了,倒也不用我再多说,横竖明儿我们一起,我是怎么做得,你跟着一起学便是,你是县主,又是头一次进宫,难免有些疏漏,宫里不会计较。”
宫里一应规矩繁多,倒也不是一张嘴能说得清楚。
去一回,下次什么就清楚了。
虞幼窈点头:“宫里的规矩,我都知道,祖母别担心。”
虞老夫人露了笑容,强打了精神,又提了宫里需要注意的一应规矩、事宜,一些重要的,更是反复地交代了几遍,嘴里说这些规矩,不用她多说,可到底担心孙女儿,这一交代,不知不觉话就多了。
等说完了话,已经过了小半个时辰。
虞老夫人一脸疲惫,又道:“钱财乃身外之物,眼下天灾人祸,就算没有宫里头这么多算计,该尽心的地方,我们家还是要尽心得,不单单是因为你,不要胡思乱想。”
祖母这是担心她认为宫里头的算计,都是针对她,虞府只是受了她的牵连,心里自责难受。
其实,这样也是没错。
宫里由始至终,算计只是她的钱财。
虞幼窈没觉得,自己该为此自责什么,可眼见着祖母一天天消瘦、苍老,心里依然觉得很难受。
她强忍着心中的酸涩:“人生在世,有所为,有所不为,所求的也不过心安理得,问心无愧,祖母从小就是这样教我的,我一直记得祖母的话。”
虞老夫人恍惚了一下:“我从小的时候,我娘也是这样教我,”只可惜,她始终记得这一句话,却还是亏了心:“不光要记得,还要做到。”
虞幼窈看着祖母,脚步蹒跚的背影,突然发现,祖母头上的白发又添了许多,一下就红了眼眶。
“祖母——”虞幼窈娇娇地唤了一声。
虞老夫人下意识回过身来。
就见孙女儿宛如乳燕投怀一般,扑进了她的怀里,紧紧地搂着她的腰:“祖母,你一定要好好的。”
虞老夫人红了眼眶,没像以前搂着孙女儿,说着体己的话儿,只是拍了拍她的背:“你好,祖母就好。”
自从到了四月,祖母脸上的笑容就一天天变少了,对她的忧虑也越来越多,经常拉着她,交代很多话,还经常说起从前的事。
府里的事,也尽量都交到了江姨娘手上,不再让她沾手。
她极力帮着祖母调养身体,可祖母年岁大了,也病了多年,根底亏损得严重,身体勉强养好了些,也因发了一场阳亢,眼见着衰弱下来。
这段时间,宫里的诸多算计接踵而来,一桩桩的事儿,都是压在祖母心中过不去的坎儿。
是对她,也是对虞府。
甚至还是更多,她不明真相的原因。
祖母的精神一天比一天垮,就算加大了灵露的用量,也没有作用。
虞幼窈真的很担心,可她就是再担心,也没法帮着祖母,将心中操不完的心,放不下的忧虑全部解决。
虞老夫人回到了安寿堂,才清净一会功夫。
青袖就过来禀报:“大老爷过来了。”
虞老夫人靠在榻上,手里捻着佛珠,有气无力道:“我知道,他急巴巴地过来寻我,是为了什么事,”说到这儿,她脸上就透了讽刺:“你跟他说,我身体不适,叫他自个回去,明儿进宫该怎么做,也不需要他来指手划脚,我虽然一介妇孺,却也知道该怎样做,才能不负皇恩浩荡,窈窈那边也不用去了,该准备的,我们一早就准备上了。”
说完了,她好像真的累了,连佛珠也不捻了,缓缓闭上了眼睛,靠在榻上养神。
青袖放轻了脚步,悄悄地出了内室,转述了老夫人的话。
第660章 进宫
虞宗正青了青脸,老夫人都说了身体不适,他也不好继续打扰,转口就问了老夫人的身体。
青袖低头回答:“三四月份的时候,胃口就不大好了,这段时间,精神眼见着差了许多,刚刚发生的事,转头就忘了,可从前发生的事,却记得越发清楚。”
虞宗正皱了眉:“有没有请御医过来看过?”
青袖:“请了,大夫每十日请一次,御医每月请一回,都说老夫人思虑太甚,需以静储养精神。”
虞宗正点头,交代:“好好伺候老夫人。”
青袖连忙应是。
一出了安寿堂,虞宗正脸色就沉下来了,这段时间,他也不是没感觉到,老夫人对他越来越冷淡了。
当年,老夫人为了帮老二铺路,让他娶了谢氏。
如今轮到为他铺路,老夫人却又变了一副态度,是不是在她心里,只有老二的前程才是前程?
因为他不如老二,就该一辈子都被老二踩在头顶上?
就连唾手可得的机会,也该放弃?
谢氏被封了三品淑人,这事在京里头,没冒出一点水花,浙江端午汛,毁了堤坝的事,却闹得沸沸扬扬,人心惶惶。
皇上一连下了三道口谕,抗灾,救民,治贪不一而足。
朝廷赈灾的明文也张贴到了衙门。
但这都不足以安定民心。
南方百姓遭了水患,流离失所,哀鸿遍野,北方受了旱灾的百姓们,也有一种物伤其类,唇亡齿寒的惶恐。
民心已乱!
到了第二日,虞幼窈卯时不到就起身了。
沐浴净身之后,许嬷嬷帮虞幼窈换上了命服,一边又讲了宫里的一应规矩,宫女,太监们的品级,遇到了该如何打点,从二道宫门,到寿延宫会经过哪处,没到太后娘娘宫里,宫里任何东西都不要碰……
零零总总地,也交代了小时个时辰。
内务府造的命服,虽然拿捏了各人尺寸,但是成衣都做得偏大许多,穿在身上很宽松,却十分厚重。
一身命服穿一生也够了。
虞幼窈到了安寿堂。
虞兼葭冷不丁一眼望去,连心神也为之一夺,怔愣地看着虞幼窈,湿滑的眼底难掩火热,一时连眼睛也挪不开了。
县主的命服,与老夫人不同,霞帔是真紫色,用了凤鸾金纹,虽然规制上不如老夫人,瞧着却比老夫人的,更要尊贵一些。
人要衣穿,佛要金装!
平常瞧着轻盈细弱的虞幼窈,穿上了这一身富丽堂皇的命服,连麻雀也变成了枝头上的凤凰,通身气派,大气庄重,仿佛多瞧一眼,就是对她的不敬。
这样的尊荣,还真是令人望尘莫及。
可凭什么呢?
虞兼葭几乎被虞幼窈头冠上纯正明亮的珠翠,刺痛了眼睛,心口就像被针扎了一些,密密麻麻地疼着。
她不停地告诉自己!
虞幼窈是有一个有钱的外家,才能得了县主爵位。
虞幼窈韶仪县主的爵位,不是凭自己的本事得到的,是要花大笔的银钱买得,她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宗室贵女。
也不过是名头好听罢了。
虞老夫人强打了精神,打理了孙女儿一身气派庄重的县主命服,脸上也不禁露了笑容:“可真好看,唯愿我们家窈窈,这一生能享荣华,安富贵。”
虞幼窈不知怎么就红了眼眶,轻轻点头。
虞宗正目光闪动,也难掩了激动和喜悦:“母亲,您就放心吧,窈窈往后的荣华富贵,还在后头呢。”
自古以来,女凭父贵,将来虞幼窈的富贵前程,都要看他荣华似锦。
虞老夫人表情淡了一下来,带着一家老小去了祠堂,祠堂重地,平常祭祀,是不允女子进入,只有家族大事,女子才允许踏入祠堂。
虞幼窈身为虞氏子孙,受封了县主爵位,这也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到了祠堂里,虞宗正就将手中的诰册郑重地交给了虞幼窈,上前敬了香。
虞幼窈捧着诰册行了三叩九拜之礼,之后才起身,将诰册摆到案格里,又跪地一拜:“虞氏幼窈,蒙受虞氏教诲,铭记祖德,光耀祖功,定不负皇恩浩荡,君露之恩。”
出了祠堂,天光放亮。
虞幼窈陪着祖母,简单用了一些燕窝粥,就直接上了马车进宫去了。
这一路也不近,进宫之后,规矩繁多,不宜多食,连水也要尽量少喝,免得在宫里失了仪。
命妇们每一次进宫,都要折腾得连气也喘不动。
只有深切地体会到了天威煌煌,心中的敬畏才会越深。
马车到了第二道宫门,就停下来。
虞幼窈扶着祖母,进了不远处的亭子里歇脚。
祖孙俩用了一些茶水、汤羹、点心,总算是精神了一些。
大约一盏茶的时候,太后娘娘跟前的沈姑姑,就带了几个宫女、内侍,并一个背了药箱,包了头巾的医女走过来。
虞幼窈连忙迎过去,向沈姑娘娘下礼:“沈姑娘好。”
沈姑娘笑容一深,托了托她的手:“宫里头的礼数和规矩大着呢,是能省就省,不然这一路折腾下来,可就要受累了。”
神态语气都透了亲切,身为太后娘娘跟前的大宫女,她的态度,往往也就代表了太后娘娘的态度。
虞幼窈受宠若惊:“谢谢姑姑。”
沈姑姑满意地拍了拍她的手,几年没见,虞大小姐长了年岁,规矩越发好了,便是进了宫,也是低眉敛目,从容不迫的样子,见人只问好,不谈交情,事后只道谢,不多提半句客套话,该敬的礼,规规矩矩,不该说的话,一个字儿也不多说。
这才是聪明人儿,该有的。
直到这时,虞老夫人才姗姗过来:“有劳姑姑特地过来接应。”
沈姑姑笑容不减:“老夫人客气了,昨儿您老递了进宫的牌子,太后娘娘知道后很高兴,担心这一番车马劳顿,叫老夫人身子受了罪,就让我叫上了女医过来接应,”说到这儿,她话锋一转:“老夫人进了宫,也不急着去见太后娘娘她老人家,先歇一歇脚,让女医官帮您老把一把脉,安顿一下身子才好。”
第661章 抬起头来
虞老夫人和虞幼窈连忙深蹲下礼:“谢太后娘娘恩典。”
一行人周全了礼数,回到亭子里坐定,女医官替虞老夫人把脉:“老夫人气郁血於,最近是否时常感觉胸闷、头晕、失眠、心悸?”
虞老夫人点头。
女医官确认了病症,从药箱里取了一枚黑药。
这药有大红枣大小,一口吞不下,她将药分成小块,放进碟子里:“这是血府化於丸,主治瘀血内阻之症,老夫人可放心服用。”
“有劳医官。”虞幼窈行礼道谢,服侍祖母用药。
祖母犯了阳亢,每日都要服用血府化於汤,想来这药的效果,应比寻常的效果更好一些,不然太后娘娘也不会特意交代了女医官,在祖母进宫之后,给祖母把脉用药。
宫里也担心,祖母身子不好,在宫里出了差错。
用药之后,虞老夫人又歇了一盏茶,脸色缓和了一些。
女医官把了脉之后,点点头。
沈姑姑安排了软轿,允虞老夫人乘轿进宫。
这些都是太后娘娘的恩典,虞老夫人只能受着,不能推辞,否则就是不尊太后,是要治不敬之罪。
在沈姑姑的引领之下,几乎没有绕道,就到了寿延宫。
虞幼窈低敛了眉目,跟着沈姑姑进了寿延宫外殿。
目及之下,一片金碧辉煌,滔天威严,冷森森地,仿佛有种无形的压力,沉甸甸地压迫在心里,令人连大气也不敢喘一下。
到了外殿,沈姑姑笑容一松:“老夫人和韶仪县主,先在外殿歇一歇